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精益生产 流程再造 柔性

合集下载

精益求精方法提升生产线柔性化

精益求精方法提升生产线柔性化

精益求精方法提升生产线柔性化精益求精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持续改进和精益生产的原则,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现代制造业中,精益求精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使生产线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产品变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精益求精方法来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并介绍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效果。

一、精益求精方法的原则精益求精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原则:价值流分析、去除浪费、持续改进和人员参与。

首先,通过价值流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价值创造的流程和非价值创造的浪费活动。

然后,通过去除浪费,企业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

持续改进是精益求精方法的核心,企业应该不断寻找改进机会,并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最后,人员参与是实现精益求精的关键,只有鼓励员工参与其中,才能取得持久的、可持续的改进效果。

二、精益求精方法在提升生产线柔性化中的应用1.价值流分析:通过价值流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生产线上的瓶颈和浪费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

例如,某家汽车厂通过价值流分析,发现生产线上的物料运输时间过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提升柔性化,他们决定对物料运输流程进行优化,使用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大大减少了物料运输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

2.去除浪费:在生产线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环节,例如等待时间、过度生产和多次搬运等。

通过去除这些浪费,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柔性化。

例如,某电子制造企业发现其生产线上存在过度生产的问题,导致了库存积压和生产进度不可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拉动生产”的方式,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减少了库存积压,同时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

3.持续改进:精益求精方法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改进机会,并通过实施改进方案来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

例如,某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员工的建议,对生产线上的工序进行了重新设计,减少了物料搬运时间和产品切换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

精益生产如何提高产品交付柔性

精益生产如何提高产品交付柔性

精益生产如何提高产品交付柔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否快速、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按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成为了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提高产品交付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精益生产的核心概念精益生产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时间、空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精益生产强调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尊重员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二、精益生产提高产品交付柔性的途径1、减少生产流程中的浪费浪费是指任何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如过度生产、库存积压、等待时间、不必要的运输、过度加工、缺陷产品等。

通过消除这些浪费,企业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快速地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

例如,采用准时制(JIT)生产方式,只在需要的时候生产所需数量的产品,避免了库存的积压和资金的占用。

同时,优化生产布局,减少原材料和在制品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2、建立灵活的生产系统精益生产提倡采用灵活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能够快速调整生产工艺和产品型号。

例如,使用可快速更换模具的设备,或者采用模块化的生产线设计,使得在同一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多种不同的产品,而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和调整。

此外,培养多技能的员工队伍也是建立灵活生产系统的重要环节。

员工具备多种操作技能,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灵活调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3、实施拉动式生产拉动式生产是以客户需求为起点,通过看板等工具,由后工序向前工序传递生产指令。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避免了盲目生产导致的库存积压和交付延迟。

在拉动式生产中,每个工序都只在收到下一道工序的需求信号后才进行生产,从而实现了生产的精准控制和快速响应。

4、强化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还注重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建立高效的供应链。

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的关系

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的关系

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的关系一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的相同点。

1 工作的流程性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都是从市场需要出发,也就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出发,在工作中都运用了“流程性”。

精益生产,从相反的方向观察生产流程,根据市场定货信息,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终装配线。

从最后一个生产环节开始,一步一步溯流而上,直至原材料准备部门,全公司甚至公司和外协厂家的每个生产环节就都连锁的同步运营起来。

在流动中需要看板这一信息手段,上面记载零部件的名称、存放地点、领取或生产数量等信息,通过看板把生产线与生产线之间,总装厂和零部厂之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工作流程。

流程再造,是通过对已有片断性地、部门完成的工作,通过推倒部门之间的墙,来逐步实现工作的流程化,也就是流程再造从上到下依靠最高管理层打破职能分工的组织方式,通过上游的任务传递下游的需求,从而将所有工作都于企业总目标相联系的方式来精心的设计工作流程,其结果是解决了工作无信息流动的程序,使任务以流程化方式完成,而非片断性地,分散在各部门完成。

+2工作的团队性无论是精益生产还是流程再造,在工作的流程中都不是以功能划分的,而是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团队是员工的主要工作地点,团队任务是第一任务,成员之间是忠实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在同一场所工作,有利于他们对整体业务流程和生产过程有更好的了解。

不同部门的专门人才聚集在一起,拓展了每个人的视野。

团队成员自由的交换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每天的接触、了解,提高了所有的人对业务流程的整体认识。

二精益生产与流程再造的不同点1 精益生产从工程、技术为起点构造流程精益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浪费,从减少浪费为出发点探索出来的生产方式,解决的是每一项具体工作如何完成最好。

如在生产中,主要着眼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制造现场中的浪费,第一个层次是过剩的生产要素的存在,如过多的人员、过剩的设备、过剩的库存。

由于这些浪费,就会产生第二个层次的浪费,由于人员过多,生产循环中会出现空闲、时间的等待,而为了空闲就生产出多余的产品。

精益生产单元布置与柔性生产

精益生产单元布置与柔性生产
1
精益生产是“通过不断地消除生产全过程的一切浪 精益生产是“ 费,以持续地改进生产系统,实现客户最大满意的 以持续地改进生产系统, 一组原则、观念和技术。” 一组原则、观念和技术。 精益生产用更少的投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设备、 精益生产用更少的投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设备、 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场地——获得越来越多和越来 越接近的客户要求。 越接近的客户要求。 对于中国工业,特别是生产批量较小的制造企业及 对于中国工业, 早地踏上导入精益生产的历程是抢先夺取竞争优势 的战略措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的战略措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进 工人2 工人2 工人1 工人1 出
产品路线 工人路线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5
设备
工人3 工人3
5.1 组建制造单元的必要性
制造单元的布置不同大量生产的专机生产线, 制造单元的布置不同大量生产的专机生产线,也 不同于小批量生产的功能机群布置。 不同于小批量生产的功能机群布置。
4 σ :每3千英里Miles 修车30 分钟 千英里Miles 修车30 6 σ :每6百万英里,000,000 Miles 修车30 百万英里,000,000 修车30 分钟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8
6.3 精益企业的6Singma原则 精益企业的6Singma原则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8
5.2 制造单元的柔性资源
多面手工人
工人在制造单元内部应互换设备使用,跟 工人在制造单元内部应互换设备使用, 随加工整个零件或若干连续的工序,形成 随加工整个零件或若干连续的工序, 连续的单件流。 连续的单件流。 换岗培训是培养多面手工人的途径。 换岗培训是培养多面手工人的途径。

企业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与优化

企业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与优化

企业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与优化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管理也必须不断地适应和升级。

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管理者必须持续优化企业流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重新设计整个流程系统,消除低效率的流程环节,增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能力。

企业流程再造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沟通和合作,加快信息流和资金流,强化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述企业流程再造和优化的重要性以及优化的方法:一、消除冗余环节,提升效率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存在一些冗余的流程环节,这些环节不仅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降低了企业的效率。

例如:企业的审批流程,如果一份简单的审批文件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才能获得批准,会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

这样的问题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协作和沟通,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与资源无法共享和利用。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流程再造,分析和消除这些冗余的流程环节,以提升企业的效率和能力。

二、优化企业流程,改善企业管理企业流程再造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产能,还可以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通过重新设计整个流程体系,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标准。

此外,企业流程再造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清晰和更明确的工作指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企业流程再造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各个流程环节,加强对企业数据的保护和安全。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再造,将敏感数据对外封闭,只在内部安全环境下,授权员工才能查看和使用。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避免数据泄漏和信息安全问题,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公信力。

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客户服务是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流程再造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和更高效的客户服务体验。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柔性制造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柔性制造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柔性制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现柔性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那么,精益生产究竟是如何实现柔性制造的呢?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时间、空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种理念强调消除浪费、优化流程、持续改进,与柔性制造的目标高度契合。

首先,精益生产通过价值流分析来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所有活动。

通过绘制价值流图,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创造过程,从而找出其中的不增值环节,如库存积压、过度加工、等待时间等,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这样一来,生产流程得以简化和优化,生产周期缩短,为实现柔性制造奠定了基础。

其次,精益生产强调拉动式生产。

与传统的推动式生产不同,拉动式生产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生产。

在拉动式生产系统中,只有当下游工序需要时,上游工序才会生产相应的产品或零部件。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当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再者,精益生产注重建立均衡化的生产排程。

均衡化生产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出现生产的高峰和低谷。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将不同产品的生产任务均匀分配到各个时间段,企业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不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人员工作效率。

同时,均衡化生产也有助于稳定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难度,为实现柔性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精益生产提倡培养多能工。

多能工是指具备多种技能,能够胜任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

通过培训和实践,使员工掌握多种操作技能,企业在面对生产任务的变化时,可以灵活调配人力资源,快速调整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流程再造的论文【范本模板】

流程再造的论文【范本模板】

企业成功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实务研究陈静伦昕义唐家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113001)摘要:文章讨论了管理流程再造的含义、发展状况,并通过福特公司一个流程再造、压缩管理人员的实例分析来说明流程再造并非大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也同样可以成功实施流程再造。

关键字:流程再造中小企业理论与实践管理流程再造(BPR)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场改变工业化时代工作方式的革命,是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流程再造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它的完全实现或部分实现也不是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购买大量的设备,或者等到企业的工作和管理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后才能进行,有时只需要某些改变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成效。

1 理论回顾20世纪90年代,自从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Michael·Hammer)教授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在他们的著作《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中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BPR)的概念以来,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成为一股新的管理革新的浪潮。

根据Hammer与Champy的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

J·佩帕德与P·罗兰在《业务流程再造精要》一书中对BPR下的定义“BPR 是一种改进哲理。

它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经营的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方面的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跃进。

”然而,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它的真正意义在于:(1)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2)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精益生产管理论文六篇

精益生产管理论文六篇

精益生产管理论文六篇精益生产管理论文范文1精益化生产管理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将有限的人力、设备及材料在相应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做到最大程度的削减这些方面的支出,从而有效的实现准时化、均衡化的管理理念。

这是一种单件流、品质管理和设备维护全员花的全新企业管理理念,这种管理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的缩减时间上的缓冲区域,使整个生产状态向着准时制、人性化的进展方向靠拢。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化的范围广,精益化生产管理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不同,它的着眼点是产品的生产工序,实行相关的有效措施加强亲密的供应链产品的供应和配置,从而大大地降低企业协作中的交易成本,保证产品市场的稳定需求和供应,从而实现整个大生产系统的最优化目标。

(二)质量观更优。

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中肯定量的次品被看作是必定,100%的最优被认为是不行能。

而在精益化生产管理中认为生产者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是肯定可行的,并且具有不牺牲生产的连续性特点,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消退产生质量问题的生产环节来消退一切的次品带来的铺张是完全可行的。

(三)对员工的态度更人性化。

在精益化生产管理理念中,个人对于生产的过程具有着重大的干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大的提高员工的参加意识;同时在这种管理理念中特别的重视协调,对于员工的评价都是基于长期的表现而言,具有巨大的公正公正性。

二、精益化生产管理理念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存在的问题自日本丰田企业在上世纪提出了精益化概念之后,这一管理理念就被快速的应用到现实的管理生活之中,为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成为了现代机械制造企业管理进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由于理念熟悉不足及现实条件限制等缘由,现实中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现场凌乱杂乱。

在现在的机械生产车间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水平及管理的理念都存在肯定的差异,许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的熟悉到洁净干净的工作环境对于生产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生产材料乱放、生产产品不能放置在规定的范围内,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峻的影响生产的效率,同时也不符合精益化生产管理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论文:BKH公司COC生产线柔性再造研究
【中文摘要】当下,全球化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精益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柔性生产理论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型企业。

很多企业通过不断地追逐低成本而取得竞争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纷纷将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中国处于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阶段。

在这样的经济和时代背景下,BKH公司走进了中国。

生产线的成功转移解决了暂时的生存危机,但不用世界先进理论进行颠覆性的再造,
生存危机依然存在,更谈不上快速发展了。

所以,针对BKH公司当前的境况和问题,生产线进行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柔性再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COC生产线的柔性再造。

研究的重点是柔性再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首先,分别阐述了精益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柔性生产理论。

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贯穿着整个柔性再造的始终。

其次,介绍COC生产线的基本概况。

通过鱼骨图和头脑风暴法对COC生产线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反应出当前生产系统的柔性度不够,得出了COC 生产线需要进行柔性再造的结论,并论证了其实行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再次,具体论述了方案的设计。

由精益生产理论可知,精益生产的高柔性表现在组织柔性、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三方面,所以设...
【英文摘要】At present, the global economy is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Lean production, BPR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ough continuous pursue of low-cost, many enterprises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 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shift their manufacturing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s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center in the formative stages. Under this era of economic and background, BKH Company has come into China. Although Successful transfer o...
【关键词】精益生产流程再造柔性
【英文关键词】Lean produc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Flexible
【目录】BKH公司COC生产线柔性再造研究中文部分
3-60摘要3-4Abstract4-7第一章前言
7-1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9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9-11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11-18 2.1 精益生产理论11-14 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14-16 2.3 柔性生产理
论16-18第三章 BKH公司COC生产线现状分析
18-27 3.1 COC生产现状概况18-24 3.2 COC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分析24-26 3.3 COC生产线柔性再造的紧迫性与可行性26-27第四章 COC生产线柔性再造方案设计
27-44 4.1 组织柔性再造方案设计27-33 4.2 劳动力
柔性再造方案设计33-38 4.3 设备柔性再造方案设计
38-44第五章 COC生产线柔性再造方案实施44-55 5.1 实施的风险分析与防范44-45 5.2 实施的具体步骤与安排
45-50 5.3 实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50-51 5.4 实施的
效果分析51-55第六章结束语55-57 6.1 主要内容及结论55-56 6.2 尚待研究的问题56-57参考文献
57-59致谢59-60英文部分60-94摘要
62-63Abstract63-66 1. Preface66-69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66-67 1.2 Content and Thinking67-69 2. Summary of relevant
theories69-73 2.1 Lean Production
Theory69-70 2.2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ory70-71 2.3 Flexible Production
Theory71-73 3. COC production lin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73-77 3.1 COC production line status
overview73-75 3.2 COC production line problems analysis75-76 3.3 The urgency and feasibility of reengieering76-77 4. COC production line flexible reengineering design77-86 4.1 Organization flexible reengineering77-81 4.2 Labor flexible
reengineering81-83 4.3 Equipment flexible reengineering design83-86 5. COC line flexible re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86-91 5.1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86 5.2 Steps and arrangements86-89 5.3 The implementation problem and solution89 5.4 The effect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89-91 6.
Conclusion91-92 6.1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91 6.2 The problem to be
studied91-92References92-94Acknowledgments9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