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红茶品质与工艺创新进展

合集下载

萎凋、发酵等关键工序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进展

萎凋、发酵等关键工序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进展
l1 6 15 . 4 -1 6
[]黄 国资, 8 吴家尧。 提 高夏暑季 “ 等. 英红九号”红茶 品质 的技术
措施[]中国茶 叶,2 1 (1:0 3 . J. 0 00 ) — 1 3 []方世辉, 9 王先锋, 生. 王惜 不同发 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 品质 的影响[]中国茶 叶加工,04() 9 2 . L. ) 2 0 , : — 1 21 [ 0 陈以义, 1] 江光辉. 红茶变温发酵理论探讨[] J. 茶叶科学,931 1 9,3
s o s be f r q a i y j b a k t a [ ]F o C e it y p n i l o u lt n lc e J .o d h m s r ,
2 0 。( 1 :8 2 0 7 1 )9 -1 . 0 0
[]夏涛, 6 童启庆. 红茶芳香物质 的前体及其转化途径[]中国茶 L. 】
氧化酶类 活性增强 , 促进 了一系列生化反应 , 为红茶品质 ℃ ~ 4 相对湿度 6 % ~ 0 历时 1h O ; 2 ℃, 0 7 %, 8 ~2h 萎凋槽萎 的形成奠定 了物质基础 , 经适度萎凋处理 的鲜叶 , 其发酵 凋则热空气温度 为 3 ℃,叶温 以2 ℃ ~ 3C 5 8 3  ̄为宜 , 摊叶厚 液的 T F含量明显 高于未萎凋叶 。赵和涛 研究表明, 红茶 度 1e 2 ( 8m~ 0m,每小时翻一次 ,历时一般 8 ~1h : h 0 ,相对 萎凋过程 中, 由于一些低分子蛋 白质和肽类化合物发生酶 湿度一般为 5% ~ 0 0 7%,最高不超过 8 %。陈成基I 为 , 5 m 认
红茶发酵过程 中 ,与儿茶素 的邻醌相结 合形成红色结合 2 h 4 ,在温度较高 、相对湿度低 时 ,可缩短到 lh 2 ; O ~1h 物 , 叶底明亮;氨基酸在发酵过程 与氧化 的儿茶素结合 在 阴雨低温时 , 使 萎凋时间可延长至3 h~ 6 ;日光萎凋气 0 3h 以及在干燥过程 中与糖类物质互相作用形成挥发l香气产 生 温在 2 ℃左右较为理想 ;萎凋槽萎凋热空气温度控制在 5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当达 到发酵适 度前 , 时间越长 品质越好;当达到发酵适度 程 ,增加 了茶黄 素的含量 ,提 高了红 茶品质 。 21 0 1年第 3期
学 术 专 业 人 文 茶趣
2 5 其它影响因子 .
有一定成果 , 主要是研究影 响发酵技术的温度 、 时间及p1 l
红茶发酵过程除上述影响 因子外还与氧气 和p 值有 值等 因子对 发酵过程及成茶 品质 的影 响。这些研究对实 h 关。 红茶发酵是需氧 的氧化作用 , 以供氧量不足会影响 际生产具有 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但对 红茶品质与发酵 所
0 mi F和 T R含量均较 利 于红茶 品质的形成 。 发酵温度过低 , 活性低 , 酚类 夫红茶 品质较好 ,发酵时间 10 n的T 酶 多
5 5 物质氧化聚合 , 不论 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难完成 , 响 高 。刘 玉芳n用春兰 品种制工夫红茶 ,当温度在 2 ℃ ~ 影
8 5 5 h . h 发酵进程 ;温度过高, 多酚类 物质的酶促 氧化速度快 ,聚 2 ℃、湿度在 7 % ~8 % 时 ,发酵时间控制在 3 ~35
(H . 5 ) o 45 . 发酵有利于 T —0 F和 T R形成 ,而 T B明显减少。 员的经验 , 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 容易造成发酵偏轻或过 度 ,无法保证成茶 品质 的稳定性 。
3 发酵方式
变温发酵理论进一步探讨 了温度对发酵及茶黄索和 茶红素形成 的影 响 , 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由 但 于现今国内红茶生产工厂化进度迟缓 , 规模较小 , 很多 山
本文为广 东省重点科研 专项 “ 东省茶叶产 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内容之 一。 广 作者简介 :赵红霞 ,女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茶叶加工研 究。 通讯 作者 :. h u nz @ c ue uc y uh a g z sa . .n a d

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萎 凋有 日光 萎凋 、室 内控 温 控湿 萎 凋 和萎 凋槽 萎 凋等 方式 ,萎 凋 目的在 于去 除 茶青 的明水 及 部 分 游 离水 ,达 到 叶质和嫩 茎 萎 软 ,嫩 茎 弯 曲不 断 。萎 凋 脱水 的过 程也 是茶 叶 内的酚 类 物质 酶 促 氧化 的开 始 ,鲜 叶原 有 的青气基 本 消失 并 散 发 清香 。萎 凋 室 要 依据 鲜 叶含水 量 ,控制 温 度 和风 量 ,室 内 温度 一
培 品种 和加 工技 术 的差异 ,加工 的红茶 质 量 也 有差 异 ,主要 的 品牌 有 “ 坦洋 工夫” 、 “ 白琳 工 夫 ” 、
茶特 有 的色 、香 、味 、感 等 品 质 特征 。发 酵 是影 响 红茶 加工 质量 最为 核心 的关 键 技 术 ,而其 最 主要 的
影 响 因子 是 温 度 、湿 度 、供 氧 状 况 、发 酵 时 间等 。
加工 、微 生物 强化 加工 和 良种 良法加 工技 术体 系建 设 等创新 思考 。 关 键 词 :工夫 红茶 ;加 工技 术 ;创 新
Pr o c e s s i ng t e c hno l o g y o f Co ng o u bl a c k t e a a n d t hi n ki n g on i t s i n no v a t i on
2 0 1 3 年 第 1 — 2 期
l 堇 琅 t 舛 姨
1 3 7
工 夫 红 茶 的 加 工 技 术 与 创 新 思 考
钟 灵 坤
( 福建农林大 学食 品科 学学院

3 5 0 0 0 2 )
要 :介绍 了以 “ 天 山红 ” 为代 表 的工 夫 红茶加 工 与 品质控 制 关键 技 术 ,提 出 了红 茶 的智 能化

准确定位市场 加快“坦洋工夫”红茶发展——记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

准确定位市场 加快“坦洋工夫”红茶发展——记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

这 是 最直 观 的 变 化 。而 随 着 “ 洋 工夫 ” 名 气 坦
的打响 ,与 “ 坦洋 丁夫”有 关的所 有一切 都在 改变 。 原 先 “坦 洋 工
在近 几年政 府及新 坦洋企业 的 强力打造下 ,
“ 坦洋 工 夫 ” 的 公共 品牌 已 初显 成 效 。新 坦 洋 在短
表1新坦洋 c c 坦洋工夫”的产量及产值的变化
马军 李秋晨 张锦华 林影 ( 福建省农产 品加工推广总站 ,福建 福州 30 0 ; 1 50 3 2福建新坦洋 茶业 集团 ,福建 福 安 350 ) 5 0 0
福建 新坦洋 茶业集 团 ,成立于 l 9 年 ,是福 96
建 省 宁 德 地 区 首 家茶 业 集 团 ,长 期 致 力 于 打造 坦 洋 工 夫 国 际 品牌 , 开 创 了国内 红 茶 产 业 独特 的 品牌 道 路 。公 司 总部 位 于坦 洋 工 夫 原 产 地 福建 省 福 安市 , 建 筑面 积 3 0 多 平 方 米 ,旗 下 设 有 福 建 新 坦 洋茶 业 00 股 份有 限 公 司 、福 建 弘 凯 创 业 投 资 有 限 公 司 ,福 建 金 闽红 有 机 茶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沪凯 实业 有 限 公 司 ,
百 多 家 连 锁 加 盟 店 ,因 出 色 的 品 牌 连 锁 建 设 能
/^ \
农产 品 加 工业 5 5
成 为 茶 叶 出 口量 最 多年 份 Βιβλιοθήκη “ 洋 工 夫 ” 红 茶 在 坦
工 夫”重 回世界 舞 台 ,前 途将 充满 阳光 。
l 1年 与 中国名 酒 “ 台 ”共 同 荣获 巴拿 马 国 际博 95 茅
国各地 。
种 植 优 新 茶树 良种 一 万亩 、打 造 一个 茶 叶 品 牌 ,吹 响 了茶 业 全面 、持 续 发 展 的号 角 。 而随 着 “ 洋 工 坦 夫 ”红 茶 在全 国茶 叶 市场 火 热 ,品 牌 的迅 速 成 长 ,

提升坦洋工夫品质壮大福安茶产业

提升坦洋工夫品质壮大福安茶产业

2019年第1期香桑茶叶通讯• 37 •提升坦洋工夫品质壮大福安茶产业林清菊(福建省福安市茶叶质量检测中心355000)摘要:茶业是福安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

介绍了福安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就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品 质和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中的存在问题和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福安市;坦洋工夫;产业发展福安市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是久负 盛名的闽红“三大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的原 产地,也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全国茶 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 准化生产基地市、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茶 业是福安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

1茶产业已有规模与基础1=生态茶园成效显著全市茶园面积2万hm2,其中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200hm2,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 基地8 133hm2。

拥有全省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年出圃良种苗木4亿株,全市茶树基本实现良种 化,良种化率达98V,茶树品种丰富,推动了多茶类 生产发展,形成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和 工艺茶等多茶类并存的生产格局。

1.2加工生产条件改善积极组织实施现代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 完成初制厂房清洁化改造7. 25万m2,初制厂改造 升级167家,引进各种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249 台(套),大幅度改善了福安市茶叶加工企业的卫生环境和装备条件。

1.3质量安全稳步提升积极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67hm2。

全市茶园通过省级无公害 产地认定,是福建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 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

加强茶叶农残监控,率先在全省茶业系统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每年 定期对各乡镇春、夏、秋茶叶进行例行抽检,有效监 控全市茶叶农残。

近年来农业部、省农业厅对福安市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均达100%。

推进 茶叶标准化生产,《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国家标准、《坦洋工夫红茶综合标准》、《绿茶标准综合体》、《工艺花茶》省地方标准先后获得批准发布实施,坦 洋工夫实物标准样通过审定并颁发使用。

福安市坦洋工夫产销现状及发展思路

福安市坦洋工夫产销现状及发展思路

为进 ~步规范 “ 洋T夫 ”品牌 管理 , 坦 市政府制定出台 了《 坦洋工夫 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管理办法 》、 坦洋工 《“ 夫 ” 明商标使 用管理规 则 》 目前全市 已申请使用 “ 证 , 坦洋
工 夫 ” 标 的茶 叶企 业 近 5 商 0家 , 中 已授 权 使 用 的企 业 2 其 3 家 。 《 洋 工 夫 红 茶综 合 标 准 》 省地 方 标 准 获 得颁 布 实 施 , 坦 《 理 标 志 产 品 坦 洋 工 夫 》 家 标 准 已通 过 审 定 。 时指 导 地 国 同 制 定 《 洋 工 夫 紧压 茶 》 坦 等企 业 标 准 1 项 。 分 发挥 市 茶 0多 充
地县市。
随着 福 安 市茶 产 业 的 不 断发 展 , 起 了新 一轮 茶 叶 基地 掀 开发热潮。 目前 全 市有 3 3家茶 叶 企 业 和 4 O多家 茶 业 专业 合 作 社 建 立 了茶 叶 原 料 基 地 ,基 地 的模 式 有 “ 司+ 地 ”、 公 基 “ 司+ 作 社 + 户 ”、 公 司 + 地 十 户 ” 。全 市 建立 了 公 合 农 “ 基 农 等
合 格 率达到 1o o %。
东南亚等 2 0多个 国家和地区 ,从 而奠定 了其世界名茶的历
史地位
3 .行 业管 理 进 一 步 规范
二 、产 销 现 状
福安坦洋工夫 以香高味醇 、 条索细长匀 整 、 色红亮 的 汤
品质 而 自成 一 格 , 受 消 费 者 欢 迎 。 随着 近 年 茶 树 品 种 结构 深 调 整 和坦 洋 工 夫 品牌 打 造 步 伐 的 加快 , 洋 工 夫红 茶 出现 新 坦 轮 发展 热 潮 , 为 当前 茶 叶市 场 的一 大 亮 点 。在 生 产 与 消 成

坦洋工夫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策略分析

坦洋工夫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策略分析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g o o d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p a n y o n g c o n g o u i n d u s t r y ,t h e e i g h t m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p a n y o n g c o n g o u i n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① T e a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g h — a r o ma p a t t e r n v a r i e t i e s ;② 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t h e l o w - c a r b o n ,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③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n t h e f l o we r - f r u i t a r o ma b l a c k t e a ;④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t a n d a r d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p r o c e s s i n g ma c h i n e r y ;⑤ O r i g i n a l i t y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福建坦洋工夫红茶之今昔

福建坦洋工夫红茶之今昔

坦洋工夫 的畅销带来 了坦洋村 的空前繁荣 , 坦洋村成为
闽东 最 大 的茶 叶 加 工地 和销 售 市 场 。 盛 时 不 足 l 里 长 的 鼎 公
坦 洋街就开设有茶行 ( ) 6家。 庄 3 从坦洋走出来 的作家刘松 年 , 《 民居古宅看 当年坦 洋茶 行街 》 在 从 一文中这样描述当 年坦洋茶村轶事 : 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 , 行主吴赓俞 。 这家
坦洋挑 到岭下村 , 给当地农 民。岭下村的庄稼大户们见 了 发 这么多 白花花的银子 ,惊 讶地说 : 冬下我们挖 的番薯还没 “
《 采茶记 》 中的人物 , 从富商大贾到山野担 夫 , 从腼腆含 羞的卖茶女到勤劳朴实 的农家妇 , 无不通情达理 , 有情有义 。 丈夫 外出担茶 , 临行前 向妻子躬行大 礼 : ( 白 ) 一礼 , “丑 此 不为谁 , 年老父母托付你。哎 !妻子 !我今 出外担担 , 未知三
茶行 由三座房屋组成 , 共有铺 面三十六间 , 雇上百余人 , 拣茶
工二百余人 ,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 ( 20 合 00
多担 ) 年 可获利润银元五万块 。它 以白云 山下的岭下村为 , 根据地 , 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 “ 茶银”时需 要七 十多人 , 挑着一百 四十多桶 ( 每桶装 10 0 0块银元 ) 一路长蛇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从
“ 正月采茶是新年, 奴在家中点茶园 , 点起茶园十二亩 , 当官写
纸定价钱”, 说的是 当时普遍推行的 “ 茶户建茶园 , 政府定额发
给贷款 ( 高利贷 ) ”的茶政问题 ; 采了茶 叶蚕又老 , “ 收了蚕茧
麦又黄”, 反映的是山区农妇为了生计 , 长期辛勤劳作的境况。 茶歌很早就在 皖西茶 区广泛流传 。 清嘉庆间霍山知县潘 际云 《 春山茶歌 》 “ 有 松风吹处闻茶歌 , 山山相 应清且和 ” 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cultivars of tea tree and cha n ges in market dem a n d,a growing number of new types of TanYangGongFu have em erged in the m arke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new progresse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th e new tea varieties of TanYangGongFu processing,in order to provide som 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black tea in China.
Key words: TanYangGongFu,Quality,Cultivar,Process
坦 洋 工 夫 源 于 福 安 市 社 口镇 坦 洋 村 ,该 村 毗 连 的 寿 宁 、周 宁 、柘 荣 、霞 浦 等 地 ,历 史 上 是 周 边 县 市 的 毛茶 的大 型集 散 地 ,运 送 至 坦 洋 村 的 毛茶 被 标 以 “坦 洋 工 夫 ”远 销 海 外 ,历 史 名 茶 由此 得 之 【l】。作 为 福 建 三 大 红 茶 之 一 ,坦 洋 工 夫 以 “外 形 细 秀匀 整 、金 毫 显 露 ,香 气 清 醇 甜 和 ,滋 味鲜醇 ,汤色 红艳 明亮 ,叶底 红匀 ” 的优 异 品质 和 明显 的地 理 特 征 而 享 誉 海 内外 。 2009年 福安 市 牵 头 成 功 申注坦 洋 工 夫 地 理标 志 产 品 ,后 又 依 托 省 茶 科 所 所 在 地 的优 势 ,制 定 出了 “地理 标 志产 品坦洋 工夫 ”的 国家标准 (GB/ T 24710—2009),为 历史 名茶 的复兴 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2】。
The Progress of Quality and Process Innovation of
TanYangGongFu Black Tea
ZH OU X u—duan (Zhouning County Cultural Center,Zhouning 355400,China)
Abstract: Fujian is the birthplace of black tea,and TanYangGongFu is one of the three black teas of Minhong.With
近 年 来 ,随着 市 场 需 求 变 化 和 茶 树 新 品种
的选 育 推 广 ,市 场 上 涌 现 出 了越 来 越 多 的 新 型 坦 洋 工 夫 红 茶 。有 别 于传 统 的工 夫 红 茶 , 以高 香 、甜醇 为 主要 特 征 的新 型 工 夫 红 茶 ,融 合 高 香茶 树新 品种 、乌龙茶 工 艺 以及 二者 的相结 合 , 更能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为 红茶 市场 带来 了新 的活力 。
收 稿 日期 :2018.02.28
修 订 日期 :2018.05.17
作者简介 :周许端 (1965 ),男 ,福建周宁人 ,馆员 ,主要从事茶 文化研 究和推广。
第 2期
周许 端 :坦 洋 工夫 红茶 品质 与 工 艺创 新进 展
37
坦洋菜茶与黄观音、茗科 l号存在显著差异 ; 氨基酸含量 为黄观音 >茗科 1号 >坦洋菜茶 , 黄 观音 与茗 科 1号存 在 显 著差 异 ,坦 洋 菜 茶 与 茗 科 1号存 在 显 著 差 异 ;茶 红 素 、茶 黄 素 、茶 褐 素均 为黄 观 音 >茗 科 1号 >坦 洋 菜 茶 ,两 两 之 间差 异 均 达 到 显 著 水平 。从 感 官 审 评 的结 果 来 看 ,茗科 1号 和黄 观音 有着先 天 的品种 优势 , 品种香浓郁 ,呈现天然 的花蜜香 ,要 明显优于 坦 洋菜茶 的甜 香 ,而外 形 上坦洋 菜茶 细 紧匀整 、 显 毫 ,要 明显优 于 紧结匀 整 、色泽 乌润 的茗科 1 号 和 紧结 匀 整 、色 泽 乌 尚润 的黄 观 音 ;汤 色 上 坦 洋 菜 茶 汤 色 红 明亮 ,要 好 于茗 科 1号 和 黄 观 音 的红 尚亮 ,叶底 上 坦 洋 菜 茶 以红 尚亮 、匀 整 得分高于尚红亮、有青张的茗科 1号和黄观音。 以红 茶 审 评 国标 进行 权 数 计 分 ,感 官 品 质 排 序 为 茗 科 1号 >黄 观 音 >坦 洋 菜 茶 。 以 上 表 明茗 科 1号 、黄 观 音 加工 的 坦 洋 工夫 红茶 明 显优 于 坦 洋菜茶 。
1茶树 品种 改 良
以林 芳 、潘玉 华 [3 选用 茗科 1号 、黄 观音 、 坦 洋 菜 茶所 加 工 的坦 洋 工 夫 红 茶 为 材 料 ,对其 主要 生化 成 分 测 定 级 SSR分 析 ,结 果 表 明 :茶 多 酚 含 量 为 ,黄 观 音 >茗 科 1号 >坦 洋 菜 茶 , 坦 洋 菜 茶 与 黄 观 音 、茗 科 1号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水浸 出物 含量 为茗科 1号 >黄 观音 >坦洋菜 茶 ,
变化 ,市 场上 涌现 出了越来越 多的新 型坦 洋工夫红茶。本文综述了茶树新品种在坦洋工夫红茶加工中的应 用和工艺 创
新进展 ,旨在 为我 国新 型红茶 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 词 :坦洋 工夫 ;品质 ;品种 ;加工
Hale Waihona Puke 中图分类号 :¥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25X (2018)02—36—38
第 45卷第 2期 2018年 6月
茶 叶 通 讯
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Vo1.45,N o.2 June,2018
坦 洋 工夫 红 茶 品质 与 工 艺创 新 进 展
周许端 (周 宁县 文 化馆 ,福 建 周 宁 355400)
摘 要 :福建是红茶 的发源地 ,坦洋工夫 是 “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随着茶树 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 和市 场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