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共65页

合集下载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
译为“像……一样”“用……”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
译为“在……”“向……”“从……”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向上;下,向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译为“每……”“在……”“一……比……”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
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出,地里的收成;入,家里的存粮
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赐:恩惠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 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过秦论》)
日:一天比一天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 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 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作动词
名词+名词(代)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登记
副词作状语+名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使眼色
名词+补语(介宾补语)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 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 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显出白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利:使……快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弱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

文言实词活用归纳文言实词活用归纳]3推荐词类的,而不兼其它类,可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可以属于另一词类,即具有另一词类的语法功能和作用,它的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

第一节名词活用为动词一、名词活用的具体情形1. 名+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例: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从左右,皆肘之用胳膊肘碰公子怒,欲鞭之用鞭子打他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用火把照父曰:履我穿上鞋买五人之函之用木匣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2. 名+名(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例:大楚兴,陈胜王称王许子冠乎戴帽子使天而雨珠下雨麦于岐山之阳下衣素衣而出穿(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例:沛公军霸上驻扎(在)欲王关中(在关中)称王晋军函陵3. 副+名(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例:既而弥月不雨不(下)雨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归咎上天秦地可尽王也全部统治子墨子不听,遂北就往北走了秦师遂东就向东出发了(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例: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天又大风(刮大风)皆玄衣白刃(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4. 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游泳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应当在关中称王左右欲刃相如想要杀相如王曰:吾亦欲东耳想向东进击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5. 名词+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筑屋居住6. 介宾+名例:亭以雨名西与韩境由山以上五六里7. 所+名例: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用网捕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住所住)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8. 名+者例:赵王之子孙侯者(侯爵封侯)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打鸡猎兔的人)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都:定都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蚕:养蚕衣:穿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做官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进军去今之墓而葬焉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缇骑按剑而前进城梯而下之梯:放上梯子下:使动(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 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 《自主培优》P149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当时
2、今有人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邻之鸡者 表每一 每天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 欲鞭之”中受能愿动词“欲” 修饰并且带了宾语, 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 这个句子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 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三、形容词活用 四、数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当作……一样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名词用作动词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名词用作状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 是(D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二)、表比喻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例子
例子
动词的活用
PART TWO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词“奔”用作名词,意即“奔马”,作句子的宾语。
1
(一)动词→名词
死国可乎。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2
(二)动词→为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
3
基本结构形式:
4
【动+宾】=【使】+宾+动
5
使动概念: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于使动用法。
01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02
(使……相斗)
示例: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4、令诸君知天亡我。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文言实词之 词类活用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词类活用。
0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明确考点
考什么?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而作另一类词用(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以小易大
作宾语
作宾语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3
宾语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1、名词活用为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表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以下待整理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3)将军披坚执锐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文言文实词复习之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复习之词类活用

• 规律六: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名词便活用 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 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 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 ①唐慧褒始舍于其址 • ②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 ③晋师军庐柳。
名词活用作动词练习: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2、策蹇驴,囊图书。 3、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 巫后。 4、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5、有一老父,衣褐,至良人所。 6、面山而居。 7、去今之墓而葬焉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2、表示——渐进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3、表示——往昔 日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 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 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翻 译时,常常加介词“往”、“向”等理解。 •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①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③赵襄王郊迎甘罗。
规律总结
•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 为状语。 •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 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 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11、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12、父曰:“履我” 13、汉王解衣衣我 14、亭以雨名 15、西与韩境 16、浴乎沂,风乎舞雩 17、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18、秦伐韩,军于阏与 19、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谢谢大家
(三)普通名词作状语

初中文言文的词类话用

初中文言文的词类话用

初中文言文的词类话用
初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语法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类活用情况:
- 名词活用为动词:
-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鞭”用作动词,意为“用鞭子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策”用作动词,意为“登记”)
- 名词作状语:
-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口技》)(名词“洞”用作状语,意为“像洞一样”)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形容词“故”“新”用作名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
-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异”用作意动词,译为“感到惊异”)
-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形容词“奇”用作意动词,译为“认为……奇特”)
- 动词用作名词:
-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动词“名”用作名词,译为
“说出”)
词类活用的情况在初中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理解和掌握这些用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