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摘要: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上海获得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必将对中国的各个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会展经济, 成为直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以“上海世博会”为案例,从会展经济的特点出发,分析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世博经济会展业影响一、会展经济的内涵与作用1.会展经济的内涵会展经济的内涵是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和展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财富增长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2.会展经济的定义所谓会展经济,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多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多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同期举办一些商业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同时举行。

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

会与展就这样相得益彰。

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

3.会展的特点(1)特色型经济活动。

它是区别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色型经济活动;(2)有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得到充分的宣传,它能使产品得到充分的宣传、展示、其直观性、艺术性、宣传力得以充分体现;(3)互相进行交流。

集合众多的供需双方互相进行交流;集中时间,批量购销;既交流了产品,又沟通了信息。

4.会展的作用(1)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影响和意义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影响和意义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

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

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

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总体分析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总体分析

二、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总体影响的分析2.1、世博会经济效应分析范围和假设(1)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三个阶段:世博会筹备期、会展期和会展后。

(2)世博会产生的各种有效需求都能获得有效的供给。

(3)举办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和外汇收入、促进新技术开发、引发新一轮投资浪潮、产生资本重组效应、缩小地区差距等,本部分暂不对这些广泛而复杂的因素做定量讨论。

2.2、世博会经济效应的构成世博会的经济效应,即世博会引发的净需求增长,是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产生的需求扣除不举办世博会也会产生的需求。

它包括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以及世博会的波及效应,由于波及效应涉及的领域和影响因素过于复杂,本文主要讨论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如图2)。

图2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构成世博会产生的直接净需求=(展馆投资净需求)+(会展相关的投资净需求)+(会展消费需求)+(会展导致的出口贸易)+(会展导致的国内贸易) (2—1) 其中:展馆投资净需求*=(征地费用)+(展馆建设费用)+(运营费用)+(国内参展费用)+(国外参展费用) (2—2) *注:国外参展费用必须扣除国外自带建筑材料进行会场布置的部分。

会展相关的投资需求=(相关的公共事业项目预算)十(民间企业对旅馆、相关设施的投资)(2—3) 世博会消费需求*=(国内参观者直接消费+国外参观者直接消费)+(国内参观者间接消费+国外参观者间接消费) (2—4) *注:鉴于分析的复杂性,此处消费需求仅限于与世博会相关的观光所产生的消费需求。

会展导致的出口贸易:主要是根据国外世博会和上海国际商品展的单位展示面积的出口贸易合同进行推算的结果。

会展导致的国内贸易:主要是根据国外世博会和上海国际商品展的单位展示面积的国内贸易合同进行推算的结果。

2.3、世博会经济效应定量评估(1)展馆投资净需求估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园区,规划范围约5.28平方公里,其中围栏区约3平方公里。

浅谈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浅谈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浅谈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内容摘要:世博会无疑将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世博会将带来的主要经济效应有: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对GDP的贡献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后续经济效应等。

举办世博会对举办地经济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是由于举办世博会带来的直接的收入效益,如各种展览会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入、广告收入等;另一方面是对举办地和举办国家经济社会的间接影响以及由此而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对举办地的城市建设的影响、城市知名度的提升、都市产业(如会展业和其他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影响,以及对举办地及其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张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经济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的“奥运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和组织大约7000多万人参与,历时184天,是一个举办时间长、参与国家多、涉及面广的世界盛会。

它不仅能让全国人民打开眼界、触摸世界,促进各种文化大融合大碰撞,而且是促进长三角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机遇。

上海世博会带给上海乃至我国的巨大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继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近一个月之久,也许我们对那些辉煌盛大的园区以及展馆已以逐渐失了之前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世博会到底给上海和中国带来了什么?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一直为世界各国争相举办。

但世博会长期囿于少数发达国家,中国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

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的成功,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对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近几届世博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能展示中国在科技、文化、产业方面的重大成果,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还能促进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次契机。

世博会毫无疑问会给上海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论文分为两大部分:世博会经济影响理论分析、世博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考察和借鉴了前几届世博会对承办城市和承办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经验,比照世博会济效应促进这几个主办城市的发展情况,认同2010年世博会经济效应预期对上海经济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观点。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经济影响Abstract: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in recent sessions of the largest one, which can not only display the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industries of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Shanghai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fo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 opportunit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hanghai World Expo will no doubt gi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econom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conomic impact of Expo, Expo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Study and learn from the previous host cities and host the World Expo on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experience, mutatis mutandis, the Expo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host cities, recognizing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economy is expected to produce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point of view.Keywords: World Expo; Shanghai; economic impact第1章绪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世博会是一个国家政府举办的向世界展示当代科技、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成果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拉动效应研究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拉动效应研究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拉动效应研究。

屈雪莲过聚荣摘要纵观历届世博会,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产生的拉动效应,包括: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对金融业等相关重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长三角都市圈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世博会;世博经济;拉动效应一、历届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举办世博会不但标志着经济的强劲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举办国家、特别是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强化周边经济合作。

1、极大促进主办城市经济增长例如,1970年大舨世博会最后在整个日本产生的派生生产收入为15,600亿日元,占当年日本全国GDP的2.1%,而且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大阪市和大阪府的就业人口比率分别达到64.14%和63.45%,比1965年增长14个百分点(见图1)。

2000年世博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萨克森州的世博会世界项目以及参观者与展会工作人员的旅游支出对整体经济一共产生了112亿德国马克的原发推动。

这种需求推动在国内带来的增加值为134亿德国马克,而且为德国提供了10万个工作机会(包括管理、直接参与、经营、安全保卫、文化娱乐等方面)。

有关世博会在下萨克森州的地区经济效应概况参见表1,在下萨克森州实现的需求总计达到对整体经济原发推动的67.3%。

丑70.00%口65.00%嘉60.oo%』Ⅱ55.00%弓50.00%一(爿45.00%J+大阪市+大阪府l‘dldo.598竖2,一…。

.∥,嘲.1尹o……47490。

’”竺矽厂£;氖_一・4866%表I2000年世博会在下萨克森的地区经济效应单位:百万德国马克及人年任务范围原发推动1增加值效应2就业效应31、准备和实施工作5574.4。

6287.346370.9其中:公路建设541.4595.74489.9近程公共客运交通1327.51276.48994.4科隆山住宅小区506.3609.14703.4展览场地(第三方展出)1996.42356.917861.6世博会有限责任公司。

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是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

此次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目前有来至全球的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园区内约有154个展馆。

本次世博会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世博会是加快上海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

在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制造业要在新的起点上,坚定推进“科教兴市”战略,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全面建设与城市生态相协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新高地,加快构筑面向国、都市型工业为配套,与“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新型产业体系。

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求,涵盖了金融、保险、通讯、安全、海关、边检、交通、旅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诸多内容,其服务对象涉及到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国内几十个省市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者。

不同内容的服务项目、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必然锤炼不同的服务技能,诸如接待能力、管理素质、服务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为了成功举办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将是数百亿美元,大量的外资与民资涌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将会促进正在形成中的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的进一步成熟,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对于上海金融、贸易等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上海和周边地区“前店后厂”的格局得以初步确立。

世博会不仅包含着众多商机,同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上海及长三角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展示中国的发展潜力和高度的开放性,展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称、具有时代特征的“海纳百川”城市精神,而共赢理念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会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备进程不断升华为长三角的共同精神财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收入分析与预测(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收入分析与预测(1)
Key words: EXP0 2010,Income
《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第1期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收入分析与预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皓波, 陈迅, Wang Hao-bo, Chen Xun 同济大学
上海管理科学 SHANGHAI MANAGMENT SCIENCE 2005,27(1) 6次
增加值; 4.赞助及冠名权等无形资产转让; 5.会展后部分固定资产处理回收价值; 6.会展收费(向参与国及组织收取的费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期将有半年之久,
而其它两大盛会(奥运会,足球世界杯)持续时间 均不超过一个月,这是它们之间重要区别之一。 在长达半年的展期中,上海将吸引以千万计的游 客来参与这次盛会。因此,门票收入将是2010年 上海世博会的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门票收入的 高低不单单取决于票价的高低,考虑到参观者带 来的其它附加收益,最为关键的还将是参展国、参 展组织以及参观人次的数量。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日
2.饶海琴.孙克任.高雪 政府投资决策的多目标均衡模型应用研究——基于上海世博会投入产出效益的预测分析[期
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9(6) 3.过聚荣.苏卉 历届世博会宣传模式的演变及其对上海世博会的启示[期刊论文]-上海管理科学 2007(6) 4.应莉雅 会展市场交易成本实例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2) 5.王琛 时尚类服装的短期需求预测方法[期刊论文]-上海管理科学 2006(6)
20 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收入分析与预测
。王皓波陈迅
摘要本文讨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基本的收入来源,指出门票与旅游收入将是2010世博会主要的 收益。在调查问卷以及上海往年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对门票与旅游收入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应分析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中规模最盛、影响最大的世博会.为了对世博效应进行定量评估,本文以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视角,将世博效应划分为确定性部分和不确定性部分来进行分析.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是在2003年,模型一依托本底趋势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模型,在1992年—2003年这一与世博无关的阶段,对上海市生产总值和对生产总值构成影响的多个变量进行拟合,得到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本底趋势线,然后用这一本底趋势线对2004年—2009年这一上海世博准备阶段的生产总值进行推算,从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实现对世博前期效应的完全剥离,并通过和上海市2004年—2009年的实际生产总值的比较,量化得出上海世博会在准备期对上海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模型二通过加入世博影响因子,以2004年—2009年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再次回归得到完善后的世博后期效应的预测模型,并对2010年—2015年这一上海世博会的后期影响作出预测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从互联网上查询得到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固定投资数据,结合固定投资的乘数效应,初步估算世博会给上海市带来的GDP总收入。

这两个模型,是对上海世博会的确定性影响作出了量化的评估。

最后,通过模型分析,系统论证上海世博效应,并结合实际,对世博效应的不确定性影响作出相应的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定量分析本底趋势线回归模型预测分析一、问题重述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它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由于世博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促进,世博经济也日益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焦点,为此本文通过建立有关上海近年的GDP与时间变量、政策变量等的模型,量化分析世博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对“影响力”的定性及定量影响力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也不可能完全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来完全量化。

因此本文在考虑到这一点的同时将世博带来的影响力分为确定性影响和不确定性影响两个方面。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将确定性影响力转化为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时,往往需要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

本文在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时,正是应用了这种方法。

通过两种不同的思路,分别建立模型。

上海世博会是在2003年申办成功的,模型一通过对1978年——2003年这一时期上海市的生产总值以及影响生产总值的各个因子变量进行分析,拟合出申办世博会成功之前上海市生产总值的保底趋势线,并用SPSS 软件求得回归方程。

然后用求得的这一方程进一步求得2004年——2009年这一世博准备阶段的剔除世博影响的上海市生产总值。

然后和上海市2004年——2009年实际的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得到世博准备阶段的实际贡献率。

从而实现将这一世博准备阶段世博影响力进行量化。

另外,本文在2004年——2009年的数据中,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世博这一影响因素,并对所有因素用SPSS 软件进行拟合,得到融人世博变量的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回归预测方程。

从而对2010年——2015年这一世博中后期上海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进行预测。

并且,在互联网上查询得到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固定投资数据,结合固定投资的乘数效应,初步估算世博会给上海市带来的GDP 总收入。

然而,有些影响力是不可能完全定量的去进行分析的,对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一些实际因素的分析和综合考虑,总结出了一些不确定性的影响所在。

三、符号设定j y :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上海市第j 年的生产总值;ij x :(i=1,2,3,4)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从1978年起第j 年;i b :为未知参数(i=1,2,3,4);为随机误差项。

,),2,1(n j g j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一本模型中,先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与世博无关的阶段为依托,建立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本底趋势线,建立生产总值和各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用SPSS 软件求解。

同时,以该模型为基础,推算出消除世博影响后上海市2004年——2009年的生产总值,并与实际的生产总值进行比较,从而可量化得到世博会准备阶段的贡献率。

模型假设1、假设在1992年——2003年,上海市的生产总值主要受到所设定因素的影响;2、假设在2003年——2009年这一世博准备阶段,世博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对上海市生产总值上;3、假设在所选取的时间段内,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对生产总值的影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予考虑;4、假设在2004年——2010年期间,上海市经济发展不受其它重大事件所干扰;模型建立与求解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本底趋势线:jj j j j g x b x b x b b y ++++=33221101、定义1j x 为时间序列变量,(1,2,,)j n =…,;时间序列变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随时问的推移而逐渐加强,这是由于宏观经济学认为在一定时间内(除去战争等突发不可抗力因素)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时间变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截止1992年,中国仍然没有完成工业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必将继续高速增长。

然而时间序列在本模型中表达的是中国地区工业化程度,因而在1992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将继续保持,但其增长的程度确是逐年递减。

2、定义()212i j F x =为发展变量,其中Fi 为菲波那契数列:()()()⎪⎩⎪⎨⎧≥+===−−3211121j F F j j F i i i 本文认为。

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发展变量与菲波那契数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借鉴马军海等学者的研究成果①,因为菲波那契数列具有螺旋形向外扩散的特征,一开始发展速度较慢,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积累之后进人高速发展阶段。

这种特性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特征相类似。

从80年代初的步履维艰直到现阶段的高速发展无不与菲波那契数列的特性相契合。

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

这表明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一阶段基本表现在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菲波那契数列在一定阶段之后的飞速发展十分适用于中国目前的高增长模式。

在运用此函数时发现,斐波那契额数列在最初i=1增长速度过快(例如i 取222=F 较11=F 增长率超过40%),实际经济的增长远不及此,经反复调整,我们从i=11开始取值。

在引入发展变量同时我们对发展变量与上海市GDP 作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在0.01的置信度水平下通过假设检验,二者存在相关性(见附件一)3、定义3 j x 为环境变量,其中f(j)为j 的函数:30.,(1,2,)().,(1,2,)j j w w n x f j j w j n ∈∉⋅⋅⋅⎧=⎨∉∈⋅⋅⋅⎩本文认为,如果宏观经济平稳有序,可忽略环境变量的影响。

反之,则必须考虑其波动。

2000年开始,表示客观环境即处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

根据2010年上海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表11992-2003年上海GDP 实际值年份1x 2x 3x 上海GDP实际值(亿元)199219.4301114.321993212.0001519.231994315.2601990.861995419.4202499.431996524.7002957.551997631.4203438.791998739.9603801.091999850.8304188.732000964.6614771.1720011082.2515210.12200211104.6215741.03200312133.086694.23通过用SPSS 软件拟合可以得到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本底趋势线为:123409.6048.039178.324649.033j j j y x x x =+−+(模型一结果及检验见附件二)用本底趋势线对2004年——2009年这一世博准备阶段的上海市剥离世博影响的生产总值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下表:表22004-2010年GDP 本底趋势线预测年份1x 2x 3x 上海GDP预测值(亿元)200413169.2807334.84200514215.3308114.68200615273.9108995.26200716348.41010003.84200817443.19011175.47200918563.74112375.97注:j x 1、j x 2均承接表1,j x 3作为环境变量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由于2004-2007年经济宏观运行平稳或者未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故而j x 3取0;2008,2009年金融海啸爆发并蔓延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所以j x 3取1.通过本底趋势线预测出来的剥离世博影响的预测生产总值,和上海市在2004年——2009年这一世博准备阶段的实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量化得到世博会对上海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见下表:表三2004年——2009年上海市预测生产总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年份上海GDP 实际值上海GDP 本底趋势线估计值世博影响力作用于GDP 的量化部分世博会对上海GDP 的贡献率(亿元)(亿元)(亿元)20048072.837334.84737.999.1%20059164.108114.681049.4211.4%200610366.378995.261371.1113.2%200712188.8510003.842185.0117.9%200813698.1511175.472522.6818.4%200914900.9312375.972524.9616.9%由表三可以得出,在世博会筹建期,世博会对上海GDP 的平均贡献率为14.48%。

实际值估计值)实际值(贡献率−=GDP 两者的散点图及趋势线见下图:图一:2003年——2009年上海市实际GDP 与预测GDP 对照图由以上图表可以得出,世博准备期间,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持续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逐步扩大的,这一逐步扩大的影响体现在世博会对上海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

(图表MATLAB程序见附件三)模型二本模型中,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引入世博影响因子变量,并结合实际对世博变量影响因子进行定义,再通过加权的方式,综合考虑世博因子的影响,并结合上海市2004年——2009年实际的生产总值用SPSS拟合出包含世博因子的回归预测模型。

从而根据模型的结果进行推测上海市未来几年中生产总值的情况,并求得相应的增长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