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酸(PFOA)热降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检测和溶出迁移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的检测和溶出迁移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酰基(PFOS)是一类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氟化合物,它们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涂层、塑料、泡沫和消费品生产中。
虽然这些化合物能够为产品提供许多优良的特性和性能,但是它们被认为是有害物质,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全氟化合物的关注度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A和PFOS与疾病的发生有关。
根据一些动物和人体的研究,长期的接触这些化合物会导致肝脏、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害,还可能导致肠癌和甲状腺癌等其他疾病。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限制使用的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和PFOS的存在和迁移规律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保证人们获得安全的食品与饮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和PFOS的含量并研究其在材料中的迁移规律,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选择几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作为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样品中PFOA和PFOS的含量。
(2)研究这些样品在不同温度、pH 和时间条件下的溶出迁移规律,以评估其迁移和释放的趋势。
(3)探索PFOA和PFOS的迁移规律与食品接触材料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材料的迁移水平,并分析可能的迁移原因。
(4)评估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和PFOS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推荐。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贡献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获得以下结果:(1)确定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和PFOS的含量,并研究材料对这两种化合物的持久性、耐腐蚀性和释放性能。
(2)研究PFOA和PFOS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并探索与材料特性的相关性。
(3)评估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和PFOS的潜在危害,并为制订相应的监管标准和政策提供参考。
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毒理学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03-03;修回日期:2006-05-18作者简介:胡存丽(1973)),女,主管医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化与分子毒理学。
#综 述#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毒理学研究进展胡存丽1,2,仲来福2(1.沈阳市卫生监督所,辽宁沈阳 110014; 2.大连医科大学毒理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27)摘要:全氟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其代表性化合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以及它们的盐类作为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新成员,其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系统污染已成事实。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FOS 和PFOA 毒理学研究资料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PFOS 和PFOA 在实验动物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和毒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它们对实验动物及人类可能造成的一般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胚胎发育与生殖毒性、遗传毒性与致癌性、免疫毒性等。
同时指出,由于种属差异以及一些研究资料的尚不确定性,根据现有资料对PFOA 和PFOS 进行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值得商榷,进一步深入对PFOA 和PFOS 毒作用敏感指标及毒作用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将成为今后环境科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毒性;毒物代谢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9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1X(2006)06-0354-05Progress of toxicological study on PFOS and PFOAHU Cun -li 1,2,ZHONG La-i fu 2(1.Shenyan g Municipal Institu te f or Hygien e Monitorin g and Insp ection,Shenyang 110014,China;2.Dalian Medical Un ive rsity ,Da lian 116027,China)Abstract :Perfluorohydrocarbons,especially pan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and their salts were the new members of persistent organic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have been applied in manufacture of numerous industrial and daily products.They will persis ten tly exis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be very hard to degrade or transform.T his review su mmarized recent findings and progress on the tox icity and toxicokinetics of PFOS and PFOA,especially their possible toxicity to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such as hepatotoxici ty,neurotoxicity,cardiovascular toxici ty,embryonic toxicity,reproduction tox ici ty,genotox icity,carci nogenicity,and i m -munotoxici ty although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are not so unclear.It mi ght be expectable that the data from this paper should be useful in the risk assess ment of these perfluorinated organic chemicals.Key words: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Pan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Toxicity;Toxicokinetics全氟有机化合物(FOCs)自1951年由3M 公司研制成功以来,以其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高表面活性及疏水疏油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
fe(ⅲ)存在下全氟辛酸紫外光降解机理

fe(ⅲ)存在下全氟辛酸紫外光降解机理
全氟辛酸(PFOA)因其环境持久性,潜在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PFOA中含有多个键能极高的C-F化学键,因此普遍认为PFOA自然降解非常困难。
以前的研究显示PFOA的降解条件非常苛刻,对能量要求极高。
因为Fe(Ⅲ)可以和含有羧酸的化合物络合,其络合产物有很强的光敏性的特点,因此研究
Fe(Ⅲ)存在条件下,PFOA是否发生光降解反应以及降解的机理非常有意义。
研究发现在180 min内,97.8%的PFOA(初始浓度48.4μmol/L)被分解变成短链的全氟化合物和氟离子,脱氟率26.5%。
电子顺磁共振和自由基猝灭实验结果显示PFOA的降解是一个逐步脱氟的反应。
PFOA的降解路径一方面Fe(Ⅲ)在UV光的催化下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攻击PFOA达到降解的目的;另一方面PFOA和Fe(Ⅲ)形成一种络合物,该络合物受光催化进行分解使PFOA逐步脱氟。
研究证实PFOA 可以在Fe(Ⅲ)和UV的参与下降解,而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光,说明自然阳光下存在PFOA人为辅助自然降解的可能,这将为PFOA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提供新的方向。
解读全氟辛酸(PFOA)

解读全氟辛酸(PFOA)解读全氟辛酸(PFOA)发布时间:2010-8-26 来源方式:原创什么是全氟辛酸及盐类PFOA,PFOA (Perfluorooctanoic acid),又称C8,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而非天然的工业原料。
PFOA这个缩写并不仅指全氟辛酸,还包括它的盐类,其中应用最广和最受关注的就是它的铵盐—全氟辛酸铵(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 全氟辛酸的应用PFOA是制造氟聚合物高性能材料的一种基本加工助剂。
氟聚合物除了广泛应用于炊具不沾涂层和服装等消费品之外,还被应用于建筑用膜材、化学管道及容器、汽车燃油系统、消防泡沫、通讯及电子电线绝源材料、计算机芯片处理器及系统中。
此外,PFOA还是化工生产过程中调聚反应的副产物,而该反应所制备的Perfluorinated alcohol主要用于各种家具的表面抛光处理及食品包装材料全氟辛酸的危害然而有关研究表明,PFOA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具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特征。
在人体的血液中也发现有微量的PFOA残留,尽管PFOA对人体的影响还不明确,但高剂量的PFOA在动物实验中已显示出引起动物身体多个部位发生癌变的作用。
因此,是否停用PFOA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
全氟辛酸的限用法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非政府组织(NGO)已将PFOA等全氟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作为热点问题加以关注,并进行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安全性评价的研究。
自2003 年起,美国环保署(USEPA)提出PFOA 的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PFOA 会在人体中存留四年以上,因此,根据“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US TSCA)”,此类成分被禁止并列入化学品目录清单中。
同时,美国FDA CFR 170.30 (GRAS )关注与食品接触的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其生产的材料必须安全。
2006年1月25日,由EPA主持的全球PFOA Stewardship 行动会议在美国举行,有关Fluoropolymer 及Telomer的美国制造商参加了该会议。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制造过程中。
它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和低表面张力等特性,因此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然而,由于全氟辛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对其合成和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以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最终得到全氟辛酸。
第一步,将全氟己烷与氯化亚砜(sulfonyl chloride)在氯化银(silver chloride)的催化下反应,生成全氟己烷磺酰氯(perfluorohexane sulfonyl chloride)。
该反应是通过取代反应实现的,全氟己烷中的氟原子被亚砜基团取代。
第二步,将全氟己烷磺酰氯与氟化镁(magnesium fluoride)反应,生成全氟己烷磺酸酯(perfluorohexane sulfonyl ester)。
该反应是通过格氏试剂反应实现的,全氟己烷磺酰氯中的氟原子被镁取代。
第三步,将全氟己烷磺酸酯与水反应,生成全氟己烷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ic acid)。
该反应是通过水解反应实现的,全氟己烷磺酸酯中的酯基被水取代。
第四步,将全氟己烷磺酸与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反应,生成全氟辛酸钠(sodium perfluorooctanoate)。
该反应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现的,全氟己烷磺酸中的氢离子被钠离子取代。
第五步,将全氟辛酸钠与硫酸(sulfuric acid)反应,生成全氟辛酸。
该反应是通过酸解反应实现的,全氟辛酸钠中的钠离子被硫酸中的氢离子取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起始原料全氟己烷转化为全氟辛酸。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等因素,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引言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化学物质,它在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涂料、塑料、表面活性剂等。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的反应机理和工艺条件。
全氟辛酸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是一种全氟碳链上含有一个羧基(-COOH)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8F15COOH,分子量为414.07 g/mol。
全氟辛酸是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油脂感,并且具有很强的亲油性。
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目前,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合成:电解法和非电解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电解法是最常用的制备全氟辛酸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电解来生成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简称PFOS),然后再通过酸解反应将其转化为全氟辛酸。
1.首先,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如全氟辛烷)溶解在盐酸中,形成盐酸溶液。
2.将盐酸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并加入适量的助剂(如表面活性剂),用电流进行电解反应。
3.在电解过程中,全氟辛烷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FOS。
PFOS会在电流作用下聚合成颗粒状物质,沉淀到电解槽底部。
4.将产生的PFOS颗粒从电解槽中收集出来,并进行酸解反应。
通常使用浓硫酸或高温高压下的碱性水解来将PFOS转化为全氟辛酸。
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步反应实现:首先是光催化氧化反应,然后是碱催化水解反应。
1.光催化氧化反应: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与一定量的氧气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光催化剂通常选择钛酸钡等物质。
该反应会将全氟碳链上的氢原子氧化成羟基(-OH),生成全氟辛醇。
2.碱催化水解反应:将全氟辛醇与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水解生成全氟辛酸。
全氟辛酸合成的反应机理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的反应机理1.电解过程中,盐酸溶液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形成H+和Cl-离子。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聚四氟乙烯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耐高温抗氧化。
研究证明PFOA是啮齿动物的致癌剂。
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酸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全氟辛酸具有低表面张力,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
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酯。
加热至250°C 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
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
闪点:189-192 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
酸性:全氟辛酸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
溶解性: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 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
全氟辛酸 - 提纯方法在电解氟化法制备全氟辛酸生产工艺中,对全氟辛酸粗体进行提纯的方法,它是以辛酰氯为原料电解氟化得到电解液,经水解、硫酸酸化分离出沉淀物后得到全氟辛酸粗体,再向全氟辛酸粗体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将其中含-OH和-Cl基团的杂质氧化成羧酸,静置后分离出母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母液,加入硫酸控制母液pH值为4~5,静置分离出清洗介质水后,将洗净的母液蒸馏得到全氟辛酸产品。
该方法主要将杂质处理成低碳性直链型全氟低碳脂肪酸,形成的是低沸物,因此它们沸点与全氟辛酸相差比较远,在后续的蒸馏过程中非常容易地有效分离。
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
[全氟辛酸 - 危害性环境危害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PFOA介绍

關於全氟辛酸(銨)PFOAPFOA是全氟辛酸(銨)的簡稱,為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品,通常是用於生產高效能氟聚合物時所不可或缺的加工助劑。
這些高效能氟聚合物可被廣泛應用於航太科技、運輸、電子行業,以及廚具等民生用品。
在部分調聚化學法生產的產品中,可能會發現含量極其低微的PFOA;痕量的PFOA會存在於部分氟調聚物中,而氟調聚物為一複合物,由於其性質特殊可被用來製作具有表面防護與改質的化學品包括界面活性劑和抗油、抗汙抗塵表面防護劑。
這些化學品可以應用在紡織品、紙類、消防泡沫、不織布、塗料和石材防護等。
截至目前為止,證據皆指出PFOA對人體生長發育健康並無不良影響。
PFOA是一種生物持續性的化學品,在一般民眾血液中(北美區域)有檢測到含量極低的PFOA,因此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決定開始研究其他與PFOA相關的訊息。
對於此一研究計劃,杜邦公司全力地支持EPA,並且共同承擔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的承諾。
掛有鐵氟龍®品牌的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安全的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陳述:不認為消費者須因PFOA問題而有任何理由停止使用相關的民生消費品或工業品。
杜邦公司目前正積極與EPA和其他環保單位進行有關PFOA之研究,我們深信消費者所使用的鐵氟龍®註冊商標產品是無安全之虞的;且是環保的。
同時我們也採取一系列的行動以減低百分之九十全球的全氟辛酸(銨)排放量。
PFOA-氟聚合合成化學法PFOA是製造氟聚合物的加工助劑,氟聚合物廣泛應用於現代工業中,例如應用於汽車、電子、化學製程、航太工業及一般炊具類的消費性產品。
現今的研究證實,使用杜邦鐵氟龍®品牌的不沾表面炊具均不含PFOA。
在氟聚合物的製造生產過程中,PFOA已經全部移除。
基於對健康與環保的承諾,杜邦不但引導全球氟聚合物工業更深入了解PFOA,並更積極執行其一貫嚴格的產品安全管理制度。
PFOA-氟調聚化學法調聚法,所生產的氟系列產品為具有抗油、抗汙抗塵的表面防護劑,可應用在紡織品、紙類、消防泡沫、不織布、塗料和石材防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到产 物 , 其 中 以 五元 环 过 渡 态 进 行 反 应 生 成 c O、 C F 。 ( C F z ) s C F O具有 相对较低 的活化 能 , 为 反 应 的主 要 通 道 , 生成 产物 C O。 和 C F 。 ( C F 。 ) C F =C F 的 产 率 较 低 ; P F OA 的 H 异 构 化 后 经 过 五 元 环 过 渡 态 消 除 HF分 子 并 形
第 4 4卷 第 2 期 2 0 1 5年 3 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 汉 文 版 )
J o u r n a l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F e + ) 【 均不 能使 其 发生 降解. 因 而 探 索 有 效 的 降 解 方 法 已 成 为 污 染 物 降 解 理 论 和 实 验 研 究 的 热 点
领 域 。 ] .
目前 , 在 实 验方 面 致力 于 P F OA 降 解方 法 的研究 主 要 有超 声 波 热解 [ 1 。 、 微波 热解 口 、 生 物 降解 [ 1 ] 和 紫外 光化 学 降解 [ 1 。 等. Kr u s i c等 ] 进行 高 温热 解 P F O A, 辅 以高 温 高压 的 反应 条件 可 以获得 P F OA 的降 解, 且 存 在较 复杂 的碳 一氟 中间体 , 猜测 机理 为 一个 单分 子反 应 过程 : P F OA 通 过 五元 环 过渡 态 消除 HF, 脱
程, 在B 3 L Y P / a u g -c c —p v t z / / B 3 L Y P / 6 —3 1 G( d , p )+ Z P VE水 平 下 , 得 到 7条 可 能 的 反 应 通 道 .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全 氟 辛 酸 的热 降解 反 应 可 以 通 过 六 元 环 反 应 机 理 、 五元环反应机理 、 直接脱 C O、 C O 、 C F 。 反 应 机 理 平 行 进 行
成 环氧中间体 , 此 过程能垒高达 1 8 3 . 4 k J / mo l , 相较于其他各步 能垒最高 , 为整个反 应的速控步骤 , 理 论 预 测 的 主
要产物 与实验基本吻合. 研 究还表明 , 强酸性条件有利于 P F OA 的降 解 .
关键词 : 全氟辛 酸 ; 热 解 ;反 应 机 理 ; 脱 HF ;理 论 计 算 中 图 分 类 号 :0 6 一 O 4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8 7 3 5 ( 2 O 1 5 ) O 2 一 O 2 2 5 —1 O
Vo I _ 4 4 NO . 2
Ma r .2 01 5
全 氟 辛酸 ( P F OA) 热 降 解 反 应 机 理 的 理 论 研 究
范 叶萌 ,刘 子 忠 ,戈 杨 ,刘 东 升 ,葛 湘 巍
( 1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化 学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内 蒙 古 自治 区 绿 色催 化 重 点 实验 室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1 0 0 2 2 ;
P TF E, 即铁氟 龙 ( T e f l o n ) 的工 业 助剂 . P F 0A 具有 良好 的耐 热性 、 且 耐水 、 耐油, 是 一种 性能 优 良的两 性表 面 活性 剂 . 最近 , P F OA 因其 在环 境介 质 中 的持 久性 、 毒性[ 1 和生 物 累积性 [ 4 ] , 成 为 继有机 氯农 药 、 二嗯 英之 后
日益 引起重 视 的一 种新 型持 久性 有 机 污染 物 ( P oP) . 研究发现 , P F O A 广 泛存 在 于大 气 、 水体 、 生 物 体 和 人
体, 甚 至在极 地 地 区也检 测 到 了这 种 物质 [ 5 。 ] , 是 目前 最 难 降解 的有 机 污 染 物 之 一. 因其 分 子 结构 中 的高 能
全 氟辛 酸 ( P e r f l u o r o o c t a n o i c a c i d , P F OA) 是 一 种重 要 的全 氟有 机 酸 产 品 , 主 要 用 作 各种 化 学 工 业 产 品 合成 加 工过 程 中 的添加 剂 , 如防腐 剂 、 增 塑剂 、 润滑 剂 等. P F OA 在 工业 上 的主要 用途 是作 为生 产 聚四氟 乙烯
羧形 成 : C F C F 。 ( C F ) C F 。 , P F OA 还 可 以 通 过 六 元 环 过 渡 态 消 除 HF, 脱 羧 形成 C F 。 ( C F ) C F =C F 2 . B l a k e
等[ 2 实验 研 究 了 三 氟 乙 酸 ( C F 。 COOH) 在 3 0 0 。 ~3 9 0 。 的热 降 解 , 降解起 始于 C F 。 COOH 消 除 HF生 成
2 .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工程 学 院 , 内 蒙 古 呼 和 浩特 s s i a n 0 9 ONI OM 分 层 计 算 方 法 , 研 究 了全 氟 辛 酸 ( C F 。 C OOH) 热 分 解 消 除 HF 的反 应 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