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篇一:博物馆调研报告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调研报告专业班级环艺《4》班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20XX年10月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二、调研目的: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的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们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
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
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
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
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
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
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
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
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博物馆展示设计考察报告(共12页)

博物馆展示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博物馆展示设计调研报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展示设计市场调研报告报告题目: XX博物馆展厅调研报告作者所在系部:作者所在专业:作者所在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廊坊博物馆展厅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xx年3月5日调研地点:廊坊市博物馆调研目的:进一步了解展示相关知识博物馆介绍:廊坊博物馆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主体三层,局部四层。
完全按照国家对博物馆建筑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投资3700万元。
博物馆外型设计庄重典雅,凝炼大方,总体风格与廊坊文化艺术中心的优美环境相融合;与图书馆和即将兴建的大剧院建筑格调相统一。
博物馆内部设有4个固定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
另外,还设有学术报告厅、休闲区、贵宾厅等各种附属设施。
调研感受:经过这次实地调研,让我了解了廊坊博物馆和廊坊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了解了展示的相关知识。
在博物馆里通过视觉,听觉等接触了很多展示信息,展厅,展示牌,展示栏,展示架,展具,对如何设计展区,展示栏等,帮助很大,受益匪浅。
篇二:省博物馆考察报告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浅析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考察时间:20xx年11月25日考察地点: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方式:参观山东省博物馆内三层共14个展厅及当日齐鲁十老绘画、书法作品展考察目的:浅析省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熟悉博物馆中独特的展示风格和展示形式,正确认识到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形势。
关键字:自然古典宏伟典雅组合艺术地方特色摘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通过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浅析博物馆中的展示特色及独特视觉趣味。
山东省博物馆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肩负这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
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
宁波博物馆调研报告

宁波博物馆调研报告
《宁波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宁波博物馆进行调研,了解其展览内容、展览设计、参观人群、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博物馆的展览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
观察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布置,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对展览设计和服务管理的思考和理念。
三、展览内容
宁波博物馆展览内容涵盖了宁波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以宁波“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展示了宁波在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与发展。
四、展览设计
宁波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注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利用虚拟现实、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呈现了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文化遗产。
同时,也通过互动体验和参与式的展示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宁波的历史和文化。
五、参观人群
宁波博物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参观。
通过观察发现,
参观人群主要以中小学学生和家庭观众为主。
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设计方式能有效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使得参观人群更加多元化。
六、服务质量
宁波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较高,工作人员热情周到,为观众提供详细的解说和参观指引。
同时,博物馆还提供了多种便利的服务,如导览设备租赁、停车服务等,为观众提供了便利。
七、结论
宁波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展览设计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多样化展览内容的设计,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5篇范文

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
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江汉关博物馆考察报告

江汉关博物馆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为更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我们前往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江汉关博物馆。
江汉关是中国著名的古关隘之一,博物馆内珍藏着大量关于江汉关历史的文物和资料,这是一个了解和研究中国关隘文化的好地方。
二、博物馆概况江汉关博物馆位于江汉区武昌街江汉门街24号,创建于1985年。
博物馆展示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分为七个展厅,展出内容包括:汉朝湖北行省、东汉建制、蜀汉争夺、三国南北分裂、唐朝古道、宋夏之争、元朝南迁等七大部分。
博物馆内收藏有大量与江汉关历史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三、考察内容在博物馆内,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内容:1.江汉关历史文化展区此展区主要介绍了江汉关的历史演变,包括关门、关城、城楼、守卫、兵器、战争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模拟守关情景的互动区,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守关将士的艰辛和英勇。
2.古建筑展区江汉关博物馆内涉及到许多关于明清古建筑方面的内容,展览部分主要包括松风观、回音壁、敲钟石、著名书法家王铎的题词及其他文物。
3.明清时期文物展区此展区主要从艺术、白玉器、铜器、金器、银器、玉器、石器等不同方面展出了明清时期的文物,其中许多稀有无价之物令我们大开眼界。
四、考察体会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于江汉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收获了极大的感悟。
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这些有形的见证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和保护。
五、结语江汉关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和研究中国关隘文化的重要地方,也是展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此次考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关隘文化的悠久历史,也激发了我们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这里考察,感受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篇一:博物馆考察报告格式考察时间:XX年12月18日文物名称:弦纹瓶文物年代:南宋文物器形:梅瓶文物用途:贮酒器所属窑口:龙泉窑南宋龙泉窑弦纹瓶。
从器形看,属于梅瓶,在宋时为贮酒器。
器物外施梅子青釉,是薄釉发展成多次上釉的实物例证。
一、龙泉窑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的龙泉,故得名龙泉窑。
龙泉窑烧制的历史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其间共经历1600多年,故龙泉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
其出产瓷器的总体风格以两宋交替时期为分水岭:北宋早期以前,龙泉窑瓷器的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表现出与这三窑相似的特征,即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龙泉窑在北宋中晚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具体表现为胎体较厚重,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用刻花、划花和蓖纹装饰。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使南宋龙泉窑扬名中外,并达到瓷器艺术的顶峰。
此次考察的这件南宋龙泉窑弦纹瓶就是龙泉窑的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
可以看出,生产此器(转载自:小草范文网: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物时,龙泉窑已由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承袭下来的薄釉风格转变成为多次上釉形成的梅子青釉。
二、器形梅瓶的起源于契丹民族有密不可分的渊源。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
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ii陶瓷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在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契丹人运用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鸡腿平。
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
契丹人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将鸡腿瓶传入中原地区,鸡腿瓶也逐渐演变成宋时的经瓶,即我们所说的梅瓶。
到了南宋时,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
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
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
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20xx年10月竣工开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
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
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

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内容1xx年x月6号,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组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安徽省历史博物馆进行考察,并针对人们关于安徽省历史博物馆游览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
6号早上,我组同学在精心计划和组织下安全到达安徽省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观览了博物馆内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并对安徽历史古迹,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及远古人类发展史做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博物馆类工作人员的详细解说,心中对安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
安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遗存使得安徽位居全国文物大省之列,安徽省博物馆也因此得天独厚,收藏甚丰。
现有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23万多件,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组同学在观览中对出土的历史文物最感兴趣,通过阅读文物旁边的注释和解说,对其有了具体的了解。
在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历年来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收藏品多达4000余件,其中吴越铜器、蔡国和楚国铜器尤为突出,其中大多数都是古代的青铜古鼎,细细数来也足足有数十来种,每一种青铜古鼎都记载了一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这批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
在观览中,工作人员还详细地介绍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即宣纸、徽墨、宣笔和歙砚,闻名遐迩,著称于世。
安徽省博物馆也因此成为我国收藏文房四宝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正因为如此,里面还收藏了许多古代书画,是馆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品上万件。
其中以明清时期新安画派为代表的安徽地方书画流派的作品最为丰富,代表人物有渐江、查士标、汪之瑞、程邃等,他们的作品笔墨高秀,格调清逸。
此外,汪士慎、石涛、梅清、萧云从、孙逸、包世臣、邓石如等名家的.作品均有大量入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专题设计Ⅱ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李永生
学号:11405400312
班级:工艺1103班
指导老师:马卫华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
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
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
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
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
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
(Holocaust)的追念,其展品
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
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
原件。
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
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
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不同译名较多,例如被译为利伯斯基、李布斯金、里伯斯金德、利伯斯肯特等等),初建于1992年11月9日,1998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00年10月才安装完毕,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历史。
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
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
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
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
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
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
里柏斯金越来越强
烈地感到,柏林犹太人的悲惨历史远非艺术所能容纳,这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决心将这些令人沉重的东西转变成一座历史性的建筑。
建筑特色
建筑平面呈曲折蜿
蜒状,走势则极具爆炸
性,墙体倾斜,就像是
把“六角星”立体化后
又破开的样子,将犹太
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
曲折,表现于以六角的
大卫之星切割后、解构
后再重组的结果,展现
在建筑上,使建筑形体呈现极度乖张、扭曲而卷伏的线条。
但是建筑中依然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即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和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
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打断,航空俯视照片让人清楚地看到锯齿状的建筑平面和与之交切的、由空白空间组成的直线,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不仅仅是在隐喻大屠杀中消失的不计其数的犹太生命,也意喻犹太人民及
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
法消亡的空白。
陈列着犹太人档案的展廊沿着像
锯齿型的建筑展开下去,而穿过展廊的空空的、
混凝土原色的空间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从裂缝似
的窗户和天窗透出模糊的光亮。
博物馆外墙
以镀锌铁皮构成不规则的形状,带有棱角尖的透
光缝,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
碎而不规则
的,人一走进
去,便不由自
主地被卷入了
一个扭曲的时
空,馆内几乎
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所有通道、墙壁、
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
的。
设计者以此隐喻出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
史和所遭受的苦难,展品中虽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
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但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
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
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
面积13427平方米。
馆舍由编钟馆、
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设有办公
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
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环境分析:
(1)太阳的周期运动对省博的光环
境影响较小,因为省博是西北
朝向,是人为减少阳光直射。
且历史文物博物馆对自然采光
要求低,省博展览空间基本上
无开窗,缺乏自然采光。
(2)街道的南侧日照更加充足。
(3)武汉市主导风向是西南风。
(4)由于墙面开窗较少,展览空间墙面未开窗,所以室内自然通风不好。
但是馆内安装了空调通风装置,一定程度上改善
了室内通风状况。
(5)夏季自然通风有6,7,8三个月。
(6)冬季顶层即第四层会比较寒冷。
(7)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
场。
(8)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9)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了仿古琉璃砖。
(10)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
(11)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材及抹灰。
(12)U型建筑体量围合成了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广场,展厅,门厅,视听室,商店为公共空间,厕所,办公
室,藏品库为私密空间。
(13)易用性较强,布局符合参观人群心里
生理需求。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关于博物馆建筑的一些基本情况,博物馆的平面布局以及展厅所使用的材质,内部空间的搭配,灯光照明等系统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博物馆的功能以及建筑分区、建筑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将要开始的博物馆设计做好了知识储备。
对博物馆的调研让我对博物馆的平面布局以及展厅所使用的材质,内部空间的搭配,灯光照明等系统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日后学习本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指导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