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答案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参考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参考答案
事故案例分析1
xxx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有一冲压车间,安装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
由于工作任务非常饱满,为提高工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人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手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
结果,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达13起。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
B.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
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二、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
B.机械伤害
C.爆炸
D.振动危害
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试题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2015年注安考试试题—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一题(14分)7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原料为甲苯、二甲苯,储存在危险品仓库内,库房耐火等级为二级。
企业设有锅炉房,锅炉房与库房的防火间距为14米。
企业原有员工25人,刚新招1名新员工。
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死亡3人,伤5人。
事故现场抢救费:200万元,吒恤费:100万元,丧葬费:33万元,停厂损失费:400万元。
企业未配置安全管理部门和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由其他部门人员代管。
选择题(1-4题为单选,5-7为多选)仁该企业的锅炉房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它的火灾危险等级是()A. 甲类B・乙类C・丙类D. 丁类E・戊类2、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应为多少小时()A. 12B. 24C. 32D. 48E. 723、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评价应多长时间(年)评价一次()A. 0.5B. 1C. 1.5D. 2E. 34、该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少()A. 200B. 300C. 310D. 333E. 4305、该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还存在不符合规定的有()A. 厂房二级耐火等级B. 库房二级耐火等级C. 锅炉***耐火等级D. 锅炉与库房距离14米E. 只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A. 甲苯火灾B・甲苯爆炸C・甲苯中毒D.甲苯窒息E・二甲苯中毒B. 市公安机关E.县工会5该起事故直接原因是、A.班长甲错误B.操作工操作前未注意检查C.改变吊机结构D.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E.吊臂焊接松脱6、符合特种设备使用要求的有()A.特种设备设计需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B特种设备设计需经技术质监部门审查・C.特种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应在40天给予答复D.起重指挥人员持操作证上岗E.建立特种设备档案7事故调查规定0、A.安全生产监局管理部门负责调查B.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调查C.事故事实材料收集D.对重伤未伤逾人员询问笔录,每次不得超过2小时E・对事故现场拍照、摄像C.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D. 配置消防器材E・为员工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第三题(22分)2006年7月21日,某液氨厂因管道腐蚀发生泄漏,厂长多次组织抢修都没有解决,结果发生泄漏事故。
0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4

0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4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A家具生产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
为填补市场家具供应的不足,公司决定选择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
考虑到城市规划、企业生产、销售及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决定选择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物料存放的一开阔地作为新厂址。
公司的具体论证方案如下:1.公司地址。
A公司地处某市开发区,与某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相邻,A公司以东10 km的地方有一家生产甲醇的化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甲醇主要通过A公司西侧相邻码头外运,之间通过铁路专线运输。
为节省资金,A公司与精细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赁了M公司的仓库,A公司租用3 000 m2,用于储存材料和产品,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租用500m2,租赁仓库归使用方管理。
A公司生产的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全部通过汽车运输,由公司选定的通过OSHMS认证的运输商承运。
2.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
3. 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
1.如果让你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
参考答案(1)机械伤害。
木材加工过程中使用电刨、电钻、电锯等的刨刃、锯齿及旋转部位的伤害,机械检修过程的各种伤害,加工件造成的伤害等。
(2)触电。
电刨、电钻、电锯的漏电触电,电动机械维修时误操作触电等。
(3)物体打击。
加工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等。
(4)起重伤害。
起重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故障、人员操作造成的起重伤害。
(5)火灾。
木材、油漆等造成的火灾伤害,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火灾。
(6)中毒和窒息。
油漆、黏合剂等的挥发。
(7)车辆伤害。
叉车、运输车辆等造成的车辆伤害。
(8)其他爆炸。
油漆等遇火源爆炸,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爆炸。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一、对某单位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1.情景描述
某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摸清该地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督促各单位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组织对几家重点单位进行了安全监督检查。
检查甲单位现场时,发现一名作业人员在离地面3m多高的平台上作业,为采取任何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
经询问,该作业人员并不知道超过地面2m以上作业就属于高处作业。
该单位按国家要求新建了脱硫系统,并从其他车间抽调相关人员负责脱硫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近期脱硫系统碎灰机卡塞,一检修人员未停电源,在碎灰机运行中,直接伸手掏杂物,右手被绞伤。
检查人员发现该作业人员为新进厂员工,之前在动力车间有半年工作经历。
该员工只有入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但没有车间、班组安全培训记录,也没有转岗培训记录(车间级、班组级)。
检查人员进一步到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了解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发现该单位的员工培训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只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安排。
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各班组每天要开班前会、班后会,分别对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和总结;每周三下午利用一个小时进行安全日活动,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查阅相关记录,班前。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以下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9〜13为多项选择题)1. 按事故的一般属性,可以将常见的事故分为( ) 等类型。
A 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B 工业事故、生活事故、自然灾害C 自然事故、技术事故、生产事故D 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2答案:A2. 事故责任可以分为以下( ) 等方面。
A 直接责任、间接责任、主要责任B 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C 直接责任、领导责任、技术责任D 主要责任、次要责任、领导责任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 2答案:B3. 下列情况所造成的事故,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责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的是( ) 。
A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B 作业环境不良,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C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伤亡事故D 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2答案:D4. 《安全生产法》第13 条规定:“国家实行( ) ,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 ) 的责任”。
A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生产安全人员B 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C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D 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人员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5. 国务院第302 号令第15 条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 ) 给予行政处分”。
A 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 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B 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 自治区、直辖市市长) 、省( 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察部门C 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直辖市市长)、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D 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直辖市市长)、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察部门该题您未回答:X该问题分值:2答案:C6. 以下关于事故调查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事故案例分析》精选题1

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事故案例分析》精选题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
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 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
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
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
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 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 000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B)。
个B .2个C .3个个以上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B. 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D. 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多项选择题1.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D)。
09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答案

2009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围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A.无机性粉尘B.有机性粉尘C.混合性粉尘D.二次扬尘E.次生粉尘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A.湿式除尘法B.静电除尘法C.吸附净化除尘法D.袋式过滤除尘法E.旋风除尘法3.根据《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A.A类火灾事故B.B类火灾事故C.C类火灾事故D.D类火灾事故E.E类火灾事故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精讲班第1讲作业卷
一、案例分析题:
1、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
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
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
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
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
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
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150.00)
1、 A B C D E
2、 A B C D E
A B C D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围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A.无机性粉尘B.有机性粉尘C.混合性粉尘D.二次扬尘E.次生粉尘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A.湿式除尘法B.静电除尘法C.吸附净化除尘法D.袋式过滤除尘法E.旋风除尘法3.根据《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A.A类火灾事故B.B类火灾事故C.C类火灾事故D.D类火灾事故E.E类火灾事故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A.木粉尘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陈中的噪声C.作业环境不良D.高温物质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7.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车间气温太高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二、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 m3。
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
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
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
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
消防队达到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
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B.2小时C.24小时D.7天E.30天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B.静电放电C.高温烘烤D.油品含有的杂质E.接地不良的罐体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C.加强管理和培训D.重新安装液位计E.增加消防水池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A.直流水B.泡沫C.开火水D.二氧化碳E.干粉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监察机关C.劳动保障部门D.新闻媒体E.公安机关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A.报警B.疏散人员C.灭火D.追究事故责任E.抚恤伤亡人员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三、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
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
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2009年7月11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
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求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
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措施。
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
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 分):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四、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组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
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 Mpa的启动锅炉。
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
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 pa的储氢罐。
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
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
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
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2008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 分):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简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E钢铁公司棒材厂的加热炉使用煤气为燃料。
2008年4月9日8时,棒材厂1号加热炉停产检修,更换煤气阀组后面的补偿器。
11时更换完补偿器后,由工长甲负责组织引燃煤气。
按照引起操作程序,先用氮气对加热炉进行吹灰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引燃煤气点火。
工长甲让维修工乙和丙两人去开阀组后面的截止阀,两人合力未能打开。
乙取来一个铁质扳手。
11时35分,乙在松动截止阀的紧固螺栓时,扳手与螺栓撞击产生了火花,遇到泄漏的煤气着火。
工长甲在现场立即拿灭火器灭火,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扑灭,现场火势迅速蔓延并发生爆炸,乙当场死亡,丙被烧伤。
甲手足无措,带着丙慌忙离开现场并赶赴医院。
事故后调查发现,由于阀组前球阀密封不严,煤气从密封处泄漏,扩散到截止阀处。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设备损失50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3 0万元,停产损失300万元,丙住院治疗费用80万元,支付乙家属抚恤金25万元,丙歇工工资3万元,事故罚款1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1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 分):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指出甲、乙、丙3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3.指出本案中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4.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E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4分,每题2分)1.B 2.D 3.A 4.AB 5.CDE 6.ABCDE 7.ABD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6分,每题2分)1.A 2.A 3.B 4.AB 5.DE 6.ABE 7.ABC 8.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