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西药治疗

合集下载

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

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

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05-25T10:54:32.3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0期作者:官玲玲[导读]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属于功能性肠病。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江苏徐州 221100)【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的治疗方式,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耐药性良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的治疗方式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

【关键词】帕罗西汀;莫沙必利;乳果糖口服液;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86-01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属于功能性肠病,临床主要特征有排便困难、腹痛或腹胀等。

该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与患者异常的心理、焦虑情绪、应激性突发事件等有关[1]。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但总体疗效尚不十分理想,本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8.8±19.5)岁,平均病程(30.2±18.6)月,将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IBS),又称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腹泻与便秘交替,伴腹胀、腹痛等症。

病势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甚则迁延多年不愈。

笔者自2005年4月——2009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IBS患者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病倒,都符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1986年11月10日宝鸡)制定的的诊断标准。

并经X线钡餐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排外肠道器质性疾病,经B超检查排除肝、胰等器质性病变。

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年龄平均35.8岁;病程6月-5年不等,其中病程1年以上者23例,多数已经西医多次治疗不愈。

1.2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采用抑肝扶脾温肾之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减:炒白术15g,炒白芍15g,炒陈皮15g,防风12g,升麻15g,薏苡仁20g,黄芪30g,炒扁豆20g,山药20g,木香10g,枳壳10g,生甘草6g,腹痛甚者加醋元胡12g,重用白药20-40g;便秘加麻子仁20g,肉丛蓉20g,粘液便加葛根20g,煨诃子10g。

每日一剂,10d为一疗程。

(2)西药治疗:硝苯吡啶片5-10mg,每日3次,舌下含服。

谷维素40,刺五加片3片,口服每日3次,腹泻者,加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3次,便秘者给吗丁啉片10mg,每日3次。

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腹痛、腹泻或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或隔日1次,随访4月内无复发。

好转: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基本成形,每日3次以内。

无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46例(占79%)好转10例(占19%),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96%。

在以上病例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患者尿八项、血像、肝功能和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偶有少数患者(3例)在用硝苯地平片后第2-3天出现轻微惊悸和面部潮红、头痛等反应,减量后,都自行缓解。

肠易激综合症的西医治疗经验方

肠易激综合症的西医治疗经验方

肠易激综合症的西医治疗经验方肠易激综合症的西医治疗经验方有经常腹痛、腹胀的症状,紧张时有便意感,如经检查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则多为肠易激综合症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又称结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腹胀、腹泻或便秘。

患者可间歇性地出现腹泻,腹泻时可伴有腹痛,便意急,排便后减轻。

粪便多为糊状,可含粘液,但绝无脓血便发生。

常与饮食或精神因素有关。

本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预后较好,并有自动缓解的表现。

经过胃肠调理与治疗,可以好转或痊愈。

常用药品;复合乳酸菌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用药原则;1.镇静、抗焦虑可选用谷维素、安定、利眠宁、多虑平等;2.阿托品、山莨菪碱、颠茄合剂及维生素K等有解痉作用,根据腹痛情况适当选用;3.止泻可选用、硝苯比定、消炎痛、可待因、苯乙派定、洛派丁安等药物。

4.通便不宜用泻剂,可选用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或乳果糖等;5.改善肠道菌丛,可服用丽珠肠乐、整肠生等。

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1、对症治疗(止痛止泻):复方苯乙哌啶:对腹痛、腹泻为主的结肠功能紊乱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大便次数不多者,开始可1 片,日3 次服,好转后可每天服1~2片,早晚各1 片;大便次数正常后可停服。

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服用安定等镇静药物。

2、改善肠黏膜功能: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一次2~3粒,一日3次。

服用1周后,症状可改善,服用4周可为一疗程。

每粒含L-谷氨酰胺120毫克、人参50毫克、甘草(蜜炙)50毫克、白术50毫克、茯苓50毫克。

该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肠道疾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由L―谷氨酰胺和增强肠粘膜细胞活力的多种中药组成。

主要功能为保护及促进肠粘膜修复,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食后腹胀、肠道溃疡、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症;促进创伤及手术后肠道恢复与重建。

3、调节肠道菌群:乳酸菌素片,整肠生、丽珠肠乐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体会摘要:目的:对比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4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西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则进行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口服补中益气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较之于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肠易激综合征;体会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部不适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认为与肠道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胃肠道动力异常有关。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方案,发现目前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仍局限于脾胃论治,中医治疗与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4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例进行研究,患者详细信息详见下表1:表1 患者详细信息组别例数男女比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对照组7333:418-7337.25±3.270.6-21研究组7337:3619-7438.12±3.160.3-24从表1数据看,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无甚差别,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参与研究(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补中益气汤(组成: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柴胡、甘草、陈皮、升麻)。

其中,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在饭后由低于40℃的温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粒,疗程为3周。

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汤(用法:将所有药材按比例粉碎后以300ml水煮至水留一半后滤渣空腹温水送服,每日2次)。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1116•吉林医学2021年5月第42卷第5期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凌明强(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1400)[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HIS系统中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

对照组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组在马来酸曲美布汀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4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总有效率为93%、95%,高于对照组的83%、82%。

粪便性状改变明显,6-7型改善尤为明显,且治疗组改变优于对照组。

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值得推广。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我国以腹泻为主,还可表现 为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是肠道动力异常、炎性反应、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对患者全身状况无明显影响,但是患者常因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不能完全根治而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药琳琅满目,取得效果一般,长期服药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

我院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HIS系统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肠易激综合征住院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54.34±9.67)岁,平均病程4.43年。

治疗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1.62±5.52)岁,平均病程5.46年。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作者:张霞蒋欢欢赵汉清杜文泽任建新王力康金旺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5期[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5年1~4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60例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

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21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25例患者治疗有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P < 0.05)。

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与目前治疗IBS效果确切的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效果相当,可用于治疗IBS。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肠易激综合征;益生菌[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c)-0154-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Capsules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ipital to Hebei North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5 to April 2015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Capsule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imebutine Maleate Dispersible Tablets.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all treated with drug for four weeks.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censused. Results There were 21 effectively treate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25 effectively treate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491,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Capsules and Trimebutine Maleate Dispersible Tablets are both goo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imebutine Male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s sure. So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Capsules can be used in treat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Capsules; Trimebutine Male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robiotics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感和腹痛,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症状通常反复发作或者持续存在,但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并且很难根治。

阿洛西坦 (Alosetron) 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

        阿洛西坦 (Alosetron)  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

阿洛西坦 (Alosetron) 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在IBS的治疗中,阿洛西坦(Alosetron)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介绍阿洛西坦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等方面内容。

一、药理作用阿洛西坦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主要作用于肠道的5-羟色胺受体。

它通过抑制肠道的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调节肠道的蠕动和传导功能。

二、适应症阿洛西坦主要用于治疗IBS-D型(腹泻型)的患者。

这类患者以腹泻和腹痛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腹胀、乏力等不适感。

阿洛西坦通过调节肠道蠕动,减少腹泻次数,缓解腹痛不适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用法用量阿洛西坦通常以口服剂型出现,每片包含1毫克的阿洛西坦。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来确定用药剂量。

一般情况下,推荐起始剂量为每天一片,可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

通常,治疗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5毫克/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5毫克。

四、副作用尽管阿洛西坦能有效缓解IBS的症状,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燥等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腹部不适等不适反应。

个别情况下,阿洛西坦使用会导致严重的肠道反应,如结肠病变甚至肠梗阻,因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阿洛西坦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历史、现有疾病以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物。

对于老年人和肝功能受损患者,剂量需要适当调整。

阿洛西坦不适合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IBS,如IBS-C型(便秘型)。

六、结语总的来说,阿洛西坦是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型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辅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辅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辅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张志福;聂小正【摘要】目的:研究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三联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片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的腹痛评分分别为(0.59±0.24)分和(0.78±0.31)分,腹泻评分分别为(0.61±0.21)分和(0.75±0.31)分,2组患者以上指标以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大便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采用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19【总页数】2页(P137-137,138)【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作者】张志福;聂小正【作者单位】江西 331500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331500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心身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及排便异常等,由于该病没有生化指征或者器质性的异常,所以尚无特异性治疗办法。

部分患者的症状一直持续或者经常复发,需要多次就诊,即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1]。

其治疗方法通常根据患者症状经验性给药,无持久治疗效果。

该病的患者多伴有心理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等,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易激综合征的西药治疗
发表时间:2010-09-16T10:08:26.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有山
[导读] 总结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西药治疗。

帮助医护人员正确的选择疗效好的药物。

刘有山 (黑龙江省拜泉县人民医院 164700)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125-02
【摘要】总结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西药治疗。

帮助医护人员正确的选择疗效好的药物。

更好的对患者惊醒医治。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西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1BS)又被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结肠痉挛及黏液性结肠炎等,1818年由Powell等首先报道。

这是一种慢陛、反复发作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异常。

该病发病率较高,在西方国家人群中约20%~30%有IBS症状,但就诊者仅占其中的1/4,男女之比约为1:2。

有报道北京地区IBS患病率按Manning标准或罗马标准校正后分别为7%和0.82%,且以学生、干部等脑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患者以20~40岁青壮年居多,中年以后患病率逐渐降低,对生活、工作及学习均有一定的影响。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主要与肠道动力紊乱及内脏感觉异常有关,其他与精神因素及肠道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一)解痉剂
1.曲美布汀(Trimebutine);奥替溴铵(Otilonium Bromide);美贝维林(Mebeverine);阿尔维林(Alverine);屈他维林(Drotaverine);匹维溴铵(Pinaverium Bromide)
均为非抗胆碱能胃肠解痉药物,曲美布汀在胃肠道功能低下时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在胃肠道功能亢进时作用于κ受体,改善运动亢进状态,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

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通过抑制Ca2+离子通道阻止Ca2+内流起到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屈他维林、美贝维林为罂粟碱类胃肠平滑肌解痉药,解痉作用明显强于罂粟碱。

2.颠茄(Belladonna);山莨菪碱(Anisodamine);双环维林(Dicycloverine)
为抗胆碱能药物,能拮抗胃结肠反射和抑制消化液分泌,减轻餐后腹痛及肠痉挛,用于缓解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

(二)导泻剂
1.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聚卡波非(Polycarbophil);卵叶车前草果壳(Plantago ovata seed shells)
这类药物含有能够吸收大量水分的纤维素,因而可使大便的体积增加,促进肠蠕动,改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

2.乳果糖(Lactulose)
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有机酸,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刺激结肠蠕动,缓解便秘。

3.聚乙二醇4000(Macrogol 4000)
通过结合水分起到软化粪便的作用,扩张容量,刺激蠕动,促进排便。

(三)止泻剂
1.复方地芬诺酯(Compound Diphenoxylate,止泻宁)
为地芬诺酯与阿托品复方制剂,地芬诺酯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止泻作用的阿片生物碱,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减弱肠蠕动,延迟肠内容物通过而促进水分吸收,加入阿托品主要用以减低地芬诺酯的依赖性。

用于功能性腹泻。

2.洛哌丁胺(Loperamide,易蒙停)
化学结构与地芬诺酯相似,直接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通过,对霍乱毒素和其他肠毒素引起的肠过度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止泻作用较地芬诺酯陕,且强而持久。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急慢性腹泻的对症治疗,尤其适合于其他止泻药效果不佳的慢性功能性腹泻。

3.蒙脱石(Dioctahedral Smectite,思密达)
此类药物可与肠黏膜表面的粘蛋白结合,保护肠道黏膜免受细菌或毒素的刺激,其次对各种肠道攻击因子如细菌及毒素有吸附作用,还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分泌,对消化不良所致渗透性腹泻尤为有效,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IBS的治疗。

(四)调节内脏敏感性药物
1.替加色罗(Tegaserod,泽马可)
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通过激动胃肠道5-HT4受体,刺激胃肠蠕动反射和肠道分泌,并抑制内脏的敏感性,可以调节肠道的协同运动,加快小肠和结肠的转运时间。

可明显改善 IBS患者的腹痛和排便异常症状。

主要用于便秘型IBS治疗。

2.阿洛司琼(Alosetron)
为一种5-HT3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消化道蠕动,增加肠细胞对钠和液体的吸收,松弛左半结肠以减轻IBS患者的便意,调节内脏感觉,用于腹泻型IBS治疗。

但2000年底因严重不良事件(缺血性肠炎、严重便秘),美国FDA已禁止该药的使用。

(五)益生菌类药物
包括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贝飞达);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米雅BM);地衣芽胞杆菌(整肠生)等。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IBS发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采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益于IBS治疗,但严格临床研究资料有限。

因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少,可作经验性治疗。

(六)抗抑郁药
1.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具有中枢性镇痛和抗抑郁作用,尚有外周抗胆碱作用。

对腹痛症状重,难治性IBS且伴有明显精神症状者可小剂量试用。

临床研究表明这类药物甚至对不伴有明显精神症状者亦有一定疗效。

但由于对其中枢作用的顾虑限制了该类药物在IBS中的应用。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如氟西汀(fluoxetine,百忧解)、帕罗西汀(paroxetine,赛乐特),理论上这类药物除抗忧郁作用外,尚有加速肠道转运作用,对便秘型
IBS有效。

非对照研究提示这类药物可显著改善难治性 IBS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不良反应少于三环类抗抑郁药,这类药物起效较慢,一般需2周左右。

目前该类药物在IBS治疗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