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水电开发的益处水电开发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具有许多益处。
首先,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燃料而言,其资源更为丰富,能够长期满足能源需求。
其次,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此外,水电开发还能够为当地经济提供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然而,水电开发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水电开发需要修建大坝,这会导致河流的截断和堵塞,影响鱼类的迁徙和繁殖。
此外,水电站的建设还会导致水库的形成,改变了水体的自然流动,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另外,水电站的运行还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水电开发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为了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水电开发应该采用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选址时要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对珍稀物种的破坏;在设计大坝时要充分考虑河流的通行能力,减少对鱼类迁徙的阻碍。
其次,水电开发应该注重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在水电站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测和监测废水的排放情况,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还要关注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变化,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此外,水电开发还可以采取生态补偿措施,通过植树造林、栖息地保护等方式来平衡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四、国际经验与借鉴在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国际上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水电项目就是一项很好的示范。
该项目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避免对珍稀物种的破坏,通过改善鱼类通行通道,解决了鱼类迁徙的问题。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

社会参与
01
0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经验和技术
03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参与水电开发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决策和监督
02Βιβλιοθήκη 企业责任:水电企业应承 担社会责任,关注生态环 境保护
政府政策:制定相关政策 和法规,引导水电开发与 生态环境的平衡
03
水电开发可能改变河流的水文条件,导致 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04
水电开发可能影响河流的水质,导致水生 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05
水电开发可能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 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物多样性
水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破 坏生态系统,导致物种灭绝
水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破坏 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社区参与:鼓 励当地居民参 与生态修复, 提高环保意识
绿色能源技术
01
太阳能:利用太 阳能进行发电, 减少化石能源消
耗
02
风能:利用风能 进行发电,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
03
水能:利用水能 进行发电,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04
地热能:利用地 热能进行发电, 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05
生物质能:利用 生物质能进行发 电,减少对环境
气候变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影 响,如能源需求、投资风险等
环境评估
生态影响:水电开发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如河流生态系 统、生物多样性等
社会影响:水电开发对社会 的影响,如移民安置、就业 机会等
经济影响:水电开发对经济 的影响,如投资回报、税收 等
对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几点思考

对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几点思考水电流域开发的综合利用,是我国目前水电工程建设进入的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对我国每一条水电流域的整体规划、有序开发是保证水力资源充分利用、开发的先决条件,在开发中,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标签:流域开发整体规划环境保护水电工程1大通河流域概况大通河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的天峻、刚察、祁连、海宴、门源、乐都等县,进入甘肃天祝、永登两县,最后在青海民和县汇入湟水河。
流域总面积15133km2,其中青海省内流域面积12943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5.5%,甘肃省内流域面积21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14.5%。
大通河是湟水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和黄河的二级支流,其多年平均径流量28.26亿m3,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海拔5174m,于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河。
大通河干流河道全长574.12km,其中青海境内河道长504.1km,总落差2295m,水能蕴藏量759×104kw,甘肃省境内河道长60.43km,落差575m,水能蕴藏量24.49×104kw,甘青两省共界河道长49.27km,落差306m,水能蕴藏量22.84×104kw。
2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开发现状由于大通河流域水能资源条件比较好,对开发中小电站条件非常有利,因此青海、甘肃两省对大通河流域规划比较早。
由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于1987年对流域内水电资源初步进行整体规划,共分18个梯级电站开发。
在流域上游结合大通河的综合水资源利用,修建两座高坝作为多年或年调节电站,其它电站均采用低水头径流式电站的开发模式。
但由于青海、甘肃两省对水电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加上没有有实力的大企业介入参与流域的主体开发,流域的开发引进了很多小企业,各企业均以各自利益为重,强占优良资源点,形成各点独立规划开发,上下不能兼顾和流域整体规划开发不能落实的格局。
流域内电站的数量由原规划的18座增加到32座,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14座水电站。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供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水电开发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水库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特征。
原本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水库的拦截下,水流速度减缓,水深增加,水温也可能发生变化。
这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影响,一些适应激流环境的鱼类可能会减少,而适应静水的物种可能增多,从而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其次,水电开发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在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工程施工等活动,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会破坏地表植被,使得土壤失去保护,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影响水质和河道行洪能力。
再者,水库蓄水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由于水库蓄水增加了地壳的压力,在一些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可能会诱发地震。
虽然这种地震通常震级较小,但也会对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威胁。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水电开发可能带来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而因噎废食。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在于如何在开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水电开发的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入研究项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规划时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如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在工程建设阶段,要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鱼类繁殖期等关键时期进行施工。
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降低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
水库建成运行后,要加强生态调度。
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篇: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电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血液。
水电作为技术成熟,供应稳定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而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备受瞩目和争议。
本文通过权衡水电开发对生态保护的利弊,以及结合众多水利水电工程范例,提出个人在水电开发上的见解。
水电开发是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以工程形式出现的人类活动。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一次能源。
水电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开发同时完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怎样做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和谐向前发展?1、纠正舆论导向,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水电开发;2、进行精密的统筹规划,考虑环境问题;3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科学认识合理设计【引言】水是生命之源,电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血液。
水电作为技术成熟,供应稳定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而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备受瞩目和争议。
本文通过权衡水电开发对生态保护的利弊,以及结合众多水利水电工程范例,提出个人在水电开发上的见解。
一、什么是水电开发以及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水电开发是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以工程形式出现的人类活动。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一次能源。
水电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开发同时完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水电开发可谓是一柄双刃剑。
水电的生态环境效益至少可以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水电替代煤电,能够直接减少煤炭消耗,从根源削减温室气体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是水电良好的调峰、调频和储能性能能够促进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提高绿色能源比重,减少煤炭资源消耗,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危害,以及因大气污染导致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三是水电工程建设在防洪、航运、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方面的贡献。
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问题探讨

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问题探讨摘要通过对大通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是该流域生态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针对现状,就植树种草方面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相关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恢复措施;大通河流域大通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区海西州天俊县境内岗噶肖合力峰,由西向东流经天俊、祁连、刚察、门源、互助、天祝、永登、红古区、民和等县(区),与湟水汇合后注入黄河,全长554km,是华热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对黄河水源涵养及黄河源生态系统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其流域总面积432.64 km2。
该流域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分配不均等特点,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区域。
1现状1.1水源涵养功能减弱互助县北山地区森林植被和山区草地是大通河流域主要水源涵养区,由于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经营粗放、开发过度以及大量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矛盾突出,致使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60年代上移39m,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
1.2防风固沙功能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起,天然林的梭梭林出现衰败、枯死,到2007年已有2.93万公顷死亡或接近死亡,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公顷死亡。
防风固沙体系退化,引起防风固沙功能下降,导致下游固沙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替。
2生态退化原因2.1大量截留引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开发,耕地面积随着增大,中上游地区不得不大量截留引灌,导致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下游北部1.3万公顷耕地因缺水而弃耕导致了又一次沙化。
2.2过度开采地下水中下游地区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逐渐稀疏,直至大面积生态衰退、死亡,地表裸露。
大通河流域生态变迁过程明显表现出了随着水资源的减少而退化这一特征。
3生态恢复措施3.1区位划分大通河流域按照海拔、降水量、湿润指数、年均气温、生长期、植被状况等,可分为4个生态区位:湿润生态区、亚湿润干旱生态区、半干旱生态区、干旱生态区。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水电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电开发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首先,水电是一种相对稳定和可靠的能源来源。
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水电的发电能力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较小,能够为电网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输出,保障了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其次,水电的开发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水电项目的建设还能带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水电开发并非毫无弊端。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大坝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水流状态,影响鱼类的洄游和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此外,水库蓄水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水电开发还可能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森林植被等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进行全面、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比如,可以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大坝设计,如鱼道、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等,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其次,加强对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开发活动在环保的框架内进行。
再者,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补偿工作。
对于因水电开发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作者:和善敏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4期摘要: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向来是有利有弊。
而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水电工程开发利用得当,就能够造福人类;如果开发过度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本文介绍了水电工程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以怒江水电站为例,详细阐述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开发与保护只要涉及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就会关乎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水电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地区经济的发展。
怒江水电站的开发利用也是如此,只有将这些问题放在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才能找到平衡点,从而趋利避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建设水电工程,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一、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有利影响第一,提供能源。
水是一种清洁能源,而且能够再生。
水电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能够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从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另一方面,以水为原材料的水电工程和其它的物理、化工项目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温室效应,从而也就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保护环境。
就水利工程自身而言,出于对水资源的控制与利用,所以具有防洪减灾的作用。
其一,洪涝、干旱、暴雨等恶劣的天气情况因为工程的建设而减少,因此防洪减灾的功能十分明显。
其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湿地、养殖、航运等,从而形成了新的景观。
(二)不利影响第一,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的修建,最显著的影响就在于改变了河流下游的流量,继而影响到周边的环境。
这是因为水库的水量存储中,除了汛期的洪水,也包括了正常的水流。
这就使河道下游的水位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断流,从而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第二,对气候的影响。
一方面是对气温的影响,水库的建设,陆地变为水体,与空气的能量交换就会有所改变,一般来说,年平均气温会有升高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对降水量的影响,其一,由于水库的建设,增加了蓄水面积,从而引起降雨量的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 高寒 , 多暴雨 , 昼夜温差大 。发 源 于青 海省海西州 蒙古藏族 自治州 天峻县木 里 , 止 于青 海 省 民 和 县享 堂 注 入 湟 水 河 ,大 通 河 系 山
区河 流 , 比降 大 , 蕴藏 着 丰 富 的水 能 资 源 。 总长 54 5 k 流 域 面 积 1 3 m , 窄 长矩 形 和 羽 状 。其 m, 5 10k 呈 中 青 海 省 境 内流 域 面 积 1 7 m , 道 平 均 比 295k 河
1 大通 河水 资源基本情 况及 开发现况
11大 通 河水 电资 源基 本 情 况 .
大通河是湟水河的一级支流 , 河二级支流 , 黄
收 稿 日期 :0 2 0 — 8 21—62
滩、 东旭 、 东旭 二级 、 甘禅 口等 1 6座水 电站 , 机 装 容量 1 .万 k 1 8 m。分径流式和引水式水 电站 , 中 其 雪龙滩 、 玉龙滩 、 甘禅 口等为引水式电站 。
环境存在 的影响 ; 并针对这些影 响,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提 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 护( 或不破坏) 现有生态环境 , 合理地开发利用水电资
源, 为类似水 电开发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 词 : 电开发 ; 水 环境保护 ; 高原 ; 青海省
中 图 分 类 号 :V7 T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9 7 1 ( 0 2 0 — 3 0 0 10 — 7 6 2 1 )9 0 2 — 3
化能源结构 ,促进 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发挥 了重要 作用 。 电大坝在 防洪 、 水 灌溉 、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 保障人 口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另一方 面, 建设期和运行期也确实存在开 山爆破 , 断水 断 流, 河流两岸 的青 山被剃成了秃头 , 部分河段绿 水 消 失 露 出 干 涸 的河 床 现 象 。水 电站 大 坝 阻 隔影 响 河 流 连 通 性 , 文 变 化 、 没 而 导 致 的移 民安 置 , 水 淹
75 5 MW 。 9.
12水 电 资源 开发 情 况 .
由于 大通 河 境 内地 形 条 件 好 , 差 大 , 力 资 落 水 源 丰 富 , 有 投 资 省 , 开 发 的特 点 , 海 省 水 利 具 易 青
厅编制 了 《 青海省大通河水电资源开发规 划》 规 , 划 境 内可 开 发有 纳 了峡 、 头 峡 、 图 口 、 米 、 石 克 仙 久 干 、雪 龙 滩 、玉龙 滩 等八 个 梯 级 电站 ,装 机 容 量 2 . k 。据此 规 划 ,9 2年被 列 为 青 海省 重 点 43万 W 19 处青藏高原腹地 , 自然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 破坏扰 建 设 项 目的雪 龙 滩水 电站 开 工 建 设 ,标 志 着 境 内 动后很难恢 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 念的逐步深入 大通 河 水 电资 源 进 入 实 质性 开 发 阶段 。青 海 省 政 开 振 的 制 和 落 实 ,高原 河 流 水 电开 发 的生 态 环 境 问 题 引起 府 提 出 “ 发 资 源 , 兴 青 海 ” 经济 发 展 战略 , 定 和 完 善优 惠政 策 , 造 良好 的投 资 环 境 , 大 招 创 加 了社 会公 众 和 管理 决 策 者 广 泛 的关 注 和 争 议 。显 先 青 然 , 电发 展 已 过 了技 术 制 约 、 济 制 约 , 入 到 商 引 资 力 度 , 后 有 青 海 省水 利 水 电集 团 , 海 省 水 经 进 万立公司等重资投 向大通河水电资源开发 ,先后 生 态环 境 制 约 的阶 段 。 建 成 了青 石 嘴 、 米 、 沟 E 、 龙 滩 、 隆 、 龙 仙 寺 l雪 多 玉 与其他能源不 同,正是 由于水 电开发 的两重 性 ,一方面产生 了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巨大 正效应 ; 同时 , 也产生 了直观可见的大量的社会矛 盾 和流域生态环境的退化 ,特别是大通河流域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引言
水 电是清 洁 的可再 生 能 源 。我 国是 水 电大 国 , 有着 丰 富 的水 电资 源 ,水 电 已成 为不 少 地 方 发 展 地 方 经 济 的支 柱 产业 。近 年来 , 海 省 积极 发展 水 青 电 , 解 决 广 大 农 村 及偏 远 地 区用 电供 需 矛盾 , 对 优
泥 沙 淤 积 和 生物 多 样 性 破 坏 等 ,对 河 流 生态 系 统 造 成 不 同 程 度 的 干扰 和损 坏 。而 引 水 式 电 站 如 果 不 考 虑 生 态 流 量 的要 求 ,也 会 对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造 成 严 重影 响 。
降 4 5 。 从 源 头 至 湟 水 河 段 天 然 落 差 .% 。 5 225m, 利 用 落 差 8 2i, 尕 大 滩 水 文 站 实 测 9 可 3 n据 2 料 统 计 , 年 平 均 流量 为 4 . m3, 流 量 7a资 多 91 / 径 s 1 . 7 1, 5 9 亿 1 入境处 以上集水面积 65 6 m, 4 1 9 . k 2 5 多 年 平 均 入境 流 量 3 .4m3, 量 1 . 82 / 水 s 2O 6亿 m, 出境 处 以上 集水 面 积 I 0 .9k 2 年 平均 出境 流量 18 1 m , 2 多 6 . m3,水 量 2 .7亿 1 ,水 电 资 源 理 论 蕴 藏 81 / s 14 T I
30 2
相关专业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1 年 9 02 月第 9 期
浅谈大通河流域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樊晓 东
( 青海 省雪龙 滩水 利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 , 青海西 宁 8 00 ) 10 1
摘
要: 该文针对 目前大通河水电开发中电站建设 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 日趋尖锐的矛盾 , 指出了在高原河流水电开发过程 中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