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写作教案写一篇小小说

写作教案写一篇小小说写作教案一、引言写作教案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撰写一篇小小说来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小说是故事的一种形式,长度较短,通常包含一个主题和一些精彩的情节。
通过编写小小说,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小说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分析小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3.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小小说的创作要素和结构;2. 培养学生组织和表达故事情节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教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介绍小小说的概念和特点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小小说的理解和认识;2. 解释小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例如长度短、情节紧凑、主题鲜明等;3. 分享一些经典的小小说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阶段二:分析小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1. 讲解小小说的结构要素,如角色、背景、冲突、高潮等;2. 引导学生分析一些著名小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血字的研究》;3.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一篇自选小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并总结讨论结果。
阶段三:创作小小说1.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并构思一个小小说的故事情节;2. 指导学生按照小小说的结构,逐步完成故事的写作;3. 导师学生表达故事情节时的注意事项,如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感受等;4.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以提高作品的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小小说的概念和特点,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小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发展,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组织一个故事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创作小小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小小说作品,并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写作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六、参考资料1. 福尔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尔著,1892年2. 小小说创作指南,李华著,2018年(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作文写小说教案模板

作文写小说教案模板小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
2. 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1)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2)讲解小说的写作技巧,包括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技巧;(3)通过分析一些优秀小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2)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创作,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出自己的小说作品;(3)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作品的朗读和交流,让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2. 经典小说片段;3. 小组讨论;4. 小说创作指导。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2. 通过学生的小说作品,检查他们对小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3.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交流,检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小说教学为主题,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小说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小小说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小小说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小说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小说写作指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小小说的艺术魅力2、学习小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小小说的创意写作3、把握小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广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设想:本着认知规律,本课拟从“主题思想探究——创作技巧欣赏——片断写作导引——完篇写作实践”等环节逐层深入,教学需二课时,第一课时是课文的探究鉴赏,第二课时是学生习作的讲评与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皮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1.师生探究: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这两个名称哪个更恰当一些?明确:小小说——短小(仅就篇幅长短而言)小小说——精短(不仅篇幅短,而且要素全——教师可联系“具体而微”作一阐释)2.师生探究:本篇小说如何?明确(1)人物:丈夫——好色之徒(形象鲜明)妻子——性格泼辣明确(2)情节:聘小秘——起色心——老婆吃蜡——岳母翻脸——老婆为永绝后患,小秘滚蛋,老秘上岗(情节曲折)明确(3)主题:见异思迁(既是家庭纠纷,又有社会背景)明确(4)手法:借账单来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教师总结:小小说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反映了深广的社会问题。
(以上问题学生较易明确,为引入下文,教师引导应重点围绕主题展开,以突出其意蕴深刻的特点,1、2、4三个环节可打乱先后次序,一语带过即可)(幻灯片2)小小说的最大特点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过渡:下面我们就看看课文的两篇小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二、新课教学1.主题思想探究(《差别》一文学生较易把握,因此重点应放在《等待散场》):(1)学生讨论交流(课前已作预习)《等待散场》——爱情故事《差别》——职场困惑(2)教师提示引导:《差别》中布鲁诺与阿诺德的“差别”到底是什么?是布鲁诺懒惰,还是口拙?是勤奋,还是嘴巧?还是另有差距?《等待散场》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否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番风顺?为什么一定要看《天鹅湖》?换成别的剧本,甚至是周星弛的电影不可以吗?(幻灯片3、4)《天鹅湖》剧情展示(略)(3)师生共同明确:《天鹅湖》暗示了男女青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阻力,小伙子一片痴情,而妙龄女郎却有些徘徊观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执着守候,以及《天鹅湖》剧情的启示,姑娘终于下定决心,并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向往。
创作小说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小说创作。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要素和结构。
2. 创作技巧和想象力。
3. 团队合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2. 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小说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2. 提问:什么是小说?小说有哪些基本要素?二、新课讲解1. 介绍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 讲解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如校园生活、科幻、悬疑等。
2.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力,共同创作一个小说片段。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完成小说片段的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说片段,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的基本要素、结构、写作技巧等。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多运用小说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让学生对小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小说创作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小说类作文教案模板

小说类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撰写小说类作文,掌握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激发学生对小说类作文的兴趣。
2. 讲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的写作技巧。
3. 分析优秀小说段落。
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小说段落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示范撰写。
教师现场示范撰写一段小说类作文,让学生了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过程和技巧。
5. 学生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要求,进行小说类作文的实践操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
6. 作品展示与点评。
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点评,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7.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
布置小说类作文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完善。
五、板书设计。
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点评,也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小说两篇教学教案设计

小小小说两篇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品味小说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小说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所选小说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小小说的特点。
作品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阅读。
2. 学情分析:学生对小说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需引导。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品味小说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主题思想,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运用文学知识分析评价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呈现作品,引导学生关注。
2. 自读感悟: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关注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思想。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品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感受作品魅力。
学生运用文学知识,评价作品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拓展阅读其他小小说作品。
五、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要求:作业要有针对性,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作业要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同伴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赏析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教师反思所选小说的适宜性,是否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
小小说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学会分析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小说的基本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分析。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小小说的主题,挖掘作品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小小说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小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引导学生关注小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阅读分析(1)选取一篇经典小小说,让学生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写作指导(1)介绍小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以小小说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3)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交流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本次教学成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小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小小说,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小小说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3. 写作水平:评价学生作品的质量,包括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方面。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小小说两篇教学教案设计

小小小说两篇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中的基本概念,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寓意等。
(3)能够运用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两篇小小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定两篇小小小说作为教学文本,一篇是中国作品,一篇是外国作品。
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中的基本概念,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寓意等。
3. 教学难点:运用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小小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让学生阅读选定的两篇小小小说,理解小说中的基本概念。
3. 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寓意等。
4. 鉴赏: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写作: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小说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3.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写作练习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中生的小小小说教材。
2. 参考书目:提供相关的小说理论知识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小小说作品及鉴赏、分析文章,方便学生拓展阅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小说案例,理解小说理论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虚构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误会法、巧合法、峭收法三种创作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将三种创作技法运用到小小说创作实践中。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法,对话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1. 将合作•对话•表达的理念融入小小说创作之中,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 提倡课堂民主,对作品的评价由学生协商完成;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由学生民主表决。
3. 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下生成新的课堂内容;将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看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
4. 本设计是软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根据课堂情境进行随机调整,也体现执教者随机教学的理念。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两篇小小说《差别》和《等待散场》,小小说有什么特点呢?明确:内容浓缩,文字简练,情节曲折,以小见大。
今天我们一起来创作几篇小小说,学习小小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二创作(一)巧合法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巧合法。
明确:通过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来表现主题。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情节特点。
寒冬里周维娜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
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选自《中学生读写》2000年6期)【点拨】巧合一:绅士欲给乞丐钱,但却没有带钱;巧合二:绅士把帽子给乞丐,秃头乞丐发现绅士也是秃头。
这种巧合突出了绅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家里”。
4. 要求:小组讨论;体现本次创作目标,生活中有可能发生,内容积极向上。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二)误会法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误会法。
明确:(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
(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喜剧性的误会。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小小说情节的特点。
枪【台湾】林双不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
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
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
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
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
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
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
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
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
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
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点拨】整篇文字的情节均是由误会构成。
开篇,直入误会,随着误会的加深,故事情节也层层推进,直至篇末,才“雾过天晴”,真是一波三折。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车上。
”4. 各组按照要求创作,然后交流。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三)峭收法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峭收法。
明确:在情节结束处异峰突起,出人意料。
使情节顿生波澜,令读者回味无穷。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情节特点。
好朋友(美国)马克•吐温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便对他说:“唉,我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嘛,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好朋友说,也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发现我正处于热恋之中。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懈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却很有钱。
你看我应该跟谁好呢?”“当然是那个长得漂亮的。
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道。
“对!”约翰说道:“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
”说完转身就走,“等一下,约翰。
”麦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姑娘的住址告诉我?”【点拨】麦克的回答看似高尚,但在结尾处,作者却来了个意外的笔法,十分俏皮又含蓄,暗示了他的“醉翁之意”。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商场里。
”4. 各组按照要求创作,然后交流。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小说创作的三种常见技法,在创作中大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创作才能,还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创作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小小说的创作技巧是无穷的,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技巧,相信大家在阅读、写作小小说时,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请以下面一段话为开头续写一篇小小说,字数不限,要求写出波澜。
可以用学过的方法,也可以自创新的方法。
漆黑的夜,乡村小道上走来一个行色匆匆的人……其它相关资料镜中窥人这面镜子是被妈妈扔到阳台上的.每当阳光照射,镜子就成了一大堆杂物中最闪光的.坐在窗前,一抬头,便见镜子耀眼的反光."妈妈为什么要扔掉它呢"我常常这么想.有一天,表姐来了.就在那一天,镜子的命运得以改变.表姐真的很胖,尽管她穿着像放了热水的塑料袋一样的衣服,也无法掩盖,尤其是她的那张宽脸更是说明了一切.我疑心表姐正是因为这个来学习***瘦身经验的.说来也巧,妈妈其实并不瘦,可她的脸,却瘦得可怜.不知何时,表姐发现了阳台上的镜子.当我坐到窗前,忽然感觉到眼前的那道亮光不见了——原来是表姐正在对着镜子仔细端详.她看着看着,竟大声笑着将镜子高高举起,犹如发现了稀世珍宝.我正在莫名其妙,表姐竟拿着镜子跑进房里问我:"照相机能不能照出镜子里的人"见我发愣,表姐又跑去请求妈妈将镜子送给她.妈妈到是爽快:"这面破镜子有什么用尽管拿去."我好奇的拿起镜子,仔细一看,我竟然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我的脸怎么窄得如此可怜原来是一面使面貌变形的劣质镜子.一刹那,我明白了一切.我看看妈妈,看看表姐,看看镜子,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不知该说什么.(作者:罗冲.《白鹭心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点拨】妈妈为什么要扔掉镜子表姐为什么对妈妈扔掉的那面镜子视为珍宝悬念像谜一样一直吸引着读者,直到结尾,才说出谜底.悬念使文章产生了吸引力.作者借一面劣质的"变形镜"折射人的隐秘心态,构思巧,有意味.20美金的价值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唐继柳编译.选自《深圳青年》)【点拨】巧设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从而有效的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利用误会可以使文章生波澜,有起伏,多跌宕,吸引人.本文综合运用巧设悬念法和误会兴波法.五岁的儿子为什么要问爸爸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在得知爸爸一小时赚20美金后为什么要向爸爸借10美金当爸爸给他10美金以后,儿子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他想干什么这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强烈的吸引着读者.爸爸以为儿子借钱是要去买玩具,发怒了;爸爸见儿子已经有钱还要借钱,生气了.爸爸不知道儿子借钱的真实意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误会.直到结尾才揭开了谜底——"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原来如此!文章产生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现代生活快节奏,高速度,人们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往往忽视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花[美]诚然谷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摇头说:"还没有.""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点拨】"他"要去休假,母亲希望"他"顺路去和她聊聊天,因为"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而"他"以"忙着赶路"为托词.在路上,"他"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就"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在花店,恰好碰上一个买花的小男孩;小男孩买花恰好也是作为送给***生日礼物."他"继续上路,转过一个小山坡,恰好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原来小男孩倾其所有是给不在人世的妈妈送生日礼物,小男孩纯洁而美好的心灵感人至深.这一系列的巧合,震撼了"他"的心灵,最终促成"他"改变主意:亲自给母亲送上生日礼物.文章情感浓郁,感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