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六大效应
上海世博会对消费者的影响论述题

上海世博会对消费者的影响论述题解答如下:
1.丰富的消费选择: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国和
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选择。
消费者可
以在展馆和商业区域购买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体验
各种文化和创新产品。
2.旅游消费增加: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吸引了大量的国
内外游客。
这些游客在参观世博会的同时,也会增加他们在上
海的旅游消费,包括酒店住宿、交通、餐饮和旅游纪念品等方
面。
3.提升消费体验:世博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消费体验,不仅仅是
购物,还包括观赏各种文化表演、参与互动展览和体验创新科
技等。
这种全方位的消费体验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文化、科技、
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4.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世博会通常会展示各种前沿科技和创新产
品,这些展示可以引导消费者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品的关注
和购买。
世博会的举办还可以促进消费者对于环保、可持续发
展等议题的关注,推动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5.经济刺激效应:世博会的举办可以带动当地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除了旅游和消费增加带动的经济效益,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也
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建筑、物流、服务业等,从而刺
激消费和就业增长。
总的来说,上海世博会对消费者有着积极的影响,提供了更多的消费
选择和体验,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理性消费,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选择,充分享受世博会带来的消费乐趣。
上海世博会经济助推效应分析

住宿
,
、
餐饮
、
从 金 额上 预 计铁 路
。
交通 运 输 业 是 最 航 空 的整 体 收 入
、
,
、
增长 将 超 过
30%
预 期 餐饮
,
住 宿 业 的收
一
单 元 媛 博士 生
何
婕 ( 武汉
理
工
:
大 学经 济 学院
A
武汉
4 3 ( )( ) 7 ()
)
入 增长 超 过 4 0 %
3 5 %
。
购物也 将增长 2 5 %
类的
,
“
博 会 可 能 对 其 他 旅 游 景 点 有挤 出 效 应 慎预 测
(
因
、
探 讨 世 博 会 效 应 时上 海地 区 产 业
,
主 投资
随 着城 市 硬 件 条 件 的 改 善 世 博
。
此 对 非 上 海 地 区 的景 点 拉 动 内需 的 效 应 谨
。
结 构调 整的助 推作用
服 务业
会 还 带 来 很 多 引致 投 资
。
:
本文 论 述 了在金 融 危机 背
市 改扩 建 和 基 础 设 施 建造 必 然 带 动 经 济
,
动 上 海 周 边地 区 的旅 游 发 展
但 考 虑到 世
,
,
举 办世 博会 对 上 海地 区 经 济在
消 费和 就 业 方 面 带 来 的 乘 数 效
分析
以
增长
。
其次
” ,
,
除 了场馆
“
、
基建
”
一
民 币投 资 增 加
个
世博会对中国城市的影响

世博会对中国城市的影响
世博会“是各国经济、科技、 文化发展的奥林匹克”,也就是各 个国家展示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 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文化、展示自 己最新的科技成果的一个“竞技场”
举办世博会有四个效应。
• 第一个效应,在世博会申办的时候,有一种先发 效应。世博会申办过程当中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和 竞争。
上海世博会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城市人的生 活和工作方式。以城市为主题,在世博史上本来 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当今世界正处在新能源革命、 新产业革命、新的生活方式革命的前列,而中国 城市发展却正在经历瓶颈和阵痛,诸如粗放、环 保、可持续等方面的困惑。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 的节能、环保、低碳等理念,必然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中国未来城市和居民的生活。
第四,上海世博会首创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通 过国际遴选委员会选出最好、最新的节能减排生态建 筑,集中到世博园区进行实物展示。这些展示会极大 地宣传和推动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绿色、 环保、节能技术。 • 第五,在世博园区里进行了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的绿化建设, 整个绿化建设的面积达到106万平方米。
上海世博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最新的蓝图。本次世博会上那些 奇思妙想,饱含创意的“实验性”建筑,显然不只是为了标新立 异获得美的享受,比如俄罗斯童话般的世界、比如种满水稻的意 大利馆、比如木质结构的西班牙馆等等。按上海世博园区总规划 师吴志强的说法,这种实验绝不是空中楼阁,必将对中国未来城 市民用建筑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旅游的经济增量效应

文汇报/2008年/11月/17日/第010版论苑上海世博会旅游的经济增量效应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何建民北京奥运会历时16天,上海世博会将历时184天。
运用世界性节事所产生的旅游经济增量效应的分析方法,可以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带来十分可观的旅游经济增量。
世博会旅游经济增量效应的实现,涉及到下列诸多问题与对策。
一、克服瓶颈制约:完善旅游业接待服务体系旅游产业链或综合接待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信息、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点)、旅游餐馆、旅游饭店、旅游购物商店、旅游娱乐活动、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节事活动等要素或环节。
按照“木桶原理”,其中某一个要素或环节的“短板”会制约整个旅游产业链或综合接待服务体系潜力的发挥。
另外,构成旅游产业链的旅游企业往往具有“小和散”及临时组合的特点。
其中每家企业往往很短视,因此,非常需要由旅游主管部门事先专题调查研究,了解上海接待7000万世博会参观者的综合能力及其薄弱环节,克服瓶颈制约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世博会的旅游接待体系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1)缺乏优秀的导游人员。
(2)旅游交通的标志与信息系统不完善。
例如,上海新客站动车每一节车厢停靠的站台位置有时没有标示,旅客在站台上盲目寻找,列车员又站在车厢里,不到动车外主动引导旅客。
(3)旅游交通运力紧张及衔接协调存在问题。
二、保证服务质量:实施优质服务企业的认证与推荐制度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需要提前实施优质服务企业的认证与推荐制度。
参加认证与推荐的旅游企业应该包括旅游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如旅游交通企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景区(点)。
优质旅游服务的认证标准可以参照香港旅游发展局推行的“优质旅游服务计划”所规定的标准,至少应包括:(1)明码实价;(2)资料清晰;(3)优质服务。
建议由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主管旅游企业优质服务的认证与推荐工作,也可以授权给相应的行业协会——旅游饭店协会、旅行社协会等负责认证与推荐工作。
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大纲一、扩大上海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三、发展创意产业,深化会展研究四、完善超大型国际文化项目的运行机制1.如何判断艺术作品2.如何“采购”艺术作品3.如何运行、管理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五、锤炼城市精神,提高城市人素质1.城市精神2.如何提高市民素质六、普及上海世博会主题理念,推动上海长远发展知识点汇总T01:如何判断艺术作品T02:如何“采购”艺术作品T03:如何运行、管理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T04:城市精神T05: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正文文化产业是以经济方式来运行、统计和管理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新闻出版业、文化贸易服务业(例如广告、会展),广播电影电视业等等。
这些行业是“上海文化”的主体,影响了上海的整体道德水平、城市精神状态、社会群体心理等。
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要先看文化产业发展如何。
从总体上讲,上海文化产业符合上海的发展趋势:第一,总体规模。
2007年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6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9%;实现增加值683.2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GDP)5.6%。
第二,文化产业结构。
按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文化产业由文化服务业和文化相关产业两部分组成。
上海的文化服务业比重在稳步提高,2007年,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已达到64%。
而文化服务业中,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已成为核心层行业。
第三,文化市场稳步发展。
表现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文化服务业集中度稳步提高;新的文化服务领军企业或细分行业龙头相继出现;文化服务行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以文化产权和版权为核心的文化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有所改善。
这是上海文化产业的基本格局,构成了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上海和国际上的大都市相比,人均文化消费量、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专家们已提出不少对比数据和事实。
上海世博的多重效应

观 人数 保 守估 计是 7 0 0 0万人 次 ,是 奥 运会的 l 0倍 ,其 经济 规 模 比奥 运会 要 大 许多 。1 7 9 0年 大 阪世 博 会 对 日本 的 经 济结 构 调 整 和 国 民经 济 增 长 产 生 了 极 大 的促 进 作 用 ; 19 9 2年 赛 维 利 亚 世
需 求 ,预计 其 中 的 3 % 左 右 客 流 会 继 5
新 、金 融 环 境 的开 放 、金 融 服 务 的 逐
步 成 熟 在 内力 和 外 力 的 推 动 下破 冰 前
办 时 间 只 有 十 几 天 ,买 票 人 数 在 7 0 对 经济 的拉 动 作用 显而 易见 。 0
行 。上 海 有 银 行 业 人士 提 议 ,2 1 00年
室 t
1 5
本 期关注
网 上 银 行 一 体 化 的零 障 碍 沟 通 渠 道 ; 完 善银 行 卡结 算 环 境 ,实 现 世博 场馆 的 “ 现金 支付 ” 零 。
地 的集 聚效应 更加 显著 。
博 文 化 :讲 究 效 率 、崇 尚创 新 、追 求 卓 越 。有 专 家 预 言 :世博 会 在 文 化 沟
广泛 深远 的长期 效 应
已故 原 上 海 市 市 长汪 道 涵 先 生 曾 经说 过一 句 话 :“ 办 世 博 会 6个 月 , 举
个 世 纪 以来 ,人们 不 断地 为 着 一 个
主题,从世界各 地汇 聚到一 个地 方,
展示 各 自带 来 的产 品 和 技 艺 ,夸 耀 各 将 影 响上 海 发展 6 0年 。 ”这 句 话精 辟 自的故 乡和 祖 国 ,认 识 不 同 的人 和 文 地 阐述 了世 博会对 上海 的 长期效应 。 化 。它 告 诉 人 们 一 个 朴 素 的 道 理 :人 要表 达 。世 博 会 满足 了人 类 最 基 本 的
世博会带来的变化

世博会带来的变化世博会素有经济、科技和文化“奥运会”之称,历史上不少国家通过举办世博会带动了本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我国要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与友谊,反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中国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多元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更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遇。
是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1. 使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
“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
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
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世博会对举办城市的建设具有较长的后续效应,对城市形象、设施和环境的改善具有综合性和潜在性的影响。
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善。
比如世博动迁、旧区改造、城市绿化、交通网络等等,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
从世博会筹建到现在,我们住的更大了,公交线路更多了,出门便找到公园了……“翠拂行人首,城在绿中座”已经不是梦了。
人们周围生活环境和生活品位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是高科技、信息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
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

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摘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文章阐述了世博会的特征、价值及文化效应,并提出了如何利用上海世博会来有效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文化效应文化传播一、引言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sition或Word Exposition 或Word Fair,简称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历史悠久的、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大规模博览活动。
世界博览会不仅荟萃了世界人类所创造的最辉煌的新技术、新产品,而且常常伴以五彩缤纷的表演、别出心裁的景观设计,让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目不暇接且心灵震撼,是人们娱乐消费的体验场所。
世博会自1851年拉开历史帷幕至今,凝聚着全世界的智慧与梦想,留下了人类进步的足迹。
世博会始终是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也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孵化器。
世博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人们常将世博会比作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奥运会,就影响而言,它的作用可能比奥运会更大,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千千万万个体的命运常常因之而改变。
20世纪60年代起,世博会更多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多届世博会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反思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探讨发展与进步的真正意义。
世博会愈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诉求,在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不忘人文因素,在交流碰撞中观照人文情怀。
自此,世博会已不再简单地以时代、地域或类型划分,而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海洋,留给未来的遗产”、“人类·自然·科技——新生的世界”、“自然的睿智” ——所有主题都倾注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这也许正是世博会新的历史使命。
世博精神即“欢聚、沟通、展示、合作”的精神。
世博会上的创新主题、创新体制、创新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卷起一波又一波新浪潮。
世博会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巨大,可以说,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驿站,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区外, 免票游玩、 打折优惠 出了园区,上海世博门票还能给游 客带来更多惊喜。在上海及全国许多旅 游景点,出示世博门票都能享受优惠。 在 上海,参加此项优惠活 动的有 30 家 单位,涵盖了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最 主要的旅 游景 点。但是,试运营期间的观摩专场票不 在优惠范围,即每位游客只能凭世博会 的平日票或是指定日票享受优惠。在江 苏,南京、苏州、南通、盐城、镇江、徐 州、泰州、宿迁八个城市集体推出了 “相 约世 博”旅 游优惠活 动。世 博会期间, 持世博门票的游客在这些城市的景点可 享受不同程度的门票优惠。在陕西,从 5月1日至 10月 31日, 华清池、 骊山国家 森林公园、大 唐芙蓉园、碑 林博 物馆、 翠华山等 39 家旅游景区对持有上海世 博会门票的游客实行免票或打折优惠。 此外,世博会期间凭世博门票到宝鸡的 19 个景区游玩, 也可享受七折优惠。 (摘自 《中国经济网》 )
斯管只做了幕后演示,直到时机和发明 完全成熟后,萨克斯管系列才成套完全 推出, 一举夺取市场。 投入大而产出却难以精确衡量。尤 其对于成 为全 球合作伙伴的赞助商而 言,需要投 入更大的费用进行推广 。世 博会是一个展示会,企业参展也以形象 和实力、规模的展现为主,世博能带来 多少产品的销售、新增多少顾客很难精 确计量。对于租赁场地进行经营活动的 企业来说,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是否适销 对路, 客流量有多大, 能够产生多少回报 也是待解的未知数。对于特许经营的企 业 来说,展 会和 特 许经 营权 具有 时效 性。生产的产品太少,不能充分满足市 场,该赚的钱没有赚到 ;生产的产品太 多,造成积压和资金占用,一旦展会期 间没有销售成功,展会后的销售将失去 时效意义和新鲜感。 世博会是一个世界级舞台。来自全 球的展商和参观者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各 异,这要求无论是参展方还是展会服务 提供方都要尊重彼此的差异,一旦有失 偏颇将导致国际声誉受损。 (摘自 《经理人》 )
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策略
佚 名
大型股票投资策略 大型 股票是指股本 额在 12 亿元以 上的大公司所发行的股票。这种股票的 特性是,盈余收入大多呈稳步而缓慢的 增长趋势。由于炒作这类股票需要拥有 较为雄厚的资金,因此,一般炒家都不
马思图拉发薪制
南乡子
轻易介入这类股票的炒买炒卖。对应这 类大型股票的买卖策略 : 一是可在不景 气的低价圈里买进股票,而在业绩明显 好转、股价大幅升高时予以卖出。同时, 由于炒作该种股票所需资金庞大,故较 少有主力大户介入拉升, 因此, 可选择在 经济景气时期入市投资。 二是大型股票 在过去的最高价位和最低价位上,具有 较强的支撑阻力作用, 因此, 其过去的高 价价位是投资者现实投资的重要参考依 据。 中小型股票投资策略 由于炒作中小型股票所需的资金较 之大型股票要少,较易吸引主力大户介 入, 因而股价的涨跌幅度较大, 其受利多 或利空消息影响股价涨跌的程度也较大 型股票敏感得多, 所以经常成为多头或空 头主力大户之间互打消息战的争执目标。 对应中小型股票的投资策略是耐心等待 股价走出低谷,开始转为上涨趋势且环
巴西 有一个家 族 式的 机 械 加工企
上海世博门票用途多
园区内,看演出和电影 在园区内,世博门票可以享受主题 馆或单个热门场馆的预约服务,也是一 些文艺演出和电影的观看入场券。上海 世博文化中心周一至周五每天 16:00 和 19:00 都有东方歌舞团的大型文艺演出, 游客凭门票可以免费换取当日入场券。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韩流明星演唱会等 精彩演出也在世博文化中心上演,游客 也可凭门票免费换取入场券。此外,每 天 10:30 开始,世博文化中心六楼的世 博国际影城将轮番上演各国电影及世博 会官方宣传片 《城市之光》 ,游客可凭门 票免费兑换电影券。 72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
2010 07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71
财富文摘
Finance & Accounting
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以 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 效 应四 :提 升中国和 上 海 的国际 形 象。 博会是举 办国家展 示其经济、 世 文化 和 社 会发 展 水平 的 窗口,是 一 个 国家崛起并获得世界承认的重要标志。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可以让更多 的人了解上海、 了解中国, 树立中国和平 崛起的国际形象。 效应五 :改善上海基础环境。 上海 世 博会的筹办 将显著地改善上海的交 通、通讯、居住环境,为进一步提升产 业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将有 利于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为上海的长远 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效 应六 :提 升 城 市人 文精 神 和 科 学文化素养。 世博会筹办期间,上海为 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所作的努力有利于提 升城市人文内涵和精神文明 ;而在世博 会举办期间,上海也能学习到不同的人 文精神和文化传统,进而提升自身的城 市精神。同时,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 示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未来科技 和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展示中国在绿 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的贡献。 (摘自 《新华网》 )
07
业,在董事长马思图拉的带领下,企业 规模扩大了将近一倍,员工数量也就有 了相应的急剧增长。 有段时间, 马思图拉 发现企业的利润呈周期性的波动,每个 月的第一个星期业绩就会下滑。这是企 业扩大规模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调查后发现,前些时间企业招进了大量 北部山区的青壮年,他们会在每个月月 初发薪的那几天,下班后结伴去酒吧喝 一种添加了野果汁液的酒,这种酒味道 醇厚,喝下去后让人非常兴奋,酒醒后 却异常疲倦。因为是结伴去的,场面热 闹, 所以每次这些员工喝酒总会过量, 以 致于第二天上班时异常困倦,自然也就 影响到了工作效率。 几个管理人员建议,要么找酒吧老
陆雄文
上海世博会的六大效应
效 应一 :促 进 上 海乃至全国的 经 济和就业增长。 历史经验表明,世博会 的举办能在一定程 度 上推动举办国特 别是主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和就业增长。大阪世博会、新奥尔良世 博会和筑波世博会分别为日本、美国和 韩 国 的 GDP 增 长 贡 献 了 2.1%、0.1% 和 0.75% ; 2000 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为 德国带来了超过 120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上海世博会在筹办期间,平均 每 年 对上 海 GDP 增 长 的 拉 动 约为 2% ; 预计世博会举办期间,将直接带动房地 产和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帮助上海 GDP 增 长 5%。此 外,预 计上 海 世 博 会 将在管理、经营、安全保卫和文化娱乐 领域创造 22 万~ 25 万个就业机会。 效 应二 :推动 长 三角地区 及 沿 长 江流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从历史上来 看,举办世博会能推动以举办城市为核 心的经济圈的形成。 例如, 日本太平洋沿 岸城市群就是由1970 年成功举办大阪世 博会而最终形成的,以大阪为核心的关 西经济带造就了日本经济长达十年的辉 煌 ;英国伦敦世博会促成了以伦敦— 利物浦为轴线,沿泰晤士河扩展的产业 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的产生 ;芝加哥世 博会紧密联系了北美五大湖城市圈。上 海世博会将有助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 角区及沿长江流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并形成资本、 人才、 信息等资源汇聚, 不 断输出服务和品牌。 效 应 三 :推动上 海 及长 三角地区 产业转型。 芝加哥世博会有力地推动了 美国服务业尤 其是 文化休闲产业的发 展,为美国经济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 ;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期间,第三产业比上 年增长了 3.2%,速度明显高于整体的经 济增长。因此可以预计,上海乃至整个 长三角地区能够借助世博会实现产业结
财富文摘
Finance & Accounting
到关注。 蓝 带 啤 酒 :小 丝 带 成 就 大 品 牌。 1893 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一款瓶 颈上扎着蓝色丝绸带的啤酒获得了世博 会的最高表彰, 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蓝 带啤酒” 。这也就是日后百年品牌 “蓝带 啤酒” 的缘起。 事实上, 这款酒当时是以 贝斯特啤酒的名称参展的。它解决了当 时尚属新鲜事物的瓶装啤酒易变味的难 题。蓝带啤酒所选原料精纯优良,瓶子 质地坚实,气足味纯,受到了人们的推 崇。自从芝加哥展会上一炮打响后,蓝 色 丝绸带的贝斯 特瓶 装啤酒就格 外流 行,公司还不得不特意去采购蓝绸带来 装饰 瓶 装啤酒以满足消费 者的这种偏 好。 随后, 蓝带成了贝斯特精选啤酒的符 号标识。并且在芝加哥世博展会 5 年后, “蓝带啤酒” 被正式注册为商标,揭开了 百年品牌的序幕。 柯达相机 :简单轻松吸引关注。同 样是在 1893 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 柯达相机风靡一时。柯达小姐身穿醒目 的黄色广告服成为展会上靓丽的风景。 “ 你按快门 喀达’ ‘ ,万事留给 柯达’ , ‘ ” 这句柯达创始人伊斯曼的豪语, 吸引了众 多观众驻足。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照相机 已经在 1877 年发明出来, 但照相技术和 设备非常复杂,照相时人们如同背着一 个实验室,带着黑色大帐篷、水箱以及 厚厚的感光板。伊斯曼发明出了小巧轻 便、操作简单的相机。一开始只是白 胶卷。而在芝加哥世博会上,伊斯曼带 来了彩色胶卷,一如柯达小姐身上的服 装一样多彩醒目,成为展会上的热点。 规避世博风险 作为展示一流技术和产品的世博盛 会, 无论是参展方还是商业活动参与者, 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情报被盗。尤其是将还未完全商业 化的最新技术泄密出去,造成竞争对手 抢先一步而导致最初发明发现者市场被 动, 功亏一篑。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 布鲁塞尔工业博览会前呼声颇高的萨克
板商量,让他们放弃在酒中添加野果汁 的做法 ;要么限制这些员工饮酒,违反 者将被开除。马思图拉则认为那是酒吧 老板和员工们的权利和自由,自己无权 干涉。经 过考虑,他决 定改革发 薪制。 他将原来实行的每月固定月初第一天为 发 薪日改为月初、月中、月末三个发 薪 日,愿意在后面两个发薪日领取薪水的 员工, 可以多拿到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利 息。这个制度实施以后,员工们再也不 像原来那样在月初扎堆饮酒了,企业的 效益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摘自 《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