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积累与运用(一)》教案
《积累与运用》语文教案

《积累与运用》语文教案1倍磷甲值亩烈簦说好普通话。
2狈智遄中危辨字组词语。
3北乘泄攀,进展语言积累。
4庇貌渴撞樽址灾魇蹲帧5笨赐迹根据图意写话,练习运用语言。
重点是复习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和用部首查字法自主学习生字读短文。
看图写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卡片,《天净沙·秋》的配图,《天净沙·秋》的范读录音带,用来看图写话的图片。
2课时。
老师: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认识了不少的汉字娃娃,现在同学们还能正确地读出它们来吗?1毖生认读生字卡片(第一题)。
读准字音。
抽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多种形式结合。
(老师提醒易出错的字音。
)2毖生读词语卡片(第二题)。
试一试,你还能读哪些词语?3倍列谓字卡片(第三题)。
说说它们不同在什么地方,再扩词。
看看谁能用同一个汉字娃娃找几个不同的朋友。
4倍烈弧⒍、三题的生字、词语卡片。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到达稳固旧知识的目的。
1背鍪镜谝环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用一句话把图意写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话。
2背鍪镜诙幅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看图写话,教师通过评价予以引导,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纠正。
3背鍪镜谌、四幅图。
学生自由练习。
老师:学习了《诗词曲名家》这课,我们知道了好几位诗词曲名家,你还记得谁?今天,我们来读读白朴的一首词《天净沙·秋》。
1笔紫炔シ欧抖链,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
2彼能朗诵这首词?抽学生读。
3蹦阒道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吗?在图上能找出来吗?你能从诗中找出来吗?4倍炼良且洌看图想古诗背诵。
1崩鲜煤苌衩氐谋砬槎撩沼铮让学生产生兴趣,当学生猜出给予及时表扬。
2比醚生在猜猜玩玩中学到新的知识,了解新事物的特点。
1倍炼涛模勾出你不认识的字。
2庇檬裁窗旆可以认识这些不认识的字呢?(小朋友讨论)3备聪安渴撞樽址ā4庇貌渴撞樽址匝生字。
5苯涣髯匝生字的方法。
6痹僮约憾炼炼涛摹闭乙桓鲂∨笥牙炊粮大家听一听,带动其他学生对短文的熟悉程度。
《积累与运用》课堂教案

《积累与运用》优秀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积累:学习并掌握本节课所给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
2. 句型练习: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能够熟练运用进行日常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句型的练习。
2. 教学难点: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和句型。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课堂讲解与练习(15分钟)(1)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进行笔记。
(2)教师给出句型,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相关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一)》教案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一)》教案教学目标1敝道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描写自己熟悉、喜爱的景物。
2币导学生读记“语海拾贝”中的诗句,积累写景佳句。
4弊灾髟亩痢独萨的天空》,感悟文章抓住拉萨天空湛蓝的特点写得优美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3~4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背檠生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所展示的景物画面。
2币导学生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用“——”画出拟人手法的语句,用“~~”画出比喻手法的语句。
3彼邓嫡饬礁鼍渥釉擞谜饬街中薮欠椒ㄓ惺裁春么Α4比醚生从本单元或其他读物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抄写两三个这样的句子在摘抄本上。
二、语海拾贝1倍量伪局械墓攀名句,达到正确断句,有节奏地朗读的效果。
2毕胍幌胝庑┟句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都是写景佳句。
)3笨展“你对诗人知多少”的资料交流活动。
(学生自主介绍有关诗人刘嗣绾、雷庵正、苏轼、宋新的相关资料,介绍课本上写景佳句的出处,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4北乘锌伪旧系墓攀句,头脑中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三、互动平台1毖生自由浏览课本中师生的对话,熟悉相关内容。
2狈纸巧读师生对话。
3碧致郏本单元课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在写?举例:①《三峡之秋》总写三峡秋天,从色彩、景物、香气中体现出什么特点?(成熟的秋天特点。
)②《三峡之秋》写早晨,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明丽。
)③《游漓江》写斗鸡山的段落,作者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把对峙的两座山的山势形态,比作两只斗鸡,形象地展示了山势神奇的特点。
)小结:写景的文章,必须在全面观察景物的基础上,抓住其主要特点,将主要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才能让读者对所写景物的特色有所感触,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
4北镜ピ所学课文,在写景时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引导学生举例介绍出来。
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西师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西师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西师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设计以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动物王国中主动学习,大胆想象,在读中体会不同的语气,并注意问号、感叹号、句号的用法。
在玩中学会记忆字形的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及学过的汉字,积累词语,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兴趣。
2让学生在朗读句子中体会不同的语气,并注意问号、感叹号、句号的用法。
在玩字谜游戏中学会记忆字形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积累词语。
2进行说句、朗读、自主识字的训练。
教学准备1动物图片、字谜图片和朗读CD。
2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孩子们,今天汉字娃娃要带我们去拜访几位动物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看,它们是笨笨熊、乖乖兔和爱爱猫(依次出示图片)。
想和它们一起玩吗?(想。
)好,让我们跟汉字娃娃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吧。
二、学习你还认识我吗1多媒体出示动物王国大门紧闭的情景图。
师:咦,动物朋友们在家吗?汉字娃娃,快去按按门铃。
点击门铃键盘,弹出你还认识我吗中的词语和画外音:小朋友,还认识我吗?想进动物王国,可得先和我打打招呼!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读一读。
3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4想读就自己站起来读一读。
5你喜欢哪个词语呢?请你用它说说话吧!三、学习读拼音,写词语1师:进入动物王国,首先将要和大家见面的是笨笨熊,我们来看看它在干什么。
(出示笨笨熊图引出标题。
)2配画外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笨笨熊。
你们瞧,现在动物王国里修了好多新房子,你们能帮我拼拼这些房子里住的都是谁吗?(1)出示音节,指名认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3)把词语写在书上。
(4)同桌互相检查,会的请夸夸他(她),不会的请帮帮他(她)。
西师大版第五册《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第五册《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体会不同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把握几种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2自读、背诵俗语,理解意思,了解一些天气与保健的常识;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4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沟通自己对夏天的感受,训练语言表达力量;5感受和体验新班级的变化,愿意把印象最深的变化写下来;6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理解赐予永久比索取开心的含义;7激发写日记的愿望,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预备老师:抄有关天气与保健的俗语在小黑板上,预备成语故事里的动物头饰,搜集诗人、作家笔下的夏天。
同学:搜集整理自己在夏天里活动的纪念品,如图片、照片、实物等;认真观看新班级的教室布置,并想想新同学、新老师留给自己的印象。
教学时间4~5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自读或同桌互读句子,悟悟句中带点词的特点。
2想一想:带点的词都与什么有关?3同学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带点的词语表示各种“说”的意思。
4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后,同学再读句子。
5总结:同样表示说的意思还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6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吗?7老师相机板书同学的举例,再读范句和同学举例的句子,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1自读俗语,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各俗语的大致意思。
3全班沟通,说说自己不懂的俗语,请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
老师留意引导和补充。
4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俗语。
5拓展练习,“你能说说你搜集的类似俗语吗?”6比一比,哪一小组搜集的俗语又多又好。
三、点击成语1同学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同学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同学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4演一演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四、口语交际1展现夏天的文字材料或图片,师相机解说。
2说说、议议:“你们喜爱夏天吗?为什么?”3总结:听到你们在七嘴八舌地热闹争论,有几个孩子也要发表发表自己的言论。
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

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积累与运用教案篇一积累与运用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发现新知,积累词语。
2.朗读笑话短文,读中感悟语言的妙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用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4.通过讲述照片里的故事进行口语交际。
5.会写照片里的故事。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生表示动作的词语,鼓励学生再说一些。
2.理解和积累反义词。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教具准备字典、词典。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0)1.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表示人物动作的)2.你还能说出多少这样的词语。
3.在课文中分别找几个表示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写一写。
二、语海拾贝(10)1.指名读,齐读。
2.交流共享。
你查成语词典或访问家长后理解了哪些词语?3.再说几组你知道的成语的反义词。
三、开心一刻(10)1.自由小声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你怎么评价文中的主人和客人。
4.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四、自主阅读园地(10)1.学生自读短文。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交流共享。
3.三名学生分段读短文,生听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4.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都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勾画朱熹的话,并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
5.小声读短文,体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五、布置作业(5)自主积累成语。
教后感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向同学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中的故事,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锻炼说话能力。
2.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问题,并能给予修改建议。
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3.通过同学互改自己的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照片里的故事写清楚,语句通顺,能用上几个学过的好词。
《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

《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成语和俗语。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句式的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语言素材的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词语积累与运用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词语及其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词语的搭配和运用。
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正确运用词语。
第二章:成语积累与运用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成语及其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成语的意思和运用。
3.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例句、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第三章:俗语积累与运用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俗语及其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俗语的含义和运用。
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例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俗语的含义,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第四章: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标点符号的运用。
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修改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五章:句式的变换与应用1. 教学重点:掌握句式的变换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句式的运用。
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句式的变换,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三、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2课时第三章:2课时第四章:2课时第五章:2课时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书写规范等。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2. 辅助材料:词语卡片、成语故事、俗语讲解、标点符号示例等。
《积累与运用》课堂教案

《积累与运用》优秀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短语,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中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4. 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使他们能够流利地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和短语的学习: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短语,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语法知识的学习:本节课将继续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句型等,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语法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3.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并能够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4. 听力和口语练习: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够流利地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
2.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口语练习,让学生放松,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引入新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 新课学习: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的词汇和短语,以及语法知识。
4. 课堂练习: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5. 总结和作业布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看他们是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积累与
运用(一)》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借代”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2.积累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在书面表达中的妙处。
3.学做读书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所得,并与同学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4.能将自己在童年生活中感到新奇、有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提供读书卡的范例;提供洋溢现代儿童情趣的习作;准备轻松、欢快的音乐。
学生:准备制作读书卡的材料;搜集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准备童年生活照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感情地自读句子,边读边想。
2.从朗读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船”指代水盆;“明灯”指代星星;“绿玛瑙”指代绿葡萄。
4.全班交流,并讨论:什么是借代?在文中使用借代,有什么
好处?
5.小结: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二、语海拾贝
1.导语:在汉语广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奇妙的成语世界。
你看,那里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那里至理名言,言简意骇,意味深长,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你们看出了什么没有?
2.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成语,将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
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也能运用一些成语了,但是,还不够呀,所以,我们还得继续积累。
我们就到语海中去捡拾一些成语贝壳吧!
3.自由读词语,读熟,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4.合作读记成语,用喜欢的方式读记成语。
5.读了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列与“山峰”有关,第二列与“波涛”有关,第三列与“雪景”有关,第四列与“水”有关。
6.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来说你来答或你来说我来答。
(1)同桌合作做游戏。
(例:问:与山峰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答:……)
(2)师生合作(师可说成语的解释意思,生说出相应的成语)。
7.选择两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
8.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真为你们高兴!这次,我们又新学了不少成语。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积累运用成语,让成语伴我们一起成长。
三、互动平台
1.自由朗读,了解对话内容。
2.小组合作朗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
准确使用词语,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用词准确,不仅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原貌,而且还能够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也因此而生动起来。
4.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呢?一要确切了解词意或用法;二就是表意要明确;三是用词要符合规范。
5.你有用得好的词语吗?说出来大家欣赏吧!谈谈你是怎么用好这个词语的?
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再次与同桌对读,巩固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制作读书卡
1.导语:“不摆卡片不读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
卡片虽小,作用却大。
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实在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长久保留下来,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日后的学习或研究中——这是每一个自学者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读书卡。
2.读题目,了解本次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3.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4.了解如何做好读书卡。
别看卡片小,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章法,也会给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在一开始,就应该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
卡片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
卡片不需要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
将硬纸裁制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并在旁边打出几个圆孔,便于用绳索串联。
另一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
5.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解,指导修改补充。
6.按计划开展活动。
7.评选最佳读书卡。
五、习作百花园
1.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谈谈你对“趣”的理解:快乐旅游、可笑经历、“惊险”游
戏……
3.理解“趣”的含义。
(只要用心体会,都能发现童年特有的“趣”。
) 4.音画引路,回忆“趣”。
(1)课件展示童年生活剪影。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随着音乐,学生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5.小组讨论,交流“趣”。
(1)出示说话要求。
①选一件童年中的趣事来说。
②注意把有趣的地方说清楚,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3)全班汇报交流,拓宽写作思路。
6.再次明确要求,书写“趣”。
7.完成草稿,再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到处绿荫浓浓花香似海。
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了纪念谁?
今天咱们就去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去瞻仰中山陵的宏伟,感受先生人格的伟大。
2.借助拼音读段落、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4.全班交流,体会文章情感。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并介绍给小伙伴。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积累语句。
7.小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非常有特点。
作者采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中山陵那肃穆的氛围,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