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讲解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二轮专题《细胞代谢》复习备考课件 (共157张PPT)

24%
21% 10% 11% 36% 20% 28% 19%
32
38 43 42 28 33 39 38
43%
47% 48% 55% 37% 44% 52% 42%
15
15 15 11 15 15 15 15
13
9 5 15 15 15 15 13
3、08~16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点分布
模 块 知识内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均数
682 734
769 764 754 719
1282 2010
1564 1677 1952 1540
1964 2734
2333 2441 2715 2259
371 244
374 572 220 363
3图1表 5图1表
2图 1表 2图 1表 0图 1表 2.8图、0.7表
2013届 常规实验 呼吸作用 血糖调节 分离定律
2014届
2015届
2016届 有关酶的实 验
有丝分裂、 光合作用 细胞核 群落演替 渗透压调 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种群、能 光合作用 量流动
32
种群பைடு நூலகம்群 落 拓展实验
植物组织 培养 基因工程
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
泡菜制作
育种、自 由 组合定律
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相互转化过程
ADP (1)释放能量:ATP― ― →__________ +Pi+能量。
酶Ⅰ
ATP (2)储存能量:ADP+Pi+能量― ― →__________ 。
酶Ⅱ
• 2.形成ATP的能量来源 • (1)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__________。 呼吸作用 • (2)绿色植物: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 点拨 (1)ATP 没有物种特异性。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 (2)心肌细胞和表皮细胞相比,两种细胞内ATP含量都比较少但前者 转化快,代谢旺盛。 • 三、ATP的利用 • 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1)原因: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例:用于主动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大脑 思考等生命活动。
生物高三二轮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三二轮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叶绿体等)2.细胞的形态: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特点与区别3.细胞的生物膜: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渗透调节、活跃传输系统、信号转导等4.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R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二、遗传学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自然选择理论、突变理论2.遗传物质:DNA的发现与特性、RNA的结构和功能3.遗传物质的复制:DNA复制的分子基础、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4.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RNA的转录过程和特点、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和特点5.遗传变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异常、基因组的变异、遗传病的分子基础、遗传咨询、基因工程技术。
三、生物技术1.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基因工程:基因的克隆、基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重组 DNA技术与制造突变体、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工业和环保上的应用3.生物标记技术:分子生物学标记技术、生物技术在临床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4.干细胞技术:干细胞的来源与分化特性、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四、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的学科范畴、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2.生物种群: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种群动态和人口生态学、种群的组织形态与生态位3.生态分布与生态适应:生物群落的形成和演替、生物学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类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五、生理学1.植物生理学:植物物质代谢、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及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节律的调节、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动物的体温调节等3.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4.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物节律的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疾病,人体的生理调节与代谢。
高考二轮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C、H、 O、N、 P、S、 K、Ca、
Mg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RNA 端粒酶含 RNA
2.2 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 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
A 酶1
B 酶2
C 酶3
D 酶 4 …… 酶 n
终产物
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 定了代谢的方向。
植物体细胞杂交
脱
离体的
分 化
植物器官
组织或细胞
愈伤 组织
植物 细胞 A
植物 细胞 B
去壁 融合
再
分
化
根
芽
杂种细胞
植 物 体
组织培养
细 胞 工 程
动 物 细 胞 工 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组织
单个细胞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 A 融合 筛选 动物细胞 B
杂种细胞
细胞培养
单克隆抗体 胚胎移植
免 疫
概念
研究意义
农业上 研究抗寒、抗旱、耐盐机理 医药上 人造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
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构成的结构体系
结构上紧密联系 功能上相互依存
你知道吗
(完整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整合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考点整合一: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1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的有关计算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羧基数)的计算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羧基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数(羧基数)=肽键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羧基数)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原子数O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原子数-脱去水分子数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
5).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蛋白质: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6).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碱基数目的对应关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mRNA中核糖核苷酸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在利用DNA中脱氧核苷酸数或RNA中核糖核苷酸数求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时,一般不考虑终止密码问题。
3、与水有关的结构及生理过程考点整合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类总结 (1)从结构上分 ①双膜:线粒体、叶绿体;②单膜:内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 ③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2)从功能上分①与细胞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提供载体)及线粒体(提供能量);②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参与构成染色体与纺锤体)、中心体(形成纺锤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细胞壁)、线粒体(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③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分泌)、线粒体(供能);④产生ATP 的细胞器:叶绿体(光反应阶段)、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⑤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暗反应); ⑥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核糖体(翻译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二 细胞的生命历程

某个配子
原因推测
另三个配子
Xb
XbY XbXb XbYY O
正常分裂
MⅠ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MⅡ两条染色单体未分开 MⅠ和MⅡ均异常 MⅠ或MⅡ异常
Xb、Y、Y
XbY、O、O O、Y、Y Xb、O、O —
【课堂·重点攻坚】
返回
考点三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保分类考点·自主学通
返回
查清易错小点
返回
3.必记细胞衰老、凋亡的关键点
返回
(1)巧记细胞衰老的特征——三升五降一变:
(2)“两看法”判断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主动结束生命活动⇒ ①从“方式”看 被动结束生命活动⇒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对生物体是 ②从“结果”看 对生物体是
解析
A.核 DNA 含量为 2C 和 1C 的细胞分别对应精原细胞和精子 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 C.DNA 含量由 2C 到 4C 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据图推测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
返回
6.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 用
32 14
C 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
解析
(
)
A. ①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 R 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
题点2
根据异常配子组成判断变异来源
返回
3.某家族中有白化病和色盲症的致病基因,如图 为基因型为 AaXBXb 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注:睾丸发 育不全症通常是细胞中多了一条 X 染色体所致) ( ) A. 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产生 该细胞 B.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 白化病的概率为 0 C.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含 Y 的精子受精, 后代患 21 三体综合征的概率为 1 D.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含 Y 的精子受精, 后代患睾丸发育不全症的概率为 1 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超强)

范文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超强)1/ 112020 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第 1 讲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纲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第 2 讲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专题二细胞代谢第 1 讲代谢中的酶与 ATP [考纲要求]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第 2 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3/ 11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第 1 讲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考纲要求]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第 2 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考纲要求] 1.细胞的分化(Ⅱ)。
2.细胞的全能性(Ⅱ)。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5/ 11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第 1 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第 2 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伴性遗传(Ⅱ)。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在生物学的海洋中,细胞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单位。
它们是生命的种子,包含了生命发育和繁殖的无限潜力。
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深入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来探讨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其中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定功能。
例如,细胞膜,它就像一座城墙,维持着细胞的内部环境,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在细胞内部,有许多小的结构,如线粒体(细胞的能源工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加工和运输蛋白质)等。
理解了细胞的结构之后,我们进一步探讨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是如何获得能量的?这个过程就是通过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一个由许多酶促反应构成的过程,它把食物分子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中。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在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它们编码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们在细胞内执行各种功能,如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物质(血红蛋白),提供结构支撑(胶原蛋白)等。
理解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需要我们掌握遗传密码和基因表达的基本知识。
遗传密码是一套规则,它把基因中的D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被转录成RNA,然后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生物的性状和功能。
总的来说,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一专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高级主题,如生物进化、生态学和神经生物学等都至关重要。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基本概念:熟记并深入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表达等基本概念。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①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
其抗性越小;该比值越小,生物新陈代谢越缓慢,其抗性越
大。
②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
谢速率减慢。
③不同种类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细胞的含水量不同”的 含义
的储能物质,除此之外,储能物质还有动
物细胞中的糖原、植物细胞内的淀粉。
2.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
消耗O2多,释放能量也多,因为脂肪的含
氢量高于糖类,氢越多,消耗O2越多,生
成的H2O越多,释放教能学pp量t 也越多。
9
3.水的代谢与调节
教学ppt
10
水分含量与新陈代谢、生物抗性的关系 结合水与自由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教学ppt
4
2.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计算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 × 氨基酸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
数、脱水数的计算
若蛋白质由链状多肽组成:脱水数=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若蛋白质由环状多肽组成:脱水数=肽键数
=氨基酸数
核酸在不同细胞中的种类及分布
真核细胞
DNA
细胞核(主)、线 粒体、叶绿体
RNA 细胞质(主)
原核细胞 拟核、质
粒 细胞质
特别提示:DNA病毒只含DNA,RNA病毒
只含RNA。
教学ppt
8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和蛋白
质,三者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
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2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讲解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
1.(xx·福建卷)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 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过程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
2.(xx·安徽卷)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解析:根据图示可知:CO2+C5→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CO2+C5→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H] 不参与CO2的固定反应,B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再形成C5,称为卡尔文循环,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在短时间内,造成[H]和ATP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
3.(xx·重庆卷)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解析:黑暗条件下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胞外CO2浓度会增大,而胞外O2浓度会减小,A项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同样会导致胞外CO2浓度会增大,而O2浓度会减小,B项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胞外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保持稳定,C项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该植物需从外界吸收CO2而释放O2,导致CO2浓度会减小,O2浓度增大,D项正确。
4.(xx·新课标Ⅰ卷)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B)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CO2的固定减慢,B项不会发生;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会发生。
5.( xx·新课标卷Ⅰ)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解析:(1)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D组,其是全光照135s,而C组实验的处理是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即其仅用了D组的一半时间的光照,但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是94%(D组为100%),故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C组光照时间的缩短,说明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些反应,如暗反应不需要光照,而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2)光合作用过程有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下进行,其将水分解,产生ATP和还原型辅酶II([H])用于暗反应。
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时间间隔的减少,光照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被利用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1)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 组的94% 光照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TP和还原型辅酶II1.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解析: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避免厌氧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 错误。
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B正确。
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伤口深处有可能感染并藏匿破伤风杆菌,所以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C 正确。
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D正确。
2.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注:“-”表示未测数据。
A.将甲置于光照和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酒精 B.乙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除了叶绿素含量低外还与气孔相对开放度低有关 C.将丙置于光照和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可测得容器中的氧气浓度将长时间持续升高D.由表中数据可推知,与丙相比,丁的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基粒的数量可能增多解析:甲中新叶未展开,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其置于密闭容器内,细胞先进行有氧呼吸,随着氧气减少,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正确;乙中由于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开放程度都较低,导致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较低,B正确;由于密闭容器内CO2的量有限,当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不再升高,C错误;与丙相比,丁中新叶已经成熟,叶绿素含量较高,则叶绿体中基粒的数量可能增多,D正确。
3.(xx ·绵阳诊断)下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 ℃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 h 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
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细胞利用D的具体场所是______,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______。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________。
若能,最大值为多少?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段________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分析甲图可知,产物D是O2,在有氧呼吸中,O2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反应生成H2O;E~F过程是暗反应过程,首先CO2被C5形成C3,同时C3被还原形成(CH2O) 和C5等。
(2)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后,影响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就是自变量之外的因素,即温度和CO2浓度,而题中温度为适宜温度,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该实验不能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因为没有在此时测定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
(3)由图丙CO2浓度随时间变的柱形图可以看出,完全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在2~4h;实验12小时后绿藻干重基本不变,因为实验开始时CO2浓度与试验结束时CO2浓度基本相等。
(4)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因为4~6h时密闭玻璃容器中CO2浓度大于8~10h时的CO2浓度。
答案:(1)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C3和C5(2)CO2浓度不能没有测定黑暗中细胞呼吸的速率(3)2~4 基本不变(4)小于两时间段内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但是4~6小时CO2浓度较大,所以光照较低4.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在生物技术上应用广泛。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其他生物相比,微生物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