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强化二沉池固液分离的状态点分析与工艺优化
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评价与优化研究

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评价与优化研究二次沉淀池是污水处理厂中重要的处理单元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悬浮污泥。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次沉淀池的水质净化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处理步骤的效果和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因此,评价二次沉淀池的水质净化效果并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首先,评价二次沉淀池的水质净化效果需要从处理效果、处理能力和处理稳定性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处理效果是评价水质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比较进出水水质指标的变化来进行评估。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悬浮物、浊度、COD、BOD和氮磷等。
通常情况下,经过二次沉淀池处理后,悬浮物和浊度的去除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而COD、BOD和氮磷的去除率则受到水质、操作条件和污泥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评价二次沉淀池的水质净化效果,可以通过对关键水质指标的监测和分析,结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处理效果的好坏。
处理能力是指二次沉淀池对污水处理量的适应能力,也是评价水质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价处理能力时,需要考虑二次沉淀池的尺寸、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次沉淀池的尺寸越大,处理能力越大,处理效果也会相应提高。
此外,合理设计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调整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都可以对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能力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处理稳定性是指二次沉淀池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对进水水质波动和污泥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
处理稳定性与水质净化效果密切相关,也是评价水质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价处理稳定性时,需要考虑污泥沉降性能、污泥产量和泥浆浓度等因素。
通过控制进水负荷和维持合适的污泥含水率,可以提高二次沉淀池的处理稳定性,从而优化水质净化效果。
二次沉淀池水质净化效果的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进水水质调整、工艺改进和运行管理三个方面。
首先,进水水质的调整是提高水质净化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优化原水处理工艺和提供稳定的进水水质,可以减少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合理设计曝气池—兼析二次沉淀的固液分离效果

合理设计曝气池—兼析二次沉淀的固液分离效果
詹健;周增炎
【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
【年(卷),期】1996(015)003
【摘要】从生物絮体的破碎和结合机理,阐述了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曝气池和二沉池的相关性。
着重论证了影响曝气池中生物絮体的诸因素,进而提出了曝气池的合理设计的几点建议。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詹健;周增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05
【相关文献】
1.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曝气池-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砂滤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与运行 [J], 董倩倩;何乾妹;杨静远;边立坡
2.矿山污水中和沉淀物的微观结构与固液分离特性的关系 [J], Harada,T;何平波
3.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系统的综合计算模式与协调运行调度 [J], 张亚雷;陈忠权
4.二次沉淀池处理效果的优化 [J], 宋士帮
5.翼片式钭板沉淀装置—一种高效固液分离设备 [J], 秦廷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设备,它主要通过重力沉降的原理来实现固液分离。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沉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二沉池的工作原理。
首先,污水进入二沉池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开始
向下沉降。
这是因为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它们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沉降。
而液体部分则会向上浮升,这样固液分离就得以实现。
其次,为了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二沉池内通常会设置一些板块或者填料。
这
些板块或填料可以增加污水的流动路径,延长固体颗粒在污水中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此外,板块或填料的设置还可以减小液体部分的流速,有利于固体颗粒的沉降。
最后,经过二沉池的处理,固体颗粒会沉积在底部形成污泥层,而清水则会从
上部流出。
这样就实现了固液分离,清水可以继续被送入下一道工艺进行进一步处理,而污泥则可以经过相应的处理再利用。
总的来说,二沉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来实现固液分离。
通过
合理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二沉池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污水处
理工艺和要求。
比如可以根据污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板块或填料,调整水流速度等,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
总之,二沉池作为污水处理中重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非常重
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二沉池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固液分离与沉淀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固液分离与沉淀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城市及工业废水排放的重要环节,其中固液分离与沉淀是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固液分离与沉淀的流程及其相关技术。
一、固液分离的意义与目的污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等固体物质。
这些固体物质如果直接排入水体中,会引起水质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固体物质的存在还会对后续处理工艺造成困难。
因此,通过固液分离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是非常必要的。
固液分离的目的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等固体物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二、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1. 预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首先是对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可溶性物质。
常用的预处理设备有格栅、砂沉箱和沉淀池等。
格栅主要用于去除大颗粒物质,砂沉箱主要用于去除沉积物,而沉淀池则用于去除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
2. 液固分离液固分离是固液分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液固分离设备包括离心机、过滤机和沉淀池等。
离心机利用离心力将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过滤机则通过滤料将固体物质截留,而沉淀池则是利用浮力和沉降速度将固体物质沉淀至底部。
3. 固液分离处理固液分离处理是指对分离出来的固体物质进行处理。
常见的固液处理设备有浓缩机、离心机和压滤机等。
通过固液处理设备,固体物质可以被浓缩、脱水,以达到减少体积和压实固体物质的效果。
三、沉淀技术的应用1. 化学沉淀技术化学沉淀技术是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物质,使得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等固体物质发生沉降作用。
常用的化学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钙、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铁等。
这些化学物质与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浑浊颗粒,进而促使颗粒沉降。
2.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在固液分离过程中,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泥会发生降解,有机物质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固液分离技术的方法及条件.

固液分离技术
从原理上讲 ,固液分离过程可以分为三大类 :
• 沉降分离 • 过滤分离 • 浮选
固液分离设备也可以相应地分为三类。在此基 础,根据推动力和操作特征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种固 液分离设备。
固液分离技术
沉淀的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区域沉淀 (成层沉淀)
压缩沉淀
①SS不高; ②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 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③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④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固液分离技术
沉淀的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域沉淀 (成层沉淀)
固液分离技术
一、沉降分离
重力沉降 离心沉降 电磁力沉降
固液分离技术
重力沉降
重力沉降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 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 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固液分离技术
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
沉砂池: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无机性易沉物
初次沉淀池:较经济的去除悬浮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 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 二次沉淀池:用来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 活性污泥等,使处理后的水得以澄清。
固液分离技术的方法及条件
固液分离技术的方法及条件
1 固液分离概括 2 沉淀分离 3 过滤分离 4 浮选分离 5 总结
固液分离技术
固液分离(solid-liquid separation)是一种重要的 单元操作,从液相中除去固体一般采用筛或沉淀方 法。现有的传统固液分离技术主要集中在压滤、过 滤、重力沉降等方面,它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卫生、 造纸、环境保护、食品、发酵等各大行业。
生化法水处理工艺运行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总结

生化法水处理工艺运行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总结一、造成二沉池出现细碎污泥翻滚、浑浊现象的原因①氧池污泥负荷过小曝气过量污泥自身氧化导致污泥絮凝性变差污泥结构分散水混浊而悬浮物多;②好氧池污泥负荷过大溶解氧不足污泥吸附性能变差有机物未能完全分解掉;③二沉池负荷过高或二沉池配水不均匀出现重力流现象局部流速过快将污泥带起;④二沉池回流比过大二沉池泥层过低水流搅动泥层过大此原因占少;⑤好氧池污泥排放量过大导致好氧池污泥龄过短新合成的污泥絮体难以沉降水清澈而悬浮物多;⑥好氧池污泥龄过长污泥老化;⑦好氧池污泥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N、P比例过高;⑧好氧池污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沉降性差、二沉池泥层高水流将污泥带出SVI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此情况;⑨好氧池污水中氨氮含量过高。
二、造成二沉池出现浮渣浮泥现象的原因①二沉池回流比小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厌氧反硝化后被气体携带上浮;②好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和厌氧污泥由于部分不能转化为好氧污泥变为浮渣排出系统;③好氧池污泥腐败变质;④好氧池泡沫多与污泥/悬浮物等混合后到二沉池上浮;⑤好氧池污泥浓度低污泥负荷高或者溶解氧过高有可能;⑥好氧池污泥老化或者泥龄过短絮凝性差COD去除率和处理效果差。
三、造成好氧池溶解氧不足的原因①好氧池污泥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导致耗氧量增加;②厌氧池出水悬浮物很多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③鼓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或风机压力不够出现此情况较少;④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很多或进水突然增大冲击负荷大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⑤曝气头损坏或堵塞比较严重好氧池泡沫多。
四、造成好氧池发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①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偏低或者长期偏高有可能;②原水或厌氧出水的硫化物含量过高导致硫细菌大量繁殖;③好氧池负荷长期偏低或偏高;④好氧池水温偏高;⑤营养料不均衡或缺乏营养N、P偏低;⑥进水pH值问题;⑦好氧池污泥的泥龄过长耗氧量增加导致溶解氧不足。
状态点分析法用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优化运行的研究_图文.

状态点分析法用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优化运行的研究胡海涛1汪慧贞1王文海1甘一萍2周军2郝二成2(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2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22摘要二沉池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重要处理单元, 二沉池状态点分析法是固体通量理论的扩展和延伸, 对指导二沉池的优化运行有实用价值。
探讨了各种状态点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并通过试验用状态点法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状态点法的分析结果与二沉池实际运行情况相符合, 可以及时检查、分析二沉池的运行。
关键词状态点分析法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影响因素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f inal clarif ier plantHu Haitao 1, 1, Gan Y iping 2, Zhou J un 2, Hao Ercheng 2(B i y of Civil En gi neeri ng and A rchitect ure , B ei j i ng 100044, Chi na;2. B j i ng M unici p al D rai na ge Co. , L t d. , B ei j i ng 100022, Chi naAbstract :Final clarifier is an important p rocess unit and affect s effluent quality. The State Point Analysis (SPA is an extension of t he solids flux t heory. It has t he practical value for guiding final clarifier to run smoot hly. Influence factors of t he State Point and t heir relations are st udied. Moreover , based on t he SPA , t 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final clarifier of a wastewater treat ment plant in Beijing is analyzed by test s. The result of SPA is coincide wit h t 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final clarifier , t his can check and analyze t he operation of final clarifier in time.K eyw ords :Wastewater t reat ment plant ; State Point Analysis (SPA ; Final clarifier ; Influence factors在以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主的污水处理厂中, 二沉池运行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旦二沉池运行出现问题, 出水SS 就会明显增加[1], 导致出水水质恶化。
絮凝强化二沉池固液分离的状态点分析与工艺优化

图
3
和 絮凝 剂
PA M
沉 降曲 线 的影 响
,
,
可 以 定 量 分 析污 泥 体 积指 数
;
SV
与 絮 凝性
的 关系
。
可 以看到
:
加 人 絮 凝剂 后
,
,
沉 降 曲 线 向 下 方移 动
。
显 示 沉 降 性 能 有 所 改善
随着 絮 凝 剂 投 加 剂 量 的 增
加
,
污 泥 沉 淀 指 数 下 降 更快
。
2
研究 方 法
.
2
1
二
沉 池 零 维模 型
1
二沉 池 的 零维 模 型 结构 如 图
所示
。
将 二 沉池 视为
一
一
个点
,
池 内 的 污 泥 浓 度 和 沉 降速 度 均 为
口之前
,
定值
。
在图
1
中
,
还显 示 了 加 药 点 的 位置 和 浓 度
,
。
般 絮 凝 药 剂 加 在 二沉池 入水
,
末端
也必 须 稳 定 运 行
的发 展
夕卜
, ,
才 能 避 免 对后 段 滤 池 的 冲 击
能也
日
保 证 良好 的 处 理效 果
。
其次
,
随 着 脱 氮 除 磷技 术
[
1
二沉 池 的 功
趋复 杂
、
,
在运 行 上 需 要 更 加 精 细 和 准 确
,
比 如 二沉池 除 了 固 液分离
] 。
往往 还 可 能发 生 反 硝 化 过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 公 式 如
(
2
)
所示
?
[
4
] 。
JG
:c
?
=
s
V
〇
?
x e x
?
p (
k x)
J e
,
=
工
?
Q e / A Jr
=
x
Q r / A
(
2
)
式中
,
x
是 自变量
,
指 不 同 的 混 合 液 污 泥 浓度
,
单位
k g /m 3
,
或者
L g/
。
,
,
P A M
0
.
0 7 5
0
.
8 2 5 m
L/ L S V X
,
2
P A C
0
.
0 5
5 m
L / L S V X OP
, ,
3
结 果 与讨 论
.
3
1
絮 凝 过 程 对 沉 降 效 果 的 影 响
显 示 了 化学 除 磷药 剂
P AC
。
JR
表示 底 流
( (
QR
作 用 下 挟 裹 污 泥 颗 粒所 产 生 的 固 体 物 质 通 量
3
A
1 )
。
指二 沉 池 横 截 面 积
,
单位
2
m
。
流 量 ^ 和 ^ 的 单 位是
m
/h
。
其 他变 量 含 义和 单位 同 公 式
(
2
.
3
状 态 点 图 使用 方 法
通量是因 变量
,
随
着 污泥 浓 度 的 不 同 而 变 化 断 面 的 固 体物 质 通 量
为 底 流通 量
, ;
单 位是
k g / (
,
2
m
h)
。
Je
为 重力 通 量
表 示 在 重 力 作用 下通 过 沉 淀 池
;
JE
为 溢 流通 量
表 示 出 水 流量
Q e 中 固 体物 质 所产 生 的 固 体 物 质 通 量
两 者 有 明 显 的 正 相 关关 系
第四章
污 水 资 源 化 再 生 利 用 技 术 与 措施 2
?
7 6
1
?
为 了进
一
步 比 较 絮 凝剂 的 差 异
P AM
1
?
,
图
4
显 示 了 絮 凝剂 投 加 量 和
,
3 0
分钟
SVI
的 关系
。
可 以 看到
。
,
仅 比 较起 始 和
2
.
可 参考 文 献
4
活 性 污 泥 絮 凝 实 验
,
为 了 研究 絮 凝 剂 投 加对 沉 降 性能 和 出 水水 质 的 影 响
同 配 比 和 浓 度 的 絮 凝剂
,
取 某 污 水 处 理 厂 的 曝气 池 污泥
。
,
加入 不
观测 投 加 絮 凝 剂 对早 期 膨 胀 现 象 的 控 制 效 果
二沉 池 状 态 点
图 是 固 体通 量 理 论 的 直 观 表 现
Vs
,
如图
2
所示
。
状态点 图 包括三 条固 体通量 曲
JR
,
线
,
分别 为 重 力 沉 降 速 度
V
导 致 的 重 力 通量 扎
、
底 流 流 量 QR 导 致 的 竖 直 向 下 的 底 流 通 量
JE
。
以 及 出 水 流 量 Q e 中 固 体 物 质被 截 留 所 形 成 的 溢 流 通 量
,
,
投加
〇 0 7 5
.
?
0
.
8 3 m
L/ L
。
剂量
的 工 业 用 聚 丙 烯 酰胺
PA M )
测 定 活 性 污泥 沉 降速 度
,
,
绘制 状态 点 图
PA C
,
分 析改 善效 果
(
为了分
,
析化 学 除磷 过 程 与 絮 凝 过程 的 关 联 定 污泥沉 降 指 标
p
投加
。
,
在状 态 点 图 上
态 下
。
底 流 通 量 扎 和 九 为 溢 流 通量 确 定 了 状 态 点
,
SP
,
表 示 二 沉池 当 前 的 运 行 状
SP
从该 点 向
x
横 轴做 垂 线
可 以 得 到 当 前运行 的污 泥 浓度
。
X
。
如果
位于重力 通量 曲 线之
,
,
意 味 着 沉 淀 过 程 能 够 正 常进 行
。
以便 利
用 二 沉池 絮 凝 和 沉 淀
加 药 量 Qd
—
般 远 小 于 混 合液 流 量
有关
一
重 力 沉 降速度 V 与 污 泥 浓 度
s
x
,
般 假设 为 如 下 的
V es
i
l
i
nd
指 数关 系
。
V
= s
V
〇
,
( 1 )
其中
L/ g
〇
V
。
为 最 大 沉速
,
是 与 污 泥 絮 凝 特 征有 关 的 定 值
倒入
L
单位
m/h
々
;
为 常 数且 为 正 值
,
单位 其
将 回 流 污 泥 和 浓缩 污 泥 稀 释 为 不 同 浓 度
沉 淀 初期 的 下 降速 度 即 为 V
s
。
,
2
量 筒 记 录 泥 水界 面 随 时 间 的位 置 变 化
s
,
,
根 据 泥 水 界 面 曲 线 的 初 期线 性 部 分 的 斜 率 计算 V
图
3
和 絮凝 剂
PA M
沉 降曲 线 的影 响
,
,
可 以 定 量 分 析污 泥 体 积指 数
;
SV
与 絮 凝性
的 关系
。
可 以看到
:
加 人 絮 凝剂 后
,
,
沉 降 曲 线 向 下 方移 动
。
显 示 沉 降 性 能 有 所 改善
随着 絮 凝 剂 投 加 剂 量 的 增
加
,
污 泥 沉 淀 指 数 下 降 更快
?
2
7
5 8
?
中
国 环 境科 学 学会 学
术年 会 论 文 集
(
2
0
1
5
)
絮凝 强 化 二沉 池 固 液分 离 的 状 态点分 析 与 工 艺优 化
刘
(
垚
1
2
李
冰
2
程 晓菁
1
张志 渊
1
马 文瑾
1
邱
四环东
勇
2
*
’
1
.
北 京 北 排 水 环 境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小 红 门 再 生 水 厂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南
C FD
。
运行 方 面
对 上 述 技术 的 应 用 还 有 较 大 不 足
,
存在 以 上 问 题 的 原 因 在 于
,
多 维 固 液分 离 和
模 型 比 较 复杂 且参 数 多
多
数 据 监 测 和 获取 困 难
,
适 合 理 论 研究 而无 法 在 日 常 工 作 中 加 以 使 用
,
2
.
路
8 6
号 1
0 0 1
7 6
环 境 模 拟 与 污 染 控制 国 家 联合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市 海 淀 区 清华 园
1
清 华大 学 环境 学 院
摘
号
1 0 0
0 8 4
)
要
强 化 活 性 污 泥 的 絮 凝性 能 是 二 沉 池 稳 定运 行 的 关键
,
,
。
2
研究 方 法
.
2
1
二
沉 池 零 维模 型
1
二沉 池 的 零维 模 型 结构 如 图
所示
。
将 二 沉池 视为
一
一
个点
,
池 内 的 污 泥 浓 度 和 沉 降速 度 均 为
口之前
,
定值
。
在图
1
中
,
还显 示 了 加 药 点 的 位置 和 浓 度
,
。
般 絮 凝 药 剂 加 在 二沉池 入水
,
计 真
算 流 体力 学
空脱气
、
(
C FD )
模型等
、
[
2]
。
在 二 沉池 运 行 方面
,
研究 者 做 了 很 多 努 力
开 发 了 污 泥倍 增
3 ] 。
、
流 体 力 学 优化
,
模 型 优 化等 技术 和 方 法
。
提 高 了 污 泥沉淀 的 效 果
:
[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