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各特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分析检验规程
辅助过程分析检验规程

辅助过程分析检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水循环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相关项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质HJ 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3695.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3695.3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3技术要求3.1 水循环系统过程分析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表1 技术要求3.2 废水系统过程分析检验项目应符合表2 技术要求表2 技术要求4 试验方法4.1 一般规定本部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GB/T 3695.1、GB/T 3695.3的规定制备。
4.2 pH值的测定4.2.1 方法提要本方法是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通过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动势来测定水样的pH值。
4.2.2 仪器与试剂4.2.2.1 PHS-3C型pH计:0~14pH,最小分度0.1pH;4.2.2.2饱和甘汞电极;4.2.2.3 pH玻璃电极;4.2.2.4 pH=4.00标准pH缓冲溶液;4.2.2.5 pH=5.86标准pH缓冲溶液;4.2.2.6 pH=9.18标准pH缓冲溶液。
污水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污水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污水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污水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污水检测实验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主任是污水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全面监督实验室的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设立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等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等。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实验室设备和环境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实验环境良好。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第三章检测标准第九条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污水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更新和审定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方法和标准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和科学发展。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保持完整的检测数据文件,包括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等,保障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检测流程第十二条检测样品接收后,应当立即登记并尽快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第十三条检测样品应当按照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检测过程中应当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检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第五章报告发布第十六条检测报告应当及时进行复核和审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检测报告应当包含详细的检测结果和分析,并标明检测人员、登记人员等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检测报告应当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提交,并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

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标题: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引言概述:检验科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督和检验各类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
污水处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运行1.1 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1.2 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1.3 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证处理效果二、污水处理流程的优化2.1 污水处理流程应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2.2 污水处理流程应定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2.3 污水处理流程应具备监控和报警系统,确保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三、污水处理数据的记录和报告3.1 污水处理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保存3.2 污水处理数据应定期上报相关部门,接受监督和检查3.3 污水处理数据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四、污水处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4.1 污水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4.2 污水处理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4.3 污水处理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五、污水处理效果的评估和改进5.1 污水处理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验5.2 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时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5.3 污水处理效果应与环保要求保持一致,不断提高处理水平结论: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制度,才能有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希望各级检验科部门能够重视污水处理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工作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 收规范GB5033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34-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发布时间:]2003-01-10[实施时间:]2003-01-10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管理,明确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和检测办法,按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0.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2 术语2.0.1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 指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达到设计排放标准。
2.0.2 污水处理构筑物 sewage treatment structure 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污水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等。
2.0.3 污泥处理构筑物 sludge treatment structure 按污泥处理工艺设计的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池等。
2.0.4 工艺管线 technical pipeline 指污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及各机房之间的各种连接管道。
包括污水管、给水管、回用水管、污泥管、出水压力管、空气管、热力管、沼气管、投药管线等。
2.0.5 污水处理厂建筑物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指各项机械设备的建筑厂房及运营管理的建筑工程。
包括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设备房。
综合办公楼等。
2.0.6 配套工程 auxiliary engineering 指为污水处理厂生产及管理服务的配套工程。
包括厂内道路、照明、绿化、厂区给排水等工程。
2.0.7 自控及监视系统 Autocontrol and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是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器、模拟盘、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运行调度。
污水处理化验室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化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化验室是保障污水处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对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化验室操作规程的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化验室的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1 清洁卫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是化验工作的基本要求。
每天开始工作前,要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包括工作台、仪器设备和地面等的清洁消毒。
1.2 试剂准备:对于需要使用的试剂,要提前准备好,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配制。
试剂的标定和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准确性。
1.3 仪器设备检查:在进行化验前,要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对于发现问题的仪器设备,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2.1 样品采集: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化验的样品,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集,并确保采样的时点和位置符合要求。
采样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和混杂。
2.2 样品保存:采集好的样品要及时进行保存,避免样品的变质和污染。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保存条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3 样品处理:在进行化验前,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操作。
确保样品的性质符合化验要求,避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
三、化验操作流程3.1 样品分配:根据需要进行的化验项目,对样品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编号。
确保每一个样品都能够得到准确的化验结果。
3.2 化验方法:根据具体的化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3 数据记录:在进行化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异常数据要及时处理和说明。
四、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1 校准验证: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记录和验证报告要及时归档保存。
4.2 质控样品:定期参加质控活动,参预质控样品的化验和比对。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文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范文1. 实验室准备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并配备所需仪器和试剂。
在进行水质化验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确保试剂的有效性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2. 样品采集与保存2.1 样品采集根据水质化验的目的,确定采集样品的位置和数量。
在采集样品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穿戴好防护装备,清洗采样工具,并准备好采样瓶。
2.2 样品保存采集的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化验,为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应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如冷藏或添加适当的防腐剂。
3. 化验前的准备工作3.1 仪器准备根据所要进行的具体化验项目,准备好相应的仪器。
检查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是否有损坏或污染。
3.2 试剂准备按照实验所需,准备好相应的试剂。
确保试剂的保存期限、保存条件和有效性。
3.3 样品处理根据具体化验项目的要求,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如需要过滤、稀释等操作。
4. 化验操作程序4.1 pH值测定4.1.1 取适量的样品,放入pH计测量仪器中。
4.1.2 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1.3 清洗测量仪器,使其达到初始状态,以备下次使用。
4.2 溶解氧测定4.2.1 取适量的样品,放入溶解氧仪器中。
4.2.2 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2.3 清洗测量仪器,使其达到初始状态,以备下次使用。
4.3 总硬度测定4.3.1 取适量的样品,放入测定瓶中。
4.3.2 加入相应的试剂并摇匀,使其充分反应。
4.3.3 根据试剂说明书或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4.3.4 清洗测量瓶,使其达到初始状态,以备下次使用。
4.4 氨氮测定4.4.1 取适量的样品,放入测定瓶中。
4.4.2 加入相应的试剂并充分摇匀,使其充分反应。
4.4.3 根据试剂说明书或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4.4.4 清洗测量瓶,使其达到初始状态,以备下次使用。
4.5 水质浑浊度测定4.5.1 取适量的样品,放入测定瓶中。
污水处理关键参数控制

污水处理关键参数控制标题:污水处理关键参数控制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是确保处理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关键参数的控制方法。
一、pH值控制1.1 确定适当的pH范围: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不同的pH值范围,通常在6.5-8.5之间。
1.2 使用调节剂: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碱性或酸性调节剂,如氢氧化钠或硫酸等,以维持稳定的pH值。
1.3 定期监测和调整:定期对污水处理系统中的pH值进行监测,及时调整调节剂的投加量,确保处于适当范围。
二、溶解氧控制2.1 提高曝气效率: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数量或提高曝气强度,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2.2 控制曝气时间:根据水体中的氧需求量和温度等因素,合理控制曝气时间,确保溶解氧的充分溶解。
2.3 防止过度曝气:过度曝气会造成能源浪费和氧气浪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曝气量。
三、温度控制3.1 确定适宜温度范围: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温度下活性不同,因此需要确定适宜的温度范围。
3.2 控制进水温度:控制进水温度,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3.3 考虑季节因素: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及时调整污水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参数。
四、氨氮控制4.1 选择合适的氨氮去除工艺: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氨氮去除工艺,如硝化-脱氮工艺等。
4.2 控制进水氨氮浓度:监测进水氨氮浓度,确保在处理系统可接受的范围内。
4.3 定期清理污泥:定期清理污泥,避免氨氮在污泥中的积累,影响处理效果。
五、余氯控制5.1 确定适宜的余氯浓度: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水质要求,确定适宜的余氯浓度范围。
5.2 定期监测余氯浓度:定期对处理系统中的余氯浓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氯气投加量。
5.3 避免余氯过量:余氯过量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余氯浓度,避免过量投加。
结论: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果,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排水化验检测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

排水化验检测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一、工作准备1.首先,排水化验检测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证书的专业人员执行。
2.在检测开始之前,仔细查阅相关文献并了解待检样品的实际情况。
3.确保检测设备和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期,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标定。
二、采样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并确保采样点与待检区域的代表性一致。
2.使用专用的取样容器或工具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不被外界污染。
3.执行现场记录,包括采样地点、时间、温度等信息。
三、样品处理1.样品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以避免样品的降解和污染。
2.对于需要现场处理的样品,按照相关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样品的稳定性。
3.如有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过滤、稀释等。
四、化验方法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确保其能够准确地评估待检样品的性质和含量。
2.严格按照化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试剂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
3.检测过程中,及时记录化验数据,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
五、数据分析1.对化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如有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修正,使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3.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结果的评价和判定。
六、报告编制1.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编制详细的报告,包括检测目的、工作程序、结果分析和评价等内容。
七、结果反馈1.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意见。
2.如有需要,就检测结果进行沟通和讨论,以确定后续工作的方向和措施。
八、质量控制1.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部控制和外部认证等。
2.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和试剂的性能和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
3.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上是排水化验检测工施工详细操作规定的一个范例,具体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确保工作的安全可靠和环保可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中各特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分析检验规
程
1、目的
使进水、曝气区、紫外消毒渠出水、污泥脱水等特殊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其满足工艺、生产质量要求,并为生产运行提供准确的检测分析数据。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中各特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分析。
3、职责
3.1化验室、运行班负责样品的采集。
3.2 化验室对各生产环节过中的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和数据审核, 对检测结果进行发布。
3.3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化验数据进行核查。
4、工作程序
4.1检验条件:
4.1.1实验室条件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
4.1.2处理污水是连续性过程,没有固定的产品形式,水质检测是对处理前水样、处理中间水样、处理后水样的全过程分析,每日抽检一次。
4.1.3对工艺流程中的曝气区和污泥进行相应的检测。
4.1.4在检测工作中,以下情况发放质控样
a.日常质量保证. b 、仪器校核. c 、方法实验。
4.2采样方法、频次和采样点:
采样为混合样,每4小时采样一次进行混合,样品采好后,监测分析。
4.3检测程序流程图:
4.4原料。
4.4.1原料(进水) 4.4.2采样量:5升
4.4.3抽样频次:每日至少一次
4.4.4根据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pH 、氨氮、总磷、总氮,每日至少检测一次。
其余检测项目根据工艺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频次。
4.4.5检验项目及检测频次:
表一(检验指标)
化验室、运行班采样
化验室对样品进行编号后放入检测室
检测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室对分析数据进行审核
检测分析数据汇总发布
总经理
化验室留存
原始记录归档
生产技术部
项目检测频次实验方法依据备注
化学需氧
量每日一次
CJ/T56-1999、
GB/T11914-1987
五日生化需氧量每日一次
CJ/T54-1999、
GB/T7488-1989、
GB/T11913-1989
悬浮物每日一次CJ/T52-1999、GB/T11901-1989
氨氮每日一次CJ/T75-1999、GB/T7479-1987
总磷每日一次CJ/T78-1999、GB/T11893-1989
PH 每日一次CJ/T51-1999、GB/T6920-1986
总氮每日一次GB 11894-89 大肠菌群每日一次GB/T8538-1995 MLSS 每日一次
MLVSS 每日一次
SVI 每日一次
SV30每日一次
储泥池污
泥浓度
每日一次
污泥含水
每日一次
率
镜检每日一次
硝态氮每周一次
氯化物每周一次
污泥PH 每周一次
污泥有机
每周一次
物
色度每周一次
总碱度每周一次
总硬度每周一次
4.4.6判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执行。
4.4.7不合格的处理:
不合格结果,在监测结果日报表中的结论栏,结论依据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判定。
将日报表发送生产部,由生产部写出评审报告后进行调整,调整期为7天,在调整期的7天内,出水的相应项目不考核。
化验室对调整期的检测指标作连续的观察。
4.5曝气区
4.5.1取样点:曝气区轮流取样。
4.5.2抽样频次:每周取样两次,曝气区轮流取样。
4.5.3检测项目:
表四(工艺指标)
采样
点
实验项目实验方法依据检测频次
曝气池30分钟沉降比( SV30)30分中沉降比,引用
工艺文件
《30分中沉降比实
验法》
引用检验文件《曝气
区工况指标及污泥
分析指标的测定》
每日一次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
混合液污泥指数
(SVI)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
体(MLVSS)
生物镜检
原生动物:钟虫、累
枝虫、漫游
虫、循纤虫
后生动物:轮虫
菌胶团状况:颜色、
状态、
上清液状况:清澈度
引用《生物镜检法》
每日一
次
4.5.4实验方法引用相关的检验文件和工艺文件
a、SV30、MLSS、MLVSS、SVI由化验室进行检验,按《曝
气区工况指标及污泥分析指标的测定》进行检验并记录。
b、生物镜检由化验室按《生物镜检法》进行检验并记录。
4.5.5判定
曝气区工况指标是否合格,将检验数据送入化验室后,由化验室做出判断是否合格。
生物镜检的判断由化验室按《工艺规程》做出判断是否合格。
4.6出水检验
4.6.1 成品(出水)
4.6.2取样量:3升
4.6.3抽样频次:每日一次
4.6.4依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检验。
4.6.5成品(出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在GB18918-2002标准中缺少的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3025-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执行。
4.6.6不合格的处理:
不合格结果,在监测结果日报表中的结论栏,结论依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判定,在GB18918-2002标准中缺少的项目按CJ3025-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判定。
将日报表发送化验室,由
化验室写出评审报告后进行调整,调整期为7天,在调整期的7天,出水的考核指标不作考核。
化验室对调整期的检测数据作连续的观察。
4.7、脱水污泥
4.7.1取样点:污泥脱水间,由化验室采样。
4.7.2抽样频次:脱水前污泥、脱水后污泥每周一次。
4.7.3检测项目
表六(工艺指标)
采样点检测频
次
实验项目实验方法依据
脱水后污
泥每日一
次
含水率、有机
物、
污泥PH
CJ/T3039-95、
CJ/T96-1999
4.7.4判定
脱水后污泥的判定依据依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判定,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 。
4.8、不合格判定:
4.8.1不合格结果,在监测结果日报表中结论栏中,结论依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判定,将日报表发送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写出评审报告后进行调整。
4.8.2记录
不合格结果的原始记录在检测室最终审核后交技术部 4.9日报表处理
每日监测数据以日报表形式发送,一式三份,化验室留存一份,送总经理一份、另一份由化验室按月成册送资料室,资料室按相关档案管理存放,不合格时复印一份给技术部。
5、相关文件
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25-19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T51~79-1999《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水质分析方法)
曝气区工况指标及污泥分析指标的测定
生物镜检法
6 、相关记录
东莞市中堂溢源水务有限公司水质检测日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