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赛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公开课教案_2

《道德与法治》(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 课《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间十分钟》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分别由《国旗升起来》、《上课铃儿响》、《课间十分钟》和一个放大镜组成。
本单元主题是旨在从遵守规则方面帮助儿童进一步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本单元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分为升旗仪式明礼仪(学校仪式的规则)→认真上课守纪律(课堂学习的规则)→课间活动守规则(自由活动的规则)三个环节。
《课间十分钟》从安排活动、有序玩耍和注意安全等方面入手,强调通过孩子主动去安排、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注意将玩得开心与遵守规则融合起来而不是互相对立。
本主题分为“活动巧安排”和“安全小窍门”两个板块。
“活动巧安排”由“下课做什么”和“课间怎么玩”两个图景组成;“安全小窍门”有一个图景。
蕴含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要素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合理安安,喜欢和同学交往,遵守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意识,注意安全,学习自我管理。
二、学情分析1、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心理上呈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也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自主意识强烈,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2、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是一件困难的事,要养成适应小学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就更需要较长的时间了。
3、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小学生活是很陌生的,让他们坐40分钟听一节课不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摆卡片、玩游戏、听歌曲……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脑动、脚动、心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目标定位1.通过举例子、排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2.创设情境、学习儿歌、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等,使学生懂得课间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自觉遵守学校的秩序。
3.通过观察身边学生课间的活动的各种现象、收集身边的安全文明提醒语,让学生知道课间安全文明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含义和作用,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遵守课间活动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课间活动的快乐和和谐,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围绕“课间十分钟”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介绍课间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故事,让学生感受课间活动的有序和和谐,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各种规定和制度还不太了解。
因此,本课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引导他们了解并遵守课间十分钟的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难点:让学生养成文明、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在课间发生意外事故。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
”教师总结:“是的,学校有很多规章制度和文化需要我们遵守和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课间十分钟。
”2.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课间活动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如打篮球、玩滑梯等。
教师提问:“这些活动在我们的课间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
”教师总结并强调遵守课间活动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或视频中的学生在做什么?他们在课间都做了哪些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他们在做游戏、聊天、上厕所等。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公开课教学设计_4

7.课间十分钟教材分析:《课间十分钟》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有四个板块组成,分别是“我喜欢的课间游戏”、“玩个课间小游戏”、“课间还要做什么”、“这样做好吗”。
提示课间休息适宜开展哪些活动,不宜开展哪些活动,哪些活动会有危险等。
指导学生体验并懂得下课时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教学活动贴近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活泼好动,对学校生活充满兴趣,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淡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严格遵守。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学校的学习规则,养成好习惯。
为了能增强这节课的实效性,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间都是怎么做的,联系学生实际开展相关活动。
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感受到有序安全的课间活动的快乐。
2.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体验中掌握课间该怎样做和如何玩的基本方法。
3.行为与习惯:学会玩文明游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活动重难点: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感悟课间十分钟要准备好、活动好、休息好,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活动策略:本课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进行,通过多媒体的介入,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立体的空间,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
模拟课间十分钟,这种体验式的活动使得学生可以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
活动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活动过程:活动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上课铃响起)1. 同学们,老师早就听说人民路小学一6班的孩子们课堂表现特别好,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你们班一起活动。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课间十分钟!”一起把课题美美的读一读。
(出示板书课题:《课间十分钟》)2.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我很好奇,想了解课堂上那么优秀的你们在平日的课间十分钟里,都喜欢玩什么游戏?谁来说。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7课课间十分钟》优质教学设计

《校园生活真快乐》第 7课课间十分钟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一、课标摘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内容(一)第一学段(1~2年级)”里的“入学教育”部分第 6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
”以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第 3条“学会发现和识别身边的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学业质量里的(二)学业质量描述第一段(1~2年级)部分第二自然段里“在家庭、学校等生活情境中,能够遵守与他人的约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知道感恩,遵守课堂纪律和作息时间,维护学校秩序,入学适应良好,爱护公共设施(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二、课标分解1.学生学什么(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
”是指学生在学校里要能高兴地学习,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
(2)“学会发现和识别身边的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是指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有安全意识,不做危险的事情。
(3)“能遵守课堂纪律和作息时间,维护学校秩序,入学适应良好”是指学生要知道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2.学到什么程度(1)“能遵守课堂纪律和作息时间,维护学校秩序,入学适应良好”“学会发现和识别身边的安全隐患,保护自己”中“遵守”“维护”“学会”是表示学习行为的动词,表示了学习的程度。
都是入学适应良好的表现。
(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
”是行为的最终结果,因为掌握了学校里的相应规则,既能开心的学习,又能够愉快的玩耍。
3.学生怎么学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探究、交流讨论、行为判断、自主体验,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掌握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第 5课《我们的校园》、第 6课《校园里的号令》第 7课《课间十分钟》、第 8课《上课了》四课组成。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优质课教案_1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感受到有序安全的课间活动的快乐。
2、知识与技能: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在活动体验中掌握课间该怎样做和如何玩的基本方法,体会玩好和安排好课间生活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学会根据铃声进行学校生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课时,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入学一个多月了,课间十分钟已经经历过多次,但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是从幼儿园的游戏性学习到小学生知识学习和游戏学习并重的过渡阶段,学生还不能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为玩而玩;其次,小学生性格活泼爱动,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生活经验,思辨能力差,应变能力比较弱,加上不知怎么玩,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关注游戏中的安全教育。
另外,课间休息得当,有助于缓解学生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安全文明地度过是相当重要的。
三、教学重点: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树立安全意识。
四、教学难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教学准备:教师:图片、音乐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儿歌《课间十分种》)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2.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3. 同学们,你听出来歌中唱的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吗?对,歌中唱的是发生在课间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间十分钟》。
(出示课题)(二)活动一:说一说----- 课间还要做什么?师:课间十分钟很短暂,除了做游戏,我们还要做什么呢?请想一想。
点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课间十分钟,除了做游戏,我们还要做的事有---------- 课前准备、喝水、上厕所。
(教材P30 三个场景)师:同学们,课间时间这么短,怎么分配时间更合理呢? 请给它们排个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7课间十分钟》优质课获奖教案_0

〔1〕课间,小红拿着铅笔被同学推倒,结果铅笔插入额头。
〔2〕在读小学三年级的赵同学,课间和同学追逐疯打,将同学撞成右手肘关节软骨折。之后,赵同学家长将受伤的孩子接到人民医院,花了4000多元钱的治疗费用。孩子住院三个星期。
〔3〕陕西宝鸡县一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受伤。
2、师:小朋友们,看了以上三个案例,你想说什么?
A:小恶魔真坏
B:我不和危险小恶魔做朋友
C:活动时注意安全
D:不做危险的游戏
E:不在教室追逐打闹
……
3、师:孩子们,危险小恶魔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和“安全小天使”一起把“危险小恶魔”赶出我们的校园好吗?
学情分析
上了第一课时后,我观察并随机录下一年级学生的课间活动、休息的真实场景,我发现多数学生下课后知道要先上厕所,再摆放学习用品,但有的不知道玩什么,甚至两三个人打在一起或把学具当作武器同学之间打闹,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教会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玩些什么,怎样玩更加安全有趣就更加重要了。
4、操场安全
不疯跑追逐打闹;
不攀爬围墙、篮球架、单双杠等:
③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
④不做危险游戏;
⑤集合做操遵守秩序。
(恭喜第十十一十二小组的小朋友,将“危险小恶魔”赶出了操场,现在我任命你们为操场“安全小卫士”,去守卫操场的安全。)
四、文明活动
出示课件:现在你们都是“安全小卫士”了,如果你在校园中发现了不安全的行为,一定要进行劝阻,如果有人受伤了,要及时报告老师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校园生活真快乐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既能通过游戏休息大脑,又能培养同伴关系。
学生在进行课间活动的同时,也会
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进而增进同学友谊。
(2)基于能力与方法
课间十分钟的安排,劳逸结合,才能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
特点,经过一节课学习后,会产生疲倦,大脑处在紧张的状态。
课间活动要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心情
得到放松,精神得到舒缓,也要有利于上好下一节课,用较短的时间,把大脑和心情调到最佳的状态,更
有利于学习。
(3)基于知识
在游戏中,学会游戏规则和形成安全意识,才能使学生文明活动和快乐生活。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
喜欢游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有必要关注游戏中的安全教育。
2.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三课,分两课时教学。
教材内容分为“我喜欢的课间游戏”和“课间还要做什么”两大板块。
本课为“课间还要做什么”板块,
需要学生考虑十分钟的时间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以学生的活动、休息、放松为原则,使课间十分钟的
安排更加合理。
通过图文的讨论和辨析,知道课间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存在安全隐患,从而树立文明
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识,感受愉悦的校园生活。
3.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新入学的学生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大多数学生下课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学生听到预备铃才想起去厕所;有的学生课间忘记喝水,上课时感到口渴立刻拿起水杯喝水,影响课
堂秩序;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与人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戏,大部分学生了解和
掌握的课间游戏十分有限,所以造成课间疯跑追闹现象严重。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变化,了解
校园生活规则,学会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辨析知道课间十分钟需要做和可以做的事情,明白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后做。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以活动、休息、放松为原则。
3.通过听故事、看事例,树立文明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识,感受快乐的校园生活。
评价任务:
任务一: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任务二:懂得课间十分钟以活动、休息、放松为原则。
任务三:树立文明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识,感受快乐的校园生活。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环节一活动一 (1分) 认真看图,能根据图片和以往见过
倒入课题
引入课间
联系生活,引入课间十分钟。
播放音乐,板贴课题。
的残疾人在头脑中理解“残疾人”定义。
环节二
课间活动巧安排活动一(6分)
讨论活动:课间需要做什么。
(完成目标一)
知道课间十分钟需要做和可以做
的事情。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3分)
小组活动:怎样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完成目标一)
明白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
后做(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课间学习需适度活动一(9分)
展示图片结合课程表讨论交流:课间是否需要读书
(完成目标二)
懂得课间十分钟以活动、休息、放
松为原则(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文明安全最重要活动一(5分)
1.评价图片:出示不文明游戏图片。
同桌交流。
思考其
它不文明活动。
(完成目标三)
树立文明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识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9分)
评价图片:出示文明活动图片。
同桌交流,思考见到过
的文明行为。
(完成目标三)
感受快乐的校园生活(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争做践行好榜样作业一(1分):发放课间活动自评表,请同学每日对照自
己行为自评,班级每月推选践行好榜样
树立文明安全参与课间活动的意
识,感受快乐的校园生活(评价目标
三)
附: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
休息放松
文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