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笔记完全版(免费)

合集下载

行测-判断推理笔记(上岸必备)

行测-判断推理笔记(上岸必备)

判断推理知识点图形推理⼀、位置规律⼆、样式规律三、属性规律四、特殊规律五、数量规律六、空间重构七、空间类类⽐推理⼀、语义关系⼆、逻辑关系三、语法关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翻译推理⼆、排列组合三、逻辑论证四、原因解释五、⽇常结论六、真假命题图形推理图形推理的命题形式:⼀组图:(1)顺着看:对图形从左向右依次顺着观察。

(2)跳着看:“图 1、图 3、图 5”和“图 2、图 4、图 6”跳着观察。

两组图:前三幅图是⼀组,来找规律,后三幅图是⼀组,来应⽤规律,即有样学样。

九宫格:观察⽅式:横看、竖看、“⽶”字型看、“O”字型看等。

分组分类:题⼲给出六幅图,要求分成两组,让每⼀组各⾃成规律,如图①②⑤⼀组,图③④⑥⼀组。

每年出题的题量都不同,最多有 5 道题,最少有2-3 道题。

空间类:⼀、位置规律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再观察内部的位置变化。

1、平移(1)⽅向:上下、左右;顺/逆时针;斜对⻆(2)步数:恒定、递增(3)平移的延伸——运动轨迹①位置重合②循环反弹:⾛到头如何继续?循环:从头开始折返:弹回2、旋转(1)⽅向:顺、逆时针(2)常⻅⻆度:45°、90°、180°等3、翻转(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左右变,上下不变(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上下变,左右不变(3)180°旋转:左右变,上下变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线条重复出现)1、加减同异(1)技巧:结合选项,找特殊线 (2)运算: ①相加、相减②求异(保留不同)③求同(保留相同)⼆、样式规律2、⿊⽩运算(1)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块数量不同。

(2)⽅法:相同位置运算。

⿊+⽩=⽩⽩+⿊=⽩⽩+⽩=⿊【注意】在确定可能考⿊⽩运算后,从问号处着⼿解题更快,边找边验证。

3、遍历(1)元素数量遍历(2)元素位置遍历三、属性规律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1、对称性(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折起来后两边⼀致。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笔记私人整理版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笔记私人整理版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笔记(私人整理版) iseekupxlmotherthe first day of one year言语数理推断常识部分:法律比较重要、时政。

搜集题目资料分析,笔算能力1、全面协调,题目类型不偏废,提高熟练度。

不断提高2、心态,认真持久忘记别人,不管如何不能认输3、考试:1放弃原则,有取舍2做题模式化3做题顺序。

逻辑推断、资料分析,言语分析,数学运算,先擅长的,涂卡做完一部分涂一部分。

4工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立方体橡皮4、每做完一题理解一提,了解思路数字推理练感觉、掌握规律一、数列分类1、横向例如,2 3 5 8 13横向递推2、纵向例如2 3 5 8 12(差)通过运算得到新数列方法:逐差(常见)、逐商(相邻项有明显倍数或约数关系)、逐和(灵机涌动)二、思维模式1、整体分析:幅度变化:考虑选项,幅度大考虑乘法(幂次、积数列),反之加减法周期性:正负、大小--考虑二级数列(做差)单调性:完全单调、只有后部单调,前项做项2、局部分析:如4 9 13/2,-2 4 0相邻几项有关系3、结构分析(必做)例如:1 3 4 1 9先做差--2 1 -3 8再做还是无规律,但是结构上2*2=4 1*1=1-3*-3=9三、等差数列(没有想法,一律做差)基本型2 4 6 8 10;-6 6 18变化:A二级差、三级差B变式做差之后不在为等差数列如:-1.5,2,1,9,-1(周期)三级做差后:-4.5,9,18四、等比数列(相邻项有明显的严格或非严格倍数关系)基本型2 4 8 16变化:A变倍数2 4 16 128(128*16)B附加值乘过之后加个数字,附加值能为数列C项附加值或倍数成原数列的项p7如:2 1 5 16 53(单调性--2为项)53=16*3+516= 5*3+15= 1*3+2五、和数列(相邻项有明显的加和关系、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型2 3 5 8 13(兔子数列)变化:A三项和1 2 3 6 11(2+3+1,3+5+3)B和的基础上变化(倍数、附加值、项)六、积数列(项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答案)基本型:2 3 6 18 108变化:积的基础上变化(倍数、附加值、项)七、多次方数列(三级等差数列很有用,必做到)基本型: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多次方数列(1-6的5此房)变化多样,注意变化底数指数顺序变化:A底数(自然数、质数、合数4,6,8,9,10、数列)B指数(负数)C附加值D倍数(很麻烦)例41/9 1 7 36 ?吧、分式数列1、基本数列,如前各种(运算简单、结果简洁,优先考虑减法和除法)2、组合规律,大小无意义,数列组合八、组合数列(数列很长)1、间隔数列(优先)2、两两分组加减乘除3、三三分组(项重复使用)4、中间分段5、首尾组合九、质数列200以内质数数学运算一、整除性----判断余数1、整除A、2、5B、3、9---各位数字或各位数字之和为3的倍数C、4、25---后两位D、6---同时被2和3整除(被12整除既同时被3和4整除---互质)E、7、11、13----分割做差,后三位分割出来,大数减小数看能不能被整除,要判断余数必须后三位减前面的。

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行测+申论主要知识点笔记(详细版)

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行测+申论主要知识点笔记(详细版)

行测+申论笔记目录行测——方法精讲 (7)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运用 (8)第一章片段阅读 (8)一、中心理解题 (8)二、细节判断题 (12)第二章语句表达 (14)一、语句排序题 (15)二、语句填空题 (18)三、接语选择题(省考题量不大) (18)第三章逻辑填空 (18)一、词的辨析 (18)二、语境分析 (20)第二部分判断与推理 (21)第一章图形推理 (21)一、图形推理命题形式 (21)二、快速定位某一图形考点 (22)三、位置规律 (23)四、样式规律 (25)五、属性规律 (29)六、数量规律 (31)七、特殊规律 (41)八、空间重构(广东省考近年来只在2016年考查1道空间重构图,可以选择性复习).. 43第二章类比推理 (46)一、语义关系 (46)二、逻辑关系 (48)三、语法关系 (51)第三章定义判断(广东省考不考) (51)一、快速识别有效信息 (51)第四章逻辑判断 (55)一、翻译推理 (55)二、组合排列 (60)三、逻辑论证 (63)四、日常结论 (66)第三部分资料分析 (66)第一章统计术语 (66)一、增长类相关 (67)二、比重类相关 (68)第二章速算技巧 (68)一、计算类 (68)二、比较类 (70)第三章简单计算 (71)第四章高频考点——增长类 (73)一、增长率 (73)二、基期与现期 (76)第五章比例类 (78)一、现期比例 (78)二、基期比例 (78)三、两期比重(得分难点,拉分重点) (80)第六章综合分析 (84)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84)一、语义分析法 (84)二、矛盾分析法 (85)三、法律判断 (85)四、联想法 (85)五、绝对选项排除法 (85)第五部分数量关系 (86)第一章数量关系 (86)一、代入排除法 (86)二、数字特性 (88)三、方程式 (94)第二章工程问题 (95)一、工程问题 (95)第三章行程问题 (99)一、行程问题 (99)二、平均速度 (99)三、火车过桥 (100)四、直线相遇与环形相遇 (101)五、流水行船 (104)第四章经济利润问题 (105)一、经济利润 (105)二、经济利润涉及的方法 (106)三、分段计价 (108)四、合并费用 (108)第五章排列组合与概率 (109)一、分类与分步 (110)二、排列与组合 (110)三、概率 (111)第六章容斥问题 (112)一、容斥原理 (112)申论——方法精讲 (117)第一章申论基础 (118)一、申论能力考查 (118)二、答题要素与基本题型 (118)三、申论答题步骤 (119)第二章单一题 (121)一、问题原因 (121)二、影响 (121)三、对策 (122)第三章综合题 (123)一、概括主要内容 (123)二、词句解释题 (123)三、观点、现象分析题 (124)第四章公文题 (124)一、典型例题 (125)二、阅卷要求 (125)三、格式 (125)四、公文类别 (126)第五章作文题(大作文) (130)一、作文的评分规则 (130)二、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131)三、文章结构 (132)行测+申论——广东省考专项 (137)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38)第一章实词强化 (138)一、实词辨析 (138)二、固定搭配 (142)第二章词语理解 (142)一、代词指代题 (143)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143)第一章位置规律 (143)一、平移特殊考法 (143)二、位置复合趋势 (147)三、局部位置变化 (148)第二章翻译推理(“所有”和“有的”、“必然”和“可能”) (149)二、“必然”和“可能” (150)三、同意替换 (151)第三章论证(因果关系实验) (153)一、实验论证 (153)二、因果论证 (156)第四章特殊规律(图形间关系、功能元素) (157)一、图形间关系 (157)二、功能元素 (162)第五章真假推理 (164)一、矛盾关系 (164)二、反对关系 (165)三、两真两假 (166)第三部分科学推理 (167)第一章电学 (167)一、基础知识 (167)二、考点 (169)第二章光学 (175)一、基础知识 (175)第三章力学(每年都考) (182)一、基础知识 (182)二、受力分析 (189)三、平衡力与作用力 (191)第四章运动相关问题 (200)一、基础知识 (200)二、牛顿运动定律(主要考第一、第二定律) (201)三、直线运动 (203)四、曲线运动 (204)五、功与机械能 (205)第四部分资料分析与数学问题 (206)第一章计数问题 (206)一、植树问题 (206)二、方阵问题 (212)三、爬楼问题 (213)第二章数字推理 (213)一、基础数列 (214)二、特征数列 (214)三、非特征数列 (223)第五部分申论——广东大作文 (226)一、基本知识 (226)行测——方法精讲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运用第一章片段阅读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一、中心理解题【题量】10【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这段文字概况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题思路】1、重点词语(微观)关联词、主题词、表强调、突出的程度词。

行测常识部分笔记

行测常识部分笔记

第一节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一、政府职能概述(一)政府职能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政府职能就是指行政职能。

2、特点:①共同性:管理功能相同;②差异性:阶级性不同;③动态性: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①总体上政府职能呈扩大趋势;②镇压和战争职能减弱;③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强化和政府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3、政府职能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4、我国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手段有:①行政指令手段:②经济手段:③法律手段:④纪律手段:⑤思想政治手段:5、我国现有政府职能存在的弊病:①政企不分;②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过多地把社会责任和社会矛盾揽在了政府身上。

二、政府职能体系(一)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军事、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2、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3、文化职能: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4、社会职能:优抚、救灾、救济、福利、环保、人口、社会保险。

(二)政府层级职能当前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实际工作中是通过上级政府的收放权力来实现分配的,这是不合理的。

理想分配:①中央政府专有职权;②地方政府专有职权;③中央和地方共享的职权。

(三)政府的运行职能①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协调职能;④控制职能。

三、政府职能转变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和变化。

2、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①社会环境的变迁;②公共行政的科学化;③技术手段的创新;④传统文化的影响。

3、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方式:①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计划经济下无所不包转全能政府转变为市场经济下有限政府(弥补市场不足);②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式:职能要素的重新分解、转移或合并。

a.行政权力中央地方的上下转移;b.行政组织内部的横向调整;c.部分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社会化。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完整word版)最详细行测笔记总结

(完整word版)最详细行测笔记总结

判断推理一、逻辑判断做题顺序:看提问,结合题干--确定题型:翻译推理、排列组合、逻辑论证、原因解释、日常结论。

(一)翻译推理1、识别方法(1)题干、选项出现逻辑关联词;(2)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2、解题思路先翻译再推理.3、知识点(1)逻辑关联词①如果……那么……,翻译:前→后等价关联词:只要……就……;若……则……;所有(凡是、任何)……都……;为了……一定(必须)……;……是……的充分条件;﹡没有关联词一般都属于如果……那么…….②只有……才……,翻译:后→前等价关联词:不……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扑鼻香→必经一番寒彻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人→犯我);除非……否则不……(除非还钱,否则打你:不打你→还钱);﹡[……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先决)条件;……是……的必不可少条件;]﹡出现这些关联词时,可不看句子,直接看谁是基础、前提等,谁就放在箭头后。

这和①中的为了……一定(必须)有异曲同工之妙,谁必须谁放箭头后;“除非”相当于“只有”.③或、且且:两个同时成立;等价关联词:和、也、但是或:至少有一个;“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肯定的另一项。

(否1→1);不是……就是……也是或命题。

(2)定理①逆否命题推理A→B等价于—B→-A。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②摩根定律推理(拆括号定理)ⅰ)—(A且B)=—A或—B;ⅱ)-(A或B)=-A且-B;ⅲ)—(-A且-B)=A或B;ⅳ)—(-A或-B)=A且B。

(3)推理方式问法:以下哪项推理的方式/形式/结构与题干相同?思路:推理方式一致: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一推一等;范围一致:部分推整体,整体推部分等.凡是谚语,都是部分推整体。

﹡要充分分析题干的推理方式。

4、补充内容(1)提问中出现: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即选择一定错误的选项,一定正确、可能正确的选项都不选。

国家公务员-行测汇总笔记

国家公务员-行测汇总笔记

3. ⽅方程法第⼆二节六⼤大题型1. ⼯工程问题2. ⾏行行程问题3. 经济利利润4. 最值问题5. 容斥原理理6. 排列列组合与概率第⼀一章⾔言语理理解与表达第⼀一节⽚片段填空先读问题--带着问题读⽂文段--选项1. 中⼼心理理解题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想要说明……解题思路路:寻找中⼼心句句(有中⼼心句句--同义替换;⽆无中⼼心句句--全⾯面概括)解题技巧:重点词+⾏行行⽂文脉络(三词两句句)(1)重点词①关联词(转折/因果/必要条件/并列列)转折之前是铺垫,转折之后是重点;因果关系中结论是重点;必要条件关系中对策是重点;并列列需要全⾯面概括,不不偏颇。

对策标志词:应当/必须;通过/采取……⼿手段,才能;呼吁/提倡/建议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里。

反⾯面论证:如果……,不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文段最后出现:换⾔言之/简⽽而⾔言之等标志词,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②主题词:⽂文段围绕其展开;⼀一般⾼高频出现;多为名词;有引⼊入或解释说明③程度词:程度词加重的句句⼦子是重点(2)⾏行行⽂文脉络-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中⼼心句句特征:观点(对策、结论、评价)-分述句句特征:下定义;举例例⼦子;原因解释;调查报告、数据资料料;正反论证;原因解释;并列列分述TIPS:1.从读题的⻆角度:分述句句部分可快速阅读,分述句句⾥里里的任何关联词都不不重要。

2.从选项排除的⻆角度:围绕分述句句的选项是⼲干扰项,要排除。

3.做题⼀一定要有圈画思维。

把重点内容画出来,重点内容重点看,⾮非重点⽤用括号画出来,可以略略读。

错误选项特征:1. 转折前的内容2. 例例⼦子、原因、背景:⽐比如/例例如;因为;近年年来/随着3. ⽆无中⽣生有4. 绝对表述5. 与⽂文意相悖代词巧解⽚片段阅读题位置:尾句句出现代词,总结前⽂文标志词:这、从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鉴于此、对此答题要点:代词之后引出重点2. 细节判断题(2-4题,⽐比较费时间,需要细⼼心)错误选项特征:1. ⽆无中⽣生有2.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3. 偷换时态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完成时(已经、了了、完成)进⾏行行时(正在、在……中、着)4. 偷换语⽓气(太过绝对)第⼆二节语句句表达1. 语句句排序题(2-3题)第⼀一步:根据选项提示,对⽐比确定⾸首句句,先看形式再看内容1. 下定义:……就是/是指2. 提出观点: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3. 背景引⼊入:随着/近年年来4. ⾮非⾸首句句特征a. 关联词后半部分b. 指代词:他/她/它;这/那正确答案:A第⼆二步:同时进⾏行行,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1. 确定捆绑集团----紧紧绑在⼀一起,中间不不允许有其他介⼊入a. 指代词捆绑:代词单独出现,⼀一般不不做⾸首句句;根据指代词寻找捆绑句句这、那、他b. 关联词:配套出现;单独⼀一个(但、同时分析句句⼦子意思)2. 确定顺序----只分先后a. 时间顺序:年年代、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b. 逻辑顺序观点+解释说明A和B:先说A再说B3. 确定尾句句----对⽐比确定结论、对策:因此、这、应该、于是第三步:验证(只验证你基本锁定的答案)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行测文省考教务版笔记汇总

行测文省考教务版笔记汇总

2020省考、联考⾏行行测教务版笔记⼀一、前推后(前半句句→后半句句)型的关键词前推后:若…则…如果…就…只要…就…要想…就…所有…都…凡是…都……是…的充分条件为了了…⼀一定……⼀一定(必须/必然)……代表着……意味着……说明…总结: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确定有可能⼆二、且关系和或关系(⼀一)A且B推理理规则:全真才真,⼀一假即假(⼆二)A或B推理理规则:⾄至少有⼀一个,⼀一真即真,全假即假(三)要么A,要么B推理理规则:⼆二者选⼀一德摩根律律且或互换添负号:A且B(-A或-B);A或B(-A且-B)分析推理理的三种解题⽅方法排除法切⼊入点:把握最⾼高频的信息和最低频的信息列列表法:通过题⼲干的已知信息通过表格列列出来⼀一、加强、削弱加强:按照逻辑选择最能⽀支持的⼀一项削弱:按照逻辑选择最能削弱的⼀一项⼆二、理理论基础论证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论点:观点(1)因此,所以,综上所述等总结性句句⼦子;(2)认为,坚持,说明,推测等表达观点性句句⼦子;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1)实验报告,调查研究;(2)举例例说明;(3)原因解释;3.论证过程:⽤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三、加强论证题型判定1、提问⽅方式:最能⽀支持,加强,证明论点的选项※不不能加强:选择加强的选项排除,选择剩余的选项2、解题思路路以及⼒力力度搭桥>加强论据(原因解释)>加强论据(举例例论证)>重复论点3、加强论证的特殊⽅方式及⼒力力度对⽐比实验>排除他因四、削弱论证题型判定1、提问⽅方式:最能削弱,反驳,质疑的⼀一项是※不不能质疑:选择削弱选项排除,留留下剩余选项2、解题思路路及⼒力力度否论点>拆桥>削弱论据3、削弱论证的特殊⽅方式及⼒力力度因果倒置>对⽐比实验>另有他因注:诉诸权威、诉诸众⼈人是典型的逻辑错误,不不选此类选项。

对策选项没有加强和削弱⼒力力度。

类⽐比推理理认识题型(⼀一)考察能⼒力力:给出⼀一组词语,考察词语之间内在关系,选择与之对应的选项(⼆二)提问⽅方式: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律性(三)题⽬目类型:1.两词型:词语之间找关系2.三词型:词语间两两找关系3.填空型:直接将选项中的两个词代⼊入题⼲干,选择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的选项解题思路路(⼀一)全同关系1.⾳音译词和中⽂文⻨麦克⻛风(microphone)和话筒;罗曼蒂克(romantic)和浪漫2.古称和今称北北平和北北京;⽽而⽴立和三⼗十岁3.谦称和敬称⽝犬⼦子和令郎;⽝犬⼥女女和令爱;家⺟母和令堂;家⽗父和令尊4.俗称和雅称⽉月亮和婵娟;三⽉月和桃⽉月包含关系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部分外延的重合关系组成关系: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区分组成关系与种属关系:⽤用“是”字造句句交叉关系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重合部分如何判断是否为交叉关系: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A不不是B,有的B不不是A (四)并列列关系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总结全同关系:古今中外⾃自他雅俗包含关系:组成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列关系:反对关系(可能性⼤大于2种)⽭矛盾关系(⾮非此即彼,可能性等于2种)交叉关系:判定⽅方式(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A不不是B,有的B不不是A)(五)语义关系近、反义关系象征关系南冠∶囚犯⻘青衿∶读书⼈人⼿手⾜足∶兄弟桑梓∶家乡桃李李∶学⽣生⽩白丁/布⾐衣∶百姓浮屠∶佛塔⽉月亮∶⽟玉盘松鹤∶⻓长寿丝⽵竹∶⾳音乐鸿雁/笺札∶书信汗⻘青∶史册总⻆角/垂髫∶⼩小孩⼲干⼽戈/烽烟∶战争同窗∶同学佝偻/⻩黄发∶⽼老老⼈人对应关系1.材料料对应(必然材料料和或然材料料)⾦金金属;电缆(必然性)棉花;⾐衣服(或然性)2.⼯工艺对应(物理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注:区分物理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产⽣生)3.场所对应医⽣生;医院教师;学校4.时间顺序复制;粘贴5.功能对应(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双功能)例例如:⽩白醋;空调;⾬雨伞6.因果关系努⼒力力;成功7.必要条件关系氧⽓气;燃烧语法关系1.主谓关系2动宾关系主宾关系定义判断题型判定符合/不不符合定义的是?(⼆二)解题思路路(213原则)1.看提问2.看题⼲干3.看选项(三)1.定义名称2.特俗情况3.择优对⽐比解题⽅方法⼀一关键词法关注定义名称(名称浓缩定义);(动物式;主体式;特征式)关注定义内容(定义本身的句句⼦子)A主体/客体B⽅方式/⽬目的/原因/结果/条件C关注特殊情况2通俗转化法3分析对⽐比选项法类型:多定义、双⼦子型、⼀一⺟母⼀一⼦子型、⼀一⺟母两⼦子型、⼀一⺟母三⼦子型⼀一、题型感知1考察能⼒力力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列的规律律,选出符合规律律的⼀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