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策略及考场作文复习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策略与考场作文复习

表达应用
(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表达应用
(3)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写 作 (4)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5)能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恰当地运用记叙、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表达应用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表达应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及运用,约占30%。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约占30%。 写作,占40%。
显
能力
2.正确处理高考与学考的关系 抓学考打基础,促提高为高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二、学考说明解读
1.考试时间
语文学考的固定日期和时间安排表(每年的10月和4月)
日期
下午
第二天 (周六)
语文
3:40-5:00
2.考核要求和考核等级
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 高中学考科目的等级划分
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21.氓/《诗经》★
6.赤壁赋/苏轼★
22.离骚(节选)/屈原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23.蜀道难/李白★
8.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24.登高/杜甫★
9.六国论/苏洵★
2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6.虞美人/李煜★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7.雨霖铃/柳永★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l~5)基 本篇目如下: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现代文复习

“随匾随大上透观金便”大过,匾豪便字书讲黛、门坐。“究玉 乌贵在守是敕的的 木族那门随造布眼 錾的里人随宁局睛银气,不便国,,的而是派便府华我对是一,,”贵果们联“个而五的看,然列两是个陈到那坐个华与大设了等”,冠字别,贾级排而丽。那府分家列是服连皇那明整十。不续帝宏的齐来同使御伟礼;个用书的。仪穿;四的外,着不个不是
2.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艺术效果如何?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 提示:①碧云天——烘托气氛;②黄花地——诗情画 意;③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 ④霜林染醉——促人想象。都表达了愁苦之情。
二、阅读【滚绣球】,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3.这支曲子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提示:如“迟”“疾”“系”“挂”“迍迍”“快 快”“却告了……又早……”“松了”“减了”,每一 个词都在咏叹不忍分离的苦楚。其中有三个“恨”字: 一恨刚摆脱相思苦,又要被迫分离;二恨柳丝难系,斜 晖无情,只希望马儿慢走,车儿紧随,两人多呆一会 儿;三恨长亭已近,分别在即,痛苦的心情有谁能知? 越“恨”越深广,表现了离别时复杂的感情。
2、分析“摔玉”这一情节,宝玉为什么摔玉? 表现了什么?
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 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象征着他追 求自由与平等,不愿被封建礼教所束缚。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
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 张。那管世人诽谤!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备考策略及考场作文复习

方面,有整体阅读的意识。 之三:确立主题方向。由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推出
抽象的、普遍的结论或道理,明确写作方向,作为自己作
文的灵魂。
2.命意作文的“炼意”(审题)示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6年4月浙江学考题)
理解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现 括自然科学和社会 (5)分析语言特色
代 科学类文章)
(6)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
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综合
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 ( 包 括 诗 歌 、 散表达艺术
内容类别 考试要点与要求
能力要求
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识记
及运用 代常用规范汉字
(2)理解常用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理解、表
正确使用
达应用
(3)能辨析常见的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理解
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 600字。
提取信息 全面把握
农夫幸福也苦恼;牛被人管,人被牛束缚 ……
幸福与苦恼、方便与不方便、语言与思维 ……总是互为依存
解决审题“准” 针对材料本身
提升原理 对客观世界中的利弊好坏得失要有正确的 解决审题“深”
(四)考场作文的关键和重点:
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应对语文作文考试

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应对语文作文考试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时期,其中语文作文考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学生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应对语文作文考试的一些建议。
一、充分了解作文考试要求在复习阶段,同学们首先应充分了解作文考试的要求,熟悉题目的命题方式和考察要点。
可以通过回顾历年的语文作文题目,分析命题方向和重点,了解各类作文题型的特点和要求,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积累并运用大量的素材语文作文需要充分的论据和事例来支撑观点,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积累各类素材,包括文学知识、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等。
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研究,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作文时,灵活运用这些素材,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三、多练习各类作文题目在高三复习阶段,同学们要多做各类作文题目的练习,通过实际动手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参考历年的作文题目,进行模拟写作。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升作文的写作技巧。
四、注重写作结构和逻辑性作文的结构和逻辑性是作文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构建作文的框架,合理划分各个段落,将内容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
同时,要注重逻辑性,保持思路的连贯和观点的完整,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出现让人困惑或者不清晰的地方。
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美观度语文作文的语言表达是评价作文的重要方面。
在复习阶段,同学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注意用词的精准和恰当。
同时,要注重表达的美观度,通过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使作文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注意一些经典的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作为一门文科科目,语文作文也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复习阶段,同学们要培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
浙江学考语文总复习方法技巧四

返回
题型一
复位式连贯
复位式连贯题多是从语段中抽出一个或多个句子,要求考生 根据语境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子。有时也把它当作选用句式进行 考查。
一话题表述要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 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 或思想观点。设题时往往从这一视角入手进行命题。解题时首先 要确定话题的陈述对象或中心,然后检查思维是否衔接紧凑,句 式是否贯通一致。如果一个话题中途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 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
返回
分析: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可用 “做”代替,同时去掉“来”字前面的逗号。另外,“不必 要的”多余,“浪费”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浪 费”。 3.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在语言运用中,一些句子往往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 或因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 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 避免语意含糊。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方法技巧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鲜明、生动技法例析
一、语言表达简明 4 法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 不会产生歧义。该考点既可在病句题中考查,也常结合修辞、 连贯等一起设题。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 敲语句,看有无冗余重复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 是否费解。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返回
[即时巩固] 1. 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 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 2018~2019 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由原来的 22 个
①
教学班级增加到 28 个。 由于我校教室本已十分严重不足, 因此
浙江高中语文学考现代文复习

似贬实褒 正文反作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奈凄凉。可怜辜负好韶
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
梁:莫效此儿形状!
2021/10/10
75
贾宝玉形象
理解《西江月》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分析: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 宝玉,而实际上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 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 求,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 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 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性乖张”。表现了 他对反对封建蔑视世俗的性格
2021/10/10
97
5.“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什么?
明确:你的到来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三 十年的工夫没有让你忘记对我的恨,你到底还是找到我并将对 我实施报复。
2021/10/10
98
6.如何理解鲁侍萍撕碎支票这一举动? 明确:这一举动体现了鲁侍萍的自尊、刚强,表现了她对 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和金钱的蔑视,对不公平社会 的抗议,经过这么多年的磨难,鲁侍萍已经变得刚毅、顽强。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赏析作品的主
3、分析作品结构。
要表现手法。
4、概括作品主题,对作
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2021/10/10
93
《雷雨》
(一)阅读课文第一层“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开头至“鲁侍萍 朴 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说说下面舞台说明中“自然地”和“慢慢地”的作用。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明确:“自然地”,这是鲁侍萍30年前的习惯性动作,暗示了 侍萍的身份;“慢慢地”显示了侍萍看到熟悉的摆设后内心的痛苦
浙江学考作文复习PPT课件

普通层次:巧用排比和比喻,形象生动有气势。
深入层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抽象的情感,并紧扣题意“遗失的
童真”。
高级层次:修辞上巧用排比和比喻,论述上借助用典和类比,不仅紧扣
题意“遗失的童真”,而且暗含了童真遗失的原因是社会环
境和教育,为下文埋下C了HE伏NLI笔。
11
4.议论性散文论证过程怎样异彩纷呈
抽象的、普遍的结论或道理,明确写作方向,作为自己作
文的灵魂。
CHENLI
5
2.命意作文的“炼意”(审题)示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6年4月浙江学考题)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 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 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议论性散文论证部分会提出几个分论点,分别放在 自然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为整篇文章醒目立论增光添 色。
在分论点的阐释中,要突出三个亮点:
CHENLI
12
(1)让事例精当一些
先举一个或一组事例(包括正反),文字一定要简 洁,后面一定要就例发表议论。 (2)让论证丰富一些
各种句式综合运用 表达力求丰富多彩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 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 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 600字。
提取信息 全面把握
农夫幸福也苦恼;牛被人管,人被牛束缚 ……
学考写作备考
(一)浙江省历年学考作文特点
时间
要求
2014年1月 一味地怀疑和一味相信
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卷答题策略(精品备考资料)

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卷答题策略一.考纲解读浙江省《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
具体要求如下: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考查重点近几年浙江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小说,散文较少涉及。
小说以微型小说为主,散文以叙事、写景、抒情类为主。
三.命题规律近几年浙江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规律:1.选材范围较广,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艺术价值都很高。
2.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考生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还间接考查了学生的写作分析能力。
其中小说主要考查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
散文主要考查理解重要词句,鉴赏散文语言、艺术手法,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等。
3.从考查形式看,题型、数量、分值一直比较稳定。
通常设置五题,20分。
五道题都是主观简答题,其中一题多为探究题。
答题策略文学类文本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回答问题,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1.弄清题干中所隐含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意由哪些方面构成,题干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选择
题序 1 2 3 4 5 6 字音 字形 成语运用 语病 衔接 修辞
题点 3 3 3 3 3 3
赋分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内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常识
古今义 翻译 诗歌理解与分析 实词解释(文言选段阅读) 虚词用法与意义(文言选段阅读) 赏析(文言选段阅读) 理解与分析(现代文选段) 概括(论述类小阅读)
(4)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文、小说、戏剧 ) 品的艺术魅力 鉴赏评价
(5)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鉴赏评价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 理解 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 理解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综合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评价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8)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 识记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3.教学进程安排科学合理 (1)从高一开始,保证规定课时,杜绝学校“拆东墙补 西墙”行为。 (2)保证高二第一学期留有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进入学 考的复习阶段。
4.优化复习内容和方式
核心:基本篇目 重心:文言文 第一阶段:分册过关,逐篇梳理 第二阶段:依点复习,专题训练。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缺。
*默写范围为基本篇目中《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14 版)要求背诵的内容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l~5)基 本篇目如下:
1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8.鸿门宴/司马迁 2.劝学(节选)/《苟子》★ 19.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师说/韩愈★ 20.雷雨(节选)/曹禺 4.想北平/老舍 21.氓/《诗经》★ 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22.离骚(节选)/屈原 6.赤壁赋/苏轼★ 23.蜀道难/李白★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24.登高/杜甫★ 8.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25.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9.六国论/苏洵★ 26.虞美人/李煜★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7.雨霖铃/柳永★ 28.《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 12.荷塘月色/朱自清 29.项脊轩志/归有光 13.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30.长亭送别/王实甫★ 14.祝福/鲁迅 31.逍遥游(节选)/《庄子》★ 15.五人墓碑记/张溥★ 32.兰亭集序/王羲之 16.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8)正确理解和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 理解、 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分析综合 (9)了解识记基本篇目涉及的有关文化常识 识记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2.语文课堂教学落在实处 课堂教学应该化难为易,化贫乏为丰富,化抽象为具 体,但不可以化平易为深奥,化通俗为艰涩,化朴实为飘 渺。教学要追求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前提下的艺术化,不要 随意边缘化、追求异端化(哲学化、庸俗化)、简单生活 化、盲目实践化、抽象人生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学科本位:
首 页
B 30
上 页 下 页
C 30
末 页
D 20
E 不超过5
3.学考考试内容与要求
内容类别 考试要点与要求 能力要求 基础知识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识记 及运用 代常用规范汉字 (2) 理解常用词语 ( 包括熟语 ) 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理解、表 正确使用 达应用 (3)能辨析常见的语病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理解
下 页
末 页
三、学考备考策略和方法 1.日常教学妥善教材处理 (1)教材的整体处理: ①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的处理; ②单篇教学与多篇教学的处理; ③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 ④不同文体教材的处理; ⑤长文与短文、难文与易文的处理等。 (2)教材的单元(或单课)处理 (3)知识系统相关性处理
高中语文要与时俱进,自觉减负,为学生,也为我们教师自己。 策略是:上透有用的,多看有益的,会写有效的,能说出彩的。
(主题中心)
“炼意”要诀 之一:抓住主要信息。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把握材 料的思维指向,包括内容倾向和情感意向。 之二:明确主体意图。提炼观点尽可能涵盖材料的各 方面,有整体阅读的意识。 之三:确立主题方向。由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推出 抽象的、普遍的结论或道理,明确写作方向,作为自己作 文的灵魂。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四、学考写作备考 (一)浙江省历年学考作文特点
时间 要求
一味地怀疑和一味相信 关于“精神空间”的思考 在体验、回味乐趣的过程中, 我们变得更深刻、更丰富 “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的讨论 老师告诫记住人有三根骨头 关于幸福与苦恼
归类 命意
备注
提供文字材料,议论为主
2014年1月
2014年7月 2015年1月 2015年7月 2016年1月 2016年4月 2016年10月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实用类和论述类文 (1)理解文中重要慨念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 本阅读(实用类文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综合 本包括访谈、调查 分析综合 报告、新闻、传记 (3)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 等,论述类文本包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综合 现 括自然科学和社会 (5)分析语言特色 分析综合 科学类文章) 代 (6)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综合 文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综合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综合 阅 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 分析综合 ( 包 括 诗 歌 、 散表达艺术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二、学考说明解读
1.考试时间 语文学考的固定日期和时间安排表(每年的10月和4月)
日 期 第二天 语文 (周六) 下 午
3:40-5:00
2.考核要求和考核等级
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 高中学考科目的等级划分
等级 人数比例% A 15
提取信息
农夫幸福也苦恼;牛被人管,人被牛束缚 …… 幸福与苦恼、方便与不方便、语言与思维 ……总是互为依存 对客观世界中的利弊好坏得失要有正确的 态度,要学会变通,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全面把握
提升原理
解决审题“准” 针对材料本身 解决审题“深” 联系社会人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5年10月浙江学考题) 在确定高考选考科目时,小明很苦恼。他想按自己的兴 趣爱好、个性特长选学科。但是家长认为要现实一些,选择 对升学有利的学科。 作为同学,你给他写一封信,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符合书信格式。③ 信中如涉及你的母校校名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XX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四)考场作文的关键和重点:
加强审题指导 注重炼意训练 审题是 关键 表达是 重点 掌握基本技法
落实多种操练
提升理性思辨 优化表达能力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五)考场作文的审题技巧
1.命意作文的“炼意”(审题)原理 定位
(文体形式)
定向
(思路方向)
定意
(内容情感)
定旨
审题准 扣题紧
立意新 主题深
感情真 才识显
表达清 书写明
追求一点文化色彩,显示一种哲理思辨。 写记叙性文章,多一点细节,多一点情感,多一 点理性;写议论文章,多一点分析,多一点思考,多 一点感悟。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三)考场优秀作文成文流程
写出文趣 紧扣题意 构思立意 提升主题
展示特色
大彻大悟:好作文就这样诞生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末 页
(1)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 (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写 表达应用 作 (4)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5)能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恰当地运用记叙、 表达应用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表达应用
3
3 3 3 3 3 3 3 3
课外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内 课外
16
填空 简答 作文 17 18 19 20
理解与分析(论述类小阅读)
名句默写 对文中内容作简要说明(文学类选段阅读) 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文学类选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命意作文) 上 页 下 页 首 页
2.命意作文的“炼意”(审题)示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6年4月浙江学考题)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 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 。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 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 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