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名言

合集下载

经典儒家名言

经典儒家名言

经典儒家名言推荐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集锦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一、仁爱篇1. 《论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用自己不希望遭受的待遇对待他人,倡导了一种宽容、仁爱的道德观念。

2. 《孟子·尽心上》:“人之性,善恶皆备焉;其所先学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本善,人们应该以良好的品德作为先学之事,从小就培养出善良的品性。

二、修身篇3. 《大学·修身》:“修身而正其家,其身之理也。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先修身,使自己道德修养完善,然后才能影响和改善家庭,实现个人与家庭的和谐共处。

4. 《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要通过不断温习已学知识,使其牢固掌握,从而能够运用于新的学习和教学中。

三、治国篇5. 《大学·治国》:“治国必先齐其家。

”这句话强调了治国之道的首要是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使家庭和睦,个人品德高尚,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6. 《孟子·滕文公上》:“礼者,治之纲纪也。

”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它是治理国家的纲领和准则,能够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四、修身篇7. 《中庸·中庸》:“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中庸,才能使国家和民众长久稳定。

8. 《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少言而多行,注重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五、修身篇9. 《论语·颜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应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给他人。

10. 《大学·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说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和逻辑,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儒家经典名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仪等,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儒家经典名人名言

儒家经典名人名言

儒家经典名人名言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6、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7、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红楼梦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吴承恩9、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1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3、天生我才必有用。

——李白14、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15、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与人交,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9、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20、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2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2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2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6、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7、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29、从来没有抱什么希望的人也永远不会失望。

——萧伯纳30、生活中的主要危险来自那些想要改变一切或什么也不想改变的人。

儒家经典语录

儒家经典语录

儒家经典语录1.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论语·季氏》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雍也》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学而》7. 为国之道,以德为先。

- 《大学》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中庸》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道德经》10.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佳。

-《孟子·离娄下》11.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孟子·滕文公上》12. 忠恕之道,仁者先行。

-《左传》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15.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易经》1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诗经·卫风·木瓜》1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社会》1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论语·阳货》19. 有志者事竟成。

-《荀子·劝学》20. 心正则人正,心邪则人邪。

-《中庸》22.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大学》24. 吾之于人也,如彼之于我也。

-《论语·卫灵公》25. 夫人不可无义,义不可无礼。

-《礼记》2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9. 有志者事竟成,有缘者人自到。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31.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中庸》3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书经·尧典》3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记·中庸》36. 取义之道,无非三者:静而明,朴而诚,简而能。

-《荀子·劝学》3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39. 以身作则,不以规矩。

-《礼记·中庸》40. 闻以知天下,观以察民情。

关于儒家经典的哲理名言

关于儒家经典的哲理名言

儒家经典的哲理名言: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
语》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7.“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
—《中庸》
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
9.“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10.“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
11.“一言而可以丧邦。

”——《论语》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曾子》
13.“凡为人子之理,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
《礼记》
14.“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
—《礼记》
15.“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左传》
16.“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
—《尚书》。

儒家经典名言10句,饱含智慧,让你明白好多!

儒家经典名言10句,饱含智慧,让你明白好多!

儒家经典名言10句,饱含智慧,让你明白好多!儒家经典名言10句,饱含智慧,让你明白好多。

1.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孝经·三才章》。

告诉民众区别美好和丑恶,民众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

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懂得爱别人的人,别人才会真诚的去爱他。

懂得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才会恒久的尊敬他。

爱与敬是一种双向的关系,有播种才有收获。

要想赢得别人的关爱和尊重,首先要学会关爱和尊重别人。

3. 政不正,则君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礼记·礼运第九》如果在政事上不能行正道,以致发生重大政策错误,那么君主的地位就非常危险了;国君的地位岌岌可危,大臣就有可能背叛,小官吏就会乘机盗窃国家财务。

4.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千里马跳跃以此,也没有十步之远。

劣马拉车走一天,也会走很远的地方,关键在于能够坚持不懈。

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知道应该达到的目标,才能有坚定的方向;有坚定的方向,心态才能宁静;心态宁静了,才能随处而安;随处而安,才能周密地思虑;周密地思虑了,才能得到希望达到的结果。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广博的学习,详细的审问,慎重的思考,懂得分辨,坚持不懈的执行。

儒家通过“学”、“问”、“思”、“辨”、“行”五个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

7.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荀子·正名》。

名称并没有固定适宜的,而是人们约定命名的,约定俗称之后,便是合宜的,那些约定俗称不同的,便是不合宜的。

8.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说:“人们所犯下的过错,总是和他同一集团的人所犯下过错是一致的。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儒家名言名句

儒家名言名句

儒家名言名句儒家名言名句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儒家名言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儒家名言名句1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宋轼《晁错论》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经典名言
[标签:栏目],儒家经典名言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2、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周易》
5、絺
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8、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论语》
9、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琴瑟再御,岁月静好。

《诗经》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1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
13、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17、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18、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19、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21、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
22、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
23、未知生,xx 死?《论语》
24、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xx》
2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2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27、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左传》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29、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君子以言有物,而行xx。

《周易》
32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
33、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
34、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35、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
36、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37、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论语》
38、为xx,功亏一篑。

《尚书》
39、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
40、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41、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
42、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诗经》
43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
44、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4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
4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
47、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礼记》
48、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
49、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xx》
5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
51、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
52、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尚书》
5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5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中庸》
5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56、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周易》
57、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
58、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59、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尚书》
6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6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62、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
63、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
64、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尚书》
6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左传》6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
6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诗经》
6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
70、xx 让,光被四表。

《尚书》
71、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7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7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7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75、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尚书》
7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
7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78、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

《礼记》
79、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
80、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礼记》
8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8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83、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84、圣
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
8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8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
87、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xx》
88、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89、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
9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