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色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标签:肠易激综合征;病因;治疗现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为1∶2,其临床特点表现复杂,症状持续或间歇反复发作。
在西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人群中的10%~20%曾罹患此病,IBS患者占消化科求诊人数的50%以上。
目前认为,IBS 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对多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的反应性增高,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改变的机制则尚未明确。
目前国内外有关IBS的病因及治疗方面进展大致有如下:1病因方面1.1异常的肠道蠕动不少研究探讨大肠蠕动异常在此病的角色,有些发现腹泻型患者有较快的大肠收缩,而便秘型则相反;也有学者注意到患者在腹痛时不仅大肠蠕动产生改变,连回肠和空肠、食管、膀胱、胆道平滑肌功能也都有变化。
1.2脏器感受度增加IBS患者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存在肠道感觉过敏。
使用测压装置置于受试者直肠处加压,发现IBS患者较一般人对压力更敏感,有可见的痛觉过敏的情形。
1.3神经因素和免疫因素这两种因素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或神经免疫机制的作用引发IBS。
广泛分布于肠道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很可能是这一机制中的中间环节。
因为肥大细胞参与肠黏膜的免疫调节,受炎症刺激活化后,可分泌多种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细胞介素和各种神经肽,作用于末梢神经和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肥大细胞是神经免疫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把刺激的免疫反应信息传达到神经系统,并可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对靶器官引起更进一步的免疫反应。
1.4低纤维饮食有些证据显示,食物中低纤维含量与IBS发病有关,但补充食物中纤维的含量并未能成功治疗IBS,纤维可能是一种安全而价廉的安慰剂,却不是治愈IBS 的药物。
1.5肠道感染IBS常发生在肠道感染后,有肠炎后IBS之说。
肠易激综合药物优化1

罗马III IBS排便习惯亚型分类
Longstret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1480
排便习惯改变未达到IBS-C、D、M型的要求
IBS-U
稀/水样便>25%,且块状/硬便>25%
伊托必利经黄素单加氧酶(FMO)代谢
药物
代谢酶
Mushiroda T, et al. 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2000:28:1231-1237. Desta Z et al. 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2000.
伊托必利
胃复安 拮抗多巴胺 D2受体 加强副交感神经释放Ach Ach与平滑肌毒蕈碱受体结合↑ 消化道运动↑
药物机制的不同
加斯清治疗FD: 作用途径
加斯清®不会阻断 HERG钾通道-心脏安全性高
研究表明:西沙必利等药物可阻断HERG钾通道,使Q-T间期延长。加斯清不会阻断HERG钾通道,不会延长Q-T间期。
药 物 治 疗 肠道动力感觉调节药 药物
显著缩短结肠转 运时间对顽固性便 秘作用, 很少影响胃和小 肠转运, 对内脏感觉 亦无影响 心脏毒性、长期 用药存在受体耐受 Ford AC,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9
IBS 治 疗 流 程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 食 治 疗
药 物 治 疗
心理行为治疗
Longstreth, GF,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2006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合理用药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合理用药作者:陈光榆李定国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6期肠易激综合征(IBS)属慢性功能性肠病,患病率10%~15%。
IBS是以腹部疼痛和排便习惯异常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但无器质性病变。
罗马Ⅲ标准为目前IBS的主要诊断标准,它对起病时间、发作频率和分型进行了具体界定。
因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治疗以控制症状并改善IBS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IBS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干预,治疗腹泻的有哌替啶类似物和止泻剂,治疗便秘的有导泻剂和肠道促动力药,治疗腹痛的有解痉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
其他治疗措施还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理治疗、中药治疗及针灸等。
我们近来的一项关于医师对IBS认知度的调查提示,能正确知晓和理解IBS诊断标准和用药的社区医师症状和诊断标准在过去几十年内,随着各国专家对IBS症状研究的深入,诊断标准也因此不断更新,从Manning标准、罗马Ⅰ、罗马Ⅱ到最新的罗马Ⅲ标准。
但总的来说,IBS的诊断均是首先依据患者的病史、系统体格检查和一般实验室检查(不包括结肠镜检查),而后判断症状是否符合诊断标准,以及是否需进一步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
罗马Ⅲ标准这个标准中规定IBS诊断为出现症状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病情活动,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最近3个月,>3天/月,排便后疼痛和不适可改善,发作时伴有排便次数和(或)大便性状改变。
因此,医师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应注意起病时间、发作频率及腹痛与排便的关系,这些特点是否符合罗马Ⅲ标准。
IBS分型罗马Ⅲ标准依据症状将IBS分为4个亚型,包括腹泻型(IBS-C)、便秘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
在未用止泻剂或轻泻药的情况下,IBS-C为≥25%的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且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报警征象诊断IBS时还应结合报警征象,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这一点在诊断IBS时也很重要。
马来酸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92例效果观察

肠 检 查 , 除 肠 道 器 质 性 疾 病 。 检 验 血 尿 粪 常 规 、 肾功 排 肝 能 、 肌 酶学 、 心 电解质 。 口服 马 来 酸 替 加 色 罗 片 , 次 1片 每 ( s , 6 m ) 2次/日或 1次/ , 程 4周 , 疗 期 间 每 周 复 诊 晚 疗 治 1次 , 录病情 变 化 。疗 程 结 束 时 , 行 上述 化 验 检 查 。 记 再 13 症状 判 断标 准 . 对腹 痛 、 胀 及 大 便 频 率 、 状 和 排 腹 形
任 公 司生 产 , 规格 : 6 mg×6片 ×1盒 ) 疗 便秘 型 I S c 治 B( —
IS 9 B ) 2例 , 取得 良好效 果 , 现报 告 如 下 。
1 对 象 和 方 法
2级 以上 ; 效 : 状 无 改 善 。 无 症
15 总 体 评估 .
① 记 录治疗 前 、 总 分 ( 项 症 状 分 数 相 后 各
11 研 究 对 象 .
断标准…, 4 男 0例 , 5 女 2例 ; 龄 1 年 8—7 2岁 , 均 4 . 平 35
岁 ; 程 3个 月 一8年 , 均 3 5年 。 治 疗 前 统 计 学 处 理 所 得 的 数 据 采 用 Rii 分 析 , . dt P<0 0 .5
加 ) ② 治 疗后 症 状 改善 评 估 ( 录 症 状 改善 率 ) 症 状 改 善 ; 记 : 本 组 C I S9 — 2例 , 符 合 国 际 罗 马 Ⅱ诊 B 均 率 ( ):[ 治 疗 前 总 分 一治 疗 后 总 分 ) 治 疗 前 总 分 ]× % ( /
1 0 , 有 效 率 :显 效 +有 效 。 0% 总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予 谷 维 素 1 g 2次 / ; 在 餐 前 3 i 用 , 程 均 为 4 0m , d均 0 mn服 疗
周。
壁黏膜下神经丛 内肠 神经元 数 目, 可能 是其 对 胃肠 激素 的调
吉林 医学 2 1 0 0年 9月 第 3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5
・
4 1・ 31
替 加 色 罗治 疗 便 秘型 肠 易 激 综合 征 8 0例 临床 观 察
陈 燕 ( 陕西 省榆 林 市 卫 生 职 业 中专 学 校 , 西 陕 榆林 79 0 ) 10 0
[ 摘
要] 目的 : 观察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 参照罗 马 Ⅱ标准选 择我 院门诊或住 院的便秘
腹 胀 等 症 状 ; 缩 短 小 肠 和结 肠 运 转 时 间 , 疗 便 秘 , 加 排 可 治 增 便 次 数 , 化 粪 便 J 实 验 研 究 发 现 替 加 色 罗 能 增 加 大 鼠 肠 软 。
已知对该药物过敏者 ; 随机将患 者分成 两组 , 观察组 8 0例 , 男 2 6例 , 5 女 4例 , 年龄 1 6 7— 3岁 , 均( 8 3±1. ) , 平 3. 32 岁 病程 3
于 谷 维 素 ,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有 发 现 不 良反 应 。可 见 替 加 差 没 色 罗 治疗 疗 便 秘 型 肠 易 激 综合 征安 全 有 效 , 得 推 广 。 值
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 观察 组 总 有 效 率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经 检 验 ,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见表 l 两 P< . 5 , 。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药物的评价_孙忠实

2 治疗 IBS 的药物
目前 IBS 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 ,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综合 治 疗 , 包括患者教 育、 心理疗法、 饮食调整等 , 而 药物治疗 主要在 于改善胃肠道动力 , 解除肠管痉挛 , 减轻肠管 扩张以及 抗菌消 炎等 , 并且尽可能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141
2 1
传统药物 ( 1) 植物药 , 如生姜、 芦荟、 薄荷油 , 对 IBS 的疗效优 于安慰 剂 ; ( 2) 容积性泻药 , 主要用 于便秘型 IBS, 如聚乙二 醇 4000( 福 松) 、 镁乳、 乳果糖 ( 杜 秘克 ) 、 山梨 醇 ( 普复 舒 ) 等 , 替加 色 罗和 普加必利也有一定作用 [ 1, 9] ; ( 3) 止泻 剂 , 主 要用于腹 泻型 IBS, 如阿片类制剂 , 可 增加 结肠节 段性 收缩 , 延迟 粪 便通 过 , 此外 还可增加肛门压力和减少直肠的感 觉 , 常用 的是洛 派丁胺、 地 芬诺酯以及蒙脱石等 , 均可减少 便急和排便 次数 , 改善粪 便硬 度 , 减少腹鸣。 对某 些疗 效 不佳 的患 者 也可 使用 NSAID。此 外 , 新的 阿片受体激动 剂非多 托嗪 ( Fedotozine ) 以及 H2 受体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药物的评价
孙忠实 , 朱 100730)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672- 2124( 2003) 03- 141- 03
1
珠 ( 1. 北 京海军 总医院 , 北京 市
2
100037; 2. 中国 医学科 学院附 属北 京协和 医院, 北京市
摘 要 目的 : 评价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 疗效 、 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 , 以供 临床用药 参考 。 方法 : 通过查 阅近期国内 、 外相 关文献总结 、 分析 。 结果与结论 :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 ,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 , 包括患者教育 、 心理疗法 、 饮食调整等 , 而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胃肠道 动力 , 解除肠管痉挛 , 减轻肠管扩张以及抗菌消炎等 , 并且尽可 能实施个体化治疗方 案。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 抗抑郁药物 ; 5- HT 能药物 ; 临床评价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龄及 患者愿 望推 荐行 乳房 单纯 切 除术 。若术 前发 现淋
巴结肿 大 , 议 行 改 良根 治 术 , 可 行 前 哨 淋 巴结 活 建 亦
检。
[ ] 何 三 光 . 科 专 家经 验 文集 [ . 阳 : 阳 出 版 社 ,9 3 2 外 M] 沈 沈 19 .
运动受 自主 神经 和内 分 泌系 统影 响 , 而这 两 系统 中枢
[ 考文 献 ] 参
[ ] 叶任 高 . 1 内科 学 [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4 M]6版 北 人 20 . [ ] Si A,Shefl P, ok R T eE i mioy o mt l 2 ao Y t coned Lce G . h pd o g fI a e e l b B w l ydo ei o hA r a yt t ei J . m o e S nrm nN a me c :aSs macR ve i e i w[ ] A J G s oneo,0 2 9 ( ) 1 1・9 5 at etrl 0 ,7 8 :9 01 1. r 2
1) , 0 岁 病程2~1 。所 有病 例 诊断 均符 合 国际认 同 0年 的罗 马 Ⅲ诊 断标 准 … , 过 去 的 3个 月 中至少 1 月 在 个 内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出现 复 发 性 的腹 痛 或不 适 并 伴 随 以下 症 状 : a )排 便 习 惯 改 变 。b )起 病 时 伴 随 排 便 次 数 改 变 。
肾上 腺素 5I  ̄ 一I 的再 摄取 , 剂量应用 具有兴 奋特 性 。 - T 低
如西 沙 必利 5m 次 , 日 3次 , 前 半 小 时 服 用 ;8 每 饭 1
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62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替加色罗及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替加色罗组(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多潘立酮组)30例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替加色罗是可以作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药物,并且疗效优于多潘立酮。
标签:糖尿病;胃轻瘫;替加色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但无胃输出道器质性梗阻病变的证据存在[1]。
早在1945年Rundles首先报道胃排空延迟与糖尿病的关系,但直到1958年才由Kassander将糖尿病的该并发症明确命名为糖尿病胃轻瘫,其病因迄今为止尚未阐明,而且目前尚无确切的根治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3月,使用新型全消化道动力药物替加色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62例,均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0.7±11.2)岁,病程5~14年,平均(7.3±5.6)年,清晨空腹血糖(9.7±3.8)mmol/L。
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49.2±10.8)岁,病程6~15年,平均(7.0±4.9)年,清晨空腹血糖(10.1±3.5)mmol/L,兩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病例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WT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早饱、纳差、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便秘等胃排空延迟症状持续30 d以上,并行实时B超进行胃排空检查显示胃排空延迟(患者在检查前3 d内禁用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检查前禁食12 h,取坐位,嘱患者在5 min内进食400 ml牛奶,测定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及2 h后胃内是否排空)[2];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合并有胃或十二指肠手术、肝胆胰器质性疾病、近期服用影响胃肠动力药物、不能完成跟踪复诊、未能执行医嘱者均不列入本研究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oa fcc a o B a 1 %,T t f cc ae rs  ̄esm t o B r sflws b h ble ay rt frIS w s 8 . i e 3 o ef ayrt f i y po fIS weea o o :a- l a i so n m l
的患 者 随机 分 为 两 组 , 别 采 用 替 加 色 罗 和 谷 维 素 ( 慰 剂 ) 分 安 治疗 。4周后 对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总体 症 状 的 疗 效 及 其 安 全性 进 行评 估 。结 果 替 加 色 罗 治 疗 组 对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总 体 症 状 的 总有 效 率 为 8 - 。 腹 痛 、 泻 、 便 困 13 对 % 腹 排
do ains r me p t t.M e ho s 6 c e o a i n s wih B we e a d ml d v d d n o wo r u s n wa a - e t d 4 a s f p t t t I S s e r r o y i i e i t t ,g o p a d n s d
维普资讯
《 海南 医学 ) 0 6年 第 l 20 7卷第 1 期 1
文章 编 号 :0 3 3 0 2 0 1 —0 9 0 1 0 m6 5 ( 0 6) 2 — 2 1
论
著
替加 色 罗治 疗 肠 易激 综 合 征 的近 临床 疗 效 观 察
T ee w r s n f a tdf r n e f smpo mp o e n rt b t e n to go p ( < . 1 ,e c p h y - h r ee i i c i ee c so y tm i rv me t ae ew e w ru s P OO ) x e t te smp g in
tm mp o e n r t o a r e .Co du i n g e d s e e t e i t e te t n o h I . o i r v me t a e f dir h a n s o s Te a r i f c i n h a me t f t e BS s o v r Ke r s i t l o l y d o ;tg e  ̄ y wo d m a e b we s n r me e a r b s
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药 物 。 关 键 词 肠 易 激综 合 征 : 加 色 罗 替
替 加 色 罗 对 伴 有 腹 痛 、 秘 及 腹 胀 的 IS患 者 便 B
中图 分 类 号 : 5 44 文 献 标 识 码 : R 7. A
A ClI c l Ob e v to f ce c f t g s r d n t e t n f i r t bl o l y r me i i a s r a i n on Ef i n y o e a e o i r a me t o r i I i a e b we s nd o
邓盈 军 , 徐 华 , 彩 云 , 超 蓝 , 海 燕 王 邓 陈
( 东省江 门市第二人 民 医院 , 东 江 门 5 9 0 ) 广 广 2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替 加 色 罗对 肠 易激 综 合征 的 疗效 及 其安 全 性 的初 步 评 估 。 法 方 6 4例 符 合 I S诊 断 标 准 B
D NG Y n-u , a E ig in XU Hu,WA a yn ta NG C i u ,e l -
( h e o d p o l ’ h s i lo in me i i g n 5 9 0 ,C ia T e s c n e pe s o pt fJ g n ct J n me 2 0 0 hn ) a a y a
难 、 液便 、 胀 的 总 有 效率 分 别 为 8 . 、 1 % 、33 、0O 粘 腹 13 5 . 8 -% 7 .%和 7 .% , 组 比较 , 泻 症 状 的 改 善 , % 8 31 两 腹 其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 .5 , 余 的 组 间 差 异 非 常 有 显 著 性 (< .1 。 结 论 P 00 )其 P 0O )
d mia p i 813 ,dar e 5 . ,c n tp to 8 -% , mu o s to 7 O% a d b d m n fln s 7 .% . o n l an -% irh a 18% o siain 33 c u so l 0. n a o i a ul es 3 1 l
Ab tat sr c 0bet e T v u t te e iiny n aey o eae ̄ t am n n r tbe o e y - jci o ea ae h f c c ad sft ftg r v l e s r t e t i a l e i r i bw l n s
miitre wih e ae ̄ a d r zn 1 nsetd t tg r s n oya o. Beoe n d ftr r a n . Dyp p i s mpo icu ig b do n fr a a e te me t s e sa y tms n ldn a mi a l p i ,dar e ,c n t ain,a d rfn fln s r e au td t lnc h po e n .Re ut tr te t n, an irh a o si t p o b on a ule s wee v ae a cii a n rv me t i l l l s l Afe rame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