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和答案00024
00024普通逻辑自考-三段论知识点及真题答案

一、前置知识点:3、三段论的一般规则(1)一个正确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4)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5)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提出结论。
(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的有效三段论的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201404】【201704】【202010】假设第三格的结论是全称命题,则结论中主项周延,结论中的主项是该三段论的小项,根据第三格的形式可知,三段论的是小项是小前提的谓项。
根据规则3前提中不周延的,结论也不得周延,小前提中谓项周延,则小前提必然是否定判断。
根据规则5,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也必须是否定的,则结论为否定全称判断,谓称也周延,则大前提必定是否定判断。
根据规则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三格的有效三段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二格的有效三段论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201410】假设第二格的前提是肯定命题,则前提是A判断、I判断,谓项均不周延,根据第二格的形式可知,三段论的中项是大、小前提的谓项,根据规则2中项必须周延一次,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二格的有效三段论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201504】【202104】假设第三格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根据规则5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也是否定,则结论是否定判断命题,结论中的谓项周延,根据规则3 前提中不周延的,结论也不得周延,则大前提也周延,根据三段论的形式可知,大前提是谓项,周延则为否定判断命题,根据规则4 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三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考前模拟试卷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考前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2.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你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教学有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反驳老师的说法?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B.班里其他大部分同学学习都不好C.另一个班里也有学习很优秀的学生,而他并不是班主任D.这个优秀学生的家长为该学生请了一个著名的学者当家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3.“不必然非p”与“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下反对关系B.差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不必然非p”等值于“可能p”。
由模态判断之间的逻辑方阵图可知“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是下反对关系。
[单选题]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A.(p∨q)→﹁r,p├﹁rB.﹁(p∨﹁q)├pC.(p→q)∧﹁p├﹁qD.﹁p∨q∨r├r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5.“(p→q)∧(p→r)∧(┑q∨┑r)├┑p”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6.能够成立的推理形式是()A.((p∨q)→r)∧p├┑rB.┑(p∧q)├pC.(p→q)∧┑q├┑pD.p∨q∨r├r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7.“p∨﹁q”真,“q”真,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推出()A.“p”真B.“p”假C.“q”假D.“非q”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8.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
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
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
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自考00024《普通逻辑》真题及(2022.10)

自考00024《普通逻辑》真题及(2022.10)自考00024《普通逻辑》真题解析(2022.10)1.[单选题] 当S真包含于P时,由此可以得到()。
A.SAP与SEP均假B.SAP与SIP均真C.SEP与SOP均真D.SIP与SOP均真2.[单选题] “控告”这种关系是()。
A.对称关系B.禁对称关系C.非对称关系D.传递关系3.[单选题] 一个联言判断"¬p^q"真,那么一定是()。
A.p真且q 真B.p 真且q 假C.p假且q真D.p假且q真4.[单选题] “或者p ,或者q”的逻辑含义是()。
A.p和q只有一真,不能同真B.p和q至少一真C.p和q至多一真,不可能同假D.p和q可能都假5.[单选题] “若p ,则¬q”假,当且仅当()。
A.p 真q 真B.p 真q 假C.p 假q 真D.p 假q 假6.[单选题] “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
A.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7.[单选题] 大多数人都熟悉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 ,故事中有两个裁缝告诉皇帝,他们缝制出的衣服有一种奇异的功能: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能从裁缝的断言中逻辑地推出的是()。
A.人凡是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B.凡是看不见这衣服的人都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C.凡是能看见这衣服的人都是称职的人或者不愚蠢的人D.有些称职的人能够看见这衣服8.[单选题] 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下列揭示了上述推理明显错误的是()。
A.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只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小李十分高兴,所以小李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长得很胖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9.[单选题] 一个产品要创建成品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保证过硬的质量;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
自考本科科目《普通逻辑00024》第一到第四章复习资料

内容
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1.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具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集合概念
2.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正概念。
4.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负概念。
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19.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一划分规则,
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20.每次的划分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知识点名称
内容
判断及其基础特征
21.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56.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p←q”的真值特征:
只有p假、q真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7.58.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写作p↔q,其中p、q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读作等值。
只有p真、q假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
5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试题及答案总分:140分题量:45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没有一个人是生而知之的。
”这判断是()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SIP与SOP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等差关系D.下反对关系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p←q”中,p判断与q判断之间的逆蕴涵关系是()A.对称且传递B.非对称且传递C.反对称且传递D.反对称且反传递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有人说:“我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但是有一点保留。
”此人的言论()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直接推理形式“SAP→PIS”属于什么推理()A.换质法B.换位质法C.换质位法D.换位法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p→q)∧(r→s)∧(p∨r)→q∨s”这一推理式是()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因为aRb并且bRc,所以a[AKR-]c。
”这一推理式是()A.对称关系推理B.反对称关系推理C.传递关系推理D.反传递关系推理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
自学考试《普通逻辑》习题库

普通逻辑习题库(课程代码:00024)一. 单选题1.“所有的人都是动物”这一判断是( a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2.同素材的SAP与SOP具有( c )A.差等关系B.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下反对关系3.两个概念之间的真包含关系是( b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禁对称且传递的关系C.禁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4.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断定范围和前提的断定范围关系为( c )A.前者少于后者B.前者等于后者C.前者超出后者D.前者有时等于后者,前者有时超出后者5. 断言“小夏是一位画家”和“小夏不是一位画家”同时都真,违反了( b )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6.“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俄罗斯女子排球队;前苏联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所以,中国女子排球队输给了古巴女子排球队。
”这一关系推理是( d )A.正确的对称关系推理B.正确的传递关系推理C.不正确的对称关系推理D.不正确的传道关系推理7. “南极洲沿岸地带鸟的种类很少,但鸟却很多。
”这一议论( d )A.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逻辑要求C.违反了传中律的逻辑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要求8.“老张这次出差可能去天津,也可能去上海,肯定不去别的地方。
据和他一同出差的老李讲他们这次去上海,所以,老张这次出差不会去天津。
”这一推理是( b )A.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B.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C.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D.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9."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持地面温度。
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50%的空气间隙。
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冻成的,它们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的。
可见,疏松多孔的东西可能具有保温作用。
”这段议论在寻找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时,运用了( a )A.求同法B求异法 C.共变法 D.假说10.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c )A.先求同后求异B.先求异后求同C.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两次求异,一次求同11.类比推理中的两个类比对象不能是【d】A.两个不同的个体B.两个不同的类C.一个类与另一类中的个体D.一个类与此类中的某一个体1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A)A.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C. 交叉关系D. 全异关系13. “所有S是P”和“所有M是N”这两个逻辑公式( c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14. “有些整数不是自然数”这一判断是( d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5. 根据“如果甲是凶手,则他一定具有作案时间和作案动机”和“甲不具有作案动机”这两个前提( d )A.不能推出任何结论B.可以推出“甲无作案时间”C.可以推出“如果甲有作案动机,那么他是凶手”D.可以推出“甲不是凶手”16. 按照上帝创世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地球,第二天创造了月亮,第三天创造了太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问题。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概述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所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讲概念划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2、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3、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3、辨别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的方法: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三、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与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2、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
3、关系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4、判断关系概念是几元关系概念,其关键是看这个概念涉及几个个体。
5、个体概念是和性质概念、关系概念相对而言的,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时表达的是个体概念,有时表达的是性质概念或者关系概念。
四、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四套全国自考00024《普通逻辑》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15
14、“小张与小李是朋友”这一判断是()(1 分) A:全称判断 B:特称判断 C:关系判新 D:联言判新
15、“所有 S 是 P”和“所有 M 是 N”这两个逻辑公式()(1 分)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0、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如果一切命题 都是假的,那么这个‘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也是假的。”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用的是()(2
16
分) A:直接反驳 B:间接反驳 C:归谬法 D:类比反驳 E:归纳反驳
21、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 于君指上听?”这首诗反驳的论题是()(2 分) A:匣中有琴声 B:琴在匣中不会鸣 C:手指没有声音 D:琴上有琴声 E:声在指头上
43、以“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为前提,试分析:(5 分)
(1)加上另一个前提:“坚持了不断创新”,能否必பைடு நூலகம்得出结论,为什么?(2 分)
(2)加上另一个前提:“突破了发展瓶颈”,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3 分)
44、张云、李华、王涛都收到了明年二月初赴北京开会的通知,他们可以选择乘坐飞机、高 铁与大巴等交通工具进京,他们对这次进京方式有如下考虑:(1)张云不喜欢坐飞机,如果
20
2104-全国-普通逻辑-考前模拟卷-002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 15 题,共 15 分) 1、【主考点】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 【副考点】简单枚举法 答案:C 解析: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2、【主考点】三段论及其结构 【副考点】谓项的周延性 答案:B 解析:周延性助记:全称主周延、否定谓周延(全称判断的主项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结论的主项 S 为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为特称判断的主项,故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 均不周延(2)结论的谓项 P 为大项,根据口诀,可知,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3)中 项 M 在大前提不周延,在小前提周延。答案为 B 3、【考点】复杂构成式 答案:C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概念为非空概念的是(D)2-59A.18世纪中国国家主席B.圆的方C.永动机D.当今法国总统2.断言“小夏是一位画家”和“小夏不是一位画家”同时都真,违反了(B)5-160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3.“参加会议的不都是干部”与“参加会议的没有一个是干部”这两个判断(A)3-111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4.“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理形式不正确。
”这个假言推理使用了(B)7-229A.正确的否定后件式B.错误的否定后件式C.正确的否定前件式D.错误的否定前件式5.“吸毒”和“感染艾滋病”之间是什么关系(D)4-134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6.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断定范围和前提的断定范围关系为(C)8-257A.前者少于后者B.前者等于后者C.前者超出后者D.前者有时等于后者,前者有时超出后者7.作为万物之灵,人同样是有性别的动物,分为男人和女人。
这句话对于概念“人”来说(B)2-58A.明确了内涵,但没有明确外延B.没有明确内涵,但明确了外延C.明确了内涵,并且明确了外延D.没有明确内涵,并且没有明确外延8.“某体操队有些队员来自广西”,这个判断的对象是(D)3-101A.某体操队B.某体操队有些队员C.体操队D.某体操队的队员第 1 页9.“所有与非典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小李接触过”,如果这个命题是真的,那么以下也为真的命题是(C)6-193A.小李是非典患者。
B.有些人先接触非典患者,然后接触小李,最后被隔离。
C.有人既接触过非典患者,也接触过小李。
D.所有非典患者都与小李接触过。
10.据真值表,以下命题形式中与p→q具有等值关系的是(D)7-218A.p∧┓qB.┓p∧qC.p∨┓qD.┓p∨q11.“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B)4-136~137A.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12.去年某月,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某证券部通过对该部股民持仓品种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股民都买了小盘绩优股,而所有年轻的股民都选择了大盘蓝筹股,而所有买了小盘绩优股的股民都没买大盘蓝筹股。
如果上述情况为真,则以下关于该证券部股民的调查结果也必定为真的I.有些年轻的股民是经验丰富的股民。
Ⅱ.有些经验丰富的股民没买大盘蓝筹股。
Ⅲ.年轻的股民都没买小盘绩优股。
(C)6-193~196A.只有ⅡB.只有I和ⅡC.只有Ⅱ和ⅢD.只有工和Ⅲ13.“有些大学生是党员”,通过换质位推理,可以得到(A)6-180A.有些党员不是非大学生B.所有党员都是非大学生C.所有党员都是大学生D.有些党员不是大学生14.“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A)8-26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15.“必然p”与“不可能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D)4-149A.等值关系B.矛盾关系第 2 页C.差等关系D.反对关系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台湾同胞热爱祖国”,其中的“台湾同胞”是(AD)2-61、64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关系概念D.正概念E.负概念17.下列各题中属于划分的是(BD)2-87A.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B.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C.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D.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上的E.定义可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18.就演绎推理而言,正确的说法是(CE)6-176A.如果前提假且形式无效,则结论一定假。
B.如果有前提假而形式有效,结论一定假。
C.如果前提都真而形式有效,结论一定真。
D.如果结论真且形式有效,则前提一定真。
E.如果结论假且前提都真,则形式一定无效。
19.如果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则说明(CE)9-300A.对方的论题虚假B.对方的论据虚假C.对方论题的真实性还没有被论据证明D.对方论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证明E.对方论证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20.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
”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这个‘一切命题都是假的’也是假的。
”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用的是(AC)9-296A.直接反驳B.间接反驳C.归谬法D.类比反驳E.归纳反驳第 3 页21.下列三段论的各个式中,属于第三格的有效式是(BC)6-196A.AAOB.EAOC.AIID.AEEE.EAA22.“凡是好干部都是务实的;老王是务实的;所以,老王是好干部。
”这一推理是(BD)6-187A.正确的三段论推理B.错误的三段论推理C.违反了“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的规则D.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E.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23.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包括(AB)3-118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B.命题间的等值关系C.概念间的矛盾关系D.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E.命题间的蕴涵关系24.由“s必然是p为真”,可推出(AC)6-177、179A.s可能是p为真B.s可能不是p为真C.s必然不是p为假D.s必然不是p为真E.s可能是p为假25.从“可能明天有雾霾”为假可必然推出(BE)6-178A.明天不可能没有雾霾B.并非明天可能有雾霾C.明天可能有雾霾D.并非明天必然没有雾霾E.明天必然没有雾霾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高中生(A),大学生(B),三好学生(C),教师(D)。
2-65~71D37.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
7-223第 4 页第 5 页p q ┓p ┓q p→q (p→q )∧┓q((p→q)∧┓q )├┓P1 1 0 0 1 0 1 1 0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011111答:由上表可知,((p→q)∧┓q)├┓P 为有效式。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8.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式。
6-192、19639.以“雾霾天减少了或者是因为工业排污少了,或者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少了”为前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雾霾天少了是因为工业排污少了”,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7-216 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部分选言支,不能肯定或否定其他选言支。
(2)加上另一个前提:“雾霾天少了不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少了”,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7-216 答: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相容选言推理否定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其他选言支。
40.以“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坚持了不断创新”,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7-224 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
(2)加上另一个前提:“突破了发展瓶颈”,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7-224 答: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
41.答:使用了求异法。
求异法的逻辑结构如下: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 正面场合A 、B 、C 、Da 反面场合B 、C 、D 无aAI所以,A是a的原因42.答:论题:党政干部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意识论据:除论题以外其他命题都是论据论证的方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论证的方法:直接论证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43.证明:(1)假设小前提是否定的,根据规则五,则结论是否定的,这样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根据规则三,大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
在第三格中,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
所以,大前提必须是否定的。
根据规则四,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所以假设不成立,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2)根据(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在第三格中,小项是小前提的谓项,因此小项在小前提中不周延。
根据规则三,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所以,结论必须是特称的。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4.在侦破某金库的被盗案时,调查后发现该金库五名工作人员进入金库的情况如下:答:由(6)和(3)可知,B没有进去。
①7-219由①和(1)可知,A没有进去。
②7-221由②和(5)可知,E没有进去。
7-221由(4)和(6)可知,D进入了金库。
7-224因此,C和D进入了金库,A、B、E没有进入金库。
45.请问:这个学生推出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糖?他是怎么样推理出来的?教材中无标准答案答:两个学生手里的糖要么是软糖,要么是硬糖。
如果是硬糖,他马上可以推知另一个学生手里的是软糖。
根据题意(犹豫了一下),由此可推知他手上的是软糖。
由于有两颗软糖,因此他不能立即推知他手里的糖是硬糖还是软糖。
当他发现另一个同学也陷入了同样的犹豫状态时,他推知,另一个同学手中的糖也是软糖。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