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题目解析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应用题解析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应用题解析

高二数学中常见的应用题解析应用题在高二数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结合几个高二数学常见的应用题,进行详细的解析。

1. 马路上的交通灯假设某个路口的交通灯信号周期为120秒,其中红灯亮60秒,绿灯亮40秒,黄灯亮20秒。

现在小明从这个路口出发,在第3次通过这个路口的时候,他遇到的是绿灯,请问小明出发多长时间了?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号周期和红、绿、黄灯亮的时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完整的交通灯信号周期是由红绿灯的时间之和组成的。

即120秒=60秒+40秒+20秒。

小明在第3次通过这个路口的时候,正好遇到绿灯,也就是说他通过了2个完整的信号周期和40秒的时间。

那么小明出发的时间就是2个信号周期的时间再加上40秒,即2*120+40=280秒。

2. 校车发车时间的调整某所中学的校车每隔30分钟一班,乘坐校车到学校需要40分钟。

假如小明早上8点出发,他最晚可以在几点之前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解析:小明需要乘坐两班校车才能到学校。

根据每隔30分钟一班校车的发车时间,小明的出发时间只能是在发车时间之后,但不能大于发车时间后30分钟。

另外,小明乘坐两班车需要的时间是40分钟,也就是说他需要提前40分钟到达第一班车的发车地点。

所以小明最晚可以在8点 - 40分钟之前从家里出发,即7点20分。

3. 水桶的倒水问题现有一个5升的水桶和一个3升的水桶,问如何用这两个桶倒出4升的水?解析:首先,将5升水桶装满水,然后倒入3升水桶中,5升水桶剩余2升水。

接着,将3升水桶中的水倒掉,然后将5升水桶中的2升水倒入3升水桶中。

此时,5升水桶中剩余的水桶容积为3升,3升水桶中的水量为2升。

再次填满5升水桶,将水桶中的水倒入3升水桶中,此时3升水桶中的水量为3升,而5升水桶中剩余2升水。

最后,将3升水桶中的水倒掉,将5升水桶剩余的2升水倒入3升水桶中,此时3升水桶中的水量为4升,即完成了4升水的倒水过程。

高二数学题及解析

高二数学题及解析

高二数学题及解析一、题目:已知函数f(x) = 2x^3 - 6x^2 + 5x - 3,求f(x)的极值点。

二、解题步骤:1. 求导数:首先我们需要求出函数f(x)的一阶导数f'(x)。

根据导数的定义,我们有:f'(x) = (2x^3 - 6x^2 + 5x - 3)' = 6x^2 - 12x + 5。

2. 求导数的零点: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一阶导数为零的点,即f'(x) = 0的解。

这些点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

解这个二次方程,我们得到: 6x^2 - 12x + 5 = 0。

通过求解二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解:x1 和 x2。

3. 判断极值点:为了确定x1 和 x2 是否为极值点,我们需要计算二阶导数f''(x)。

二阶导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函数在这些点的凹凸性。

计算得到:f''(x) = (6x^2 - 12x + 5)' = 12x - 12。

然后,我们将x1 和 x2 分别代入二阶导数中。

如果f''(x1) > 0,则x1 是一个极小值点;如果f''(x1) < 0,则x1 是一个极大值点。

同理,我们可以判断x2。

4. 计算极值:最后,我们将x1 和 x2 分别代入原函数f(x)中,计算出对应的极值。

三、答案: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函数f(x)的极值点以及对应的极值。

具体的解和计算结果需要通过代数运算得出。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数学软件来辅助求解,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极值的方法。

通过一阶导数找出可能的极值点,再通过二阶导数判断这些点的凹凸性,从而确定极值点。

这种方法是解决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这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这道题目也考察了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特别是在求解二次方程和进行代数运算时的准确性和效率。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于①需加热才发生的反应、②放热反应、③熵增加的反应,可能属于自发反应的是A.只有②B.只有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任何反应发生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所以需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也可能是非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

所以放热反应及熵增加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因此正确选项为D。

【考点】考查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2.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B【解析】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

若ΔG<0,即ΔH<0,Δ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若ΔG>0,ΔH>0,Δ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对于ΔH>0,ΔS>0 或ΔH<0,ΔS<0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温度和焓变的相对大小。

选项为:B。

【考点】考查判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知识。

3.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D【解析】由ΔG=ΔH-TΔS可知,当ΔH<0,ΔS>0:反应一定自发;当ΔH>0,ΔS>0、ΔH<0,ΔS<0:反应可能自发;当ΔH>0,ΔS<0:反应一定不自发。

【考点】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4.关于冰融化为水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答案】A【解析】冰融化为水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H>0;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是熵增大的过程;△S >0;故A正确。

高二数学抛物线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抛物线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抛物线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点,直线,动点到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Ⅰ)求点的轨迹的方程;(Ⅱ)是否存在过的直线,使得直线被曲线截得的弦恰好被点所平分?【答案】(1);(2)即【解析】(1)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判断焦点位置,开口方向,在方程的类型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只有一个参数,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或根据定义来求抛物线方程.(2)在解决与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解题,特别是涉及焦点、顶点、准线的问题更是如此;(3)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具体过程是先定形,再定量,即先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形式,求出的值.试题解析:(Ⅰ)因点到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Ⅱ)解法一:假设存在满足题设的直线.设直线与轨迹交于,依题意,得.①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消去,得,(*)∴,解得.此时,方程(*)为,其判别式大于零,∴存在满足题设的直线且直线的方程为:即.解法二:假设存在满足题设的直线.设直线与轨迹交于,依题意,得.∵在轨迹上,∴有,将,得.当时,弦的中点不是,不合题意,∴,即直线的斜率,注意到点在曲线的张口内(或:经检验,直线与轨迹相交)∴存在满足题设的直线且直线的方程为:即.【考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抛物线的综合问题.2.如图,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点P(1,2),A(x1,y1),B(x2,y2)均在抛物线上.(1)写出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准线方程;(2)当直线与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求的值及直线的斜率.【答案】(1)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准线方程是.(2).且由①-②得直线AB的斜率为-1.【解析】(1)设出抛物线的方程,把点P代入抛物线求得p,即求出抛物线的方程,进而求得抛物线的准线方程;(2)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则可分别表示、,根据倾斜角互补可得,进而得出与之间的等式关系,最后把点A、B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并将两式相减后即可求得直线AB的斜率.试题解析:(1)由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因为点P(1,2)在抛物线上,所以,解得.故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准线方程是.(2)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则,.因为与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所以.又由,均在抛物线上,得①②所以,所以.且由①-②得直线AB的斜率为-1.【考点】抛物线的应用.3.如图,已知某探照灯反光镜的纵切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光源安装在焦点上,且灯的深度等于灯口直径,且为64 ,则光源安装的位置到灯的顶端的距离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先以反射镜定点为原点,以顶点和焦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依题意可点在抛物线上,代入抛物线方程得,求得,进而可求得焦距为,即为所求.【考点】抛物线的应用.4.已知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比该点到轴的距离多1.(1)求的值;(2)如图所示,过定点(2,0)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分别与该抛物线分别交于、、、四点.(i)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ii)设线段、的中点分别为、两点,试问:直线是否过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2)(i)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是48(ii)【解析】(1)直接利用抛物线的定义(2)(i)S四边形ABCD,,利用弦长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的解法求解(ii)恒过定点问题的常规解法试题解析:(1)由已知∴(2)(i)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得设则,∴6分同理可得 7分S四边形ABCD8分设则∴S四边形ABCD∵函数在上是增函数∴S四边形ABCD ,当且仅当即即时取等号∴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是48. 9分(ii)由①得∴∴∴, 11分同理得 12分∴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即当时得∴直线过定点(4,0). 14分注:第(2)中的第(i)问:S四边形ABCD(当且仅当时取等号)也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弦长公式,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5.已知过曲线上任意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且.⑴求曲线的方程;⑵设、是曲线上两个不同点,直线和的倾斜角分别为和,当变化且为定值时,证明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答案】⑴⑵当时,直线恒过定点,当时直线恒过定点.【解析】⑴要求曲线方程,但是不知道是哪种曲线,所以只能设点.根据,转化为求曲线方程即可;⑵要证明直线恒过定点,必须得有直线方程,所以首先设出直线方程.又因为两个角是直线和的倾斜角,所以点也得设出来.利用韦达定理,然后讨论的范围变化,证明并得出定点坐标. 试题解析:⑴设,则,由得,;即;所以轨迹方程为;⑵设,由题意得(否则)且,所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因为在抛物线上,所以,将与联立消去,得;由韦达定理知①;(1)当时,即时,,所以,,所以.由①知:,所以因此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即.所以直线恒过定点(2)当时,由,得==将①式代入上式整理化简可得:,所以,此时,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即,所以直线恒过定点;所以由(1)(2)知,当时,直线恒过定点,当时直线恒过定点. 12分【考点】相关点法求曲线方程;分类讨论.6.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A.B.C.D.【答案】C【解析】由抛物线方程可知,,焦点在轴正半轴,所以其准线方程为。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e=(V),那么()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 HzB.当t = 0时,线圈平面恰好位于中性面C.当时,e有最大值D.该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V【答案】AB【解析】交变电流的ω=100π=2πf,所以频率为50Hz,故A正确;t=0时,电动势为零,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故B正确;当时,e═220sinπ=0,故C错误;由表达式知最大值为220V,所以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0V,故D错误;故选AB.【考点】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名师】本题考查了交流电的描述,根据交流电的表达式,可知知道其最大值,以及线圈转动的角速度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求出其它物理量,如有效值、周期、频率等,解题时要明确交流电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2.如图所示,电流表与螺线管组成闭合电路,以下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A.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B.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C.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拉出的过程中D.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下拉出的过程中【答案】ACD【解析】只要是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指针便会偏转,在磁铁插入、拉出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均发生变化,所以有感应电流.因此ACD正确;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产生,故B错误.故选:ACD.3.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可调电阻R.设原线圈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l,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R增大时A.Il 减小,Pl增大B.Il 减小,P1减小C.I2增大,P2减小D.I2增大,P2增大【答案】B【解析】当副线圈上的电阻增大时,副线圈上的电流会变小,即I2变小,则引起消耗的电功率P2减小,则输入电功率P1也会减小,从而造成输入的电流I1变小,故选项B正确。

【考点】变压器。

4.如图所示,灯泡A、B与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当S1闭合,S2断开且电路稳定时,A,B亮度相同,再闭合S2,待电路稳定后将S1断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灯立即熄灭B. A灯将比原来更亮一下后再熄灭C. 有电流通过B灯,方向为c→dD. 有电流通过A灯,方向为b→a 【答案】AD【解析】S2断开而只闭合S1,稳定时,A,B两灯一样亮,可知线圈L的电阻也是R。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二数学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选择题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根据题目所给的集合A和B,我们可以列出它们的元素,并进行交集和并集的运算。

通过比较选项,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C。

2. 选择题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函数奇偶性的题目。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来判断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然后,通过代入特定的值,比如0和-1,来验证我们的判断。

最终,我们可以确定答案为B。

3. 选择题答案解析题目涉及了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我们需要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振幅和相位等特征,来判断哪个选项的图像与题目描述相符。

通过逐一排除法,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D。

二、填空题1. 填空题答案解析本题要求我们求解一个二次方程的根。

我们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或者使用求根公式来求解。

注意,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实根,也可能有一个重根和一个虚根。

在解答时,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并给出所有可能的解。

2. 填空题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关于数列求和的题目。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列的前几项,来推断数列的通项公式。

然后,利用求和公式计算前n项和。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三、解答题1. 解答题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几何中的证明题。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利用几何定理和公理来证明两个图形的相似性或者相等性。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确保每一步都有充分的依据。

2. 解答题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导数和函数极值的题目。

我们需要先求出函数的导数,然后找出导数为零的点,这些点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

接着,我们需要判断这些点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这通常通过二阶导数的符号来判断。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出这些极值的具体数值。

3. 解答题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概率论中的事件概率计算。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描述,明确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

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如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来计算所求事件的概率。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条件概率和非条件概率的区别。

高二数学必刷真题答案解析

高二数学必刷真题答案解析

高二数学必刷真题答案解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高二这个阶段,数学的学习变得更为深入和复杂。

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应对高考,刷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二数学必刷真题的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方程1. 解析几何题目:已知向量OA=2i+j,向量OB=3i-4j,若向量2OA+kOB平行于向量3i+4j,则k的值等于多少?解析:首先,要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平行,就要判断它们的方向是否相同或者相反,因此,我们需要将3i+4j与2OA+kOB进行比较。

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2(2i+j)+k(3i-4j)=3i+4j将等式左右两边按照向量的分量进行合并,得到:4i+2j+3ki-4kj=3i+4j将i和j的系数分别相等,得到以下两个方程:4+3k=32-4k=4解得k=-1。

2. 二次函数题目:已知函数y=ax^2+bx+c的图像经过点P(1,5),当x=2时,y=7,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点P的坐标,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b+c=5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另一个点的坐标,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4a+2b+c=7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方法解方程组,将第二个等式减去第一个等式的两倍,得到:2a+b=2由此,我们可以解得a=1,b=0。

带入任意一个点的坐标,我们可以得到:c=4因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题目:已知数列{an}的首项为3,公差为2,若a1+a2+a3+...+an=105,则数列的第n项为多少?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到:n/2 * (a1+an) = 105由于a1=3,an=a1+(n-1)d=3+(n-1)2=2n+1,带入上述等式,可以得到:n/2 * (3+2n+1) = 105化简得到:3n+n^2=70整理得到:n^2+3n-70=0解得n=7或n=-10,由于数列是从1开始的,因此n=7。

高二数学学科中的常见题型解析

高二数学学科中的常见题型解析

高二数学学科中的常见题型解析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科。

在高二阶段,学生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并接触到更多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本文将对高二数学学科中的常见题型进行解析与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应对这些题目。

一、函数与方程题解析函数与方程是高二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学年的学习。

在解函数与方程题目时,需要对常见的函数类型和方程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及其对应的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二数学中最基础的函数与方程类型。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和b为常数,x和y为变量。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

在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运用直线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函数的斜率和截距,可以确定直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性质。

而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移项、消元、代入等方法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及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二数学中较为复杂的函数与方程类型。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ax^2+bx+c,其中a、b和c为常数,x和y为变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和c为已知数。

在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特点,可以确定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性质。

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配方法、公式法等方法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二、几何题解析几何题是高二数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

在解几何题目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和思维能力。

1. 平面几何题平面几何题主要涉及到平面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内容。

在解平面几何题时,需要运用到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基本定理和公式。

例如,要求计算一个多边形的面积,可以运用到面积公式和分割方法,将多边形分割成多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其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与稳态)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 淋巴管内的液体B. 输尿管内的液体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 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解析】淋巴管内的液体属于淋巴,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内环境概念、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联系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A、图中①②③过程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A错误;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B错误;CD、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及代谢废物,⑥可以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 如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编号②、③、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_。

【答案】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解析】解:据图可知,①是组织细胞,②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②、③、④为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知识点】内环境概念(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答案】②③③④【解析】解: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知识点】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体液调节1.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为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B. 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 血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 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答案】C【解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通过垂体,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正确;B、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B正确;C、甲状腺激素浓度过低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C错误;D、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该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细胞,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各种动物激素的主要作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2.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B. 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传出神经运输到全身各处C. 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D. 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A、激素是传递信息的分子,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故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A正确;B、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C、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动物激素的概念及其调节特点3.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 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 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 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答案】B【解析】解:A、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A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错误;B、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B正确;C、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C错误;D、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种类、血糖调节、水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1.下面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恰当的是( )A. 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的通透性会减慢神经递质的释放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 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 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答案】D【解析】A、由图示可以看出,钙离子可以促进①过程,即神经递质的释放,故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错误;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错误;D、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以后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从而避免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化学信号)2.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减小模拟环境中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 增大模拟环境中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 静息时质膜对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 增大模拟环境中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答案】C【解析】解:A、由于静息时,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减小模拟环境中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A正确;B、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增大模拟环境中浓度,膜外内流速率加快,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B正确;C、静息时质膜对通透性变大,外流增多,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发生变化,C错误;D、增大模拟环境中浓度,外流受阻,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兴奋的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3. 研究者从一个爱尔兰人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种完全色盲患者,绘制了患者的家系图(如图),并对该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所示。

(1)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它们将光信号转化为________,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

【答案】感受器神经冲动(或“电信号”)【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据分析可见: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它们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或“电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

【知识点】反射弧和反射4.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毫伏B. 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点的电位C.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电位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答案】C【解析】解: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毫伏,故A错误;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点的电位,故B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电位,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D错误。

【知识点】兴奋的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神经-体液调节综合1.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A、根据题意“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靶器官,故A正确;B、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B正确;C、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的,故C错误;D、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反射弧和反射、神经-体液调节综合2.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使手缩回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过程【答案】B【解析】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促进胰岛素的分泌,A正确;B、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使手缩回,B错误;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D、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过程,即甲状腺激素影响下丘脑合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反射弧和反射、体温的调节3.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1)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随后其血液中水平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降低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解析】分析图解可知,下丘脑在对雄激素的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性腺激素),该激素促进雄激素的分泌,当雄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导致血液中水平降低。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综合、体液调节的定义、实例(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 免疫细胞只包括细胞和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 免疫活性物质就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答案】B【解析】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C 、免疫细胞包括细胞、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