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报告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一例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一例 Hunt 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1-05-20T12:38:31.7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作者:李丽,郦苗,郭亚忠[导读] 目的:探究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李丽,郦苗,郭亚忠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究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1例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研究开始于2019年9月,研究期间对该患者采用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是否存在并发症情况,及口服加巴喷丁的剂量,将以上数据进行详细地记录,以此分析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次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后,治疗前患者的疼痛评分为(6.87±3.13)分,治疗1周、2周、3周后分别为(5.27±1.63)分、(3.37±0.63)分、(2.21±0.21),加巴喷丁的口服剂量也逐渐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Hunt综合征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对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Hunt综合征;临床观察引言:Hunt综合征是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又称Ramsay Hunt综合征和膝状神经节炎,该病的发生率仅次于贝尔氏面瘫。
该病是因面神经膝状节疱疹引起,上个世纪初由Ramsay- Hunt首次报告出该病例[1]。
该病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一侧耳部剧痛,同时伴有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和听力、平衡障碍,这也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
随着Hunt综合征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出现再活化现象,不仅会影响膝状神经节,而且还会累积到附近位听神经。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性耳鸣附病例分析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性耳鸣(附 附析 病 )
脸长春 张绍杰 侯会文
(武. 广东省总队医院麻醉科, 广州5 0507 广东, 1 )
1
病例资料
浅神经丛阻滞麻醉, 术中保持病人神志清醒。
术中试探性阻断右颈内或颈外动脉时, 病人耳 鸣无明显变化, 而阻断面静脉与右下领后静脉 合并汇人颈内静脉的干支静脉时, 病人诉耳鸣
耐用的、不用替换的新材料的原因。据来 自
教授Skr f ar 说, iy s 这项研究是要增加新的植
人材料与人类骨的兼容性、减少再次手术的 风险。正在试验的是各种与人类骨质兼容的 纤维合成物 (即加强型塑料) , 这些植入物的 机械性能与人类骨相同, 植人后的功能与人
类骨一致。 植人新的纤维合成物比较植人金属物有
病人, 男性, 5 岁, 0 kg, 年龄3 体重6 搏动
性耳鸣半年, 血管性耳鸣” 以“ 收人院。病人半 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右侧耳鸣, 且 逐渐加重, 与脉搏同步, 呈低频吹风样耳鸣音,
头偏向左侧或轻按压右下领角时症状消失或
消失, 遂将此干支静脉结扎。 术后随访 1个月,
耳鸣症状完全消失。
眼花及左侧耳鸣等症状。NI P、 B ECG、 及 HR
(如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冈 。 血管性耳鸣首选病因治疗, 而本例病人虽 出现典型的血管性耳鸣症状, 但头颈部听诊、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 所以病因治疗难度大。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可 扩张同侧头颈部挛缩的血管, 改善缺血及面耳 部的营养供给;利多卡因可使耳蜗外毛细胞的 听毛扭曲并紊乱, 消除内耳的异常兴奋, 改变 放电活动, 最终达到消除耳鸣的目的, 因而星 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耳鸣效果满意1 。因此我们 1 4 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期以消除耳鸣。然而在 出现霍纳征时, 病人诉耳鸣加重, 说明该病人 的耳鸣不是由血流减少所致, 而是由血流增加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193例(一)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头痛193例(一)【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l%利多卡因8-10ml。
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
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1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
同时服用阿米替林,用法为开始25mg睡前口服,直至150mg/d,4周为一疗程。
结果疗效优63例,占80.33%,头痛基本消失;良12例,占15.38,头痛大部分缓解;差2例,占3.85%,头痛无明显缓解。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性头痛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1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男40例、女58例,年龄19-67岁,病程3.5个月-16a;对照组95例,男35例、女60例,年龄17-71岁,病程4个月-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
数据比较用t检验优,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1.2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阻滞右侧时术者立于病人右侧,阻滞左侧时术者立于头侧,用左示指或示指、中指尖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压向外侧,这样使皮肤至横突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也使皮肤至横突之间的组织降至最少,这样穿刺经过的组织也最少,将穿刺对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损伤颈总动脉、颈内静脉。
在环状软骨水平处,垂直于穿刺点的皮肤进针,此处皮肤与第6颈椎横突距离最近。
将针尖斜面对向尾侧注药易于阻滞星状神经节。
一般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l%利多卡因8-10ml。
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3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32例病者采用局麻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注射前后测定脑光电血流图。
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面部向正上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到第6颈椎横突,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0.125%布吡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500μg复合液。
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
隔天阻滞1次,左右两侧每次阻滞1侧,轮换阻滞,4周为一疗程。
结果Ⅰ级完全缓解(优)21例,治愈率65.6%;Ⅱ级好转(良)7例,好转率21.9%;有效(一般)3例,有效率9.4%;无效1例,无效率3.1%。
结论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阻滞了头部的交感神经,从而调节头部血管舒缩,使头部血管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目的,尤其是对颈动脉系供血改善显著。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传导阻滞头痛头痛是以一侧或两侧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脑血管病,主要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在疼痛治疗中较为常用,是治疗多种头面部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有效手段。
我院疼痛门诊自2004年—2010年底,采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头痛32例,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6~75岁。
主诉偏头疼,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其它疗法效果欠佳。
全部病例已排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颅内占位及脑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疾病,病程1—29月不等,均确诊为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其并发症的预防(附41例报告)

29 28
. . .
士: )
患 者 去枕 仰 卧
头偏向
组别Βιβλιοθήκη 对侧处,,
于 胸 锁乳 突 肌 后 缘 中点 的下 方 约 一 横指
。
0士 9
2 6
.
1
相 当 于 环 状 软骨 平 面 为 穿 刺 点
,
以 左 手食
mm 长的
7士 1 8 5 2
。
>
0
。
0
5
左侧进 针
右侧进 针 垫 枕
,
与进
胸闷
气 促等
然 后分 数 次 缓 慢 注 药
每
。
同 一 操 作者 采 用 完 全 相 但这种
SG B
。
次注 药 后 均 需 回 抽
3 例 (占 本 组 穿 刺 时虽 有 2
,
进针 深 度也 存 在 差别 例 颈 部 较 粗壮 的 患 者
r
5 % ) 穿 破 血 管 但 无 一 例 引 起 局 麻药毒 性 反 应 2 整个 注 药 过 程 约 半 分 钟
, 、
不过 从 实 际 数字看
, ,
注药约
后
即等 如头
,
3m m
所 以 这 种 差 别 并 无 临床 意 义
,
同 一病 人
,
待 十 数秒 钟 晕
、
观察 和 询 问 病 人 有 无 不适
, 。
,
由于 每次 穿 刺时 的 体位 针斜 度 可 能略有 不 同 同的操 作 方法
过程中
, ,
穿刺 点 的位 置
2
.
7
.
8
1士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疗效分析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2例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52例,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以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针灸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061-02Clinical analysis of 52 cases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curative effect in 52 case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ients 52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 respectively treatedwith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therapy an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curative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in of patients,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acupuncture; trigeminal neuralgia;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三叉神经痛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因为剧烈疼痛,给病人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报告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报告
魏洪林;朱西全;丁文莉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06(16)2
【摘要】目的:探讨雷诺氏病52例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988年8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雷诺氏病.利用利多卡因4 ml+维生素B12500μg+复方当归注射液
2ml,行星神经阻滞(交替)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治愈39例,占73%,良好13例,占2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病人痛苦少,无后遗症,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192-193)
【作者】魏洪林;朱西全;丁文莉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曲靖分院疼痛治疗科,云南,曲靖,655000;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曲靖分院疼痛治疗科,云南,曲靖,655000;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曲靖分院疼痛治疗科,云南,曲靖,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7.3
【相关文献】
1.雷诺氏病两例报告 [J], 田英
2.复方香丹治疗雷诺氏病1例报告 [J], 王边防;汪正於
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氏病的临床观察 [J], 袁春晖;贾延军;王保国
4.地巴唑、硝苯地平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氏病 [J], 张建辉;全守波
5.鼻咽癌合并雷诺氏病一例报告 [J], 王奋;唐启信;陈显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氏病的临床观察

的刀 片 2例为 单 刃 刀片 . 1例 为 双 刃 刀 片 . 度 约 2 长 ~
5m 临 床 症 状 主 要 为 吞 咽 困 难 , 食 后 胸 痛 . 例 有 c 进 1 黑便. 3例 无 呕 血 血 、 吸 困 难 、 克 等 症 、 采 用 恒 呼 休 经 保 守疗 法 . 察 4 观 8小 时 刀 片 仍 未 下降 。 3倒 手 术 均 来
大 r手术创伤 .} 改 变 了 人体 止 常 的 消化 方 式 。在 J且
这 种情 况下 . 食管 切开 是一种 可供选择 的方法 . 是我 但 们 知道 食管缺 乏浆 肌 层 . 单纯食 管 切 开 术后 易致 切 L _ 】
瘘 , 结 上 述 3例 手 术 成 功 的 经 验 , 们 分 析 t 患 者 总 我 ① 年 龄 不 大 . 食 时 问 短 . 术 条 件 好 。② 无 严 重 并 发 症 吞 手 (¨ 孔 . 染 . 出 血 ) ③ 带 蒂 大 网 膜 覆 盖 是 关 键 。 女穿 感 大 。
氏病 。
? 方 法
药 物 配 方 : 利 多 卡 因 8 、 j 2 m] 6 4— 2往 射 液
( ( 1 1— 2 收 稿 》 21 7 1 _ ) j
经 左胸人 , 开纵 隔胸膜 . 离食管 时尽 量 不破坏 切 游
星 状神 经 节 阻滞治 疗 上肢 雷诺 氏病 的 临床 观察
袁 春 晖 贾延军 王 保 国 1
l 郑 州 市 邙 山 区人 民 医 院 ( 州 郑
4 0 4) 5 04
2 北 京 市 天 坛 医 院麻 醉 科 ( 京 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 1I 0) J)
近 年来 . 我们 采用 星 状 神经 节 阻滞 治疗 8例 』l 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阎燕,苏奇志,闫红窈。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 氏2类远中错和的临床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增 刊1):43—46.
[2]张静,张晓芸,王巍,等.MBT矫治器治疗前后的三维模 型测量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增刊1):40一43.
[3]周彦恒,许天民.MBT直丝弓矫治器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口].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17(4):192—195.
收稿日期:2005一11一0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报告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每次治疗均行星状神经阻滞,未应用 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每天治疗1次,双侧交替进行3~ 5次为1疗程。结果如下:优:39例,占75%;良:13例, 25%;总有效率100%(优:经1疗程治疗,患者自觉症状 明显减轻问隔半个月,再行1~2个疗程后治愈。) 2.2并发症星状神经节阻滞中发声出现嘶哑者2 例,有咽部异物感5例,上述均为喉返神经阻滞表现。 均未作特殊处理,其症状一般1~4 h后消失。有1
例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推药时发生一过性抽搐, 即拔针,给氧,患者感头晕o.5 h后恢复正常,考虑药 物注入颈内动脉所致。
3讨论
雷诺氏病是一种多好发于青年女性的周围性血 管疾病。其临床表现:(1)主述有疼痛病史因寒冷而 症状加重。(2)用现代方法检查,疼痛原因比较清楚, 倾向于诊断为神经性者。(3)疼痛多为抽搐,刺痛之 状,疼痛之部位很少局限在一处,多为冷痛者。
星状神经阻滞采用了麻醉时效较长的利多卡因,同 时采用维生素Bl。除营养神经外,维生素琏z还能够与局 麻药相互作用,延长阻滞时间,再加上复方当归注射液的 补血、养血、活血、调节血流量,推动血液运行,更有效地 控制症状。本组52例患者经星状神经阻滞未出现过敏 及其它副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用药组合是安全的。
魏洪林1,朱西全1,丁文莉1 (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曲靖分院疼痛治疗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雷诺氏病52例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988年8月~2。03年12月我院收治雷诺氏病。利用利多卡因4 rr】1+维生
万素&方50数。据旭+复方当归注射液2d,行星神经阻滞(交替)治疗。结果:经1疗程治疗,治愈39例,占73%,良好13例,占25%,总有
西南国防医药2006年第16卷第2期
·193·
效率为1∞%。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病人痛苦少,无后遗症,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星状神经阻滞;雷诺氏病
中图分类号R7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一0188(2006)02一0192一02
雷诺氏病是一种血管神经紊乱引起的末稍小动脉 阵发痉挛f生疾病,冬季好发,以指(趾)局部皮肤颜色相继 出现苍白、紫绀、潮红及疼痛为主要症状,尤以青年女陛 多见,我院自1988年8月~2003年12月采用星状神经 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典型病例江某,女,25岁,因“爆牙”要求矫治。 磨牙中性偏远中;侧位定位片示双颌牙性前突,伴轻 度骨性前突。采取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MBT矫治 方法经18个月后完成。见治疗前后对比图1~2。
图1治疗前爆牙
图2治疗矫治牙
5讨论
从方法上看MBT治疗过程简化了精细调整的 步骤,这无疑将大大缩短治疗的时间;在弓丝使用上 也远不如方丝弓繁杂,这可以减少椅旁时间和医师的 工作强度;在29例使用方丝弓和67例使用MBT患 者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上结论。
参考文献(2条) 1.余少祯;吴敏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1999 2.山室诚 疼痛の治疗入门 臂丛神经与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治疗雷诺病13例的配合及护理[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35) 2.刘学文.刘畅.杨丽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雷诺氏病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5)
· 192 ·
西南国防医药2006年第16卷第2期
3结果 MBT治疗67例椅旁时间20 min达到患者满意
度;直丝30 min达到患者满意度;方丝45 min达到患 者满意度,见表1。
表1 MBT治疗直丝弓和方丝弓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同样满意的结果,方丝用的 时问最多MBT最少;绝大部分患者是使用方丝完成 矫治,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治疗疗程与椅旁时间 则有所不同。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胰腺实质和胰外相关CT征象。方法:对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15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
的 万CT方征象数进据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91例(58.3%),出血坏死性65例(41.7%)。(汀发现胰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雷诺氏病52例报告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魏洪林, 朱西全, 丁文莉, WEI Hong-lin, ZHU Xi-quan, DING Wen-li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曲靖分院疼痛治疗科,云南,曲靖,655000
西南国防医药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2006,16(2) 4次
l临床资料
1.1诊断依据根据常见疾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 诊03 (1)两侧肢体对称性变色,苍白一紫绀一潮红, 遇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即发。(2)手浸泡于冷水中20 s 后即可出现手指血管痉挛症状。(3)除外硬皮病、红 斑狼疮、网状青斑、手足发绀等。 1.2一般资料52例中女性48例,男性4例,病例 均符合雷诺氏病的诊断。 1.3治疗方法采用仰卧、头居中,枕骨区与背部同 高,嘱病人轻张口,头后仰,暴露阻滞部位。严格无菌 操作,左手中、食指分离颈部软组织,触摸第6颈椎横 突前结节,穿刺点对准第7颈椎横突基部上面的皮 肤,确定穿刺点后穿刺稍向内侧。刺人角度与矢状面 呈10。角左右,穿刺进针直达骨面,稍后退,回吸无血。 将利多卡因4 ml+维生素Blz 500“g+复方当归注射 液2 ml等药液注入。注入后出现霍纳氏综合征为阻 滞成功(即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瞳孔缩小,手掌和手 指发热感)。术后平卧15 min即可下床活动。
3.武朝霞.孟朋民.武永生.冯琥.周丽红.苏心镜 星状神经节与臂丛神经交替阻滞治疗雷诺病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
文]-疑难病杂志 2010(5) 4.张建辉.全守波 地巴唑、硝苯地平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氏病[期刊论文]-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ngfyy200602032.aspx
星状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与第一胸交感神经融 合而成,支配头、颈、上肢、心肺有重要神经节,采用星状 神经阻滞即阻滞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及节后神经元的兴 奋传导,使头颅、上肢、心脏等血管扩张,出现霍氏纳氏综 合征,机体最明显变化是支配区域内血流增加,末稍血管 扩张,阻力降低,同时,阻滞恶性循环,使水肿吸收,炎症 消失,疼痛减轻。有多谱勒仪和超声波仪测量星状神经 节阻滞后,脑血流变化表明,阻滞后15 H】in颈总动脉血 流量增加75%,血流速度增加58%03。故而,采用星状 神经阻滞治疗雷诺氏病效果好,并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 担,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没有象传统的方法使用o.019× o.025的不锈钢方丝,而是直接在o.018的不锈钢圆 丝上内收。这或许违背了MBT的本意,但对于黄种 人来说,没有过分的前倾或许更加的美观;同时大大 缩短内收的时间,且可以在50克以内轻力作用下迅 速完成,安全简洁。这样的方法在方丝弓上同样的适 用,对于前突前倾患者效果良好。但若控制不好,会 出现过内倾的情况。因此方丝弓使用不锈钢方丝的 时机早于MBT,几率也大于MBT和直丝弓。在147 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中强支抗的使用,增 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生活中的烦恼(每天戴口外 弓)。但支抗的概念始终贯穿在治疗的每时每刻。这 就是使用轻力带来的好处。这也是和传统的直丝或 MBT不同的。这里融人了Begg的技术理念。
参考文献
[1]余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 北京:中国中医学出版社,1999:745—746.
(2] 山室诚著.疼痛。治疗入门[M].东京:中外医学社,
1998:25—28.
收稿日期:2005一03一03
急性胰腺炎156例的CT分析及临床意义
吴宗萍1,高正今1,吕 勇2
(1_解放军第324中心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20;2.重庆市江北中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