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理论脉络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最新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一、语言学的分类(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二)具体研究对象: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三)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四)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五)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六)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类别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三、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1.一般的划分方法(1)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2)近代语言学(19世纪)(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五段两线三解放“五段”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指“整齐论”和“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2.传统语文学的定义、性质、局限性定义: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局限性: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四、古希腊语言研究1.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重要争论:“词”“物”之争(1)公元前五世纪: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中外语言学简史

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历史阶段(5个)1语文学:公元前3世纪对古籍做注释和校对,是语言学研究的开端,到公元前16 17世纪出现复兴和繁荣2传统语法阶段:古希腊18世纪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围,依照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3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演变的过程的语言学。
在19世纪初广泛研究印欧语系的语法上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结构语言学:以语言的结构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纪初洪堡特就开始了语言结构分析,20世纪初语言学的重心转移到结构主义语言学5生成语言学:以语言的生产和转换能力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使欧美语言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重要语言学家:瓦罗《论拉丁语》:古罗马著名学者之一,第一个真正的拉丁语法专家,代表作《论拉丁语》。
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语法的研究(捍卫“类比”原则)包括1词源学2形态学3句法学《论拉丁语》是研究拉丁语的专著,涉及语言学理论方面及一些残留问题。
洪堡特及其理论贡献:普通话语言学的奠基人。
贡献: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是其核心,认为:1语言中没有静止的东西2语言整体分割的词和语法规则只是一种人为的毫无生气的冷了的溶岩石3在深入研究语言创造活动特征的过程提出“语言四部形式”的概念。
语言的三类型: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
威廉·琼斯:历史比较语言学创始人,1789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有亲缘关系,琼斯的发现掀起了研究梵语的热潮。
施莱歇尔语言理论: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学派1语言有机体理论突出了语言的物质性,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荒谬)。
语言:成长时期、衰老时期。
认为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形式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形式,衰老时期有最高点逐渐衰老,形式也遭到损坏3语言发展阶段4语言谱系树理论:把整个印欧语系比作一颗树的树干,分支是各种印欧语(如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分支上有细支,代表印欧各种方言,此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亲属语言谱系种类的问题,用树形方法形象的表达了对语言相互关系的看法,但从理论上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绪论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1.古代/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2.近代语言学(19世纪)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一、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1.定义: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2.传统语言学的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3.传统语言学的兴起传统语言学兴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研究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推动。
人类祖先在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渐渐感觉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学等,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又必须克服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障碍,或者是思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进行语言研究,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文学。
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
对于三大语文学传统来说,它们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推动力。
而具体到各个民族来说,他们开始从事语言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不相同。
4.传统语言学(语文学)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1.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之父)、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逍遥学派也即亚里士多德学派)2. 重要争论:“词”“物”之争在希腊的早期语文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论争,分别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以及“规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
在西方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语言的结构是决定其意义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则和模式。
其中,最知名的结构主义学派是索绪尔学派和布洛姆菲尔德学派。
2.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是通过某种生成规则产生的。
生成语法学派认为语言的产生过程是基于一系列规则和转换的,这些规则可以用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诺姆·乔姆斯基和查尔斯·菲尔。
生成语法的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
与其他流派不同,语用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
语用学家研究语言如何在特定情境中传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理解。
格里姆斯学派和奥斯丁学派是语用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交际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化研究是一门关注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和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关注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数据的分析,揭示语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威廉·拉布学派和米哈伊尔·巴哈京学派是语言变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代表学派包括华兹沃斯学派和拉布学派。
以上只是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西方语言学理论脉络

西方语言学理论脉络一17C—18C《普遍唯理语法》(又名《波尔·罗瓦雅尔语法》)<法> 安托万·阿尔诺&朗斯洛西方第一不语法理论著作,在17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为语法学界权威性的经典著作。
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一种哲学理论来解释传统语法体系,并在一个历史时期内被认为有道理主要观点:(1)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决定语言形式。
(2)逻辑和语法基本是一致的,逻辑规则可以用来解释语法现象。
(3)什么是唯理主义的普遍语法:唯理主义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而人类理性是共同的,因此语言和语法也有共性。
(4)核心观点:把语言形式分成两类:一类表示思维对象,即表示概念;一类表示思维方式,即表示判断。
二19世纪19C,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得到空前发展。
1拉斯克:<丹麦> 历史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
后来被格里姆继承和发展。
2 雅各布·格里姆<德国> 《德语语法》是一部日耳曼语的比较语法。
“描写语言,而不是为语言作规定”。
第二版,系统地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格里姆定律”。
3洪堡特<德国> ,在19C历史比较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走在同时代人之前,致力于探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内涵等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问题,为现代语言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其思想对20C语言学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主要观点:(1)人脑里天生有创造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讲话人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
(2)继承海德,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
(3)受康德哲学影响,认为语言的内在形式对感觉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加以概念化。
西方语言学流派简介-图文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 英语 )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讲 西方语言学流派简介
提纲
1
流派与分支的区别
2
宏观区分流派
3
流派与分支的价值
4
流派介绍
5
一个新流派?
6
推荐阅读书
7
教思学考改题革创新
一、流派与分支的区分
Distin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ranches
四、流派介绍 Schools
4.1 传统语法: 从希腊语到拉丁语, 再从拉丁语到其 他欧洲语言;注重语音和词汇, 句法很少, 以教学语 法为主,多为规定性语法,不是描写性语法;影响很 大,时间很长; 其贡献是创造了描写工具(其术语今 天还在使用)。 Traditional Grammar: focus on phonetics and words; school grammar, prescriptive(规定性的)
The formal camp say linguistic universals are men’s biological inheritance; the functional camp say language similarities come from the common use of language.
语言根据需求被切分成 一系列功能。
重功能轻结构 20世纪7、80年代的交 际法
教学 方式
学习语言的结构 ,重视书面语, 强调翻译的作用 。
教固定的语言结构, 重视口语,通过不断 重复,进行刺激,形 成自动习惯。
不再要求学生大量记忆 语言结构,而是学会在 不同场景中进行相应的 反应。犯些语法错误没 有关系,关键在于实现 交际。
《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讲解

《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吴振国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主要内容包括: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本课程是本科语言学概论课的提高,同时又是语言学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使硕士生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修养,掌握重要的语言理论方法,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把握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方语言学史一般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 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2. 近代语言学(19世纪)3. 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 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本课程重点介绍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
因为这两个时期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流派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对当今语言学本身,还是对其他学科,影响都比较大。
主要参考书目: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3.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殷钟崃、周光亚主编《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第一章古代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之前,古代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
这个时期对语言的研究,一般是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人们并不是为了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而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为了传播宗教、为了理解历史文献等而研究语言。
西方一般把古代传统语言学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区别于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的“语言学”(Linguistics)。
而在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则称为“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小学”被看成“经学”的“附庸”,即认为“小学”是附属于“经学”的。
古代语言学有三个发源地: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语言学理论脉络一17C—18C《普遍唯理语法》(又名《波尔·罗瓦雅尔语法》)<法> 安托万·阿尔诺&朗斯洛西方第一不语法理论著作,在17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为语法学界权威性的经典著作。
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一种哲学理论来解释传统语法体系,并在一个历史时期内被认为有道理主要观点:(1)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决定语言形式。
(2)逻辑和语法基本是一致的,逻辑规则可以用来解释语法现象。
(3)什么是唯理主义的普遍语法:唯理主义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而人类理性是共同的,因此语言和语法也有共性。
(4)核心观点:把语言形式分成两类:一类表示思维对象,即表示概念;一类表示思维方式,即表示判断。
二19世纪19C,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得到空前发展。
1拉斯克:<丹麦> 历史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
后来被格里姆继承和发展。
2 雅各布·格里姆<德国> 《德语语法》是一部日耳曼语的比较语法。
“描写语言,而不是为语言作规定”。
第二版,系统地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格里姆定律”。
3洪堡特<德国> ,在19C历史比较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他走在同时代人之前,致力于探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内涵等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问题,为现代语言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其思想对20C语言学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主要观点:(1)人脑里天生有创造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讲话人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
(2)继承海德,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
(3)受康德哲学影响,认为语言的内在形式对感觉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加以概念化。
语言不同,其内在形式也不一样,对相同的感觉经验整理的结果也就不同。
思维和感觉中有通过语言才能确定,才能变成有形的东西,才能得以传播和交流。
思维和语言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4)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黏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
(5)他认为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言,梵语则是典型的屈折语,包括粘着语在内的所有其它语言处在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
(6)世界上的语言有比较完善和不太完善的区别。
但没有优劣之分。
即使是最野蛮的部落的语言也不应该予以歧视,或贬低它的价值,因为每种语言都是人类原有的创造语言的能力的表现4 奥古斯特·施莱歇<德国> 《印欧语言比较手册》贡献:(1)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2)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3)对语言的分类5 新语法学派19世纪后期,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
主要人物——布鲁格曼、莱斯琴、奥斯托夫、保罗、德尔布吕克,以及后来受新语法学派影响的莱特、梅耶。
基本原则——(1)历史语言学必须是解释性的,一方面要描写语言变化,一方面要找出语言变化的原因。
(2)历史语言学的解释必须以语言事实为根据,主张调查方言。
(3)为了找出变化的原因,应该限制调查研究的范围。
(4)语言变化的第一类原因是发音方法,即生理方面的原因。
:语言的变化没有例外”(5)第二类变化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人都有类推的倾向。
人长椅类推的方法创造新的词和句子。
(6)对语言变化的解释必须从历史上找到根据。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1索绪尔<瑞士> 现代语言学之父成名作《论印欧语言中元音的原始系统》最重要成就《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新理论、新原则和新概念,为语言研究打下科学的基础。
主要观点:(1)语言和言语及共献语言活动=言语+语言语言——言语活动中社会性的系统的部分。
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成的,比言语优先,是抽象的符号系统。
言语——十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
是个人的或自然的,视具体的言语行为。
(2)共时和历时共时语言学——研究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个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language state),而不考虑这种状态究竟如何演化而来,又称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stics)。
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sitics)共时和历时是方法论上的两分法,而不是认识论上的两分法。
(3)符号理论索绪尔是符号学(seniology)的创始人.。
他最早提出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强调了两者的联系事实上是非物质的,是抽象的。
他提出“语言符号是一种有两面的心理实体”,这“两面”就是语言的能指(signfiant)和语言的所指(signifie)。
能指是语言的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这来能够着之间的联系时约定俗成的。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arbitray),即是指语言能指与所指之中的联系“约定俗成”,在被表达的概念和表达概念的语音链中根本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符号具有线条型和对比性。
(4)系统的概念价值概念——a一个价值可以和另一个系统中的价值相交换B该价值由同一系统中其它价值的相互关系决定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去加以考虑”。
语言里有两类关系——聚合关系(rapports paradigmatiques)和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5)索绪尔和结构主义语言学30年代初,直接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理论的是布拉格音位学派,哥本哈根的语符学派,法国等地以马丁内为首的功能学派,逐渐形成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符学的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对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
马丁内的《语音演变的经济型》把共时和历时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起来。
(6)索绪尔的影响a 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
b 做出了几个主要的区分:语言与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并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重要概念。
c 现在看来,索绪尔的理论个别论点不无偏颇,如过分强调共时/历时的区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语言和言语的观点也受到一定得争议。
但后人在接受和理解继承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理解片面和绝对化的情况。
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对索绪尔的语言学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做出充分的评价。
2 叶斯柏森丹麦语言学家。
主要致力于普通语言学、语音学、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代表作《语法哲学》主要观点——(1)语言进化论:语言的历时不是退化而是进化。
这是对对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传统的挑战。
(2)对语言本质的表述——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思维的工具。
(3)划分出“描写语言学”和“历史的语言学”:比索绪尔更注重共时与历时的关系,强调历时语言学应建立在描写语言学的基础上。
(4)对一般语法理论的探索——是使传统的规范语法向现代的描写语法转变的重要一步。
3 梅耶法国语言学家,代表作《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主要观点——(1)历史比较法的客观依据是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亲属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
(2)进行比较工作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从比较中揭示普遍的规律,一种是从比较中找出历史的情况。
这两种类型的比较都是正当的,又是完全不同的。
(3)假如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那些用以表示这意思的声音之间有一种或松或紧的自然联系,就是说,假如语言符号可以撇开传统,单用它的音值本身可以使人想到它所表达的概念,那末,语言学家所能采用的就只有这种一般的比较方法,任何语言的历史也就都不会有了。
(4)事实上语言的符号是任意规定的:它只有靠传统的力量才能有意义。
(5)只是因为语言符号具有这种完全任意的性质,所以才能有现在所要讲究的这种历史比较方法4 布拉格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同时出现了三个不同的语言学学派,它们侧重研究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三个学派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依,雅各布逊、布龙达尔、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马丁内(没有正式加入,但观点体现这个学派)(1)结构—功能语言观基本观点——a 在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
b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千万万个毫不相干的孤立现象的汇合。
正是这种系统性使得人类有可能进行交流,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c 要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因为各种手段都适用于不同的交际需要。
d 应从语言功能入手,然后去研究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
贡献最大的是特鲁别茨柯依,雅各布逊。
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不是一个绝对统一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平衡的系统,由许多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
功能语言观把语言看做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
他们认为,说话人对客观世界有了某种观察或企图改变客观世界,才产生了交际的实际意义,也就是等待语言去完成一种功能。
所以手,布拉格学派一开始就注意语义的研究,这是他们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根本区别。
最突出的贡献——区分了语音学和音位学。
另一大贡献是对句子功能成分的分析。
句子功能前景(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是语言学分析的理论,指用所含信息来分析话语或篇章。
其基本原则是评价话语中每一个部分对全句意义的贡献。
5 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叶姆斯列夫代表作——《语言理论绪论》,该书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阐述语言学的理论性问题,明确提出语言的符号性质,成为该学派的理论纲领。
路易斯·叶姆斯列夫对语言的描述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他确实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重要性,与思维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路易斯·叶姆斯列夫接受了索绪尔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他对语言的符号性质又有新的观察。
他基本同意索绪尔的观点。
他吧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的综合体称之为符号依存关系,把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称之为依存单位。
他的理论又称为“语符学和新索绪尔语言学”,韩礼德很欣赏。
6 美国结构主义特点——(1)实用性:由于美国语言学研究的具体情况(对大量印第安土著鱼的记录和描写),他们的研究是为了解当时的实际问题,需要调查的方言太多,顾不上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