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
爆破事故案例

爆破事故案例案例一、1998年“6.10”爆破事故1998年6月10日四点班,采三队施工的己18-17-23101采面,当班跟班干部工会主席韩文清,因八点班煤没有出完,溜子没有推过,当班的任务是收尾干剩余的工作,再从采面10#-5#柱采23m,于18时30分开始放炮出煤,19时40分炮放完。
该班放炮员杨付兴检查后认为无事,就坐在4#柱休息。
约21时班长沈三庭过来,对杨说炮已放完,机尾处巳开始过溜子,没啥事了,杨付兴于21时40分就提前升井了。
到22时45分,溜子推到7#-6#柱段时,因6#柱中间有一个底眼炮没有放响,影响过溜子,沈三庭就用手镐刨煤,刨响瞎炮,崩伤沈三庭右手及面部,送往总医院。
事故原因:1、放炮员没有认真进行放炮后检查,瞎炮没有及时发现,给事故埋下了隐患。
2、当班班长沈三庭身为班长,明知放炮后留有瞎炮,却违章处理,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跟班干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对现场违章现象没有制止。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规程规定,放炮后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三人必须一同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瞎炮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
2.严格劳动纪律,放炮员必须待采面煤出完后,溜子推过去,确认无瞎炮等情况存在时,方可经当班第一安全责任者签字后升井。
否则,必须在现场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意见:1、对放炮员杨付兴给予开除矿籍留矿使用一年之处分:2、建议免去青果三队当班跟班干部韩文清工会主席职务。
案例二、2000年“1.14”爆破事故2000年1月14日八点班,采一队施工的己17-22030采面,接班后经检查无其它情况,符合打眼条件,打眼工李平生等四人配合放炮员打眼装药,分两段作业,即一组自机尾向下打眼,另一组自机头向上打眼,李平生等二人分在第一组,7时20分,? 当自机尾向下打25.5m(该处巷道采高最低,只有1.1m,距断层4.5m,上班此处为斜子,底眼下扎,没有起爆)处底眼时,打响瞎炮,将打眼工李平生面部、头部崩伤。
山西省煤矿近年放炮事故案例分析及对应措施

山西省煤矿近年放炮事故案例分析及对应措施1、阳煤二矿“8.23”放炮事故,失明1人2000年8月23日阳煤二矿发生的放炮事故,失明1人。
2000年8月23日四点班19时,二矿东四尺827工作面,通风三队放炮员在827工作面放炮,19时左右,放炮员未办理任何放炮签字手续,就让自己应干的连线工作让队组人员干,而放炮员则在炮区25米处拧着发火级等待放炮。
单线路突然被意外连通,炮响,连线人被炸,致使气双目失明。
事故原因放炮员未执行放炮“三连锁”爆破工未亲自连接放炮母线,在连接母线时未解发爆器母线。
3、放炮员责任心差,安全意识淡薄。
防范措施1、放炮员每放一次炮,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的放炮制度。
2、每放一次炮,放炮员必须亲自连接母线。
3、加强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
事故避免方法假设该矿安装了龙德时代的的智能放炮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好该系统中“十个不能,一个监控”功能中的“安全距离不够,就不能放炮;不进行三人连锁,就不能放炮;危险区域有人,就不能放炮;”,那么此事故完全可以杜绝。
2、阳煤二矿“5.13”放炮事故,崩伤1人2004年5月13日阳煤二矿发生的放炮事故,崩伤1人2004年5月13日零点班,放炮员在二矿560水平一南翼80704高抽巷放炮,放炮前放炮员不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未按规定撤人,在人员未撤出炮区,就拧下了发火器钥匙,当场将一名员工头部崩伤。
事故原因放炮员未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撤人距离不够,短距离放炮造成事故发生。
放炮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
防范措施放炮员必须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严格按规定距离设好警戒。
加强现场管理和于昂的职业培训。
放炮工操作要领1、领药领管证件全,做药要在放炮站。
2、放炮母线亲自连接,三次检查不超限,三人联锁牌交换,断电撤人回头看。
3、跑后地点全面查,剩余管药退库房。
事故避免方法假设该矿安装了龙德时代的的智能放炮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好该系统中“十个不能,一个监控”功能中的“安全距离不够,就不能放炮!”和“不进行三人连锁,就不能放炮功能!”“瓦斯超限,就不能放炮;不进行三人联锁,就不能放炮;危险区域有人,就不能放炮”,那么此事故完全可以杜绝。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了过年的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放炮崩人事故不时发生,特别是在一些没有经验或者不注意安全的人的手中。
本文将从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关的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放炮崩人事故的根源通常是烟花爆竹的制造和包装问题。
以下是造成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烟花爆竹设计问题一些烟花爆竹设计的不足或者缺陷导致了放炮崩人的事故。
一些不合格的烟花爆竹使用劣质的原料和工艺来制造,导致烟花爆竹爆炸的时间和强度超过标准,容易发生意外。
包装瑕疵有时候,放炮崩人的事故是由于烟花爆竹包装不当所造成的,比如包装内部太松或太紧、单个烟花爆竹放置不当等。
不正确使用一些人在使用烟花爆竹时没有正确使用和遵守烟花爆竹的安全使用规程,使用不当导致达到威力更大的效果(如多个排放,插入水果中等)。
无法控制烟花爆竹的飞行方向在使用烟花爆竹时,一些人无法在控制的范围内控制烟花爆竹的飞行、炸开和爆炸方向,或烟花爆竹不幸地被不同的因素所影响。
预防放炮崩人事故以下是预防烟花爆竹事故的一些措施:选择正规生产商的正式渠道购买使用“三证齐全”的正规销售渠道购买符合国家及地方安全环保标准的烟花爆竹,以保证质量与安全;在接收礼物时,也需确保包装完好。
学习正确使用方法在玩烟花爆竹时,需要认真学习正确使用和操作的方法,并遵守安全规程和法律。
要使用不同的技巧来控制烟花的飞行方向和爆炸方向,并确保离人和物体足够远。
使用指定的场地在指定的场地下放烟花爆竹,不要在森林、草地、城市街道和房屋下等人流密集区放烟花爆竹。
在发射区周边设置警戒线、安全标志,以免人群混乱、踩踏等事故发生。
关注天气状况在使用烟花爆竹前要检查现场天气状况,风力和风向等因素,并确保环境、地形安全无障碍。
如果天气环境不好或者有不安全因素,应该重新安排时间和地点。
供应普及的安全设备在发射现场,供应各种普及的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火灾、灭火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烟雾等突发情况。
2024年放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

2024年放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____年放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放炮活动在我国各地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尤其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放炮活动成为人们欢庆的重要环节。
然而,放炮活动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和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此,制定本预案旨在规范和统一放炮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后的伤亡和损失。
二、组织机构1.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地带,由负责应急救援的政府部门或单位领导担任指挥长,组织各救援力量,协调指挥救援行动。
2.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包括事故场地封锁、道路交通管控、周边居民疏散等工作。
3.医疗救援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包括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医疗资源调集等工作。
4.消防救援组负责灭火和扑救事故火灾,包括火灾现场的勘查、灭火救援和事故火灾扩散的防范措施。
5.社会组织组负责协调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包括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等工作。
三、应急救援流程1.事故报告一旦发生放炮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信息,以便上级政府及时派遣救援力量和决策应急措施。
2.组建救援队伍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建救援队伍,包括保障组、医疗救援组、消防救援组和社会组织组,确保各组成员的能力和装备达到救援要求。
3.现场勘察与隐患排查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先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事故原因、事故规模和周边环境等情况,同时要排查周边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救援人员和群众的安全。
4.救治伤员医疗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设立临时医疗点,抢救和治疗伤员。
重伤员要及时转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5.灭火救援消防救援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灭火方案,进行火灾扑灭工作,并严防事故火灾的扩散。
同时,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6.社会力量调度社会组织组负责调度和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包括现场救援、安抚伤员和疏散周边群众等工作。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第一章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
一、放炮崩人的原因
(1)放炮母线短,躲避处选择不当,造成飞煤、飞石伤人。
(2)放炮时,未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放炮警戒的有关规定,误伤进入放炮区的人员。
(3)处理瞎炮未能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操作,使
致瞎炮突响崩人。
(4)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等候进入工作面的时间过短,或误
认为是电网路故障而提前进入,造成崩人。
(5)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而崩人。
(6)放炮制度不严,工作混乱,往往发生在工作面有人工作时,另
有他人用发爆器通电放炮,造成崩人。
二、预防放炮崩人的措施
(1)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章程》的有关规定,放炮母线要
有足够的长度,躲避处的选择要能避开飞石、飞煤的袭击;掩护物要
有足够的强度。
(2)放炮时,安全警戒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如使用瞬发雷管,至少等5mi,,;如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等15 min,方可沿线路检查,找出炮不响的原因,不能提前进入工作面,以免炮响崩人。
(4)采取措施,避免因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崩人。
放炮事故案例分析

五矿放炮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简要经过2012年5月20日四点班20时,五矿掘进二队在南翼2#主斜井下部车场绕道贯通作业时,放炮员没有交替换警戒牌的情况下放炮,将在贯通处检查维护情况的当班班组长李某、副班长穆某不同程度的崩伤。
二、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放炮“三人联锁”制度,违章放炮。
2、巷道贯通作业重视不够,没有安排相关人员盯在现场。
3、放炮员放炮安排不合理,抢时间,抢任务。
4、贯通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措施规定控制炮眼数量。
5、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三、防范措施1、作业人员每次放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距离撤人并设好警戒,并按规定程序履行相关签字手续。
2、井下巷道贯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贯通期间要求通风科必须派人紧盯现场,指挥、协调,严格按措施执行,确保贯通安全。
3、放炮作业的地点,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制度,巷道贯通期间,严格执行“一头放炮,两头同时停电撤人设警戒”制度。
4、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员工的正规操作。
施工队组要组织职工认真贯彻学习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四位一体”人员严格履行职责。
5、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做好自保互保联保工作。
四、总结这起事故是五矿2009年5月27日放炮巷道贯通事故,反映该矿对放炮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对巷道贯通放炮管理松懈,巷道贯通没有领导在现场跟班,统一指挥,放炮员没有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制度,安全意识不够。
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对作业现场忽视管理,设警戒人员不负责任,队组班长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在没有撤出人员的情况下就放炮,造成放炮崩人事故。
放炮事故分析--吴小刚

• 2) 没有任何的现代化的监测监控手段 • 对于非常容易造成事故的放炮作业,没有相 应的监控系统。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 能监测监控放炮这样的重大的安全活动。
• 3.管理体制不理顺 • 主要表现在放炮的主管职能部门不统一。 对大型企业集团来看,牵头的管理部门有 的归通风部门、有的归掘进部门。管理机 构不理顺的单位,也是好发生事故的单位。 • 有的矿井发爆器由放炮员私自存放、管理, 私自维修发爆器,造成大量的问题发爆器 在一线使用。
• 放炮员和放炮作业不能统一管理,有的矿井放炮 员和放炮作业归掘进或者采煤区队直接管理,结 果放炮成了兼职工作,放炮技术得不到提高,现 场不按照标准流程作业,安全规程、放炮规程、 放炮规定得不到遵守,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不到 落实。 • 上述种种管理的缺陷造成,放炮事故不断发生。 从每次放炮事故来看,违章作业每时每刻都在发 生。(2010年共使用炸药5050吨,雷管951万发, 每分钟近20发)
• 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放炮作业规 程”,各矿都有自己的非常详细的放炮管 理规定,但是,这些规程、规定等等,都 没有很好地被一线管理人员和职工贯彻落 实到现场,没有被严格遵守过
• 主要原因是,缺少可靠的监督管理手段, 没有硬件的手段监督制度的执行,平时是 否执行没有人、也没有办法严格检查和监 督;出了事了才发现管理漏洞多多。
• 1.技术落后,起爆安全技术数十年来基本上没有 任何发展 • 发爆器从建国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已经非常落后。 发爆器的制造的理念仅仅基于“起爆雷管”就可 以了,基本上没有安全的概念在里面。如果有一 点的话,也仅仅在于防止发爆器引起的电火花引 爆瓦斯方面(要求电路本安,要求壳子隔爆), 而在更加重要的确保起爆安全方面根本一直没有 任何建树。
事故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
一、放炮崩人的原因
(1)放炮母线短,躲避处选择不当,造成飞煤、飞石伤人。
(2)放炮时,未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放炮警戒的规定,误伤进入放炮区的人员。
(3)处理瞎炮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操作,使致瞎炮突响崩人。
(4)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等候进入工作面的时间过短,或误认为是电网路故障而提前进入,造成崩人。
(5)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而崩人。
(6)放炮制度不严,工作混乱,往往发生在工作面有人工作时,另有他人用发爆器通电放炮,造成崩人。
二、预防放炮崩人的措施
(1)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的规定,放炮母线要有足够的长度,躲避处的选择要能避开飞石、飞煤的袭击;掩护物要有足够的强度。
(2)放炮时,安全警戒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3)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如使用瞬发雷管,至少等5mi,,;如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等15 min,方可沿线路检查,找出炮不响的原因,不能提前进入工作面,以免炮响崩人。
(4)采取措施,避免因杂散电流造成突然爆炸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