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传染病登记表

合集下载

检验科登记制度

检验科登记制度

检验科登记制度篇一:检验科检验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检验科检查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为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杜绝传染病漏登、漏报和迟报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检验科检查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如下。

1、检验科所有检验业务均要进行登记,做到登记项目齐全、准确、书写清楚;检验登记率、登记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

2、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送检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签名等项目。

3、检出艾滋病、肝炎、菌痢、淋病、梅毒等属传染病阳性结果的必须及时反馈给送检的医生,由医生签名备查;当检测出疑似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重点传染病阳性结果时,除将结果及时反馈(来自: 小龙文档网:检验科登记制度)给临床医生外还要将菌株按相关规定保存、转送到上级CDC作进一步确诊检验。

4、防保人员对检验科检查登记和反馈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发现存在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检验科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5、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检验科的登记和反馈工作进行检查。

发现不反馈结果、登记项目不齐全、漏登等情况,将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违反法律法规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三日篇二:检验科制度汇编检验科工作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2)2、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 (4)3、检验科开展新项目管理审批程序…………………………………4、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 ………………………5、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应急预案……………………………………6、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及实施…………………………………7、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 ………………………8、微生物菌种的管理规定与流程…………… ………………………9、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10、检验科化学危险品清单………………… ………………………11、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12、检验报告单签发制度…………………… ………………………13、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制度………… ………………………14、检验结果报告时限……………………… ……………………… 15、标本接收时间及发放检验报告时间规定………………………16、检验报告的格式书写要求……………… ………………………17、检验科试剂及校准品管理制度………… ………………………18、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9、检验科关于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的通知………………………………20、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21、室内质控制度……………………………… ………………………22、临床检验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 ……………………… 6 8 10 18 30 32 35 42 43 47 51 53 54 55 57 60 61 63 65 6623、临床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制度……………24、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25、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26、室间质评制度………………………………27、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28、标本接收处理及核对制度…………………29、拒收标本标准与流程………………………30、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31、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70 ……………………71 ……………………74 ........................76 ........................77 ........................80 ........................81 ........................83 (97)“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传染病阳性结果登记表

传染病阳性结果登记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学检验科甲肝丙肝乙肝戊肝梅毒戊肝阳性登记本
检测日期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 结果 初检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初检口 复检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复检口 上报院感口 疫情上报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是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否口 疫情回报日期 签名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及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及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及死亡病例报告制

1、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2、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二十二、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

在进行直报时耍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休征。

5、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检验科检验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检验科检验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检验科检查
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杜绝传染病漏登、漏报和迟报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检验科检查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如下。

1、检验科所有检验业务均要进行登记,做到登记项目齐全、准确、书写清楚;检验登记率、登记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

2、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送检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签名等项目。

3、检出艾滋病、肝炎、菌痢、淋病、梅毒等属传染病阳性结果的必须及时反馈给送检的医生,由医生签名备查;当检测出疑似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重点传染病阳性结果时,除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外还要将菌株按相关规定保存、转送到上级CDC作进一步确诊检验。

4、防保人员对检验科检查登记和反馈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发现存在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检验科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5、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检验科的登记和反馈工作进行检查。

发现不反馈结果、登记项目不齐全、漏登等情况,将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违反法律法规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二)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二)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二)(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12181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二)Epidemic reporting system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ospitalinspection department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医院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二)1.检验科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各专业实验室均设疫情报告员,如检测出以下可疑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菌(毒)种时,由疫情报告员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汇报。

2.传染病分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3类: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5.严禁漏报、迟报、谎报疫情,若发现违纪现象,严肃处理与个人奖金挂钩。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登记门诊及住院部化验室均应设立化验室专用的登记本,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者实施登记,并在化验结果报告单上有反馈给医生签字。

化验室专用疫情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临床拟诊、送检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师签名和检验日期等。

二、疫情信息安全、保密制各级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涉及疫情信息的相关资料。

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信息,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三、异常结果反馈制检查出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病做好反馈记录。

1。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篇)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篇)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一、传染病疫情登记检验科设立化验室专用的登记本,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者实施登记,并有反馈给医生签字。

化验室专用疫情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临床拟诊、送检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师签名和检验日期等。

二、疫情信息安全、保密制各级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涉及疫情信息的相关资料。

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信息,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三、异常结果反馈制检查出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病做好反馈记录。

四、结果登记、报告化验登记项目应包括。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送检样品、送检医生、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

结果随时发现随时报告。

传染病登记本要保存三年。

检验科复检制度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现制定检验结果复检规定2、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检。

(1)结果出现明显错误。

(2)检验结果和临床矛盾,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

(3)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

(4)检验结果超出线性范围。

(5)检验结果和上次相差悬殊。

(6)rh血型阴性,hbsag,hiv抗体,trust,hcv抗体,甲肝抗体等结果阳性。

(7)手工检验项目和上次检验结果不符。

3、复检要注意核对试剂质量、确认仪器质量,室内质控是否失控,操作的正确性,编号是否正确、离心是否彻底。

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

4、复检合格并找出原因,可判定合格;若未找出原因,若出现不合格,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联系后,发出报告。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2)以下是一些检验科疫情管理制度的建议: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包括每日检测人数、检测阳性率、疫情趋势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取疫情信息。

2. 制定疾病防控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包括病例筛查、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处理等。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制定的一套规范、科学、高效的报告流程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标准格式,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流程和报告要求等方面。

一、报告内容1. 疫情基本信息: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日期、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住址等)、病情严重程度等。

2. 病例流行情况:描述病例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感染源等,可以配合图表和数据进行展示。

3. 防控措施:列举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宣传等,以及后续的预防建议。

4. 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病原学检测结果、病毒分型、药敏试验结果等,以及相关的质控信息。

二、报告流程1. 确认病例:检验科在收到样本后,首先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型,确认是否为传染病病例。

2. 填写报告:根据报告模板,将疫情基本信息、病例流行情况、防控措施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填写完整。

3. 报告审核:报告填写完成后,由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无误。

4. 报告上报:审核通过后,将报告上报给上级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报告归档:将报告归档保存,作为重要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参考资料。

三、报告要求1. 及时性:疫情报告应在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完成,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2. 准确性:报告内容应准确无误,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流行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3. 完整性:报告应包含疫情的各个方面,如病例基本信息、流行趋势、防控措施等。

4. 格式规范:报告应按照标准格式填写,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的要求。

5. 机密性:疫情报告涉及个人隐私,应严格保密,仅限于相关部门和人员查阅和使用。

以上是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标准格式,通过明确的报告内容、流程和要求,能够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反映,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