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探讨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探讨

在输液的同一臂侧抽血。

这样不仅使血容量发生改变,而且输液中的成分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如血糖、肾功异常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

⑤抽错标本,主要发生在住院病人,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所致。

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发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因数,而又不容易被实验室人员所发现。

3 血液的孵育①孵育的方式,常推荐的是恒温水浴法,该法不仅可以加快血液的凝固,还可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使血液中的成分含量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恒温孵箱孵育法,可以加快血液的凝固,但它同时使血液中的一部分水份蒸发导致结果偏高,尤其是临界值的指标。

建议各实验室统一使用恒温水浴法。

②孵育的时间,未加抗凝剂的血液需要孵育30~60m in 才能析出血清,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未达到所要求的时间。

致使血清分离不完全,部分凝血因子散落其中,形成血清凝块,堵塞仪器的管道,影响测定结果。

4 血清的离心分离血清的离心条件是1500~2000rp m 10~15m in,血浆的离心条件是2000~2500rp m 10~15m in 。

而有的实验室往往未达到离心时间的要求,致使血清(浆)分离不完全,在其中存在一些微粒成分,除了影响检测结果外,还有可能堵塞仪器的管道,致使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5 标本的移取在大多基层实验室,由于仪器的原因,往往无法将离心的标本直接测定,需要人工移取血清(浆)标本。

在移取的过程中,有些实验室人员一个吸头多用,造成交叉污染影响测定结果;有的甚至加错标本,造成结果完全错误。

这些都是要引起大家所重视的。

此外有的实验室同时使用血清与血浆来作生化项目的测定,虽然对一些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两者的介质却存在差异,血浆中的一些微粒对测定项目的比色有干扰。

因此在选择标本前要先做对照实验,结果没有差异后再慎重选用。

综上所述,影响血标本准备的因数很多,需要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的同志要全面了解影响的各个环节,规范自己的操作,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

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板 数 并 不 少 , 见 2 6个 数 目不 等 的 血 小 板 聚 集 在 一 起 。 出 可 ~ 现这 种情况是 因为 血 小板 具 有粘 附 、 集 的生 理 特性 , 某 些 聚 在
1 血小板计 数假 性升高 1 1 小红细胞 的影响 。血 液分 析仪 的工 作原 理 是根据 细 胞通 . 过仪器微 孔时产生 的脉 冲来判断 颗粒 的大 小 , 而 区分 出 白细 从
维普资讯
中华综 合医学 20 0 2年 第 3卷 第 6期 C i aS n h ssM e ii e h n y t ei d cn

55 ・ 7
节型 、 漫型或混 合 型 , 界不 规 整 , 底 较宽 , 弥 边 基 内部 回声 不 均
出动脉频 谱。非肿瘤 性增生 血管分 布 多与 膀胱 壁平 行 , 号稀 信 少, 无周边 血流 , 多引 出静 脉 血 流 。② 血 流 参 数 阻力 指数 可 作 为鉴别膀胱 占位 良 、 恶性病 变 的主要 依据 , 据 本组统 计 资料 . 根 动 脉 血 流 速 度 在 膀 胱 良 、 性 肿 瘤 中无 明 显 差 异 , 动 脉 R 有 恶 而 I
参 考 文 献
1 叶军 , 陈卫华 , 月蓉 , , D 诊断 膀胱 癌 1 凌 等 C FI 6例 分析 ,中国超声
医 学 杂 志 ,9 8 1 ( )6 . 19 ;4 8 :4 2 程荣昆 , 李贤兰 , 钱 英, . 等 超声 显像 及彩 色多 普勒 血流显 像对膀
展 , 胱造影 检查 几 乎被 B超 所取 代 , 在 占位病 变 定性 诊 断 膀 但 仍 存在一定 困难 。三 种 占位病 变间 声像 图存 在许 多 交 叉 , 其 尤
( 稿 :0 2 o - 8) 收 2 0 — J-0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Oy u 显微 镜 。 l mps 外观 ,试管 内有许 多沙 粒样 凝 集 颗粒 ,初 检 结 果WB C、R C、 B
H B、HC 、MC T V、MC C、P T H L 等许 多 检测 项 目均异 常 ,尤 其
是R C B 数值很低 ,可考虑是冷凝集原因造成 ,标本经3 ℃水浴 7
提 供准 确可靠 的数 值 。
【 键词】 关 血小 板计 数 ;血小板 聚集 ;血 细胞分 析仪 血细胞 分析 仪几 乎 已经 在每 个大 中小 医院广 泛使用 ,由于仪 器 自身 检测 原理 的 限制 以及血 小板 易于 黏附 聚集 的特点 ,血小板 检 测 经 常 出现假 性减 少 ,仪 器 往 往提 示P T 数 异 常或 P T L计 L 直方 E T D A和枸 橼 酸钠 均 发 生 聚集 , 目前 只能 用 手工 法 校 正 ( 文 6 本 例 标 本 ,仅 对E T D A依赖 ,枸 橼 酸 钠依 赖 现象 极 少 ); ̄ P T L 直 方 图出现多 峰 、后 峰翘起 等 ,镜下 血小 板并 未 聚集 ,血小 板数 量 初 步 判 断在 正常 范 围 内 ( 每个 油镜 视 野 可见 8 5 " 小板 ), ~14 血 但 是大 血小 板数 量增 多 ,体积 接近 小红 细胞 ,基 本可 断定 是 由大 血小板 干扰 计 数造 成 ,此 类标 本进 行手 工计 数 ;④镜 检红 细胞 呈
1 试 剂 :上述 血液 分析 仪 的原 装 配套试 剂 ;P T 酸铵 稀释 液 , 3 L草
( 参照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 第三版 )》配置 ) ;瑞姬染
液。 1 . 方法 :首 先 所 有 标 本 按 常 规 用 E T K 凝 全 血 进 行 检 4 D A. 抗
18 20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曹锦梅;王兵【摘要】目的:分析偶尔发生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出现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现象和纠正措施。

方法分别使用末梢血稀释法、抗凝剂替换法、网织红细胞通道计数法、外周血涂片染色法等检测方法,对淮安市一院2例EDTA-PTCP患者的标本进行测定。

结果 EDTA抗凝常规通道检测血小板数减少,分别为14×109/L和7×109/L、枸橼酸钠抗凝法分别为122×109/L,99×109/L、末梢血稀释法分别为116×109/L,95×109/L、网织红细胞通道计数法分别为127×109/L,105×109/L,血小板计数基本正常,直接外周血涂片染色血小板分布正常。

结论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可通过末梢血稀释法、抗凝剂替代法、网织红细胞通道计数法、外周血涂片染色法等方法加以纠正。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11【总页数】2页(P1881-1882)【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盐;枸橼酸钠;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作者】曹锦梅;王兵【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淮安 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淮安 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8+.2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形态之一,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在疾病诊断中显得相当重要。

目前血小板计数临床各实验室普遍使用的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其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结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普及。

EDTA在实验室血常规检查中被定为首选的抗凝剂,其对血细胞的形态和血小板的计数影响都很小,因此,被广泛使用。

但近年来,由此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时有报道,淮安市一院从2015年7月至12月就发现2例,本文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纠正方法。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怀疑情况及处理措施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怀疑情况及处理措施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怀疑情况及处理措施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乙二胺四乙酸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时首选的抗凝剂。

EDTA具有对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和计数影响非常小等优点,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在少数情况下,EDTA可以引起血小板聚集,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时,造成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低,这种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疾病发生率约为0.09%—0.21%。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普遍认为可能与EDTA诱导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中隐藏抗原的暴露或对其进行修饰,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可以确定发生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之一是在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的免疫介导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怀疑情况1、血小板计数<100 X 109 /L。

2、室温下EDTA抗凝的标本发生血小板减少,由其他抗凝剂抗凝的标本或是将标本保存在37摄氏度,能大大削减血小板减少程度。

3、随标本采集到检测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计数越来越低。

4、血涂片显示或血球仪提示有血小板聚集。

5、缺乏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如出血。

处理措施1、仪器法。

重新采样,用肝素抗凝管或枸橼酸盐抗凝管等非EDTA-K2分别抽取静脉血2ml,充分混匀,在10min内完成测定。

2.手工计数法。

采新鲜指血20ul,稀释后由专业检验人员计数两次并取均值。

3、无任何抗凝剂抽血立即上机,血小板结果也是可以供参考。

4、瑞氏染色涂片镜检看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再估算其数量。

5、预稀释仪器法:采新鲜指血20ul,加入稀释液120ul,进行1:7稀释后,在1h内用预稀释法进行测定。

6、对这类患者采血之前抗凝剂中添加阿米卡星纠正。

58例血细胞计数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与纠正

58例血细胞计数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与纠正

【 摘要】 细胞计数仪具有 高效 、 血 快捷及 重复性好等 多种优点, 在血液检验 已得到广泛 的应用 , 但是, 临床应用中存在血 小板计数偶 尔出现假性血 小板 在 减少现 象, 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 困扰 。本 文通过对 5 8例假性血小板减 少原 因进行深入 分析。 认为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 只能作 为一种常规 筛查手段 。 如 果检验过程 中出现血 小板 凝集、 巨大血小板 或血小板 卫星等现 象 , 就会影响血 小板计数结果 的准确性。在这种 情况下, 操作 者要采取 复片等方 法进行核查
痔病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 的对比[ ] 实用 临床 医药杂志,0 0 J. 21 ,
1 ( 8 :7 4 1 )2 1—22 7.
[ ] 张布 明, 2 罗高宏, 刘友和, 痔上 黏膜环切术 ( P 治疗老 年人重度 等. P H) 器 取 出 时 , 要 医生 再 次 检 查 患 者 的 吻 合 口情 况 。如 果 患者 有 出 血 , 选 择 需 可 痔2 3例[ ] 外科理论 与实践,00,5 1 :8 —5 2 J. 2 1 1 ( )5 1 8 . 可 吸 收 的缝 线 缝 扎 。 [ ] 康健 , 3 王亚杰, 杨金龙 , 国产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 28 等. 3 痔 上 黏膜 环 切 术 常见 的术 后 并 发 症 包 括 疼 痛 、 出血 、 潴 留 。 疼 痛 多 由 尿 侧 疗 效 观 察 [ ] 中国 医 药 ,0 8 3 1 ) 1 5 J. 2 0 , ( 1 :19—16 . 10 于吻合位 置偏低造成 , 因此 医生手术 时要避免对 肛 门括 约肌 的损 伤 。术 中 [ S JV nH gn G. at . .otr Ln em ot m lwn l. 4] . . a ae . B ee P B Se s og—t uc fo o ign n e r o fl u 密 切 观察 患者 的 出血 情 况 , 行 积 极 处 理 , 防止 出 血 的 发 生 。 尿 潴 留 多 由 进 可 c s la v nc me tf p f rh g e in l f t ls a d f t l tmy l w e ・ o a d a e n a o i h p ra a su a n su o o o p f l i i i 于对直肠粘膜首位 的肠壁神经造成了影响 , 患者术后肛 门不 适等原 因, 可常 aa f t a[ 】It o r t i,06,17 4 n l s l J .n C l e a Ds20 2 :8 . us i J ocl 规为患者进行导 尿, 协助其训练膀胱功能 , 进恢复 。 促 [ ] I ide . . . . . C S, admi d cnrldO br 5 n a LnsyM. B B SF R.A. . Arn o z ,o t l foei e oe f n 我们认为 , 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方法相 比, 痔上 其不会对肛 门的括约 肌产 g e S cn n oa t a eto aa ft a J . i C n nR c r l .o s tnl r t n f l s l[ ] Ds ol et m, uV e i e m r u n i o u 生 损 伤 , 好 地对 患 者肛 门 功 能 进 行 了 保 护 。术 后 肛 门处 及 肛 门 周 围无 创 更 2 0 4 10 0 2, 5: 6 8.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当代医学 2008年9月总第149期 C ont em pora ry M edi c i ne,Sept e m ber 2008,I ss ue N o.149临床医学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在检验工作中广泛应用,但是我们每天的血细胞分析中都会遇到白细胞、红细胞直方图正常,但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血小板数目减少的标本。

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的提示,再次用分析仪进行复查并进行显微镜下计数。

我们发现有很多的标本是假性的血小板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如不及时纠正会给临床医生误导,有时会引起医疗纠纷。

因此,必须重视和纠正这样的情况。

现就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如下。

1采血是否顺利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血小板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凝血因子易于混入血液标本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也就是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常见因素。

对这样的标本应该涂片复检后建议重采血测定。

2标本的放置时间用乙二胺四乙酸(ED TA )盐作为抗凝剂已被国际血液学标本化委员会(I CSH )认定,并广泛应用。

ED TA K 2作抗凝剂时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从而在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这样的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

此时测定血小板,结果偏低,直方图尾部抬高或成锯齿状。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ED TA 使血小板变形,可逆聚集体破散,此时测定血小板,就可以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

3大血小板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多分布在2~15fl 区域内。

仪器通常设定血小板阈值,且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区别颗粒的性质血小板与红细胞在同一通道内计数。

当血小板体积大于24fl 时,血小板会被误认为是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的计数范围。

因此而使血小板计数降低的这种情况多见于肿瘤、白血病、肝病患者等。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bct ei,D A—P C ] 由于 E T oy pnaE T o TP 是 D A盐 抗 凝 血 中E T D A诱 导血 小板 中的 特殊 蛋 白使 血 小 板发 生 凝 集, 且在 全 自动血 细胞计数 仪 上 检测 时 , 血小 板 计 其
数发生假性减少的现象。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计数发
测定 血细胞 , 特别 是 测 定 血 小 板 具 有 快 速 、 便 、 方 重 复性 好 、 作效 率高 等优点 , 临 床检 验 工作 中 已被 工 在 广泛 使用 。但 是 , 细 胞 分 析 仪 测 定 血 小 板 时 常 会 血 出现 假性 减少 , 因所致 原 因复 杂 , 以操 作 者有 时 很 所
量 的研 究表 明 ,D A导 致血 小 板凝 集 的原 因 与血 小 ET 板表 面存 在某种 隐匿性 抗原有关 。E T J D A可诱导血 小 板活化 , 小板 形 态 由 正常 的 圆盘 形 变 为 圆球 形 已引 起临床广泛关 注。 现就 国内外研究 状况 综述 如下 。
掩盖真实 的血小板减少或者血小板增 多…。此外 ,
若血 小板 凝 集 直径 接 近 白细 胞 直 径 , 能 会 被 血 细 可 胞计 数仪 计 数 成 白细胞 , 而造 成 患 者 血 小 板 假 性 进
生四烯酸、 一 5 羟色胺( H 、 T )胶原、 凝血因ql = ̄活性物 I 质 。这些活性物质能活化血小板凝血因子l 受体 , 促使 血小板与凝 血 因子I 凝集 成 团 。大 多数 情 况下 , l ⅡT A
指导临床 医师抽 骨髓 进一 步检查或输入 血小板治
疗, 因此 , 鉴别血 小板减 少 现象 是 非 常重 要 的 。各 种 原 因导 致 的血 小 板 假性 减 少 如 未 被及 时发 现 , 给 会 患者 盼诊 断 和治 疗 过 程 带 来 许 多 麻 烦 , 至会 引 起 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7-01-12T13:54:09.0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沈锋吴晓立徐静静段红涛
[导读] 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2无锡市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时,造成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PLT值进行纠正。

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TL计数,筛取110例首次PLT检测值低于50×109/L的住院病人样本,结合镜检法和手工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及纠正。

结果:仪器提示的PLT报警信息和镜检法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每一例都完全一致,对发生聚集现象的样本,重新抽血检测,PLT值都明显升高;PLT直方图没有拟合出现曲线的样本手工法计数值比仪器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结论:对PLT值低于50×109/L的样本,应结合镜检法、手工法进行纠正,以保证计数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镜检;手工计数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150-02
PLT计数是止血、凝血检查的常用筛选试验之一,低于50×109/L时,值越低出血的风险就会越大[1],所以检测值的假性降低,定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故计数值的准确性显得尤其重要。

本研究筛选首次检测值低于50×109/L的样本进行分析及纠正,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筛选样本PLT值小于50×109/L的住院患者的EDTA-K22ml抗凝血110例,其中仪器提示PLT减少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报警信息的样本60例(设为A组);仪器提示PLT减少但未合并提示大PLT、PLT聚集提示信息、PLT直方图没有出现电子拟合曲线的样本50例(设为B组)。

1.2 研究方法
1.2.1方法使用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析仪对所筛选的样本进行检测(下称仪器法)。

同时对样本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PLT 分布和形态等情况(下称镜检法),染色方法为瑞氏染色。

对镜下未见PLT聚集的样本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手工稀释计数(下称手工法),稀释液为草酸铵。

镜检法发现PLT聚集的标本,及时联系临床,重新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

1.2.2镜检结果重新分组标准 A组中镜检法发现PLT聚集样本设为Ⅰ组;A组镜检法未见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Ⅱ组;B组镜检法未发现PLT聚集的样本设为Ⅲ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作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样本中,仪器法首次检测提示PLT报警信息和通过显微镜观察PLT的形态分布等情况的结果,见表1。

在A组样本中,20例仪器提示大血小板报警信息中的5例样本,镜检发现是血小板聚集;而15例仪器提示血小板聚集信息中的3例样本,镜检发现是大血小板;其余25例同时提示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通过镜检发现,7例样本为大血小板,18例有PLT聚集现象。

B组样本中通过镜检法发现有3例样本有聚集现象,PLT聚集簇较少,2到3个PLT聚集在一起,通过重新采血,结果都到大于70×109/L。

依据镜检法分组处理结果:Ⅰ组(35例)重新抽血检测后发现PLT值均有明显升高,与仪器法检测值对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Ⅱ组(25例)和Ⅲ组(47例)进行手工法计数,其值分别与仪器法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积累发现:由于PLT聚集被当成细胞[2],进入其他检测通道,而引起PLT计数值降低。

检测原理的局限性是导致PLT假性减低的一个原因。

本次研究中,检测PLT的方法是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LT的范围为2.0~20.0fl,并依据健康人PLT体积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利用0~70fl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超出检测范围的异常大小PLT估计计入。

Ⅱ组样本由于所含大血小板可能较多,可能被当成了小红细胞或小淋巴细胞,而不被完全计入PLT结果,导致检测值降低,故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按照这一原理,仪器对PLT体积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样本进行计数时,在PLT直方图上能出现电子拟合曲线,在本次研究中,Ⅲ组样
本未出现电子拟合曲线的样本,PLT体积分布异常,仪器不能对检测范围外的PLT进行补偿计入,造成PLT仪器检测值假性减少,与手工计数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故笔者认为当血小板数<50×109/L时,仪器检测值可信度较低,但也有文献[3]认为血小板的生理变化范围大,相互差别大于25%才可表明两结果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若按此要求,Ⅲ组仪器检测值与手工法计数到值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接受仪器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对于审核PLT检测结果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尤其在值低于50×109/L时需要特别重视,必须查看仪器的报警提示、PLT直方图、拟合曲线等信息,并通过镜检的方法确定是否有聚集现象,用手工稀释计数PLT的方法给予纠正,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
[2]黄口,黄仕辉.LH-750计数仪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175-176.
[3]贺江.171例血细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4):298-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