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五

合集下载

例说话题作文的“出彩”

例说话题作文的“出彩”

行动与反思36年3月号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规定了四个方面,“有文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苏轼也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在注重文章立意和内容的同时,要做到文采为立意服务,为内容增色。

那么,怎样使一篇高考话题作文做到语言“出彩”呢?一、用整句和散句润饰文稿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渲染气氛,加强语势;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散结合润饰文稿,能使语言既严谨,又活泼;既参差,又工整。

[例1]李白古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静;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柳公权字体的苍劲风骨……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可以酷爱悬崖上高洁的青松,也可以钦佩山间柔韧的青藤;你可以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可以抱一颗恬然静谧的心灵;你可以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也可以对坎坷人生的曲线美垂青……———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丰富,怎能拒绝》两位诗人,两位书法大师,两两对举,风格迥异,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

三个“可以……也可以……”句式整齐而略有变化,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例2]文天祥慷慨泪洒零丁洋,面对荣华富贵,他把黄金般的气节写在汗青史册上;岳武穆从容赴死风波亭,笑看生死威胁,他挺直了脊梁刻画威武雄壮的《满江红》。

———朱纯晶《黄金气节》“文天祥”对“岳武穆”、“慷慨”对“从容”、“零丁洋”对“风波亭”,对仗基本工整,具有建筑美,后面二句略显变化,琅琅上口。

[例3]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碾过。

进宫有些日子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

玉钗珠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前面四句是偏正关系的短语组成的一组排比句,显示了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文采斐然。

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借代的手法,形象跃然纸上。

中间是散句,语言活泼,韵味十足。

二、用长句和短句增强节奏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不凡。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一、反问艺术的运用运用反问句式,可以加强表达的肯定语气。

而优秀的高考作文在这一点上都做得比较好。

例1、共和国元帅彭德怀曾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子不说假话。

难道我们大人还不如小孩子吗?的确,我们从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年所带来的那份淳朴的诚实,应该好好把握,怎能任岁月雨打风吹去,而洗掉了诚实的本色呢?(《把握诚信》)先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再加上彭总的那句称赞小孩子诚信诚实的话,表明我们大人确实应该比小孩子更能讲诚信;再用怎能呢的句式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守住自己的诚信的大门。

整段话读来意味无穷,全仗两个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例2、喊着狼来了的孩子在两次成功的欺骗后尝到了苦果;连一道浅浅的划痕都不放过的奔驰汽车公司以信誉换来了盈利这些难道不足以告诫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诚信吗?(《把握诚信》)先从反面讲狼来了的不诚实的故事,再从正面说奔驰公司为信誉而诚信的事,最后再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让人明白了我们必须把握住自己的诚信。

例3、无所谓人性本善,也无所谓人性本恶,当面临选择时,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也许是一桩小事所体现的人性。

在面临选择时,据说,蚂蚁被火围困的时候,会迅速抱成团滚出火堆,以牺牲最外层的蚂蚁来保证种族的延续。

蝼蚁如此,人何以堪?(何俊洁《面临选择》)先用议论性的语言点出当面临选择时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人性,强调了人性。

再举蚂蚁遇火时抱成团滚出火堆以保证种族延续,亦是强调动物的人性。

最后用蝼蚁如此,人何以堪表示反问,别人动物都能做到在选择时拥有人性,而我们人类呢?作者举蚂蚁采取迂回战术,绕一个弯子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在选择时人应比动物更有人性才行。

例4、美丽者,外表也,古人早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若为美丽而弃诚信,岂不是以败絮其中来换金玉其外?小生真乃糊涂也。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可谓丑至极,然而他美丽的心灵弥补了他外表的缺陷,使他的形象光辉千古。

(《岂可弃我诚信自述》)作者采用自述的口吻,先讲将美丽定在外表上,虽不十分准确,但作者后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来自圆其说,并用一个反问说明如果只为美丽而抛弃我(诚信)的话,其结果是用败絮其中来换金玉其外,显得不明智,所以说小生真乃糊涂也。

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上)(中)(下)

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上)(中)(下)

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上)(中)(下)冲击力:高考作文的语言技术(上)——高考作文语言的言形冲击力张华一、整齐美事物的形式美和人的生理心理是同构的。

当人们面对整齐有序、匀称和谐的事物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审美情感也就因此而生发。

制造汉语整齐美的语言技术很多,就高考作文而言,笔者以为,对称是最值得掌握的技术之一。

1.语言技术之一:对称技术我国历代作家特别喜欢使用对称性表达,特别是古代诗歌中的对偶句比比皆是。

而在高考中,对称也是优秀考生热衷于表现文采的拿手好戏。

比如在考场优秀作文《爱似高山流水》中,作者写道: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

父爱母爱启迪我们智慧,陶冶我们的心灵。

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山水养育一方水土,父母哺育我们儿女。

关爱山水,我们要保护环境。

报答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父爱、母爱,我们该怎么做呢?著名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曾说:“对称句式如果运用得当,意味着学生的语感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变化的技巧。

”这位考生可谓深得汉语对称表达的精髓。

什么是对称技术?从高考作文出发,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界定:对称技术就是通过字数对等手段使语句在形式上产生相对平衡与整齐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控制方式。

对称表达的突出特点是追求字数上的对等,不只是那种谨严的对偶或对仗。

第一,牢固树立“对称”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制造对称语言的前提是拥有强烈的对称观念。

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明为用,事不孤立。

”这就是万物与万理绝不孤立存在的,都处于联系之中。

因此,对称表达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第二,对称技术的关键是“述点切分”对称表达总是涉及两个以上方面或一个方面的两个以上组成部分。

这个“方面”和“部分”,我们称之为“述点”。

单一述点是不能形成对称表达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养成述点切分的意识和习惯。

就高考作文来说,对于任何一个述点,我们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切分视角:一是相近切分。

作文语言出彩技法

作文语言出彩技法
(1)、引用古诗词:
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语文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语文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语文说是杜少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伤感。 (2)、化用古诗词: (要让读者能体会到原句) 语文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语文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语文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语文就是那化作春泥还要护花的点点落红。 平时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有关诗词名句。
(2)、名人+名言+德行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 不阿。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强不屈。 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凛然不苟。
(二)、纵横交错巧排比 排比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整齐而富有节奏感, 是体现文采的一个亮点。常用方法有 1、层层深入法(纵式) 例: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 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 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不仅 有层次感,同时有力度,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以“体验”为话题
春天:体验生命 当春天的气息从你身边擦过,留下冬季后重新焕发的生 命,你是否体验到生命的永恒? -----题记
春天的到来不总是一个步伐。有时四月一个健步就冲上 这个世界。顿时,这个舞台沸腾起来:月季争芳斗艳,郁金香 引吭高歌,蝴蝶花翩翩起舞……就连树也一夜间全披上绿意点 缀的花衣。 有时四月欲前又止,羞涩腼腆,像一位小姑娘倚在门后, 偷偷往厅里瞅,却被一阵说话声吓跑了。之后,又被一阵呼喊 叫进厅里。于是四月便倏地跑进我们的怀抱。 山茱萸花骨朵嫩绿嫩绿的,镶着赤褐色的花边,整个都是 春的象征。美丽的花萼里,竟稳稳地簇拥着几十颗花籽。我不 禁惊讶地问一句:“一个月前它们还在哪里?”苹果树也像卖 帽人一样,向人们展示它帽子上带着点深红的乳白色丝缎。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1、巧用名言警句巧妙的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语言内涵,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对此,建议那些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学生,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而对于那些阅读面比较小、知识面比较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常用的名言警句,多读多用。

比如:学习类的名言警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比如写朋友的文章可以运用排比来增添文章色彩: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巧妙运用一字动词想要做到文章有文采,少不了“一字传神”的独特效果。

在此列举两个例子,让各位同学了解一下什么叫一个字的动词,就能让文章耳目一新。

“听!跑道周围的那一声声‘加油’,多么带劲。

”“‘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竭尽全力冲向终点。

”4、善于运用各种句式在写作文章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在文章中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就一定能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中包括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倒装句、文言文句式。

如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运用在作文当中,绝对能使语言准确、凝练,从而使语言更有文采,更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5、文中可带幽默色彩如果一篇文章表达过于严肃,就免不了给人一种沉重感、压抑感。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其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感情的凭借,成功作文大都文采飞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一见钟情,赢得高分。

因此,每位考生都要成为语言的美容师,使作文语言出彩,使人读后如品香茗,余味无穷,如饮醇酒,陶醉不已。

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如何让文章语言朗朗上口,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今天,我分享五种语言组织出彩的方法。

方法一:巧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本语言的美感。

修辞手法在小学时我们都运用过,可都是简单的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在一篇作文中,大量的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运用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

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形象有趣,同时也使语言富有文采,使表达的观点入木三分。

比如:精彩美文:中秋夜,正有一轮明月悬挂夜空,月光如水,无遮无拦。

天地间一片澄澈,透明如水晶。

清风拂过,窗前树影婆娑,月光水银般荡漾流转,轻柔无声。

(选自《中秋望月》)这段文字巧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皎洁明亮的月光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给人意境之美,仿佛读者被一缕缕阳光笼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使笔尖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方法二: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

诗词歌赋、名人名言都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洗练简洁、蕴含哲理、朗朗上口。

写作中,可以广泛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气息。

我们可以运用书本上我们学过的诗句,或者文言文中的名句,或者课外积累的名人名言都可以。

比如:精彩美文:······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尔虞我诈步步为营,只有人情冷暖时态炎凉,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想看而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超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勃。

(选自《恬静的自然之美》)这段文字旁征博引,灵活运用诗句,写出大自然的恬静之美,紧扣主题,笔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

写作基础:作文语言如何出彩

写作基础:作文语言如何出彩

写作基础:作文语言如何出彩写作基础:作文语言如何出彩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那么语言如何出彩呢?一起来学习下吧:一.锤炼动词、形容词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明生动,必须注重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

如:“低垂的天幕压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

”“我们伟大组多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前句中“撕裂”一词毕现了苦闷无边,失落伤痛,仿佛心叶被一点点地撕裂开,流淌着殷红的血的情景。

句子那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于动词的灵巧运用,使人倍感新颖别致。

形容词妙用也别具情态。

如:“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

”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锤炼,使“爷爷”的形象如一尊雕塑凸现于眼前。

二.巧用修辞手法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变枯燥为生机。

如比喻的巧妙运用:“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

”“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

”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

再如引用的巧妙:“初三的寒假,我迷上了网页设计,整宿整宿地不睡觉,可谓走火入魔。

‘入魔’过了火,母亲免不了大发雷霆,喝令‘查封’电脑。

”句中引用武术术语和现代新语词,使得文句既活泼俏皮,又富于自我解嘲的情味。

还有引用名人也能使文句生动新奇:“感受成长的烦恼,你或许会崇拜尼采,只因他说过‘没有痛苦,只有卑微的幸福’。

”三.独创妙语佳句这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独辟蹊径创新语句的一种方法。

比如:“一支钢笔用得像博物馆的‘三八大盖枪’,可还不能光荣‘下岗’。

”“‘高三’两字很沉,我觉得分量超过了‘高山’。

”“说实在的,班主任可真是黑,相信漂白几次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的。

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距离为1.6452926m。

”上述一系列创新出来的佳此妙句,读后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四.力求含蓄风趣含蓄的语言耐人寻味,含英咀嚼,如嚼橄榄。

高考作文语言靓丽八法

高考作文语言靓丽八法

作文语言靓丽八法写作教学0706 0928一株花,好的枝干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绿叶与鲜花的装点,枝干再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同理,一篇作文,好的立意与好的结构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精美的语言来美化它,那么,再高明的立意与结构也无济于事。

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绿叶与鲜花,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精神与灵魂,它能使你的作文发出令人耀眼的光彩。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提炼我们的作文语言水平呢?一是要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美化了的个性语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精美的语言总是少不了修辞。

绝妙、恰当的修辞就如宝塔上的宝石,能使语言发出夺目的光彩。

精美的修辞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更好更深更新的体验与感受,是打动读者内心的美妙乐曲。

如在2005年全国高者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菊花•烈酒》有这么一句:甜美的回忆像一壶烈酒,一腔热气在心底慢慢扩散,让你觉得温馨,让你觉得豪情。

把回忆比作烈酒,把自己对回忆的体验比作喝烈酒的感觉,这个比喻新颖、形象、把无形无味的回忆化成有形有味有色的可感事物,给读者一种新鲜的体验与感受,充满了灵气与才气。

二是句式要灵活多变。

这里所讲的句式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短句与长句的交换使用。

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福建卷的满分作文《谁是英雄》有这样一段:谁是英雄?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的文官武将,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

这段话,前面是短句后面是长句,短句与长句参差错落,使人朗读起来流畅有加,音韵十足,意味更浓。

二是指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设问句、否定句、比喻句等各种类型的句式综合使用,各展魅力。

如在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的满分作文《筛出砂的筛子》有这么一段:并非每一个春天的日子都是百花盛开、阳光灿烂,并非每一个季节都适合播种或收获,也并非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的留恋,有的风景美的太苍凉,何必留恋太多,沉迷太久?这段话有比喻句式、有排比句式、有否定句式、有反问句式,几种句式综合起来给读者一种比较轻松、愉悦、跳跃和谐的感受,朗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并且令人沉思再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方法之五
辩证:让作文语言圆润熨帖
【彩点释义】
什么是辩证的语言?辩证的语言就是比较全面、不偏执、不偏颇的语言。

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由于思想的不成熟,考虑问题往往执于一端,表现在语言上就显得不辩证,不全面,因此说理不够透彻,而且常常让人找到弱点。

而这些弱点如果在高考的时候就成了评审老师扣分的依据。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充满辩证的光芒。

【彩点例举】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

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
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

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

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

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

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

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

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

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

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

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

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张扬与内敛
一考生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

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

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

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

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

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

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

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

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

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

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

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

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

【彩点技巧】
上面两篇文章,一篇是哲学家、散文家的作品,一篇是高考考生的作文,两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说话不偏,说理不拗。

仔细品味他们的作品,便发现他们的作品在语言的辩证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1、假设与婉:即把你心中想的先假设出来,说出你心中最想说但不够全面的话,然后采用婉(委婉折)的语言技巧表达的观点,这个的观点正是文章需要辩证论证的观点。

如: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
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

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你看:这样的语言读者就比较容易接受。

这里强调的是婉,而不是硬。

一个不过使得语气比较委婉而不生硬,你想想,如果换成但是,效果会怎么样?
2、设问与强调:即先对议论点(非论点)进行设问,然后在回答时过分强调议论点,从过分强调带来的负面后果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比如: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
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你看,先设问,通过对议论点的强调,最终得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辩证观点。

3、对举与周全:即运用对举的方式辩证地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比如: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

前者用不是、而是对举,表达自己成为你自己的观点;后者用年轻人和老人与男子与女子对举,表达人人都需要在该张扬的时候张扬,该内敛的时候内敛的辩证观点。

这样的表述就显得比较周全。

4、折与例证: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常常用正--例-析议论更全面,更辩证。

比如: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

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

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

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

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

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

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先说张扬的好处,然后来一个折,接着举例论证,最后一句点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论证是否比单纯地论证张扬的好处更全面呢?
5、结构辩证语言的小技巧:在某一段文字里,如果你要达到辩证说理的效果,需要一点结构语言的小技巧,比如,你能用下面的词语说一段话吗?诚然(确实)……不过……虽说……但是……其实……总之……试一试,你会发现,你的观点辩证多了。

【请你试写】
有这样一件事:大学毕业多年后,某个班的同学相约来到老师家,一阵寒暄之后,大家纷纷向老师大倒苦水,觉得工作压力大,对自己的生活大发牢骚。

老师没有说一句话,他让大家自己取杯子冲咖啡,老师家的杯子各式各样,大家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杯子冲泡咖啡,冲完咖啡后,老师说: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那些外观精美的杯子被你们拿走了,剩下的都是不起眼的杯子。

人人都想把最好的留给自己,但这正是生活中问题和压力的根源,你们真正要的是咖啡,不是咖啡杯。

可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好看的杯子拿走,并且还看别人的杯子是否比自己的好看。

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陷入了深思。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触呢?请自拟题目,自设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别要求:语言的辩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