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版:9.2 液体(步步高)
17-18版:4.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步步高)

课堂小结
3
自我检测区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业产量增多 C.印尼境内热带雨林易发生大火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可能会造成以下影响: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增 多,有的地区可能导致洪水泛滥;温暖的海水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澳 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等地出现严重的旱灾。
答案
2.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东、西两岸地区,分别会引 发水灾还是旱灾?为什么? 答案 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出现旱灾加剧,主 要受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而成;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会引发洪涝灾 害,主要受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而成。
答案
3.拉尼娜现象对我囯天气有何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迁移应用2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月度报告指出,太平洋温度在前几周里愈发低于正常 值,低空东风和高空西风也在赤道太平洋附近加强。据此回答(1)~(2)题。 (1)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月度报告说明 A.沃克环流即将形成 B.厄尔尼诺现象即将形成 C.拉尼娜现象即将形成 D.沃克环流已经削弱
。
2.成因及意义:沃克环流的② 强弱变化 ,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发生的重要依据。
上升
信风
下沉
二、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⑥ 异常的升高现 象 。
2.影响
(1)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⑦
,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
雨频繁,洪涝成灾。
上升
(2)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水温度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
解析 太平洋温度低于正常值,低空东风和高空西风也在赤道太平洋附 近加强,均说明沃克环流增强,受沃克环流增强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即 将形成。
17-18版:1.2 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步步高)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导航] 1.通过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体会细胞的多样性。
2.结合细菌、蓝藻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析,概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说出细胞学说建立和修正的过程。
[重难点击]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镜头2.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________、上下________的虚像。
3.低倍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放→________→压片→________→观察。
4.高倍镜的使用方法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目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__↓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节大光圈、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5.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比较1.下图分别是在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物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图实物的形状是________字母,B图实物的位置在哪里?________。
(2)C图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方向?________。
2.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一处污物,如何快速确认该污物位置(装片、目镜、物镜)? 3.低倍镜和高倍镜视野的有关计算(1)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呈一行排布的16个完整的细胞(如图甲),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________。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如图乙),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________。
知识整合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两种计算方法,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
(1)若视野中为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的平方。
相似药品目录

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薄膜衣) 0.44g*24片
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薄膜衣) 吡拉西坦0.2克、脑蛋白水解物0.12克*36s 长春长庆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复方麝香注射液 复方麝香注射液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华蟾素片 华蟾素注射液 黄体酮 黄体酮胶囊 10ml 2ml 5mg*18片 诺氏制药(吉林)有限公司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成都苑东药业有限公司
50ml:15g 15ml 100ml:3.2g 150mg*7#
扬子江药业集团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强生制药 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
150mg/12.5mg*7s(进口) 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 150mg:12.5mg*7s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0.5mg*7# 0.5mg×7片 2.5mg*10片 5mg*10片 50ml:100mg 100ml:0.2g 0.35g*30# 江西青峰药业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公司 阿斯利制药 法国PFIZERPGM 江苏扬子江 深圳万和制药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听似
碘海醇注射液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厄贝沙坦片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恩替卡韦分散片 恩替卡韦片(薄膜衣) 非洛地平缓释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 氟康唑氯化钠 氟康唑氯化钠 复方氨基酸胶囊(8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 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 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 复方甘草片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复方甘草酸苷片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步步高分层训练化学选修一电子版

步步高分层训练化学选修一电子版1、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A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简单木脂素C呋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2、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A烟碱B咖啡因(正确答案)C槟榔碱D苦参碱3、巴豆的致泻成分是()[单选题]*A丁二酸B巴豆油酸(正确答案)C绿原酸D抗内毒素4、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A喹啉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苄基异喹啉类5、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6、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7、E何首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单选题]*A酸性水溶液(正确答案)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8、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9、在分配色谱中,属于反相色谱的是()[单选题]*A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B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正确答案)C固定相的极性等于流动相D以上都不是10、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单选题]*A羟基位置B羟基数目C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11、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12、属于二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A龙脑B月桂烯C薄荷醇D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13、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14、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15、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16、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单选题]*A一个苯环的β位B苯环的β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正确答案)D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17、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A内酯(正确答案)B羧酸C酰胺D糖18、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单选题]*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正确答案)C受热时间短D提取量较大19、苯丙素类的基本母核是具有一个或数个()单元的天然化合物()[单选题]*AC6-C3基团(正确答案)BC6-C6基团CC5-C3基团DC8-C8基团20、薄层吸附色谱中的Rf的大小说明了吸附程度的大小,吸附力越大,则Rf()[单选题]*A越大B越小(正确答案)C越接近1D越接近021、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22、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3、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24、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25、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
17-18版:4.1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步步高)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图表,掌握海—气水热交换的基本方式与过程。
2.应用图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能量来源:①____________。
2.过程3.结果:海洋通过⑥______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⑦______,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同时也实现了⑧________的交换。
4.水热交换活跃区:⑨__________海区和有⑩__________流经的海区。
5.影响⎩⎪⎨⎪⎧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⑪ 效应海洋使大气的温度变化比较⑫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基础:大气环流和⑬____________。
2.过程⎩⎪⎨⎪⎧⎭⎪⎬⎪⎫不同纬度间海洋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大气环流海洋与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季风环流海—气相互作用和地转偏向力→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水、热平衡3.水平衡(1)基础: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汽。
(2)途径:海水运动、⑭____________。
(3)过程:海水蒸发的水汽随大气运动,大部分通过降水返回海洋,其余部分被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落到陆地上,然后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回到海洋。
(4)影响:由于水的循环运动,全世界蒸发和降水的总量基本保持⑮________。
4.热量平衡(以北半球为例) (1)途径:大气运动、洋流。
(2)内容a .0°~30°N 地区:海洋输送的热量⑯__________大气输送的热量。
b .30°N 以北地区:大气输送的热量⑰__________海洋输送的热量。
c .50°N 附近:海洋把相当多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
思考1.为什么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2.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环流有何关系?3.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探究点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探究活动读“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4W/m2),回答下列问题。
17-18版:1.6 习题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步步高)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学习目标] 1.掌握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相关问题.2.会推导Δx =aT 2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导学探究]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过一段时间末速度为v t .(1)画出物体的v -t 图像,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图像中表示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t v ,并求出2t v .(结果用v 0、v t 表示)[知识深化] 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适用条件1.v =x t,适用于所有运动. 2.v =v 0+v t 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v =v t 2,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1 某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 .v tB.v t 2 C .2v t D .不能确定例2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2m/s,4s 内位移为20m ,求:(1)质点4s 内的平均速度;(2)质点4s 末的速度;(3)质点2s 末的速度.二、位移差公式Δx =aT 2[导学探究]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从某时刻起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1,紧接着第二个T 时间内的位移为x 2.试证明:Δx =aT 2.[知识深化] 位移差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Δx =x 2-x 1=aT 2.2.应用(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成立,则a 为一恒量,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加速度利用Δx =aT 2,可求得a =Δx T 2. 例3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s 内经过的位移为24m ,在第2个4s 内经过的位移是60m ,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例4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1所示的照片,测得x AB =15cm ,x BC =20cm.试求:图1(1)小球的加速度是多少?(2)拍摄时小球B 的速度是多少?(3)拍摄时x CD 是多少?1.(基本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2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初速度为5m/sB .加速度为2m/s 2C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一质点从静止开始由A 点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 点,然后从B 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t AB =2t BC ,那么在AB 段和BC 段(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3.(位移差公式的应用)(多选)如图2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 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物体的加速度为20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25m/s2C.CD=4mD.CD=5m4.(平均速度和位移差公式的应用)(多选)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是2m,第4s内的位移是2.5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2s内的位移是2.5mB.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答案精析重点题型探究一、导学探究 (1)v -t 图像如图所示因为v -t 图像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可表示为x =v 0+v t 2·t ① 平均速度 v =x t② 由①②两式得 v =v 0+v t 2. (2)由题图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梯形中位线的长度,即:v t 2=v 0+v t 2. 例1 B [因为战机在起飞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 =v t =0+v 2t =v 2t .B 正确.] 例2 (1)5m /s (2)8 m/s (3)5m/s解析 (1)利用平均速度公式:4s 内的平均速度v =x t =204m /s =5 m/s (2)因为v =v 0+v t 2,代入数据解得,4s 末的速度 v 4=8m/s.(3)2s 末为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故v 2=v =5m/s.二、导学探究 见解析解析 证明: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自计时起T 时间内的位移x 1=v 0T +12aT 2①在第2个T 时间内的位移x 2=v 0·2T +12a (2T )2-x 1=v 0T +32aT 2.② 由①②两式得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Δx =x 2-x 1=v 0T +32aT 2-v 0T -12aT 2=aT 2, 即Δx =aT 2.例3 2.25m /s 2 1.5 m/s解析 由公式Δx =aT 2得:a =Δx T 2=x 2-x 1T 2=60-2442m /s 2=2.25 m/s 2,这8s 中间时刻的速度 v =x 1+x 22T =60+242×4m /s =10.5 m/s 而v =v 0+at得:v 0=1.5m/s.例4 (1)5m /s 2 (2)1.75 m/s (3)0.25m解析 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0.1s ,可以认为A 、B 、C 、D 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由推论Δx =aT 2可知,小球的加速度为a =Δx T 2=x BC -x AB T 2=20×10-2-15×10-20.12m/s 2 =5m/s 2.(2)由题意知B 点对应AC 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v B =v AC =x AC 2T =20×10-2+15×10-22×0.1m /s =1.75 m/s. (3)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所以x CD -x BC =x BC -x AB所以x CD =2x BC -x AB =2×20×10-2m -15×10-2m =0.25m. 当堂达标检测1.A 2.D 3.BC 4.BD。
海南葫芦娃

医保/基药 国乙175 国乙17 独家品种 独家品种
国乙760 基药 基药 国乙33 OTC甲类 国乙491 独家品种
黄亚光 13839487894
商水地区销售经理
黄亚光
487894
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通用名(商品名) 克咳片(清力奇) 复方感冒灵片 肠炎宁胶囊(长谓安) 肠炎宁胶囊(长谓安) 炎热清片(清健) 通脉胶囊 通脉胶囊 脑络通胶囊 益心舒片 夜宁胶囊 妇炎净片 维U颠茄铝胶囊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头孢克肟分散片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氯雷他定胶囊 独一味软胶囊 尼美舒利缓释胶囊 规格 0.46克*12片 12粒*2板 0.3克*24粒 0.3克*48粒 0.46克*24粒 0.43克*36粒 0.43克*50粒 0.5克*36粒 0.45克*36粒 30粒 0.5克*24粒 12粒 20毫克*28粒 20毫克*14粒 0.1克*6片 12粒 10毫克*6粒 0.65克*24粒 0.2克*3粒 包装(件) 4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200盒 200盒 300盒 2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300盒 400盒 供货价 8.00 8.00 9.20 14.00 7.50 12.00 18.00 11.00 18.00 15.00 8.00 8.00 12.00 8.00 8.00 6 5 12 9 零售价 15.00 15.00 16.00 28.00 12.00 22.00 28.00 22.00 32.00 25.00 16.00 18.00 25.00 15.00 15.00 12 12 18 18
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化学选修三电子版

步步高分层训练与测评化学选修三电子版1、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B青蒿素C莪术醇D桂皮醛(正确答案)2、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3、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烟碱B咖啡因(正确答案)C槟榔碱D苦参碱4、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5、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6、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 A生物碱B苷C多糖D鞣质(正确答案)7、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吗啡碱B麻黄碱(正确答案)C苦参碱D小檗碱8、可沉淀具有羧基或邻二酚羟基成分的沉淀法是()[单选题] * A溶剂沉淀法B醋酸铅沉淀法(正确答案)C酸碱沉淀法D水提醇沉法9、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哌啶类C吡啶类D吡咯类10、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正确答案)D菲醌类11、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12、不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是()[单选题] *A一般没有挥发性B有光学活性C易溶于有机溶剂D有色晶体(正确答案)13、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14、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 *A内酯(正确答案)B羧酸C酰胺D糖15、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单选题] *AC7位(正确答案)BC5位CC3位DC6位16、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17、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18、颜色随pH值不同而变化的是()[单选题] *A黄酮B花青素(正确答案)C二氢黄酮D查耳酮19、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20、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正确答案)B乙醇C乙醚D三氯甲烷21、醇提醚沉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的哪一类成分()[单选题] * A多糖B叶绿素C皂苷(正确答案)D黏液质22、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3、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24、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25、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6、南五味子保肝的主要效药效成分是()[单选题] *A蒽醌B香豆素C黄酮D木脂素(正确答案)27、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28、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单选题] *A5个B6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29、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正确答案)B黄芩C槐花D陈皮30、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中大量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分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
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表面张力就越小.
(3)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
针对训练 关于液体表面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B.液体有使其体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
C.液体表面的张力作用
D.棉线圈的张力作用 解析 图5
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比较大,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
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松弛的棉线圈变为圆形,C正确.
1 2 3
解析
答案
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是
√
A.船浮于水面上 B.硬币或钢针浮于水面上 C.绸布伞有缝隙但不漏雨水
是为什么吗?
图3
答案 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 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
答案
知识梳理
1.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 润湿 某种固体并 附着 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 润湿 某种固体,不会附着 在 这 种 固 体 的 表 面 上的现象. (3)浸润和不浸润是 分子力 作用的表现.
D.锋利的玻璃片,用酒精灯烧一定时间后变钝了 解析 A项中船浮于水面上是浮力造成的,故选A.
1
2
3
解析
答案
3.关于液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态只是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具有的存在状态 B.因为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显示屏 C.人体组织中不存在液晶结构
√
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 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 种颜色
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
如图4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 的作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乙是不 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向下的力,因 而管内液面比管外低.
图4
例2
(多选)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细管插入相同的液体中,甲
二、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
导学探究
(1)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 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 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答案 水银不浸润玻璃,而水浸润玻璃.
答案
(2) 如图 3 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
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的水分,你知道这
请结合图片思考: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距离和分子
力各有什么特点?
图 1 答案 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液体像气体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而又像固体一样具有一
定的体积,不的微观结构.
答案
知识梳理 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特性
1
2
3
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本课结束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例1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
解析
答案
规律总结 分析表面张力问题的三点注意
(1)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是密集在一起的,因而液体具有一定
的体积,不易 压缩 .
(2)液体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 小,所以液体没有固
定的形状,具有 流动性.由于液体分子的移动比固体分子容易,所以扩散
速度比固体要 快 .
(3)液体分子的热运动的特点表现为 振动 与移动相结合.
(4)非晶体 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地说,只有 晶体 才能 叫做真正的固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1) 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引 力,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___ (2)方向:和液面 相切 ,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1)分子间距离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2)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 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 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 (1)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 . 而在体积 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 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 ( 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 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答案
规律总结 液晶的特点 (1)液晶具有流动性,具有液体的特点. (2)液晶在不同方向上光学性质不同. (3)在不同方向上液晶分子的排列情况不同.
(4)液晶受到外界影响时,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达标检测
1.如图5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铁丝环在肥皂液里 浸一下,使铁丝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 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圆形,主要原因是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B.液体表面受重力作用
三、液晶 知识梳理 1.液晶 某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 有各向异性,于是把这些化合物取名为液晶. 2.液晶的特点 (1)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一样具有 流动性,而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一样具 有 各向异性 . (2)液晶的物理性质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 生改变.
第九章
2 液体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能解释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了解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 了解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 3.了解液晶的特点及其应用.
内容索引
知识探究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知识探究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 导学探究 (1)如图1所示是液体表面附近分子分布的大致情况.
C.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
D.液体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解析
答案
二、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1.浸润和不浸润的形成原因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 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 (2)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 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 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4.液晶的应用
(1)液晶显示器.
(2)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
(3)液晶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题型探究
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
1.液面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
(3)不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4)浸润和不浸润是发生在两种材料(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与这两种物质 的性质都有关系,不能单说哪一种材料浸润或不浸润 .例如:水能浸润 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
2.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
2.毛细现象 (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 的 现象. (2) 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 度差越 大 .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水对所有固体都浸润.( × )
(2)毛细管插入水中,管的内径越大,管内水面升高的越高.( × )
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低,乙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则
A.液体对甲材料是浸润的
B.液体对乙材料是浸润的 √
C.甲管中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而乙管中发生的是毛细现象
D.若甲、乙两管的内径变小,则甲管内液面更低,乙管内液面更高
√
解析
答案
三、液晶
例3 (多选)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液晶是一种晶体 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如图2所示.
3.作用效果:使液面具有 收缩 的趋势. 图2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 ) (2)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 ) (3)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各部分分子间存在的相互排斥力.( × ) (4)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走动是表面引力作用引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