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PPI中文说明
网络广告术语中英对照表及解释

网络广告术语中英对照表及解释网络广告术语中英对照表及解释:1. CPM (Cost Per Mille) - 千次展示成本The cost an advertiser pays for one thousand ad impressions.2. CPC (Cost Per Click) - 每次点击成本The cost charged to an advertiser for each click on their ad.3. CPA (Cost Per Action) - 行动成本The cost an advertiser pays for each desired 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their ad, such as a purchase or sign-up.4. CTR (Click-Through Rate) - 点击率The ratio of users who click on an ad compared to the total number of users who view the ad.5.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 投资回报率The profitability of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or investment, calculat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return compared to the cost.6. Impressions - 展示量The number of times an ad is displayed to users.7. Reach - 达到人数The total number of unique users or audience members who have been exposed to an ad.8. Conversion - 转化The act of a user completing a desired action as a result of an ad, such as making a purchase or filling out a form.9. Banner Ad - 横幅广告A graphic ad that typically appears across the top, bottom, or side of a web page.10. Native Ad - 原生广告An ad that matches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it appears on, providing 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11. Retargeting - 重新定位A strategy that displays ads to users who have previously visiteda website, in order to keep the brand or product top of mind.12. A/B Testing - A/B 测试A method of testing two versions of an ad or webpage to determine which one performs better.13. Click Fraud - 点击欺诈Illegitimate clicks on ads generated by manual or automated means, often in order to inflate click numbers or exhaust an ad budget.14. CTA (Call-to-Action) - 行动号召A statement or instruction that encourages users to take a specific action, typically included in an ad or landing page.15. Ad Blocker - 广告拦截器Software or browser extensions that prevent ads from being displayed to users.16. Landing Page - 落地页The specific webpage that a user is directed to after clicking onan ad or call-to-action.17. Organic Traffic - 自然流量The visitors to a website that come from unpaid, non-advertising sources, such as search engine results or direct visits.18. Keyword - 关键词A word or phrase that users search for, and that advertisers can bid on to have their ads shown when those keywords are used.19. Sponsored Content - 赞助内容Content that is created or promoted by an advertiser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publisher, with the goal of reaching a specific audience.20.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 程序化广告Automated buying and selling of online ad impressions,typically using real-time bidding algorithms.请注意:术语中文解释为了简洁明了可能不是完全准确的,请根据具体上下文和需求,参考上述解释的基本意义。
优化操作数解释

优化操作数选解释一基本光学特性EFFL--有效焦距,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
它是针对近轴系统的,对于非近轴系统可能会不准确.PIMH--在指定波长的近轴像面上的像高PMAG--近轴放大率AMAG--角放大率。
这是像空间和物空间之间的近轴主光线角度的比值。
对于非近轴系统无效.ENPP--相对于第一个面的入瞳位置,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
这是近轴光瞳位置,仅对中心系统有效.EXPP--相对于第一个面的出瞳位置,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
这是近轴光瞳位置,仅对中心系统有效.LINV--系统的Lagrange 不变量,WFNO--工作F/#POWR--指定编号的表面的权重EPDI--入瞳口径,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ISFN---像空间F/#EFLX--在现定X 平面上的,指定范围内的表面的主波长的有效焦距,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EFLY--在现定Y 平面上的,指定范围内的表面的主波长的有效焦距,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SFNO--在任意定义视场和波长时计算的弧矢工作F/#TFNO--在任意定义视场和波长时计算的弧矢工作F/#二像差SPHA --指定表面产生的球差贡献值COMA--指定表面产生的彗差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是针对整个系统。
这是由塞得和数计算得到的第三级彗差,对非近轴系统无效ASTI--指定表面产生的像散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是针对整个系统。
这是由塞得和数计算得到的第三级色散,对非近轴系统无效FCUR ---指定表面产生的场曲贡献值DIST--指定表面产生的畸变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使用整个系统。
同样,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畸变以百分数形式给出。
这是由塞得系数计算出的第三级畸变,对与非近轴系统无效DIMX--最大畸变值。
它与DIST 相似,只不过它仅规定了畸变的绝对值的上限。
视场的整数编号可以是0,这说明使用最大的视场坐标,也可以是任何有效的视场编号。
注意,最大的畸变不一定总是在最大视场处产生。
dpi ppi dp 详解

喷墨打印机在表现一个颜色的浓淡时, 并不能像激光数码输出那样通过激光的 强弱直接生成浓淡不同的颜色,而是通 过墨点的多少来体现。需要浓的颜色, 就多喷几个墨点,需要淡的颜色就少喷 几个墨点。
在表现丰富多彩的其它颜色时,喷墨打印机 也不能直接用不同的墨水合成出这个颜色, 而是通过不同颜色墨点的不同数量来“组合、 模拟”。这种组合也是基于CMYK色系的,虽 然现在有6色、8色甚至16色的喷墨打印机, 只是多了几种淡色调的墨水而已,基本上还 是基于利用青、品红、黄三色来合成其它各 种色彩,用黑墨辅助调和明暗以及打印纯黑 色。 仍以图片上的这个“像素点”为例,喷墨打印 机在表现这个像素点时,并不能合成出“C: 35 M:81 Y:78 K:42”的一种颜色来,而是 用非常多的墨点来拼成一个点阵:
1. 像素
实际上像素是从印刷行业引用过来 的分辨率计算单位。像素(pixel)是由 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这两个 单词的字母所组成,代指构成图像 的单个小点,
看上去一个“像素”就是一个正方 形的色块,事实上,“像素”是一 个纯理论的概念,它没有形状也 没有尺寸,只存在于理论计算中, 这也许正是像素每英寸(PPI) 的概 念难于为大家所接受的根本原因
引言一: 电脑屏幕可以调分辨率,难道是通过调整它的像素大小实现的?
这么问,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在同一个设备上,屏幕分辨率是厂商在出厂时就设置好了的。只有不同的设备之 间,才有像素大小的区别。既然在同一个设备上,像素点数早就设定好了,那电 脑上可以调整分辨率是怎么回事?我再怎么调,像素点数还是那么多啊。
Windows10调整屏幕分辩率的界面
最佳分辨率的问题,也就是点对点的问题。假设我们现在要显示一个符号“-”, 如果我们希望它的面积是1cm x 2cm的话,我们只需要两个1cm x 1cm的点,如果 我们的显示器的每一个点为0.5cm x 0.5cm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用八个这样的点做 到相同的效果。然而如果我们的显示器每一个点为0.6cm x 0.6cm的时候,那么两 个点不能显示到想要得效果,四个点的话又太多,因此字体会出现模糊。 比如某分辩率为1920×1080的笔记本液晶屏,如果觉得1920×1080显示模 式下的 字体太小,调整到1680×1050或者1440×900的分辩率是否能解决了字体小的问 题呢?实际情况表明,对笔记本液晶屏的分辩率做任何改动都 会影响到其显示效 果,程度轻的会有少许的毛刺现象,程度重的还会造成拉伸现象。
SPC、Cpk、Ppk的简介

SPC、Cpk、Ppk的简介1. 什么是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控制过程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通过监控和控制过程中的变异性,确保产品和过程能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并且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SPC通过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和运用统计方法来监控过程变异性,识别特殊因素对过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SPC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
2. 什么是Cpk?Cpk是一种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用来评估一个过程是否具备满足特定要求的能力。
Cpk是一个包含了过程平均值与规格限之间差距和过程变异性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Cpk的计算公式为:Cpk = Min((USL - μ) / (3σ), (μ - LSL) / (3σ))其中,USL是上规格限,LSL是下规格限,μ是过程平均值,σ是过程稳定性的标准差。
Cpk的值越大,说明过程的能力越高,即越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3. 什么是Ppk?Ppk也是一种衡量过程能力的指标,它和Cpk类似,但是Ppk考虑了过程能力的上下限是否对称的因素。
当一个过程的规格限对称时,Cpk和Ppk的值是相等的;当规格限不对称时,Ppk会比Cpk更能反映出过程的实际能力。
Ppk的计算公式为:Ppk = Min((USL - x̄) / (3δ), (x̄ - LSL) / (3δ))其中,USL是上规格限,LSL是下规格限,x̄是过程的平均值,δ是过程的标准差。
和Cpk类似,Ppk的值越大,说明过程的能力越高,即越有能力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4. SPC、Cpk和Ppk的关系SPC是一种方法论,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的变异性;而Cpk和Ppk则是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估一个过程的能力。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SPC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并运用统计方法来监控过程变异性。
SPM专业词汇(1)

轻敲模式TAFM专业词汇:1.多模式:MultiMode2.轻敲扫描力显微镜:dynamic force AFM3.INO零点:Reset IN04.A/D通道调零:Reset A/D5.光斑检测: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 Alignment6.起伏信号:Vertical signal7.扭曲信号:lateral signal8.激光能量: Laser energy9.扫描控制面板:Scan Controls panel10.扫描范围:Scan size11.XY比率:XY ratio12.X偏移:X offset13.扫描角度: Scan direction14.扫描速率: Scan rate15.慢扫描使能:Slow scan axis enabled16.反馈控制面板:Feedback Controls panel17.比例增益:P. Gain18.积分增益:I.Gain19.设置点:Setpoint20.振源频率:Osc frequency21.振源幅度:Osc amplitude22.输入增益:Intput Gain23.反馈环路:Feedback loop24.开环:Feedback off25.闭环:Feedback on26.f-RMS曲线:Frequency-RMS Amplitude Curve27.f-RMS曲线控制面板:Frequency-RMS Amplitude Curve control panel28.频率扫描:Frequency sweep29.频率起点:Start frequency30.扫描范围:Sweep range31.工作频率:Driving frequency32.RMS 设置点:setpoint33.显示范围:display size34.自动搜索共振峰:Auto tune35.初始频率:start frequency36.结束频率:End frequency37.峰值要求:Peak amplitude38.反馈开环中,系统安全:Feedback off , system safe.39.马达自动控制:Auto Motor40.针尖-样品距离:Tip-Sample distance41.步数:count42.清零:Reset43.自动趋近:Approach44.自动退出:Withdraw45.单步进:Single step in46.单步退:Single step out47.样品移动: Sample diplacement48.步距:step size49.自动驱进停止在:stop at50.设置点自动调整阈值:Setpoint Threshold51.自动退出起始值:start to withdraw52.设置反馈:set feedback53.RMS-Z曲线: RMS-Z curve54.RMS-Z曲线控制面板:RMS-Z curve panel55.采样周期:sampling period56.扫描起点:Z scan start57.扫描范围:Z scan range58.显示范围:Data scale59.高度图像控制:Topography Image Control60.数据类型:Data mode61.显示模式:Display mode62.图像:image63.图像+剖面线:image + section64.实时校正模式:Realtime planefit65.线平均校正:Line66.偏置校正:Offset67.无校正:None68.显示范围:display size69.显示中心点:diplay center70.RMS信号:RMS signal71.起伏信号:vertical signal72.抬高模式:lift mode73.回扫高度:lift height74.磁力或静电力:magnetic force or electric force75.弹性常数:Spring constant76.扫描起点对Z标尺增量:scan start Z offset77.TAFM 探头:TAFM head。
5G基站安装篇(超完整详细)

三、5G配套设备及5G设备安装监理工作要点
1.4 、配套电源监理检查表
检查项目
检查方式及标准 1. 交、直流电源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 和信号线缆应分离布放;
配套电源及 电源线布放
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 电源线走线采用地槽或架上走线时,应避免 交叉,布线要整齐; 4. 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井引入,若分井敷设确有 困难的,电源线与信号线必须作适当保护隔离;
(3) 、直流分路单元两个保护地线之间采用35mm²黄绿地线连 接,直流分配单元空开与空开之间需要连接铜排。
(4) 、5G综合机柜电源线采用70平方线缆,地线采用35平方线 缆,直流分配单元一般按正面一个,背面一个的方式进行安装。
13
三、5G配套设备及5G设备安装监理工作要点
2.2 、综合机柜安装注意事项:
最大散热能力
2100W
4
一、5G基站简介
中兴V9200
Slot8 – VBP(基 Slot4 - VBP(基
带板)
带板)
Slot7 - VBP(基 Slot3 - VBP(基 Slot14
带板)
带板)
VF
Slot6 - VBP(基 Slot2 - (风扇)
带板)
VSW(主控板)
Slot5 VPD
19 英寸机柜安装、挂安 装方式 墙安装、室外一体化机
柜安装、H UB柜安装
5
一、5G基站简介(现场设备示意图)
中兴AAU
定位 天线
华为AAU
中兴P1500 (交转直流) DCPD电源模块
6
华为OPM50 (交转直流)
二、5G与4G设备安装基本区别
(1) 天线面板安装 5GAAU设备具备射频模块,天线集成功能,因此5G比对4G,无集束电
photoshop分辨率的意思,分辨率是什么,颜色模式

photoshop分辨率的意思,分辨率是什么,颜⾊模式
photoshop分辨率是什么?
在PS中,分辨率是指决定图像精细程度的量级单位,即分辨率越⾼,图像就越精细,⼀般来说,分辨率表⽰单位长度内像素点的数量。
通常,分辨率的单位为PPI(像素/英⼨)。
分辨率的设置
通常,我们的图像是在显⽰器或者其他多媒体设备上显⽰时,分辨率设置为:72PPI (重点,标为重点的⼀定要记住)
当我们的图像是需要印刷时,则使⽤国际通⽤分辨率:300PPI (重点,标为重点的⼀定要记住)
海报⾼清写真 96~200 PPI
⼤型喷绘 25-50 PPI
photoshop颜⾊模式:
常⽤的颜⾊模式是:RGB、CMYK这两种(重点,标为重点的⼀定要记住)
RGB⾊彩模式是⼯业界的⼀种颜⾊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
CMYK是另⼀个专门针对印刷业设定的颜⾊标准,是通过对青(C)、洋红(M)、黄(Y)、⿊(K)四种颜⾊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种颜⾊的;
CMYK代表青、洋红、黄、⿊四种印刷专业的油墨颜⾊;在CMYK模式下PHOTSHOP通道中即为这四种颜⾊。
dpi和ppi的区别

PPI(Pixel Per Inch)是图像分辨率所使用的单位,意思是:在图像中每英寸所表达的像素数目。
从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的角度来说,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打印出来的图像也就越细致与精密。
DPI(Dot Per Inch)是打印分辨率使用的单位,意思是:每英寸所表达的打印点数。
DPI表示分辨率,指每英寸长度上的点数.DPI又可细分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例如一张1英寸*1英寸的图片,如果它的水平分辨率是100 dpi,垂直分辨率是50 dpi,那么就是说,它水平每英寸分成100小段,垂直每英寸分成50小段,就像米尺上的一格格那样.这张图总共有100*50=5000个格子,这张图片共有5000像素.由于它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不相等,所以每个像素是一个微小的长方形.==============================所以像素实际上是一个面积的概念,而因为一般电脑/数码相机等生产出来的图片都是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相等,每个像素是个微小的正方形,所以就讲成"DPI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的像数数目",其实就是"每英寸长度上的点数"了.每个像素的面积大小由生产工艺决定,工艺越高,每个像素面积越小,每平方英寸屏幕上就能容纳更多的像素,dpi值就越高,图像就越精细,像素小到人眼分辨不出的地步了,图像看起来就跟实际的没有分别了.数码相机的"多少多少万像素"的概念就是这样来的,比如说,一个相机最大可以拍出1600像素*1200像素的相片,它的像素值就是1600*1200=192万,约等于200万,这就是一台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了.于是问题中所讲的300 dpi就表示屏幕上水平和垂直的方向上每英寸的长度上都有300个点.这台机屏幕的实际高度要用像素数目和dpi结合起来算才能得出.对于这台机子,400像素就是400/300=1.33英寸,533像素就是533/300=1.78英寸.对于一张电脑照片,你可以在photoshop的“图像”--“图像大小”菜单那里改它的分辨率,默认是72,改小了就是缩小图片,改大了就是放大图片(图像质量有损失),其实就是放大缩小的效果而已,要说真正的影响,就是对一些要求分辨率高的图像打印输出场合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M-PPI中文说明版权声明本文的的英文原版说明文件版权归SPM全球社区所拥有,翻译后的本中文版版权都归翻译作者蜡笔赵欣所有,同时也感谢其学姐李方方帮忙把最后两页纸质版文档整理成电子版文档,本翻译仅做交流学习之用,如果要将其用于其它商业用途,须发邮件给作者来征得其的同意。
如果SPM全球社区发现本人在翻译的内容中有侵犯SPM全球社区的方面,可以发邮件给作者要求删除相关部分,同时文中有翻译的不恰当的地方,也希望你发邮件给我指出其中的错误。
作者蜡笔赵欣电子邮箱zhaoxin11232@PPI33.1理论背景心理与生理交互作用分析(PPI)和心理与生理交互分析相关的技术(φPI)都是基于统计学中因子设计模型,表1的插图显示了一个经典的2*2因子设计模型。
A1/B1表33.1 2*2因子设计模型(表格形式)表格A因子等级1 等级2B因子等级1 A1/B1 A2/B1等级2 A1/B2 A2/B2因子设计的等式如下所示y=(A2-A1)β1+(B2-B1)β2+(A2-A1) (B2-B1) (β2-β1) β3+Gβ4+ε (33.1)很明显上式中包括了所有主要的影响关系,(A2-A1)β1对应于因子A,(B2-B1)β2对应于因子B,以及这个交互条件(A2-A1) (β2-β1) β3,它也包括一个相对容易混淆Gβ3的条件。
例如运动参数,任务组影响。
当估计它们的交互作用时,主要的影响项目中所包含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设计矩阵它们中所包含的条件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
假如主要影响项目没有被考虑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能确定这个交互作用关系的估计结果没有受到主要影响因子混淆作用。
我的问题:上面的这个因子设计的等式中大部分参数的意义我还明白的β1参数是A的主效应,β2参数是B的主效应,β3参数是A与B两个因子的交互效应,那β4参数又是代表什么为了扩大因子设计的概念到PPI的基本思想,即通过在其中若干因素之一条件下的一个大脑区域来替换神经元的激活。
等式33.2描述了在因子A条件下V1区域替换神经元激活的概念。
y=V1β1+(B2-B1)β2+(V1(B2-B1) )β3+Gβ4+ε (33.2)类似的,对于心理生理交互作用激活来说,来自大脑里面的两个区域(V1区和后顶骨区(PP 区))是被用来作主要影响区域,如下等式所示:y=V1β1+PPβ2+(V1*PP)β3+Gβ4+ε (33.3)我找到的相关资料再次注意一下以上三个等式。
33.1,33.2和33.3都有三个代数项(不要搞混咯)——两个主要影响和一个交互作用影响,因此,设计矩阵必须至少有3列。
一个最基本地PPI设计矩阵如图33.1所示图33.1 这是一个PPI(或是φPI)的示例设计矩阵,主要影响是来自V1区域的BOLD激活,该数据在第2列中,并且一个心理上的向量,注意与不注意在第三列,推论将特别地关注交互作用的代数项,在第1列中,设计矩阵用了[1 0 0 0]这样一个向量,在φPI中第三列将作为来自于源头区域的BOLD激活,而不是心理因子。
PPI与φPIs都能被想象为一个分配模型,PPIs占据着了功能连接与有效连接模型之间的中间地带,功能连接(FC)一直都是被定义为处于空间上被分割的神经生理事件之间的在时间上的一种相关,FC分析方法是最典型的无模型分析方法,同时它也不用指定一个作用的大致方向等等。
其中,A对B的作用不能通过B 对A的作用区分出来,与此相反。
PPIs是基于回归模型具有很强的紧密联系,但是因为PPIs 通常是非常简单(1个源区域和1个实验因子,如果是φPIs的话,则是两个源区域),他们都是有限的EC模型。
在源区域与实验环境(或者两个源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读。
(1)如下所示,某一区域对另一区域的“贡献”是如何通过实验环境或者任务来改变的。
(2)如下例中,一个区域对一个实验环境的反馈是如何靠来自另一区域的输入来进行调节的。
图33.2所示图33.2 上图为两个可供选择的PPI作用的解读(A)区域K对另一区域的“贡献”是通过实验(心理的)环境来改变的(B)一个区域(i)对于实验(心理的)环境的反馈应归于区域K 的“贡献”。
33.2心理生理交互作用分析(所有操作步骤的汇总)一个PPI分析包括以下几步(1)做一个标准的GLM分析(2)从经过GLM分析后定义的一个源区域提取出BOLD信号。
(3)构成相互作用组(源信号*实验处理)(4)再做一个包括相互作用组的GLM分析,源区域提取的信号和设计矩阵的实验向量,源区域所提取信号的内在东东与实验矩阵的内在东东都很类似,它们都包含了方差分析的主成分影响因子,为的是在交互作用组里做出推导。
由于FMRI(BOLD)数据的独一无二的特性(最基本的神经信号是通过一个血液动力学反馈函数处理成卷积的形式),所以构建一个合适的交互作用组被证明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然而,在大脑中交互作用组发生交互作用是在神经的层面上而非血液动力学的层面上,因此,交互作用组所适合的模型就要求非直接测量的神经信号,但替代方又必须被经过卷积的高通滤波器所导出的,这个PPI软件(spm_peb_ppi.m)就是为了提供这个经过高通滤波而具有鲁棒性的反褶积和交互作用组之间正确的推导而生的。
33.3实际例子在这个例子中的所有数据集都是来自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个被研究的被试,你可以从SPM的网站上下载到可用的“和动作有关的注意”的数据集,这个我们在前面的DCM的一章中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使用PPI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当在注意或者不注意点的移动速度的条件下,被试观察在视觉层面上的运动(不断移动的点)所产生的在V2与V5区有效连接的变化,这个心理生理交互作用分析可以被设想成为在不同的关注水平下,寻求与V1和V5激活区域的回归线的斜率之间的显著不同。
33.3.1 GLM分析——设计的初始化与估计备注:该数据集已经经过早期版本的SPM软件的预处理了(经过配准,标准化与平滑)1.分析的目录应该包括(a).一个叫functional的目录,其中应该要包含有经过预处理的fmri的文件。
(b).一个叫structural的目录,其中包含有一个T1结构像的文件(c).其他若干文件:factors.mat,block_regressors.mat,multi_condition.mat和multi_block_regressors.mat(d).你也要新建两个空文件夹来为接下来的GLM分析做准备,这两个空文件夹一个叫GLM,一个叫PPI。
2.在matlab命令行中输入>>cd GLM>>spm fmri3.点击batch按钮打开Batch系统。
4.从Batch窗口的SPM菜单选项中,点击stats 选项,然后选择FMRI Model specification模块,Estimation模块和Contrast Manger模块。
FMRI Model specification模块参数设置5.点击目录并选择上面你刚才新建的GLM文件夹。
6.Units for Design [SCANS]7.Interscan interval [3.22]8.Microtime resolution [16]9.Microtime onset [1]10.点击DATA&DESIGN,然后选择NEW:SUBJECT/Session11.点击SCAN并且选择所有的功能像snffMoo587_00xx.img,应该一共有360个文件。
我的问题:我们的使用是基于任务而不是想这个例子是基于BOLD,那么这上面Interscan interval [3.22]里面所填的数值是不是要改为0,其他的选项是不是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12.这个实验的conditions可以被单个地定义来输入或者导入一个multi_condition.mat文件,这个给你来练习的案例显示了出于教学目的的所有操作方法,但是当你做真正意义上的分析时,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13.单个地定义conditions加载包含单个条件的mat文件>>load factors.mat你可以在matlab命令行输入变量名就可以看到加载的变量(stat代表stationary,natt代表no attention,att代表attention)>>stat>>natt>>att14.点击conditions,然后在下面的选项中点击NEW:condition 3次15.Condition 1:Name=stationary。
Onset=stat,Durations=10.16.Condition 2:Name=No-attention。
Onset=natt,Durations=10.17.Condition 3:Name=attention。
Onset=att,Durations=10.18.下一步你将会输入3个回归量到Model block effect。
这个将说明出这样一个事实,实验产生了4个运行,这4个运行已经连接到一个单任务,从而让PPI分析更容易。
注意,4个任务中只有3个任务需要通过block 回归量来进行模型化,因为第4个事已经用设计矩阵的平均量模型化了。
首先加载回归量19.点击Regressors,然后在当前目录下点击NEW:Regressor 3次。
20.Regressor 1:NEW=Block1,Value=block1。
21.Regressor 2:NEW=Block2,Value=block2。
22.Regressor 3:NEW=Block3,Value=block3。
用multiple condition文件与Multiple regressor文件定义condition我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实验中好像没有regressor这个文件,都是用系统默认的选项,在这一点上面是不是也要进行适当的修改?23.假如你想要看看multiple condition文件中的变量,首先加载它。
>>load multi_condition>>names>>onsets>>durations在多条件的文件中的所有变量必须要被命名:’name’,’onset’和’duration’这些类必须要填入相应的变量名称,注意到这三个类地变量的矩阵是元胞数组。
(注意:如果你有一个现成的multiple_condition的mat文件就可以略去上面这一步而直接加载,你也可以把multiple_condition的mat文件中的变量用键盘单个输入其中,效果是一样的)24.为了在设计矩阵中利用到前面所说的多条件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