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词类活用,顾名思义,就是一类词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变成另外一类词。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比如:一狼洞其中。
该句中的“洞”字当“打洞”讲,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
(一)一般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名词的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驴怒,蹄之。
(用脚踢)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B 、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工具、依据、状态I等。
(画横线的地方,名词作状语,下同例如:吾西南而望。
(往西南方向)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2、动词的词类活用主要活用作名词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作名词,出产的东西,家里的收入)3、形容词的词类活用A、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余悲之。
(悲叹、怜悯)此教我先威众耳。
(树立威望)B、活用作名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要的地势)(二)特殊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使动用法例如:晋侯饮赵盾酒。
(使赵盾饮酒,让赵盾饮酒)项伯杀人,臣活之。
(让项伯活下来)2、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有这种用法)例如: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他的门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我长得漂亮)3、为动用法例如:死国可乎?(为国家而死)小结:要想准确掌握词类活用,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语…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要紧密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进行推断、理解,这样才能把握、理解到位。
附:三种特殊活用的翻译格式1、使动用法使……怎么样让……怎么样2、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把……当作……以为……怎么样3、为动用法为(wèi)……怎么样。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例子
动词的活用
PART TWO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词“奔”用作名词,意即“奔马”,作句子的宾语。
1
(一)动词→名词
死国可乎。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2
(二)动词→为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
3
基本结构形式:
4
【动+宾】=【使】+宾+动
5
使动概念: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于使动用法。
01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02
(使……相斗)
示例: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4、令诸君知天亡我。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文言实词之 词类活用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词类活用。
0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明确考点
考什么?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而作另一类词用(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以小易大
作宾语
作宾语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3
宾语
高考备考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对点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形容词,解释词义并说明其活用类型。 (1)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2)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
2024年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实词
词类 活 用
(中:动词、形容词活用)
Ⅱ.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 了。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埋伏的部队,伏兵)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带宾语,含有主语“为了宾语怎么样”的 意味,一般可译为“为……”。如: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动词的为动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存在的 目的。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如:猿猱欲渡愁攀援。(愁: 为……发愁)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阅读考点08 词类活用-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梳理)

考点08 词类活用文言文阅读考查我们能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其中正确理解词语活用的现象是帮助我们理解内容的基础。
常见的实词考点之:【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论语》主人日再食。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送东阳马生序》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伤仲永》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桃花源记》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以礼相待。
—— 《伤仲永》贤于材人远矣。
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狼不敢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室铭》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前一个):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做亲人。
——《大道之行也》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
——《三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与朱元思书》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轩: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高处。
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远处。
——《与朱元思书》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马说》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间佩戴。
——《送东阳马生序》如鸣珮环,心乐之。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3、“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放。 罾:本意为渔网,用做动词“用 网捕”,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 置人所罾鱼腹中 俘虏 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向往,追求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4、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匹配 女幸而偶我(《与妻书》) 用蹄踢 驴不胜怒,蹄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 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 刑人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登记 吾师道也(《师说》) 从师学习 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 遮蔽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称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灭族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 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 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1、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 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 赐福,保佑,庇护。 小的信用不能让神 词用作动词 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指保佑)的。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指目,以手指,以目看 互相指点 皆指目陈胜 打量着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示意 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出现云
• • •
动词用作名词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之”:取独,不翻译 ,“出”:动词作名词, “所 出”,指地里的收成; “入”:动词作名词,“所入”,指家里 的存粮。 这里是互文,拿出家庭所有东西
• • •
•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措施有利于农时,制度有利于事物,就是可行的。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讥:诬陷、嘲讽的话
第四讲 文言文词类活用 学生版讲义(需打印给学生)

第四讲:文言实词——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类型(一):使动用法1,动词使动①花香醉人。
②这项发明震惊了世界。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形容词使动①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②繁荣市场经济,缓解就业压力。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名词使动①齐威王欲将孙膑。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二):意动用法1,形容词意动①我很奇怪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②渔人甚异之。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④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2,名词意动①他自小死了娘,奶奶最宝贝他。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③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名词作动词①我明天短信你。
②你忙吧,我论文去了。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⑤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四):名词作状语①他静静地目送她远去。
②明天手机联系。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④相如廷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⑥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⑧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⑨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二: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 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 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这时活用为名词。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险固地势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 绿叶、红花。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 远
7 数词的活用
小结
1、 所谓词类活用是相对现代汉语来说的 2 、了解一个词是否有活用现象,是由上下 文决定,我们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 还要注意它在句中地位(充当什么成分), 前后有那些词,与它构成什么关系。
词类活用随堂练习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 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吾师道也( A) 2.吾从而师之( ) B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也久 C 矣( ) A 5.而耻学于师( )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3.沛公欲王关中( )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鼓三通,锣三下 敲鼓,击锣
名作使动用法
首先判断名词作动词,再判断是否是使动。 使动:看该动作是否是后面的宾语发出。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活,使骨头长肉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概念:主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 (2)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
• 普通名词作状语
• 1.用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译“像…一样”或 “像…似的” 。
• 例如: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①句中“席”、“包”、“囊” 分别作状语:像席
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这三句是互文 见义,全句可译为“吞并天下之意”。
• ②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 ②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③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像对
待…一样”或“按照…” 。
• 例如: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①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
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像对待兄 长一样招待他。
• 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 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 大巫的背后)
• 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 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
• 4.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 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以……为鱼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形容词充当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 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特征
7,名词后带数量词,这个名词作动词。
鼓三通,锣三下 敲鼓,击锣
名作使动用法
首先判断名词作动词,再判断是否是使动。 使动:看该动作是否是后面的宾语发出。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活,使骨头长肉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概念:主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 (2)名词的活用
• 译“每(天、月、年)”或“一(天天、 月月、年年)地”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形容词的活用
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 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尽
• 2、牛困人饥日已高
升高
• 3、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 4、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 揭穿
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例如:
• ①道芷阳间行。
动宾关系
• (取道)
• ②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用瓮作窗户,用绳作转轴]
• 3,一狼洞其中。打洞
主谓关系
• 4,军霸上
驻军 状谓关系
2.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 用为动词。
• ①驴不胜怒,蹄之。 • (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
•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用木匣子装)
例如:
• 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孔子对公冶长说:“可以娶妻子。”)
• ②左右欲刃相如。 (武王的近侍要杀相如)
• ③非能水也。 (游水)
• 5.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 动词。
例如: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住)
6.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名词 便活用为动词。
如:唐浮图始舍于其址。 建房子
主语名词活用
1、一般动词
2、使动
3、意动
4、名词作状语
二、动词活用 1、活用为名词
2、作使动
1、活用为名词 三、形容词活用 2、活用为 动词
3、使动 4、意动
名词的活用
•
名词活用动词
• 1.两个名词或以上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
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或状
•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③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像对
待…一样”或“按照…” 。
• 例如: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①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
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像对待兄 长一样招待他。
• 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 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 大巫的背后)
• 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 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
• 4.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 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 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 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 3.表示动作行为方式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
•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 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 种新的语法功能。
•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 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是要 参考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一、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词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及短语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和短语充当。形容词和不及物 动词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及短语充当。 状语:一般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及短语充当。 一般来说,复杂的句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③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
和“闻”,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④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
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 当面指责。
• 方位名词作状语
•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 “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 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把这些 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 “往”“向”等来理解。例如:
•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1.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 动词。例如:
• ①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 (一般人认为宝贵的,正是君主认为低贱 的;一般官吏认为是卑下的,正是法律 认为高贵的)
• ②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
名词活用
• 普通名词作状语
• 1.用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译“像…一样”或 “像…似的” 。
• 例如: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①句中“席”、“包”、“囊” 分别作状语:像席
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这三句是互文 见义,全句可译为“吞并天下之意”。
• ②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 ②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 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
• ①句的“南”“西”“东”“北”分别修饰 其后的动词,有往南、往西、往东、往北的 意思。
•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 ②句的“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
时间名词表示动作频率或发展时作状语
• ②句的“师”作“事”的状语,可译为按照 对待老师的态度来侍奉他。
•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 •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①②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 “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 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 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