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游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戏曲创新——滇剧《水莽草》的文本价

合集下载

滇剧的舞台人物造型表现渊源和民族化略探

滇剧的舞台人物造型表现渊源和民族化略探

滇剧的舞台人物造型表现渊源和民族化略探作者:杨晓军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1期摘要:云南地处我国边疆地区,在社会经济交融发展过程中,很多移民文化加入到本土民族文化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艺环境。

滇剧作为云南的戏曲艺术之一,也是外来剧种本土化的典型艺术形式,体现了云南历史文化的杂烩与延续。

本文分析了从滇剧舞台人物造型表现渊源入手,分析了滇剧舞台表演特征,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关键词:滇剧;人物造型;民族化一、滇剧舞台表演的特征滇剧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与各行当行头和传统主流的戏曲并无多大差别。

但滇剧尤净角其注重眼、眉、额的设计。

(一)表演真实而直接与影视演员不同,滇剧演员在舞台上是真实而直接的表演,是与现场观众面对面的交流。

舞台作为滇剧演员的表演场所,其不需要面对摄像机,滇剧演员所塑造的角色与艺术形象不需要后期的艺术处理。

每一次舞台表演过程中,滇剧演员的表演都是不同的,都是全新的表演体会,滇剧演员将所要表达的艺术与情感直接传达给观众。

(二)展示心理活动的表演艺术滇剧演员需要根据剧中的要求来对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塑造,并对人物性格进行创造,从而展现其心理活动。

滇剧表演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内进行,也就是剧场舞台,并且演员会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因此滇剧演员的表演受到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限制。

这就要求滇剧演员在舞台表演方面要一气呵成,对于演员的自我控制力要求较高,且需要演员具备纯熟的舞台驾驭能力。

(三)滇剧演员表演技巧及自身条件滇剧演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嗓音素质,这个嗓音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可以根据环境、剧情需要进行变化的。

一般一个剧场的容量少则几百人、多则达千人,这就要求演员的嗓音必须足够洪亮,底气必须足够好,这样才能保证舞台下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到。

并且戏曲演员的台词比较特殊.不仅多,而且需要唱出来,什么地方要强调,什么地方要拉长,都对演员的嗓音提出了挑战。

除了嗓音上的要求,形体也是对滇剧演员的一大素质要求。

毒草扶摇,虚实问心——浅评滇剧《水莽草》

毒草扶摇,虚实问心——浅评滇剧《水莽草》

130鉴 赏毒草扶摇,虚实问心——浅评滇剧《水莽草》吴前潜新编滇剧《水莽草》自创作演出以来斩获众多大奖,近乎成为新编滇剧一面特色鲜明的旗帜。

该剧令人警醒的寓言式故事文本,戏曲程式化和众多表现手段的巧妙结合,让其有了常演不衰的生命力。

本文将对此略作评析,以期为现代戏曲创作指出一二可斟酌之处。

2014-2019年,笔者曾几度观看滇剧《水莽草》的演出。

五年间,《水莽草》不断修改提升,从剧本的反复打磨到愈来愈精致化的舞台呈现,让更多的人对滇剧有了了解,甚至喜爱的可能。

这部带有鲜明地域特色、民间审美意趣、富有生活气息的滇剧《水莽草》让观众于轻松愉悦中感悟生活,体验每个人都可能存在却又无法回避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一部《水莽草》到底存在多少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呢?一、古代寓言式的剧作风格滇剧《水莽草》有着其鲜明的寓言式特点,从故事的情节便可知一二。

穷人家小子茂壮娶了家道中落的小姐丽仙为妻。

可丽仙婆婆听信同为婆婆的村妇唆使,故意刁难丽仙。

长此以往,丽仙不堪委屈,向丈夫茂壮哭诉。

没成想婆婆将茂壮支走做工,使自己孤立无援,万般绝望的丽仙想到了投河自杀一途。

在河边遇到了老草医,被告知水莽草有剧毒且饮后七七四十九天死去,不痛苦且死相不难看。

丽仙采了水莽草回到家,将其熬制成汤,正准备饮用时被婆婆以丽仙偷喝补药为由,夺下一饮而尽。

心知婆婆饮下毒药不久后将会死去的丽仙,心生愧疚,决定在婆婆死前好生服侍。

面对婆婆的百般刁难,丽仙总是忍住性子。

眼看四十九天临近,丽仙的愧疚和负罪感越来越重,最终丽仙决定梦闯地府,修改生死簿替婆婆一死。

丽仙改生死失败后,却发现时限已过婆婆安然无恙。

最后,丽仙询问老草医水莽草是否有毒,老草医说水莽草的毒性假假真真,皆在人心。

131鉴 赏该故事把日常生活中的婆媳关系推至了生死的高度,在生死面前原本简单的关系霎时间变得有了厚重感。

水莽草作为全剧的一个引子,将丽仙这一媳妇角色的内心挣扎和变化铺陈出来。

丽仙闯地府改生死,原本就极具寓言虚构性的风格特点。

“老树新花”:传统戏剧的现代化阐释

“老树新花”:传统戏剧的现代化阐释

“老树新花”:传统戏剧的现代化阐释作者:苏婳刘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8期[摘要]滇剧《水莽草》是一出寓言式的轻喜剧,以有毒的水莽草为中心来深入发展,虽然“水莽草”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但剧中的人物情感却是十分真实的。

这部滇剧还不是平时大家看到的传统型的滇剧,编剧将传统滇剧的表演形式融合在现代戏剧形式中,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老少咸宜、发人深省的创新型滇剧。

[关键词]滇剧;创新;哲思性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308-011道德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水莽草》虽然是一个寓言故事,但其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间微妙的关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给婆媳关系这一传统的话题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部剧讲了家道中落的千金小姐丽仙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茂壮,茂壮的母亲茂母一开始是百般欢喜,但渐渐地受到其他婆婆们的“教唆”,担心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被新媳妇取代,因此对丽仙处处为难,导致丽仙与婆婆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茂壮与丽仙新婚不久就要面对长期的分离,丽仙想不开准备用来自杀的水莽草汤却被婆婆误当作补药抢着喝下...于是从此之后的四十九天中,丽仙怀着害怕、愧疚、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改往日的任性,变得百依百顺;茂母也在丽仙的忍让中反省自己,婆媳关系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两人逐渐变得互相关爱,真心相待。

冲突、对抗的婆媳关系最后转化而成一场撼人心魄的心灵救赎,这部剧的核心已经不仅仅是婆媳关系了,而变成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人深省的探讨。

首先,编剧在选材上就一反如赵京娘与赵匡胤一类的大型传奇滇剧的宏大的叙事题材,《水莽草》只是一部表现婆媳间的纠葛和日常小事的戏,但它以寓言剧的戏剧形态反映出的人性的复杂与其中包含的哲理意义却使得观众回味许久。

可见,优秀的编剧在进行剧本创作时不会被题材所限制,同时又可以以小见大,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做出“大文章”。

云南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云南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9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行当.(dāng)B.解剖.(pāo)喧嚣.(xiāo)乌黑..(yōu)戛.然而止(ji á)C.培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人不倦(hu ì)D.畸.形(jī)迸.溅(bèng)俯视(kàn)曲高和.寡(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B.沉淀苍穹相貌一新励精图治C.询问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D.苦脑响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胜利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立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照旧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高校毕业的秦玥飞,决然回国担当高校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盼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筹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建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情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②在此根底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9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③这一概念最初于2019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⑤它事实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别交通工具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众与时代检验中的成功之作

观众与时代检验中的成功之作

论作品兼而有之乃臻完美经典。滇剧 《水莽 草》 在 2013年 首 演 以 来,不 但 演 红 了 滇 剧 界、云南 戏 剧 界, 而 且 经 过 全 国 巡 演, 得 到 广大观众的喜爱,其原因自然与这部优秀力 作所应 该 具 备 的 两 个 方 面 的 成 绩 是 密 切 相 关的。
编剧杨军在编创滇剧 《水莽草》 时,有 明确的创作主张,即用 “寓言” 来赋予作品 对于题材的 超 越。 何 谓 寓 言? 即 在 寓 体 所 要 表达的情节故事中,通过言简意赅的体裁形 式,来承载更 加 深 广 的 寓 意。 寓 体 当 然 是 剧 中聚焦的婆媳之间传统伦理矛盾,而寓意则 指向现代生活中充满理解与包容的人际关系。 “体” 与 “意” 既存在 由浅 及 深 的 提升,也
收ww.ynysyj.org.cn
·5·
民族艺术研究○
存在着由表而里的深华。在这种转化过程中, “水莽草” 就是实现过渡的重要意象。可能很 多人看过演出会不由自主地询问 “水莽 草” 是否有毒?在 《聊斋志异》 中收录的同名笔 记小说中,水莽草是 “毒草也”,因其有毒才 引出了一段有生死攸关的鬼域故事。而在小 说中居留鬼界的主人公宁愿舍去超生的机会, 也要保持与阳世的亲人和美相聚。一个悲情 的故事充满 着 浓 浓 的 人 之 温 情, 由 此, 故 事 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完全地超脱了小说题名 中 “水莽草” 的限制。显然小说中描写的人 心的恬淡与精神的安详,让这个聊斋鬼事成 了生命境界的一种隐喻表达。杨军的戏曲创 作当然注意到了水莽草的毒性,但却让 “毒 性” 变成了观众试图探寻的问题,实际上也 将传统生活中充满苦味的婆媳故事有意地赋 予观众更多的品味,在追问水莽草是否有毒 时,也让观 众 进 一 步 地 感 受 到 现 代 生 活 中 人 际关系的多 样 体 验。 正 因 如 此, 一 个 与 聊 斋 故事毫无关系的戏剧题材,就具备了与蒲松 龄笔下的 《水莽草》 一样可以深度玩味的寓 言特点。

栾城草农敢闹海阅读答案

栾城草农敢闹海阅读答案

《栾城草农敢闹海》阅读答案《栾城草农敢闹海》阅读答案栾城草农敢闹海——听栾城农民种草者说站在栾城农民的草地上,就像站在绿茵场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

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清风,或者再冉冉升起一轮朝阳,最好是昨夜曾飘洒过一场毛毛细雨,你能闻到草香,你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的脸膛上迸发的光芒。

“刚种草时,一离开救生圈就呛水。

”见到西董铺村村民李书贤的时候,他正在地头修路,他放学回家的儿子前来帮工,在绿油油的草地里开着修草机纵横驰骋。

种草的第一年,李书贤地里家里寸步不离技术员,喷灌、灭虫等一招一式都虚心请教。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县草业公司的指导和县政府的优惠政策,他肯定不能坚持下来。

由于悟性好,技术学得快,第二年就把门市部和房产全部抵押上,承包下乡亲们118亩地。

“那时候,谁相信种草能旱涝保收呀?如今西董铺村成为种草专业村,村里327户有200多户种草,种粮的收入显然干不过种草的。

”“凡是种草的都有过曲折,都走过麦城。

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汇票上的钱早不翼而飞了。

”“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

”如今听着这些流着喜泪带着苦涩的诉说,不难想象当初草农闯市场的尴尬。

“这是个朝阳产业。

种赔的也有,但总是少数,我也有赔的年份,在我们这里挣少了就算赔。

既要学会种草,更要学会卖草。

有些单位和部门用了草以后迟迟不付款,逼着我学会了依法讨债,学会了诉讼打官司。

”说完这些话后,老马就坐上小车陪客户吃饭去了,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活脱脱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西董铺村李计身种70亩草,记者问他种的什么草。

他说美国草,早熟禾系列橄榄球午夜2号;问他从哪里弄来的草籽,他说是从加拿大用编织袋背来的,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逗笑了。

“从加拿大到栾城走几天?”有人开始绊他的马腿出他的洋相。

“这个你去交通局问张瑞海去,我不给你犯嚼舌。

“省花路子”与戏曲喜剧创作——写在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

“省花路子”与戏曲喜剧创作——写在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

“省花路子”与戏曲喜剧创作——写在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晋京演出后作者:孔培培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6期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史上流行着这样两句谚语:“铜锣打响长城内外,补锅补遍大江南北”,描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风靡全国的情形。

2018年仲春时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带着这两部五十余年前创作演出的现代小戏来到北京,吸引了众多花鼓戏的爱好者怀揣着对经典的致敬之情走进剧场。

《打铜锣》《补锅》创作演出于1964年,次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打铜锣》剧情讲述的是,农村收割季节为防止村民私自放出鸡鸭吃地里的谷子,生产队委派社员蔡九负责打锣警示。

村民林十娘明知故犯,于是在蔡九与林十娘之间展开了一连串斗智斗勇、风趣幽默的故事。

整出戏仅有蔡九、林十娘两个角色,是名副其实的“两小戏”。

《补锅》是由刘大娘、兰英、李小聪三个人物组成的“三小戏”。

剧中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一方面在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后急切期盼着补锅师傅的到来,一方面又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补锅匠。

最终,在女儿兰英与男友李小聪的巧妙安排下,刘大娘改变了职业歧视的传统思想,愉快地接受了手艺精巧、心地善良的补锅匠做女婿。

两部作品,在精神立意上突出了普通民众的乐观精神,在人物塑造上强调特定事件背景下人物的性格转变,在艺术表现上创造了放鸭子、拉风箱、吹火灶等一连串表现现代生活的新程式,既充满新意又没有脱离戏曲表演审美范畴。

随着两部剧作晋京演出接受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接见,并借助于当时最为先进的电影传播手段,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花鼓戏表演艺术家钟宜淳回忆了当时的情形:“在上海、南京、北京、杭州、武汉各大城市演出时,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剧场门口,每晚都挤满了等富余票的观众。

我们每到一处均受到当地领导的隆重接待。

各地市县的剧团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学这两出戏,排练厅里常常是几十百把个蔡九哥和林十娘,几十百把个兰英、小聪和刘大娘在学戏,连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也来学演蔡九,那种火红的场景,可谓空前。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6月份自测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

“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

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

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

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

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

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

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

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

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 新 ,在 舞 台剧 创 作 不 断趋 向功利 、浮 躁 、猎 奇 ,无 病 呻 吟 、 颠 覆 传 统 的 当下 ,具 有 正 面 的 示
范价 值 。该 剧 的创 排 ,还 有 力 推 动 了滇 剧 作 为 具 有 古 典 审美 风 格 地 方 戏 曲剧 种 的 现 代 化 进 程 ,
对 “ 传 统 戏 曲现 代 化 ” 这 一 命 题 ,进 行 了有 益 探 索 ,走 出 了一 条 符 合 传 统 戏 曲现 代 发 展 的 新 路。本文对滇剧 《 水 莽 草》 的 文本 进 行 分 析 ,就 该 剧 “ 扎 根传 统 、大胆 创 新 ” 的成 功 创 作 经 验 进 行 简 要 总结 ,分 析 其 成 功 的 必 然 性 ,并 就 “ 传 统 戏 曲现 代 化 ” 问题进 行 讨论 。
a”

c r e a t i n g a s u i t a b l e n e w wa y o f t he c l a s s i c o pe r a ’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Ke y wor ds: o p e r a i n n o v a t i o n;t e x t ;Yu n n a n o p e r a;Sh u i Ma n g Ca o;a e s t he t i c t r a n s mi s s i o n;mo d e ni r z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i ne s e o p e r a
h a v e a l s o p r o mo t e d t h e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o f Yu n n a n o p e r a ,a l o c a l o p e r a wi t h i t s c l a s s i c l a a e s t h e t i c s t y l e .Yu n -
An I n no v a t i o n o f Op e r a f r o m Cl a s s i c e Te x t u a l Va l u e o f On e Yu n n a n Op e r a S h u i Ma n g Ca o
民 族 艺 术 研 究 。

次 游 曳 于 传 统 和 现 代 之 间 的 戏 曲创 新
滇剧 《 水莽草》 的文本价值及对 “ 传统戏 曲现代化" 的探 索
龚孝雄

要 :新编 滇 剧 《 水 莽 草》 的 文本 创 作 和 舞 台呈 现 ,是 一 次 游 曳 于 传 统 和 现代 之 间 的戏 曲
a nd Ex pl o r a io t n o f Mo de r iz n a io t n o f Tr a d i io t na l Chi ne s e O pe r a s
Go ng Xi a o x i o ng
Ab s t r a c t : Th e t e x t u a l c r e a t i o n a nd s t a g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t he n e w Yu n n a n o p e r a S hu i Ma n g Ca o i s a n o p e r a i nn o v a t i o n f r o m c l a s s i c t o mo d e r n i t y wi t h i t s po s i t i v e v a l u e o f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i n c u r r e n t c i r c ums t a n c e s wh i c h i s p r o n e t o u t i l i t y,f l i pp a nc y,n o v e l t y,f us s ma ki n g a n d s ub v e r s i o n o f t h e c l a s s i c s .I t s c r e a t i o n a n d r e h e a r s a l
关 键 词 :戏 曲创 新 ;文本 ; 滇剧 ;水 莽 草 ;审 美传 达 ;传 统 戏 曲现 代 化
中图 分 类 号 :J 8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8 4 0 X ( 2 0 1 5 )0 1— 0 0 8 8—0 5 2 0 0 0 3 0 作 者 简 介 : 龚孝 雄 ,上 海 沪 剧 院 副 院 长 ,一 级编 剧 。上 海
n a n o p e r a S h u i Ma n g C a o p r o v i d e s i t s b e n e i f c i l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o t h e t o p i c“ mo d e ni r z a t i o n o f t h e c l a s s i c o p e r -
由玉 溪 市 滇 剧 院 排 演 的新 编 滇 剧 《 水 莽
草 》,是 近 年 来 “ 既 叫好 又 叫座 ” 的 “ 不 大 多见 ” 的 戏 曲新 创 剧 目。 自上 演 以 来 ,辗 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