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与静 课件

合集下载

2.动与静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课件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动与静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课件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 分英语141分 文综 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2009.8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 多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 目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 们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 处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 有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 是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2.1动与静PPT+视频

2.1动与静PPT+视频

宣传栏 位置改变 路 面 位置改变 物 体 位置改变 运动了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 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参照物:把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 准的物体。
比较一下:
书包 乘客 物体
对 某同学 位置不变 对 车 厢 位置不变 对 物 体 位置不变
不动
运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位置的改变。 参照物:把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 体。
诗 画 人 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家 用作品的形态和色彩来描绘运动。
音乐家
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那么科学家又是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三、科学视野中运动的描述
例 1 某同学走过宣传栏; 例 2 汽车行驶在公路上 例3某人坐在行驶的车里。
比较一下: 某同学 对 汽 车 对 物 体 对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 置的没有发生改变。
想一想: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参照物的选择呢?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不能选自己 ; 2、一旦选定,就假定是静止的; 3、如果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不加说 明。
想一想: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
二、人文视野中运动的描述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画家用形态和色 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和 《星夜》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节奏。古Leabharlann 《流水》人文视野中运动的描述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PPT课件(上课用)4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PPT课件(上课用)4

、请你根据上面的两个例子,解释一下法国飞 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小结:
因为飞行员和子弹的运动方向相同,运 动快慢几乎相同,可以说子弹相对 于飞行员 几乎是静止的。所以,飞行员顺手可抓到子 弹。
谢 光
谢 临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为什么啊???
分析:
、老人说飞机上的人动了。因为他看到飞机上的人跟云的位 置发生了变化;
、飞机上的人说自己没有动因为他看到自己和飞机之间并 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因此他们二人说的话都没有错,只不过是他在选择作为标 准的物体不同而已。
小结:在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我们将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答案、救护车动了。 因为相对飞机而言,救护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飞机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答案、飞机动了。 因为相对救护车而言,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救护车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取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练习: 、请你说说课本图中的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2.1动与静(1)PPT

2.1动与静(1)PPT

得出结论
结 论
地面上的人看到车 中的人飞快离去, 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车中的人说自己没 动,是以运动的车 为参照物。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
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参照物一但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再看研 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4、经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如“太阳东升西落。”( 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
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帆船、河岸
A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人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 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 于他不懂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的物
理知识所导致的。
升起、升高、跳跃、下落、急降、 摇摇欲坠、穿梭、兜圈子、盘旋、颠簸、 摇摆、颤抖、飞奔、驰骋、蹒跚、 溜达等
二、人文视野中运动的描述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描述诗人乘船顺流东下,行船速度之快 的美妙的运动感受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星夜
惊化 心,通 动展过 魄现旋 的了转 运一扭 动个曲 世浩的 界瀚形 神态 秘变 、
课桌 课桌 课本 课本
参照物 课桌置关系 改变 运动
不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不变 静止 运动 运动 运动 静止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5.课外资源 思维拓展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第一节动与静教学课件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第一节动与静教学课件

划船人
6、“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 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于他不懂
的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7、两人并肩而行,以 对方 两人是静止的.以 地面 两人是运动的。 为参照物, 为参照物,
中考链接





(2013年武汉市) “神舟飞船”与“天宫 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 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 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 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
旋律来表现运动:聆听音乐《赛马》
(1)太阳升起来了 (2)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3)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 太阳 相对于标准物体(参照物) 地球 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云朵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 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 照物
(1)“选”标准(参照物)
(2)“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的位置是否发生 变化)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
想一想: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运动得“真快”, 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讨论: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物体 动或静 小学生: 乘客 运动 司机: 乘客 静止 标准物体 地面或地面上的树 位置是否改变 改变





(2013年安徽)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 为参照物,他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013年上海市)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国人的登月梦 想终将实现。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是 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 成都市2013年)3.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 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升空。如图3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 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 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答案: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作业课件 第一节 动与静24页PPT

作业课件 第一节 动与静24页PPT
,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作业课件 第一节 动与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动与静(课堂PPT)

动与静(课堂PPT)
22
加油机和受 油机
相对静止
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 ,若以加油机为 参照物,受油机是 静止 的;若以受油 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静止 的。
23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 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 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小竹排江中青游山”是以
作参照物的;“巍
巍青山竹两排岸走”是以
作参照物.
2.夜间抬头望月,往往觉得月亮在云间穿行,
这时我们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 (A)
A 观察者所在处; B 天空中的云;
C 地球;
D 天空.
17
【例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
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D ]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灯在向后退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参照物
太阳
金星

观光电梯
花丛
公共汽车 地球
25
甲、乙两同学乘同一辆火车去北京, 甲同学看着右面的另一列车,突然 感觉所乘火车向前开去,乙同学看 着左面的站台说火车根本没动。这 是怎么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甲、乙两同学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甲是
以 另一列车为参照物,乙是以 站台 为参物。
第一节 动与静
1
精彩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
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
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身
边似乎有一个“小虫子”,
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
惊,原来是德国制造的一
颗子弹.
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
弹?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课件

3.下列物理事实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的是( D ) A.接力赛跑时运动员间交接接力棒 B.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 C.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 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 km
4. 甲、乙两车向东行驶,甲车比乙车开得快,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则乙车向 西行驶,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向 行东驶;若以 地面为参照物,则甲车向 行驶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动中的宇宙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但在描述某一个 物体的运动时,运动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描述。 (2)静止是相对的。 3.相对静止 两个物体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不唯一性: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结论一般不同。
想一想:观察甲、乙两图中的两种运动。


(1)物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运动。 (2)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但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无论物体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或是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都属 于位置变化。
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 (2)观察该物体的位置是否相对参照物发生变化,若物体的位置发生 变化才说该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3.参照物的选择: (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物体一旦被选作为 参照物,就假定是静止的。 (2)排己性:被研究的物体在被研究时不能作为参照物。
(3)方便性: 描述地面上的物体时,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这时,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特殊说明,一般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学生举例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还 有哪些现象是说明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习题
1.“闪闪的红星”歌曲中,有一段歌词是:“小 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小 小竹排江中游”是以 作参照物的;“巍 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作参照物.
2.夜间抬头望月,往往觉得月亮在云间穿行, 这时我们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 A 观察者所在处; B 天空中的云; C 地球; D 天空.

见!
第一节 动与静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二、学法分析
三、教学互动设计
1、运动的世界
宇宙大爆炸
专家观测到黑洞撕裂,吞噬恒星现象
雅典奥运上的中国运动员
2、运动的描述
(1)词汇 (3)音乐 (5)科学描述 (2)诗歌 (4)绘画
(1)词汇与运动
上升物体:升起、升高、跳跃
下降物体:下落、下降、下沉、垂落 下跌、倒下、摇摇欲坠 回转运动:回旋、转动、环行、兜圈子、 扭转、自转、饶转、盘旋
振动运动:摆动、抖动、摇动、颤动、 摇晃、波动、颠簸
返回
诗歌与运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返回
音乐与运动:
古琴曲《流水》
返回
绘 画 与 运 动
四、教学程序
1、以多媒体引入自然界以多种形式存在运动。 2、学生展示收集描述运动的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 作品,引入对运动的科学描述。
3、通过讨论与交流得出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4、通过探究孙悟空“腾云驾雾”,武艺高强的人“飞檐 走壁”的秘密得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练习检测。
返回
3、交流与讨论 : 阅读教材17页 小明两次看见的都是不动的花 花,可却说花花跑得真快,这 是为什么?
机械运动
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 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
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实验探究:孙悟空“腾云驾雾”, 武艺高人“飞檐走壁” 的秘密. 结论: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