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规教育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彻素质教育要求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彻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一、让学生主动探索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
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
2.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
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
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以下几个方面:1.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2.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
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
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现代高校德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位 ,提高学生 的 自我教育 、 自我管 理和 自我服 务的 意 自己的特长 ;在 学习过程 中,突 出了学生 个体 的 自主
识 、能 力 ,并 充 分 满 足 学 生 成 长 、成 才 的需 求 。 性 和 自由度 ,增 强 了个 体 的学 习 动 力 。总 之 ,学 分 制 、
高校学校就业 模式 的改 革使大 学生成 为 面向市 场 弹性学制 的推行使 大学生 在学 习年 限、专 业方 向、课 的就业 主体之一 。国家 为 了适 应 逐步建 立 与完善 的社 程选择等方面有较大 的 自主性 和灵活性 ,给 大学生 提
■ 德育研究 MO A D A I N R S A C R L E UC T O E E R H
维普资讯
・ 8・ 3
高 等 农
业
教
育
第 5期
园区 ,即对学生 进行 公寓 化管理 。公寓 化管 理 自然而 响 。这种能 动作用 表 现在 ,大学 生 总是依 据 自己 的思 然 的也就影响到原来 那种 以大 块 时间 和整 齐划 一 、统 想基础 、生 活经验 、认识 能力 和 内在 需 要 ,能 动地 对
树立学生是现代德育 的 主人 的德 育观 ,把 长期 以来受 选择 、自我设计 的主体 。近年来 ,高校为 了适应 社会
现 代大 学 生 正 日益 获 得 主 体 地 位
、
( ) 高等 学校 改 革 的 纵 深 发 展 使 大 学 生 成 为 就 范 围内试着让学 生进行 自主选 课 ,给学 生更 多 的 自主 一 业 、 自 设 计 、 自我 管 理 的 主 体 我
维普资讯
高等农 业教 育 ,2 0 — ,5 73 0 65 :3 —9
H i h r Ag i u t r l u a i n , 2 0 — , 5: 3 — 9 g e rc lu a Ed c t o 0 65 73
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用分析

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用分析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主体性原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用。
1.1 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与目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体性原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1.2 主体性原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主体性原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意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关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2.1 营造宽松和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民主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由和愉悦。
2.2 融入生活化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应该融入生活化和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悟和体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4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学习指导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体性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愉悦,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伦理的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育伦理作为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伦理的实践,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正义的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现代教育伦理的实践。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现代教育伦理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实践如下:1. 重视学生意见。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2. 创设和谐氛围。
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关爱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伦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注重以下方面: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教师应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现教育公平与正义现代教育伦理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公平与正义,努力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践:1.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2. 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部门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 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教育公平。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如同春风化雨渐渐进入师生的生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主体地位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之一。
那么怎样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以几个案例加以说明:一、案例案例1:《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片断师:请女同学读小松树的话,男同学读风伯伯的话。
生:(低声插话)我不愿意读小松树的话。
(其他同学奇怪地望着她,她低下了头)师:(走近她,弯下腰)为什么你不愿意读小松树的话?生(低着头小声地)他太骄傲了,我不愿意学他。
师:(抚摸着她的头)哦,原来是这样,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好吗?(该生抬起了头)师:有同学愿意读小松树的话吗?生:我愿意,我觉得小松树虽然骄傲,可他已经知道错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师:大家看他说得多棒啊,对小松树多了解啊!是啊,谁不会犯错误呀,只要改了,还是好孩子。
下面我们重新分配角色,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
(学生朗读的热情空前高涨,读得特别投入。
)案例2:《长江之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
师:(微笑地)哦,请讲。
生:“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我感觉太深奥,怎么也搞不明白。
师:(稍加思索)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明白。
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告诉我,好吗?(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认真读书、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案例3:《石榴》教学片断生:老师,我觉得“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这句话中“热闹”用得不好。
师:为什么?生: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有这个感觉。
师:暂时说不出不要紧,让大家来说说这个词用得好不好。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师:(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明白了吗?生:我明白了,“热闹”一词不但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生:这个词语写出石榴花开得旺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把石榴花当作人来写。
师:你是真正理解了,让我们读读有关句子体会一下。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教育文档资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知识,才能激活语文课堂。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才能焕发生机,充满情趣。
这是现阶段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课堂情感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欢课堂,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时,笔者在活动准备环节中,组织学生拟写活动导入语,共同商定活动步骤,开展小调查,选择活动歌曲,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然后评选出最优方案。
在活动中,都是由学生主持,同时邀请了部分学生的母亲参与课堂。
学生们畅所欲言讲述母爱故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然后请母亲谈教子心得、对孩子的期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整个课堂,学生认真聆听故事,踊跃发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母亲也感动得眼泪直流。
二、动情导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引导。
动情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情绪,创设愉悦氛围,教师的导语很重要。
因此,教师的导入语要注入情感的血液,就像绿叶丛中点缀的红花,引人注目。
同时,还要选准导入语的突破口。
要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坎上,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
如教学《邓稼先》一文时,笔者把科技强国的理念渗透在导语里,随着学生心弦的拔动,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三、因势利导,提高课堂效益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技术活,是一门神奇巧妙的艺术。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学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师在讲解《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时,不妨让学生把场景画出来。
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呢?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发现和创新。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的学生观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发展,努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应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成绩优劣、家庭贫富。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为了将上述理念转化为实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实施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摒弃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而是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 引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3.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沟通、小组讨论、作业设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应该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被鼓励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5. 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学生应该被鼓励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教 师预想 的要复杂 。如 ,饭菜不合 口味 ; 排队太 长 ,午 间活动 ( 个人的或者集体的 )来不及 ; “ 为什 么老师可以 ,而学生不可 以” 或者 “ 上次某某老师看 到我们 ,一 点也没有批评 ”的辩解 ; 还有 家长 的许
师生对话 ,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方式 ,有班主任提出 ,“ 不仅要讲
对的话 ,更要讲合适的话” 。师生处在平 等的地位 ,坦诚 交换意见 ,形成
王 厥轩
凤 光宇
古 人伏
朱 雪平
叶永 广
共识 。这不仅有助于克服教师简单灌输 、 说教的问题 ,而且有助于提高教 育 的针对性 ,同时还 能启发学生 自我教育 ,从而提高学校 教育的有效性 。 张老 师对两 位学生 的教育方式 ,不妨 以谈话和对话方式进行 。如果 两位 同学 的问题 属于个 案 ,建 议与学 生进行 个别谈 话 ,以 了解学生的真 实 动机 ,并有针 对性地 开展说 服教育。如果 班级中有较多学生同情或认 同这两位 同学 的行为 ,建议举 行班级 对话 。事先可收集学生外出吃饭的
学生 不准出校午 餐 ,那么老师怎 么就 可以?张老 师
一
时 语塞 ,要求学生 餐后到办公室进行 教育 。上述
问题 ,学生所持 的理 由或许会有 差异 ,比如上述案
例 中的违纪行 为 ,学生群体可能给 出的理 由远比我
案例 ,学生将教 师行 为与 自身 问题联 系在一起 ,我
们认 为 ,张老 师在 对学 生进行校规教 育时应尊重学
就会屡屡 出现违反规则 的现象 。因此 ,校规在制订过程 中要尊重学生 的 主体性 ,让学生 参与到校规制订 的过程 中来 ,这样学生就 更容 易认可 、 (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 漪 王 岚
理解校规 ,并 自觉地去遵守 。
王 晓科
王 晓燕
王 懋功
二、 重视师生谈话和对话的方式
自主发展 。因此 ,我们要尊重学生 的教 育主体地位 。
可 ,等 等 。教育要有 效 ,就 需要 花时 间了解学 生 。
2 0 1 5 / 4 B 见 代 擞 学 ・ 思 想 理 论 教 育 。
如果不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教育 ,就难以说服学生 ,有时还可能 “ 带
错帽子” 误伤学生 。
建议 ,警惕 校规 向死板 的反教 育方 向发展 。因此 ,
细化、 更 明确 的相关要 求 ,有权利 发展年级 和班级 自身的育人特 色。班级可以发挥 自主权 ,制定相应
的班 规来规范班级 学生和教 师的行 为。在班规制定
校规制定要 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 的尊严和 自由,而
过程 中 ,须注意以下 几点 :
要适 合于 班级学 生的 道德认知 、 行 为水平 ,要能促 进学 生的道德发展 ,且随着学生发 展而不断发展和
规是否发挥 良性 的管理和教 育功 能。校规如果忽视 了学生 的需 要 ,盲 目地关注成人 和社会的要求 ,最
终只能遭遇学生 的厌恶和抵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善 。三是 要遵循平等 、 民主协商的精神制定规则 ,
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 因惧怕权威 ( 家长 、 老师 、 监护人 ) 而遵 守规 则 , 听话 、 守纪 。但随 着年龄 的增 长 、 阅 历的丰 富和独 立思 维能 力的提 升 ,
学生就会提 出质疑甚至挑战权威 。一旦某些与生活息息相关 的规定和规
则未能让他们深入理解并得到他们认 同时 ,他们就不会轻 易服从 ,从而
2 0 0 2 4 1)
校 规教育 需尊重学 生 的主体 地位
学校规定课 间学生不能随意离校 。但张老师在
一
艾 /低
廉
校外 小店午 餐时 ,发现班上两位学生 也来用餐 ,当
他对 学生进行 教育时 ,不料 遭遇学生 的反驳 : 既然
、
了解学生违反规则 的主要理 由
我们认 为 ,对学生 出现 的问题 ,教师在做 出判 断前 ,首先需要 了解学生行为 背后 的原因 。同样的
三、 发挥班级 自主权 ,通 过班规制定来 对校 规进行补充和 明确
现在 ,不少学 校在学生工作方 面都授予 了年级
和班 级一定 的 自主权 ,即在保证学 校层面的要求达 到之 后 ,各年级和 班级有权利根据 学生特点做 出更
和教 育的效 力能持 续发挥 。
另外 ,校 规 的制 定 要 尊重 人 的发 展 。本 案 例 还可能涉 及到某些意想不 到的情 况 ,尽管可能性很
理 由 ,然后组织 相关教 师共同参与 ,以解答学生的困惑。比如 ,可聘请
朱 建忠
孙 明丽
刘 次林
李 兴华 邹 邱辉忠
吴
强
邱 伟光
沙
张
军
蕊
何 晓文 张蔚 芹 陈步君
生物 ( 医务 )老师讲午餐的营养搭 配 ,食堂主管讲食材 的卫生安全 ,班 主任讲 学校规 则等。只要师生之间坦诚交流 ,教育方式合理 ,就会对学
一
不只是为 了管理的方便搞一 刀切 ,这是学校和班级
在人性化管理和教 育过程 中需要注意的 。
校规是 为 了让学生获得更好 的 自由和发展 。对 校规我们不 仅要教导学生遵守和 执行 ,更要研究校
是班规 的要 求不可低于校规 要求 ,以保证达
到校 规要求 以及 不违背校规 的根本精 神 。二是班规
小 ,但我们 也不 能忽 略 ,比如 那两个 同学是 回族 ,
因为宗 教信 仰 问题 ,学校 食 堂无 法满 足他 们 的就
餐要求 ,他 们只能外 出寻找 合适 的食物和就餐环境
等 。如果是 这种情况 ,教 师首先 要考虑的应该是尊 重学生 的信 仰 ,同时 向学校提 出修改和完善校规 的
不 能凭 教师个 人意 志独断 专行 ,师生要 共 同参与 , 教 师应重点予 以引导 。四是班规要 及时修订 ,如 出
现类 似本案例 的争 论焦点或发现空 白和漏洞时 ,应 及 时对班规 进行 补充 、 更新和 完善 ,以保证 其管理
(作 者 单位 : 上 海 市 闵行 区教 育 学 院 ,上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