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gofzu土左职中高一农学班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一)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 学制全日制学制3年。

学校可以实行学分管理的弹性学制,也可以根据农事季节,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种植业第一线工作的植物生产、服务和经营人员。

具体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种植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 业务范围1. 自主择业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应聘(应雇)于县(市)、乡(镇)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部门,国营、私营及各种股份制公司的种植类岗位群,从事植物类栽培、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推广服务和生产经营等工作。

2. 自立创业围绕种植业从事自立创业活动,如承包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林场圃,开办民营性质的农业经营服务公司等。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人才规格要求(一) 知识结构1. 基础知识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化学等。

2. 专业通修知识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等。

3. 专业知识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确定。

如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林果生产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等。

4. 职业技能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确定。

如农作物及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

5. 选修其他学科的知识如选修养殖专业的课程等。

(二) 能力结构1. 通用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竞争与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

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字头专业其课程设置

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字头专业其课程设置

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字头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初探摘要: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重视“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的问题,并对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后,最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农业(农产品)问题。

可以说,农业迈向现代化是我国提高世界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第一产业,基础经济的农业在这一新的时期能否腾飞,关键是提高其科技含量。

而有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无疑是关键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不应任其萎缩,应从现阶段农业生产对从业人员的特殊需要这一角度深入探究、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为新的时代培养新型农民。

一、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萎缩尽管有多种原因,但是专业设置及其开设的课程一直沿袭以往传统而未能紧贴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没有能够紧跟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农”字头专业毕业生应该无论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劳动技能方面都要强于未经这类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

只有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后能够显示出自身优势,才会增强专业吸引力。

如果学生怀有“学不学习该专业,回家种地都一样”的偏见,那么学生及其家长就不会认可。

自然,“农”字头专业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入困境了。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农业理论学习的做法,要努力培养贴近现代农业生产实际的劳动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发挥自身所学,以增强专业吸引力。

二、着眼引导未来农业发展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有前瞻性,要积极面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努力培养能够从事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从业人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日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造成的竞争使农业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发达农业国家的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强烈。

中等职业学校强化种植专业实践能力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强化种植专业实践能力教学

作者: 牟生海
作者机构: 甘肃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730726
出版物刊名: 中学教学参考
页码: 124-12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1期
主题词: 中等职业学校 输送人才 中级技术 专业实践能力 地域经济 操作型 实习法 种植专业 实习效果 社会相
摘要: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是培养众多农业初级、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也以振兴地域经济,为"三农"服务为己任,为社会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是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人才的基地。

而我们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育观念未转变,实训基地、经费限制等各种原因,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口高招上,以致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教学,却忽视了教学大纲安排比重很大的实践教学,这样使一部分感到升学无望又不能学习实用技术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辍学在家。

中等职业教育 农林牧渔大类6101 农业类专业简介(2022年)

中等职业教育 农林牧渔大类6101 农业类专业简介(2022年)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简介61 农林牧渔大类6101农业类专业代码610101专业名称种子生产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作物种子繁育工等职业,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营销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农业化学、植物生理、作物遗传繁育等知识,具备作物种子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加工、种子营销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质量检验、种子门店和网络营销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大田作物种子安全生产的操作能力;2. 具有园艺作物种子安全生产的操作能力;3. 具有识别农作物种子生产中常见病虫草害及绿色防控的能力;4. 具有对农作物种子加工机械规范操作和种子安全贮藏的能力;5. 具有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种子田间检验项目规范检查、记载和统计的能力;6. 具有运用农业大数据对种子市场行情进行品种和价格分析、判断的能力;具有种子销售的能力;7. 具有适应农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8.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农业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作物生产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种子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市场营销。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农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检验、种子加工等实训。

在种子企业、农资营销企业、农业园区、大中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接续专业举例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现代种业技术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610102专业名称作物生产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作物生产、作物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农资及农产品营销等岗位(群)。

中职农业专业就业方向

中职农业专业就业方向

中职农业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包括作物、园艺、畜牧、蚕桑、特产、热带作物和水产等产业。

2.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学生可以在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中从事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市场营销等工作。

3. 农业行政管理:学生可以在政府农业部门、农业事业单位、涉农企业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农业规划和项目实施等工作。

4. 农业科研和教育:学生可以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教育机构、农业科技园区等单位从事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等工作。

总的来说,中职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业科研和教育等方向发展。

具体职业选择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决定。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任务 ” 的 目标性和教学情境 的创建 . 让 学生带着 特定任务 自主探 索问题。 程; 掌握 , 即学生通过这个步骤使 学生掌 握土壤肥 料学实验 的基本 操作 和 在完成“ 任务 ”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生 自学 以及教学 资源处理 能力 , 技能 和知 技能 , 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 实验数 据 , 正确 处理数 据和表达 实验结 识点把握、 消化 的能力和理论联 系实践 的能力 , 增强学生 独立意 识和协 作 果 。培养 了学生 自主学习 、 分析问题 、 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四) 综 合评 价 实验 情 况 , 构 建 知 识 网 络 精神。 二、 《土壤肥料 学》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总结评价要贯穿于任务驱动 模式下 土壤肥料 实验实 训教学 的整个过 ( 一) 创设情境 , 提 出实 验 任 务 程 。评 价 的 形 式 要 多 样 化 , 有 自我评 价 、 小组互评 、 教9 币 评 价 等 等 。 不 管 自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 功实施 的基础 , 典 型任 务的创设是 教 师 评 、 互评还是教 师评价 , 都分优 秀、 良好 、 一般 、 不 合格 四个等级 , 由教 师和 准备 和 实施 任 务 驱 动 教 学 的 着 力点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 我 们 根 据 土 壤 肥 料 工 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 , 以便 学生 自 己或 同伴、 老 师随时 了解学生 的 目的是激发学 生 作的真实场景及土壤肥料 学课程 标准规定 的实验 实训课 教学 内容和 教学 状况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 励性的评价语气 , 目标为依托创设与实际相似 的 5个教学情境 l 2个具体工作任务 , 使学生的 的 学 习兴 趣 。 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境中发生 , 引导学生 带着真实 的“ 任务 ” 进入学 习情境。 三、 应 用 任 务 驱 动 式 教 学 时 因具 备 的几 个 条 件 具体 的教学设计如下 : 1 . 教学班级应是小班级。我们所教 的班级学生数多为 2 5~ 3 0人, 这样 教学情境 1 : 土壤理化 性质 的调查与检测 教 师指导及学生学 习都极易展开。 工作任务 : ( 1 ) 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 土壤质 地测定。 ( 3 ) 2 . 要有操作工位数 量足 够 的土壤 肥料 实验实 训室 , 并能做 到完 全 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4 ) 土 壤 有 机 质 的测 定 。 ( 5 ) 土 壤 容 重 的 测 定 及 孔 隙 放 , 最低也要半开放。我校 的土壤肥 料实验 实训室是 半开放 的。同时 。 学 度的计算。 ( 6 ) 土 壤 酸 碱 度 的 测 定 校 的图书馆 、 电子阅览室也应做到完全开放或半开放 。这样 有利于学生 随 时实验 , 随时查阅资料 , 保证及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 任务” 。 教学情境 2: 土壤速效 性养分状况 的调查与检测。 工作任务 : ( 1 ) 土壤碱解氮测定。 ( 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3 ) 土壤速 3 .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课 时 , 做好 “ 调课” 等的协调 工作以保证实验 实 效钾含量的测定。 训任务驱动教学的连续性及完整性。 教学情境 3: 如何识 别与鉴定化学肥料 参考文献 : 工作任务 : ( 1 ) 碳酸氢铵和尿素含氮量的测定。( 2 ) 过磷酸钙 中有效磷 的测定。( 3 ) 化学肥料 的定性鉴定。 教 学 情 境 4: 土体 生产 性能 的调 查 与 整体 评 价 。 工作任务 : 土 壤 剖 面 的 挖 掘 和观 察 记 载 。 教学情境 5: 植物营养诊 断。 工作任务 : 作物缺素症状 的外形观察 ( 二) 分析任务 , 制定实验实训方案 分析任务是任务正确执行 的前提。教 师在设 计 出具 有某种 情境 的实 验任 务后 , 不要急于讲解 , 而是组织 学生讨论分析任务 , 让学生 自己发 现 问 [ 1 ] 周文利, 刘德鸿. 对“ 土 壤肥料 学” 实验教 学 的思考 [ J ] . 科教文 汇

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种植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种植专业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6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汇编,内容包括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这些教学文件对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配有光盘,其中除本书内容外,还附有教育部以教职成[2000] 7号文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23门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供配套使用。

目录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1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1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11)制冷原理教学基本要求 (15)制冷空调机器设备教学基本要求 (19)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 (23)制冷空调自动化教学基本要求 (27)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教学基本要求 (32)小型制冷与空调装置教学基本要求 (36)冷库制冷工艺教学基本要求 (40)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标准(供参考)43 附录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46)后记 (50)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委(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2000]8号),并在目录中确定了83个专业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中职农学专业课程

中职农学专业课程

中职农学专业课程
中职农学专业课程通常包括农林专业基础课程和农业生产实践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化学、农业经济学等。

实践课程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农业机械操作、病虫害防治等。

此外,还会涉及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职农学专业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相关专业素养,为未来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土左职中高一农学班《植保学》期中试卷(满分100分)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20分)
1、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
A 接触期
B 侵入期
C 潜育期
D 发病期
2、对潜育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 温度
B 湿度
C 光
D 风
3、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 气传
B 雨水传
C 昆虫传
D 人为传
4、下列属于单循环病害的是()
A 小麦锈病
B 小麦白粉病
C 小麦黑粉病D稻瘟病
5、锈菌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是()
A 田间寄主
B 种子
C 土壤
D 病株残体
6、烟草花叶病的病原是()
A 细菌
B 病毒
C 类病毒
D 类立克次体
7、适用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取样方法是()
A 五点式
B 棋盘式
C “Z”字形
D 平行线
8、综合防治的基础是(),发展方向是()
A 植物检疫
B 农业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防治
9、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
A 水稻纹枯病
B 玉米黑粉病
C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D 棉花枯委病
10、最为经济有效的病虫防治措施是()
A 水旱轮作
B 合理密植
C 选用抗病虫品种
D 深耕改土、中耕除草
二、双选题(30分)
1、对子囊菌亚门真菌说法正确的是()
A 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
B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
C 大多数在水中或土中
D 全部陆生2、全寄生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是()
A 菟丝子
B 桑寄生
C 列当
D 懈寄生
3、植物的抗侵入机制有()
A 表皮细胞硅质化高
B 过敏性坏死反应C产生植保素 D 叶表分泌碳酸钾
4、植物病毒的侵入途径是()
A 直接侵入
B 微伤口
C 自然孔口
D 昆虫口器
5、单年流行病害多为()
A 种传
B 气传
C 土传
D 雨水传
6、有关多循环病害说法有误的是()
A 潜育期长
B 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
C 病程短D寄主感病时期长
7、有关潜育期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时期B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的时期
C 病原物产生繁殖体构成病征的时期D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8、属于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的是()
A病虫发生数量B病虫发生世代C病虫发生时间D病虫发生虫态
9、病虫害发生数量预测的方法是()
A 发育进度法
B 有效积温法
C 物侯法
D 经验指标法
10、检疫对象共同的特点是()
A局部地区发生的B可人为随种子产品传播的
C危害性大的D再侵染次数多的
三、填空题(20分)
1、叫寄生性,叫致病性。

2、病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有两种:和。

3、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有两种:和。

4、植物病毒的侵染循环包括:、、。

5、植物病害流行的三大因素是、、。

6、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是和的基础。

7、按预测的内容分为:、、。

8、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四、判断题(10分)
1、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存在是病毒流行的先决条件。

()
2、单循环病害在田间发生程度决定于初侵染数量的多少。

()
3、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就能侵入。

()
4、防治害虫时,如果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就可以不防。

()
5、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将病虫全部消灭,以保证作物稳产增收。

()
五、问答题(20分)
1、什么叫综合防治?有什么观点?
2、植物检疫的任务是什么?
3、农业防治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
4、区别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