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1].doc

合集下载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从基因组结构、蛋白质表达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针对布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包括快速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等。
布病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0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 对布病的认识和防控水平。
中药辅助
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药 物,协助抗生素治疗。
布病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圈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菌 传播。
监测血清学变化
定期监测动物的血清学变化,评估治疗效 果。
隔离治疗
对阳性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其他 健康动物。
注意个人防护
在处理患病动物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 交叉感染。
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
03
对疫情发生地点进行封锁,对疫区内的动物进行普查和检疫,
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05
布病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布病的研究进展
全球范围内的布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结了全球布病的发病率、分布情况以及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布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 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生物 安全措施、监测与检测等。
03
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 相互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 互作用机制,为寻找更有效的防控方 法提供理论支持。
布病与其他相关疾病的联系和区别
布病与结核病的联系和区别
对两种疾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布病与伪狂犬病的联系和区别

布病防控知识

布病防控知识

布病防控知识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布病防控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布病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可能蹦出来捣乱。

布病可不是啥善茬儿,染上了可不好受。

咱先得知道这小怪兽是咋来的。

一般来说,和那些牛羊等牲畜打交道多了,就容易碰到它。

就好比你去一个满是荆棘的地方,不注意就会被刺到一样。

所以啊,那些养羊养牛的朋友们可得多留神。

那怎么防它呢?首先,咱得注意卫生啊!接触完那些牲畜,得赶紧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别嫌麻烦。

这就跟咱每天得洗脸刷牙一样,养成习惯就好啦。

还有啊,那些牲畜住的地方,也得打扫干净,别弄得脏兮兮的。

再就是,要是发现牲畜生病了,可别不当回事儿,赶紧找兽医瞅瞅。

这就像咱自己生病了得去看医生一样,不能拖着呀。

要是不小心让病了的牲畜把病菌传给咱了,那可就糟糕了。

咱还得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呢!平时多锻炼锻炼身体,别老是窝在沙发里玩手机。

身体棒棒的,这小怪兽就不容易找上咱。

就好像坚固的城墙,敌人不容易攻进来一样。

咱再说说万一不小心染上了布病会咋样。

哎呀呀,那可能会发烧啊、关节疼啊,浑身不得劲儿。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得多难受啊!所以啊,咱得把预防工作做好,别让自己遭这份罪。

想想看,要是因为咱的不小心染上了布病,那多不值得呀!咱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多好,可别让这小怪兽给搅和了。

大家都记住了吗?一定要把这些防控知识放在心上啊!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

让我们一起把布病这个小怪兽拒之门外,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这难道不好吗?咱们可不能让布病在我们的生活里兴风作浪,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布病

布病

布病知识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20世纪50-60年代,牧区(如内蒙古等)的一些老百姓不知什么是布病,他们理解为做衣服的布生了病,所以叫布病。

当然,这既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风趣的话。

但说明当时人们对布病知道的太少了。

在我国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

有的地方老百姓因布病病期长而称布病为“千日病”;有的地方因患布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布病称为“懒汉病”;因患布病整天无精打采的,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布病为“蔫巴病”等等。

那么布鲁氏菌病到底是个什么病,又为什么叫布病呢?因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病就称为布鲁氏菌病,被简称为布病。

哪么,引起这种病毒的菌为什么叫布鲁氏菌病呢?二.发现布鲁氏菌的轶事(趣事)布鲁氏菌实际上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这要回顾一段小故事。

约在140多年前,大英帝国的远征军进驻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某些岛国,驻扎在马尔他岛上的英国军队突然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

患病的士兵出现高烧、大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按当地地名命名,称为“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等。

在发病的士兵中还不断出现死亡。

当时既不知病因,也不知如何治疗,更不知怎样预防。

在英国士兵和当地老百姓中形成了恐怖情绪。

大约过了20多年(1886-1887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布鲁氏(Bruce)剖检死于这种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不仅看到脾脏肿大,用显微镜意外地看到有一种微小的细菌,他用培养基从脾脏中培养出很小的细菌。

他将这种细菌命名为马尔他微球菌。

以后又有人做很多试验、观察,并分到了更多的这类细菌,证明这些菌就是引起不明热的病因。

为了纪念第一位看到并分离到这种细菌的布鲁氏,将这菌命名为布鲁氏菌(简称布病)。

又过了约10年(1904-1907年),英国一个专门委员会在马尔他岛讨论布病的流行和预防时,有人意外地发现当地山羊血清与布氏菌发生凝集。

布病治疗方案

布病治疗方案

布病治疗方案引言布病,又称为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更加普遍。

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布病治疗的一些常用方案。

1. 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吡喹酮治疗方案:吡喹酮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吸虫药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具体病情等因素,医生会根据需要确定吡喹酮的剂量和治疗周期。

•替硝唑治疗方案:替硝唑是一种合成抗菌药物,对血吸虫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替硝唑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天或数周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方案: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血吸虫的杀虫效果较好。

阿奇霉素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天或数周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以上药物治疗方案的具体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来确定。

2. 应用脉冲疗法脉冲疗法是指间断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通常用于治疗血吸虫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

脉冲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间隔性停药,使寄生虫在停药期间逐渐恢复活动,从而增加药物对寄生虫的杀灭效果。

脉冲疗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3. 其他辅助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和脉冲疗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治疗方案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饮食调整: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生的、不洁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卫生措施: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住宅环境的清洁,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免疫增强:一些免疫增强剂和辅助治疗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

结论布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吡喹酮、替硝唑和阿奇霉素等。

脉冲疗法可以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的患者,而辅助治疗方案如饮食调整、卫生措施和免疫增强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布病传单

布病传单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

患布病后,发烧是主要症状,可达38—40度,持续时间长。

多汗,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男性患者可见睾丸肿大(睾丸炎、附睾炎),女性患者可见乳腺、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炎,还可出现早产、流产、闭经和痛经等病症。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2、人患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感染布氏杆菌的家畜就是人患布病的传染源,如羊、牛、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以羊、牛、猪为主。

感染布氏杆菌的家畜通过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杆菌,尤其是怀孕母畜在产崽时或流产时排出大量布氏杆菌,人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就可被感染。

3、布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病畜及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

不戴乳胶手套接生牛羊犊羔、人畜混居、在人住的房舍内接生病畜犊羔最容易感染布病,在屠宰病畜、剥皮、挤奶、剪毛、起垫圈舍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也可被布鲁氏杆菌感染而患病。

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病畜肉、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食用病畜的鲜奶、未消毒的病畜乳制品等。

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布病虽是传染病,但一般不人传人。

4、哪些人容易得布病?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多的人,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较高,如兽医、放牧人员、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5、布病如何诊断和治疗?诊断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做布病的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等。

布病的防治知识1

布病的防治知识1

布病的防治知识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人们主要通过接触染病的羊、牛、猪、狗等动物或动物制品而被感染。

2、人患布病会有哪些表现?人患病后会出现重感冒症状,如发热、多汗、头痛、背痛和乏力。

发热可持续2-3周,反复数次。

关节痛明显,多发于肢体大关节,有红肿。

布病病程为3-12个月,如不及时治疗,易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可终生不愈。

3、布病是如何传染给人的?(1)直接接触: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工作时,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等,通过破损伤口被感染。

(2)消化道传播:进食未消毒的被污染牛奶或奶酪、不熟的动物肉类和内脏。

(3)呼吸道传播:吸入含布鲁氏菌的尘粒,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屠宰场的工人危险性高。

(4)其他:母乳喂养婴儿。

4、布病的危害: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菌可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个器官组织发生病变,严重者可造成终身丧失劳动能力。

畜生感染了布病后可导致母畜不孕,另外还可引起怀孕母畜流产或产生不健康幼畜,严重降低繁殖率和成活率。

患病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又会使更多的牲畜感染布病。

这不但会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并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的遗害,而且还会直接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5、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目前,布病的发病正由饲养员、放牧者向畜产品加工、收购等易感染人群扩展。

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畜群免疫。

(接种疫苗)免疫的密度要达到95%以上。

要及时将患病牲畜进行隔离、扑杀,病畜流产物要深埋或焚烧。

对病畜污染的圈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布病传染给健康的人和牲畜。

牲畜买卖时一定要严格进行检疫,防止购入病畜。

要保护好草场和水源,使之不受污染。

对病畜污染的圈舍、活动场所、饲槽等要用消毒液消毒处理。

(2)加强个人防护。

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布 病

布  病

布病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中文名布病外文名brucellosis 全称布鲁菌病别称波状热目录1 诊断标准2 布鲁氏杆菌3 主犯脏器4 症状危害5 治疗方法6 病原学7 发病机理8 病理改变9 流行病学▪分布▪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10 控制措施▪预防措施▪环境管理▪流行期措施一、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

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

慢性患者凝集试验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别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

二、布鲁氏杆菌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它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对人造成感染的主要是马耳他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牛、羊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狗布氏杆菌.病原体是通过感染的动物(人畜共患病),它们的排泄物和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的.开始发病时会伴随着中度发烧,急性发作时夜间发烧会加重,肝大,脾大或淋巴结肿大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体温波动式的间歇性发烧是马尔他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感染的特征.疾病不会自行痊愈或转变成慢性病.对于慢性疾病,临床症状有很多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或脏器系统,骨骼或关节的病变,感染组织中可观察到具有组织学特征的肉芽肿.细菌性心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有生命危险.布病患者的患病不同时期分为:1-3个月急性期、亚急性期、3个月以上慢性期、6个月以上器官损伤性并发症期、反复发作2-3次以上顽固性期、各器官组织并发症晚期。

各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用药区别:男患者、女患者、已婚患者、和未婚患者、老人、儿童、高烧、低烧、关节疼痛、变形、器官损伤性并发症、等等临床上,在布鲁氏杆菌病的晚期可能出现丧失劳动能力、卧床不起、神经或精神病方面的症状.三、主犯脏器⑴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02
公畜睾丸炎
公畜感染布病后会出 现睾丸肿大、疼痛等 症状,影响配种能力 。
03
慢性跛行
布病会导致动物出现 慢性跛行,影响行走 能力。
04
其他症状
布病感染动物还可能 出现消瘦、发热、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诊断
01
细菌培养
采集病畜的分泌物、组织等样本进行 细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布氏杆菌 。
02
布病的症状
01
急性期症状:发热 、多汗、头痛、乏 力、失眠等。
02
慢性期症状:关节 疼痛、肿胀、僵硬 等,甚至出现畸形 。
03
怀孕母畜流产,公 畜睾丸炎等生殖系 统症状。
04
其他症状:肝脾肿 大、淋巴结肿大等 。
02
布病诊断
Chapter
临床诊断
01
怀孕母畜流产
布病会导致怀孕母畜 出现流产、死胎或弱 胎等症状。
血清学检测
采集病畜的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 ,检测布氏杆菌抗体。
03
DNA检测
采用DNA检测技术,如PCR等,对病 畜的样本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布 氏杆菌的DNA。
鉴别诊断
与其他细菌性疾病的鉴别
布病症状与其他细菌性疾病有些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如与钩 端螺旋体病、猪瘟等疾病的鉴别。
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鉴别
动物医学课件:布病
2023-11-10
目录
• 布病概述 • 布病诊断 • 布病治疗 • 布病预防 • 布病对人类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01
布病概述
Chapter
布病是什么?
布病,全称为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 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据报道,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布鲁氏菌病疫情。

人布病发病率超过1/10万的国家有:希腊、意大利、美国、阿根廷、阿拉伯、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北爱尔兰、西班牙、叙利亚、马耳他、墨西哥、新西兰、秘鲁、原苏联和葡萄牙,共19个。

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羊、山羊存在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牛有布病存在,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猪有布病存在,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等。

世界上畜间布病以牛型布鲁氏菌感染牛的布病为主,占有家畜布病分布的国家和地区的一半以上。

最近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分离到布鲁氏菌,扩大了本菌的生态范围。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清除了布病,其中有挪威、瑞典、丹麦、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英国、荷兰、日本、奥地利、塞浦路斯和保加利亚。

另有冰岛和维尔京群岛一直没有发现人畜布病存在。

历史上,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曾经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解放后,布病防治得到高度重视,使布病的发生和感染率均有大幅度下降。

1952~1982年间对总共3050万头羊、牛、猪和457万份人的血清样品调查表明,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家畜和人分别为41.27%和8.43%,而1982~1990年间对总共4920万头牛、羊、猪和788万人的血清学调查表明,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在家畜和人分别骤降至0.55%和0.75%。

但是,自90年代起,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逐渐下降的趋势发生了变化。

1991~2001年间,对总共2.20万份人的血清调查显示,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由90年代初的0.35%上升至90年代后期的3.57%,而每年人的发病病例数则增加3~6倍。

就总体而言,人群的布病是不能相互传染的,人间的布病来自于畜间,人群的布病状况反映了畜间布病的现状。

在历史上,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出现布病病例,一定在畜间有活动性疫源。

一、病原(一)分类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将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其发现年代及发现者见表1),19个生物型(见表2)。

即马耳他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Br.melltensis ,3个生物型)、流产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Br.abortus ,8个生物型)、猪布鲁氏菌(Br.suis,5个生物型),以及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r.ovis)、沙林鼠布鲁氏菌(Br.neotomae)和犬布鲁氏菌(Br. canis)各有1个生物型。

表1 布鲁氏菌的发现年代菌种名发现者国家宿主1887 羊种布鲁氏菌(Br.melltensis)Bruce 马尔他羊1897 牛种布鲁氏菌(Br.abortus)Bang 丹麦牛1914 猪种布鲁氏菌(Br.suis)Traum 美国猪1953 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r.ovis) Buddle 新西兰公绵羊1956 沙林鼠布鲁氏菌(Br.neotomae) Stoenner 美国沙林鼠1966 犬布鲁氏菌(Br. canis) Carmichael 美国犬20世纪90年代,人们陆续从海洋动物包括海豹、海豚、小鲸鱼、鲸鱼及水獭中分离到了第7种生物型的布鲁氏菌,并且证明从海洋动物中分离到的布鲁氏菌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与上述6种布鲁氏菌不同,是一种新的生物型布鲁氏菌,虽然目前这种生物型布鲁氏菌还没有得到正式命名,但已经被普遍认可。

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布鲁氏菌8个型,猪布鲁氏菌的1型和3型,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各1个型。

据张士义等(1999年)报道,我国从1990年以来从人和动物分离的220株菌中,羊布鲁氏菌占79.10%,牛布鲁氏菌占12.27%,猪布鲁氏菌占0.45%,犬布鲁氏菌占2.21%,未定种占5.51%。

(二)形态学布鲁氏菌是一组球状、球杆状或卵圆形细菌。

羊种菌大小为0.3~0.6μm,其它各种菌为0.6~1.5×0.5~0.7μm球杆菌或短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和卵圆形,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

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呈两极浓染。

在一般涂片中常呈单个排列,极少数呈两个相连或呈短链条状。

无鞭毛,不能产生芽孢,有毒力的菌株可带菲薄的荚膜。

不同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三)生物学特性1.基因组国内外对布鲁氏菌6个种DNA的G+C mol%比例的测定表明,其含量为55%~59%。

布鲁氏菌种间DNA的G+C mol%波动较少,成为布鲁氏菌属与其它菌属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目前已完成羊种布鲁氏菌和牛种流产布鲁氏菌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

2002年,Del Vecchio等人完成羊种布鲁氏菌M16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和注释工作,该项研究结果提供了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大小、结构和生态复杂性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目前,美国Scranton大学的Del Vecchio等人正对布鲁氏菌基因组注释进行修正,并对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2.生化特性布鲁氏菌不需要氧化高铁血红素和箊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通常为阳性,还原硝酸盐,有的种产生不同程度的H2S,水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不溶血,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V-P实验阴性),不能利用柠檬酸盐,甲基红反应阴性,不能从O-硝基酚-β-D-半乳糖苷中释放O-硝基酚,不使葡萄糖产酸,石蕊牛乳无变化。

新陈代谢主要是氧化,在常规培养基中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作用很低,需要复合氨基酸,维生素B1,生物素和箊酰胺,有泛酸钙和中性赤藓醇存在时,可促进某些菌株的生长。

3.抵抗力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因素有一定的抵抗力。

在合适条件下,本菌在环境中能存活很长时间,在自然条件下与其它不产生芽孢的细菌相比有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物理因素的影响:稀释的布鲁氏菌菌液通过加热容易被杀死,巴氏消毒法也能够杀死本菌,而浓的布鲁氏菌液,中等程度的加热不能灭活,必须反复加热或者煮沸才能将其杀死。

布鲁氏菌对于正常消毒剂量的射线是敏感的,干燥的本菌可以存活很久,特别是在含有蛋白质的培养基中。

在灰尘或土壤中10周以上仍有活力,在水中能存活10~70d,存活时间的长短与水的温度有关,在低温中能延长存活时间,在冰冻组织中可存活许多年。

本菌在牛粪中至少可存活120d,在流产胎儿中至少可存活75d,在子宫渗出液中可存活200d以上,如果温度保持接近0℃,可在液体肥料中存活2年以上。

化学因素的影响:有许多消毒剂都易将其杀死。

10g/L的酚溶液在37℃时,15s可完全将其杀死,周围环境温度为15℃时甲醛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最有效的,1mL/L浓度的二甲苯能有效地消灭液体肥料中的布鲁氏菌,在液体肥料中加20kg/m3的氰氨化钙是有效的,用此法消毒至少要作用二周。

对人体或动物体的消毒可用酚的代用品,也可用酒精、异丙醇、碘伏(jodophjots)或稀释的次氯酸盐溶液。

抗生素的影响:布鲁氏菌对四环素最敏感,其次是链霉素和土霉素,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M和林可霉素有很强的抵抗力。

3表2布鲁氏菌分类一览表种别生物型代表性菌株名称CO 2 需 要 H 2S 产生 染料抑菌凝集Tb 噬菌体裂解氧化代谢试验常见 宿主硫堇复红1:2.5万1:5万1:10万1:5万1:10万A M R RTD 104RTD 羊种116M - - - + + + + -+ - - - + -+ + - - - -- - -+ + +绵羊 山羊2 63/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ether - -- + + + ++ + - --+- + + - - - - - - - + + + 牛种1 5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牛2 86/8/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3Tuly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B319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8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3/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L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猪种1 13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猪 猪 野兔 猪 2Tnolns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6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沙林鼠种 5k/33 -+ - - + -- + - --+ - - - ++ + + + + + ±-+ + 沙林鼠绵羊附睾种63/290+ -+ + + + + - - + - -+ -+ +- - -- - - - ±- -绵羊 犬种RM6/66--+++ - + - - +---- - + + + + +--+-+±犬谷氨酸__L 阿拉伯糖__L 葡萄糖D __瓜氨酸DL __丙氨酸L __天门冬素__L 精氨酸__L 赖氨酸__L __DL 鸟氨酸核糖__D 赤藓醇D __半乳糖D __丙氨酸D ____ D 木糖驯鹿 鼠类(四)培养特性布鲁氏菌为需氧菌,在严格厌氧条件下不生长。

能在弱酸弱碱性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适宜pH值为6.6~7.4。

生长温度范围为20~40℃,适宜温度为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