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qeuAAA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气体燃料素材 新人教版(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气体燃料素材 新人教版(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气体燃料素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气体燃料素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气体燃料素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一、气体燃料常用的气体燃料有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

1.天然气天然气是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乙烷、氮气、丙烷和二氧化碳等。

人们在早期勘探石油的过程中发现天然气与石油同在,从而认为只有形成石油的地方才形成天然气。

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在聚煤盆地中,煤的形成演化过程中也可形成天然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天然气资源领域。

在形成煤过程中生成的气,一部分离开煤层成为天然气,另一部分残留在煤层中成为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煤层气是一种新能源。

天然气和煤层气的优点是发热量高、污染少,除用作燃料外还可用作制取炭黑和化肥的原料。

199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2。

01×1010m3(201亿立方米)。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1000多年以来一直把天然气作为熬制井盐的最方便最经济的燃料。

煤气是煤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得到的气体燃料。

目前,城市中使用的管道煤气是炼焦的副产品。

煤气中除含有少量甲烷外,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可用作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能源,还能用作制造氢气和炭黑的原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涉及燃料及其利用,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燃料的定义:燃料是用来产生热能或者做功的物质。

2.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光、声等现象的化学变化。

3. 燃烧所需的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4.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温度。

5. 燃料的分类:- 有机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是从化石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碳和氢。

- 无机燃料:如氢气、氧气、臭氧等。

6. 燃料的利用途径:- 燃烧发电:利用燃料的热能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 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

- 工业生产:生产钢铁、化肥等。

- 生活用途:取暖、烹饪等。

7. 燃烧产物:燃料燃烧后会产生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硫化物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燃料的利与害:- 利:燃料可以提供能量和动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 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同时,燃料的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9. 节约能源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

- 方法:科学使用能源,开展节能宣传,推广节能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10.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的热量,形成类似温室的作用,使地球温度上升。

- 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地球的气候变得越来越热,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问题。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

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加深对燃料及其利用的理解。

[推荐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

[推荐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

备课笔记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现象](1)无现象;植物叶片(或果皮)都变色。

(2)无现象;有气泡冒出,镁条或锌粒逐渐变小。

(3)无现象;有气泡冒出。

[讨论]比较上述实验,试说明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等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回答](1)酸雨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它能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3)酸雨对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都有腐蚀性。

备课笔记知识拓展:一般把pH(酸碱度)<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包括雨、雪、雾、雹等降水过程。

要防治酸雨,最主要的是减少人为排放的污染物,人为排放的SO2主要来自含硫煤的燃烧,因此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常采用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

[延伸]在街上吃火锅时,有的火锅下面燃烧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冰的一种物质,它真的是冰吗?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要点提示:乙醇汽油是10%的乙醇和90%的汽油掺和而成的混合物。

由于乙醇中含碳量低且不含S、N等元素,因此,具有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少,节省石油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等优点。

[延伸]也可设计如下制取装置,如上图所示。

此装置的优点:使反应随时[讨论]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课本P145讨论题。

[提问]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大量的氢气,而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因此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

知识拓展: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f.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新人教版(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新人教版(2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

(2)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学生分组实验、阅读、自主学习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实验、讨论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2)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增强节约使用能源的观念。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学习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复习引入: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隔离或消除可燃物;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灭火)。

精选推荐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推荐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燃烧的认识历程。

2.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通过总结和设计燃烧条件的实验懂得和运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2.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3.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

战舰为什么会着火呢?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犯”——草料。

那么,草料为什么就成了“纵火犯”呢?二、推进新课1.燃烧的条件[过渡]通过刚才的故事,我们知道火是无情的,但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绝对。

在日常生活中,火也为人们带来了幸福。

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投影展示]火是某些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可以用来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烘干衣物等。

[提出问题]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实验探究]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燃烧?(依次点燃下列物品,观察现象)纸张木条泥土红磷酒精小煤块小石头玻璃蜡烛[归纳总结]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1)ppt课件人教版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1)ppt课件人教版

源: 太阳能 、 风能 、 核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4)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Zn+H2SO4 =ZnSO4+H2↑ ) 5.节能措施 ①改进装置或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②对燃料进行深度加工; ③研发新能源;
2. 化石燃料的利用(高频考点) 三大化石燃料指生活中使的 煤 、石油、
天然气 等,是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主要含有 碳元素
主要污染
“工业的粮食” ; 燃烧时会产生多
燃料;提取煤气、 种有害气体(如 煤焦油等 “工业的血液”; SO2、NO2、CO 等)、固体废物 以及余热等。其 中SO2、NO2溶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4. 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1)室内起火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 近地面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
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3)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都标有 “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此在进入时一定要 严禁烟火 注意
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4.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能源的分类 能源分类 可再 定义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 或人类的利用而减 少的能源 实例 太阳能、水能、 风能、地热能 等
生能源
不可再
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煤、石油、天
生能源
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然气等
(2)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常见的清洁能源有乙醇和氢气,这两种能
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
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 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2。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

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

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

激发更强的求知欲,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

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教学难点1.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具准多媒体课件、烧杯、“模拟酸雨水”、树叶、镁带、大理石。

备课前预习1。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些气体溶于雨会形成2。

乙醇俗称酒精,其为C2H5OH+3O2点燃23.最理想最清洁的燃Zn+H2SO4 ZnSO4+H2↑4.化石燃料是人类生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降水过程。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

本课题首先通过燃烧反应中产生热量,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备课笔记小组问题讨论:常用的燃料有哪些?(煤气、液化气、煤、汽油、柴油、天然气、电能、太阳能……)易错提醒:不是只有燃烧才有能量放出,例如氧化钙与水反应就能放出大量的热。

知识拓展:化学能除了可以直接转变为内能,还可以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干电池的使用过程,就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注意]①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石油的蒸馏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煤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有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及其他气体,可用作生活燃气。

备课笔记方法点拨: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分: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再生的、持续利用的一种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乙醇等;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知识拓展:液化石油气是一些城镇家庭使用的一种燃料。

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

特别提醒: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甲烷前,应检验其纯度。

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甲烷的燃烧:[设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甲烷气体吗?[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

在我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通过分组设计实验,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并且学习讨论了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切身体验到节能的重要性。

练习与应用(P147~148)1.选择题(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

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知道爆炸的含义。

4.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3.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镊子、酒精灯、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烧杯、薄铜片、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1.我们对物质的燃烧现象(如图1)并不陌生,那么什么叫燃烧?物质的燃烧在我们
的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2.同学们见过“火三角”(如图2)吗?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3.同学们还能设计出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吗?
4. 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二、推进新课
(一)燃烧的条件
师: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猜想(1):要有可燃物。

猜想(2):要有氧气,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猜想(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你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吗?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
实验步骤: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未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说明:通常状况下,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师: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生:薄铜片上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它没有与氧气接触。

师:水中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
生:只要想办法使它与氧气接触就可以使其燃烧。

实验步骤: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如下图),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