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例题

合集下载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内容知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内容知识

金融资产的计量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相关链接: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其他综合收益”。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教材例9-4】2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 25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合同约定:A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

甲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r:表9-1 单位:元根据表9-1中的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20×9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000(2)20×9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59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000贷:投资收益 100 000借:银行存款59 000贷:应收利息59 000(3)2×10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59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 100贷:投资收益 104 100借:银行存款59 000贷:应收利息59 000(4)2×11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59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9 610贷:投资收益 108 610借:银行存款59 000贷:应收利息59 000(5)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59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4 571贷:投资收益 113 571借:银行存款 59 000贷:应收利息59 000(6)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和本金“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000-41 000-45 100-49 610-54 571=59 719(元)借:应收利息59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 719贷:投资收益 118 719借:银行存款 59 000贷:应收利息 59 000借:银行存款 1 250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000假定甲公司购买的A公司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例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例解

价值 与其账 面价值 的差额形成 的利 得或损失 (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 货 币性金融资产形成 的汇兑差额外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 该项金 融 资产终止确认 时 ,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 益项 目转 入当期损 益 ; 税 法通 常在企业 转让或处置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准予在税前
账, 置换资产 的计税基础 只能是置换前 的账 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值 , 按新准则 的规 定采用公允价值 入账 , 势必产生暂时 陛差异 ; 如果交易补价高于公 允价值 的 2 %, 置换双 方都将 按照公 允价值 入账 , 确认相 应 5 则 并
投资收益 = 3 5 .x O 6 8 8 .( ) 8 3 44 l . %= 856 元 6
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其独立核算 的分支机构进行整体交换 , 资 产置换双方企业 均不解散 。 如果企业之 间的资产置换满足交易补价 ( 双方全部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 的货 币性资产 占换入 总资产公允 价值不高于 2 %, 5 经税务机关 审核 确认 , 资产置换 双方企业均不确 认资产转让 的所得或损失 ,此时 ,无论对置换资产按何种价格入
其 中 ,0 2年 底 成 本 为 80 0元 ,利 息 调 整 借 方 余 额 为 20 00 35. (00 65 , 3 44元 40 - . 摊余 成本 为 8 344元 。 4 6) 35 .
20 0 3年底 :
应计利息 = 0 0 x 2 9 0 元 ) 80 0 1%= 60(
() 1 购买时
借 : 至到期投 资—— 成本 持有 800 00 利息调整 4 0 0o 贷 : 行存 款 银 800 40 () 2 按期计算利息 , 认投 资收益 确
— —
至到期债券时 , 应按实 际支 付的全部价 款 , 包括税金 、 费等相 手续 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实际支付的价款 中包含 的已到付息 期但 尚未领取的利息应作为应 收项 目单独核算 ,不构成投资 的成 本。 企业持有 至到期投资 的核算主要解决实 际利率 的计算 、 摊余成 本的确定 、 持有期间收益 的确定 以及处置收益 的处理等 。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如何理解“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见下图。

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摊余成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提示】就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

【例题6·单选题】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

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

该债券发行日为2010年1 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

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 ) 万元。

A.2 062.14B.2 068.98C.2 072.54D.2 055.44【答案】D【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期初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例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例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例解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其实际成本应按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入账。

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下分设“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

其中“成本”核算债券的面值或其他债权的本金;“利息调整”核算债券的溢折价及交易费用的发生与摊销;“应计利息”核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或其他债权利息,如果为分期付息债券,应单独设置“应收利息”核算利息。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债券时,应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投资的成本。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主要解决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收益的确定以及处置收益的处理等。

一、按溢价购买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应当在债券购入后至债券到期前的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每期的投资收益=每期的应计利息一每期利息调整摊销额”,“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投资收益(即实际利息)=期初账面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摊销额=实际利息-应计利息”。

例1 :甲公司2002年1月1日以83000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一批,债券面值80000元,票面利率12%,另支付相关税费1000元。

解答: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80000x(5,r)复利现值系数+80000x12%x(5,r)年金现值系数=(83000+1000),经测算实际利率为10.66%。

(1)购买时二、按折价购买债券的核算(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每期投资收益=每期应计利息+利息调整摊销额(按实际利率摊销)”,“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投资收益(即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当期摊销额=实际利息-应计利息”。

例2:甲公司 2002年1月1日以74334.4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同日发行4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一批,债券面值80000元,票面利率12%,另支付相关税 1000元。

专题六 金融资产的核算 (3)

专题六  金融资产的核算 (3)

锦囊005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贷: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也有可能在借方)【例题2•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 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

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

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1 050B.1 062C.1 200D.1 212【答案】B【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 050+12=1 062(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1200贷:银行存款 106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8【易错易混问题】如果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金额则回答1200万元。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1.实际利率的计算(题目往往直接给出)根据公式,初始成本(不含应收利息)=未来现金流量×(某折现率的系数),得出的折现率是实际利率。

(1)如果债券是按面值发行,实际利率=票面利率;(2)如果债券是按溢价发行,实际利率小于票面利率;(3)如果债券是按折价发行,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

2.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下面调整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3)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即 财 税 【0 78 号 文 认 可 了 新 准 则 按 实 际 利 率 法 2 0 10 确 认 的 对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的 利 息 收 入 , 可 计 入 当 期 应
剩 余 4 % 的 债 券 转 换 的 处 理 : 可 供 出 售 金 融 资 0 “
纳 税 所 得 额 。 新 准 则 与 新 税 法 对 实 际 利 率 法 下 持 有 至 产 一 成 本 ” 以 公 允 价 值 入 账 , 允 价值 和 账 面 价 值 的 一 应 公 到 期 投 资 的 处 理 已 经 协 调 一 致 , 再 有 财 税 差 异 。 此 处 差 额 计 入 到 “ 本 公 积 一 其 他 资 本 公 积 ” 目 。 可 供 出 不 资 一 科
券 确 认 为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 债 券 系 3年 期 , 年 付 息 , 该 按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一 利 息 调 整 18 一 .5
( )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为 分 期 付 息 , 期 还 本 债 券 投 1持 到
资期末 摊余 成本= 初摊余 成本 ( 金 ) 期 本 +实 际 利 息 ( 期
3、 期 还 本付 息 2 0 到 0 8年 1月 1日初 始 投 资 的分 录
计 算 实 际 利 率 i 0 =(O 3 0 X 1 i~ 求 得 i ,1 6 1 x +10) ( +) , =
7. 4 0 %
( 元 )公 允 价 值 为 3 万 , 0万 元 ,差 额 2万 元 计 人 到 “ 本 资
6 20 、 0 9年 1月 2 日,剩 余 的 4 % 出 售 0 0 借 : 行存款 银 3 3
5 20 、 0 9年 1月 1 日 出 售 6 % 的 债 券 0 0

[9-3]最新中级会计实务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9-3]最新中级会计实务 第九章 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提示】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 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 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题· 判断题】企业购入债券投资如果有足够的财务 资源并且有确定的意图将其持有至到期,则可以将其 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 【答案】√
4
100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 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提示】对于发行方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如发行方 行使赎回权,投资者仍可收回其几乎所有初始净投资 (含支付的溢价和交易费用),则投资者可以将此类 投资换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赎回权在投资者手 中,则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 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 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 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 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 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提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成本中不包括支付的交 易费用。 2.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 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 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入账成本=买价-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 领取的利息+交易费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 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投资 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注销已 处置债券投资的全部账面记录。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
(差额:损失) (债券的账面价值) (差额:利得)
即: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3个明细科目的账面金额合计
【例5-12】根据【例5-10】和【例5-11】的有关资料, 假定2013年末,企业将持有A企业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0000元。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企业债券(成本) 450 000 •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成本) 320 000 • -A企业债券(应计利息) 115 200 • -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 7 398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 402
• 比如,企业有1000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现在处置 了100万,那么,按照规定,剩余的900万持有至到 期投资都要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但是,上述重分类的情况出现下列情况例外: 1.重分类日为该项投资到期日(如到期前三个月内), 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再重分类无意义。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 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剩余的部分再重分类也就没有必 要了。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 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的。
• • • • • • • • • • • • •
(3)2010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时: 应计利息=80000*12%=9600 投资收益=83354.40*10.66%=8885.60 摊销额=9600-8885.60=714.4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9 600 贷:投资收益 8 885.6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4.40 则2010年年末摊余成本=83354.40-714.40 =82640 (4)2011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时: 应计利息=80000*12%=9600 投资收益=82640*10.66%=8809.40 摊销额=9600-8809.40=790.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例题(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益。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按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例题1】2012年1月1目,甲公司支付价款1 05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债券票面价值值总额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5%,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3.89%。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成本100——利息调整5?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5【例题2】接【例题1】,若发行价为95元,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6.19%,则分录为:?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成本10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95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 5【例1-68】2 x1 2年1月1目,甲公司支付价款2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公司日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l 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值总额为2 50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ll8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1 0%。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成本 2 500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2 00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 500 000(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第一种情况,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例题3】接【例题1】,溢价发行105元,每年摊销时的分录:?1.2012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105×3.89%=4.08(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08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9220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5-0.92=104.08(元)?2.2013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104.08×3.89%=4.05(元)?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0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952013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4.08-0.95=103.13(元)3.2014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 (元)实际利息=103.13×3.89%=4.01(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0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99201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3.13-0.99=102.14(元)4.2015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 (元)实际利息=102.14×3.89%=3.97(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9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1.032015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2.14-1.03=101.11(元)5.2016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 (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8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1.11201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1.14-1.11=100(元)第二种情况,摊销折价: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调整(差额)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例题4】接【例题2】,若发行价为95元,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6.19%,则摊销折价分录为?1.2012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95×6.19%=5.88(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88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5.8820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95+0.88=95.88(元)2.2013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95.88×6.19%=5.93(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93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5.932013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95.88+0.93=96.81(元)3.2014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96.81×6.19%=5.99(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0.99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5.99201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96.81+0.99=97.8(元)4.2015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实际利息=97.8×6.19%=6.05(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1.0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6.052015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97.8+1.05=98.85(元)5.2016年12月31日摊销时票面利息=100×5%=5(元)利息调整=100-98.85=1.15(元)投资收益=5+1.15=6.15(元)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1.15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6.15201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00(元)【例1-69】承【例1-68】,根据约定,2 x12年1 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1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 000元;2 x1 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2年债券利息11 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8 200元;2 X 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3年债券利息1l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17 220元:2 x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4年债券利息118 000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买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27 142元.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1)2 x1 2年12月31日,确认C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的债券利息时:借:应收利息一一C公司 ll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82 000贷:投资收益——C公司债券 200 000同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l8 000贷:应收利息 C公司1l8 000(2)2 x13年l 2月31日,确认C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应收利息——C公司ll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 90 200贷:投资收益一一C公司债券208 200同时:借: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118 000贷:应收利息一一C公司ll8 000(3)2×14年1 2月31日,确认C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应收利息一一公司ll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99 220贷:投资收益一一C公司债券217 220借: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11 8 000贷:应收利息——C公司ll8 000(4)2 x1 5年1 2月31日,确认C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时:借:应收利息一一C公司ll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109 142贷:投资收益----C公司债券227 142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8 000贷:应收利息——C公司ll8 000在本例中,根据约定,甲公司应向C公司收取的第l年债券利息为ll8 000元(2 500 000×4 72%),但甲公司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投资收益为200 000元(2 000 000×10%),这两个金额并不相等,其差额为利息调整。

以后年度情况类似。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1)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企业应当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将减记的金额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