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6、连减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 a÷b×c=a×c÷b
三升四数学·暑假衔接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示:(a+b)×c=a×c+b×c a×c+b×c=(a+b)×c
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a-b+c=a+c-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连除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 a÷b×c=a×c÷b
三升四数学·暑假衔接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3、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33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计算对象(算式)的特点,是决定能否合理进行简便计算的首要前提。
减法性质其实是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因此,在前面每一道例题的教学中,既要培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中数据的一些特征,便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中使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增强自觉运用定律、性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应用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在自主探索中使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课件(例4)师和学生交流:情景图中出示了三个已知条件,问题:还剩多少套服装?这个月一共进了250套服装。
第1周卖了58套,第2周卖了42套。
师质疑: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怎样列式?说出数量关系式。
预设:用购进的服装的总套数-第一周卖的-第二周卖的= 还剩多少套服装。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直接利用例题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二)探究新知1、探究减法的运算性质师质疑:同学们,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在全班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1:我们先算第1周卖了58套后还剩多少套: 250-58=192(套),再算第2周卖了42套,还剩多少套: 192-42=150(套)。
综合算式:250-58-42预设2:我们这组的想法和他们不同,比他们更好,先算出第1、2周共卖了多少套:58+42=100(套),再算现在还剩多少套:250-100=150(套)。
综合算式:250-(58+42)师和学生交流:在小组之内讨论这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2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共194张ppt)

加减法的关系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西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2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练习六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练习六
复习旧知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被减数—减数
练习六
填空。
①一个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 ) ②根据600+1100=1700改写成两个减法算式: ( 1700-1100=600 )、 ( 1700-600=1100 )
=368-(189+111) =368-300
=68
解决实际问题
324-(124+150) 468-(127+168)
=324-124-150
=468-127-168
=200-150
=468-168-127
=50
=300-127
=173
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新知
何叔叔已收电费867元。张阿姨缴电 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
78+ ( 22 ) =100 120- ( 40 ) =80 ( 800 ) -200=600
练习六
3.先计算,再说说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00+80
480 480-400
80 480-80
400
277+23
300 300-23
277 300-277
23
99+80
179 179-99
80 179-80
147-99 =147-100+1 =47+1 =48(kg)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减法运算律 全册PPT

解决问题2
一个粮仓有小麦806袋,上午运走332袋,
下午运走68袋。这个粮仓还剩小麦多少袋? 806-(332+68) =806-400 =406 (袋)
答:这个粮仓还剩小麦406袋。
我是最棒的!
你能以最快的速度 算完这些题吗?
127-45-27-55 482-159+18 179+289-79+11 826+135-126
( 35 )+23=58
求什么? 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我会看,我会想,我会算!
填表
加数 加数 76 52 128 102 60 90 52 38
和
被减数
150
246 148 98
90 106 37
69
减数
差
95
7
我会总结
利用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时做到:
1. 看
2. 想
3. 计算
被减数
减数 差
201
196
350
78 160 42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练习
下表是体育用品店里的销售情况,请填出空格里的数。
乒乓球(个)
总数 卖出 500
篮球(个)
足球(个)
81 42
70
23
372
128
剩下
47
39
第 二 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 3 课时 加法运算律(1)
=250-100
=150 (套)
250-58-42= 250-(58+42)
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 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如果用a,b,c表示这三个数, 那么a-b-c=a-(b+c)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果被减数是210,那么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 )。
A.210B.420C.无法确定2.小刚在计算256-99时,写成了256-100-1,结果会比正确答案()。
A.少1B.少2C.多23.被减数+减数+差=90,被减数是().A、45B、60C、无法确定4.下面各题中能用“50-16”求的值是()。
A.+16=50B.-16=50C.-50=16 5.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0,则差()。
A.增加50B.减少50C.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3.加法只能用加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减法验算。
( )1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差不变,被减数增加20,减数应该增加20。
( )15.一个不为0的数乘18,相当于把原数增加17个他它本身。
( )16.382+153+47=382+(153+47)用到的是加法结合律。
( )17.425+103=425+100+3. ( )18.被减数增加几,减数减少几,差不变。
( )19.在一个加法算式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不能同时使用。
( )四、计算(共18分)20.列式计算,并验算。
(每题1分,共6分)711+132=450+84=525-345=304-128=187+403=624-478=21.用简便方法计算。
(每题2分,共12分)178+157+22423-284-16265-118+35476-99510-102 384+97五、解答题(27-20每题7分,其余每题6分,共51分)22.A号仓库和B号仓库共有大米10000千克,从每个仓库取出同样多的大米,结果A号仓库剩下2560千克,B号仓库剩下3440千克。
从每个仓库各取出多少千克大米?23.食堂运来800千克煤,第一周用了216千克,第二周用了184千克。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探索并理解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加强自觉运用定律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懂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教师:森林王国举行智力大比拼,小松鼠参加了“开心口算”。
裁判长大象刚刚公布完比赛试题,小松鼠就跳着举起手,大声说:“我算好了!”参赛队员小狗疑惑不解地问:“小松鼠,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算得快的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二、互动新授1.自主探究,促进迁移。
(1)算一算。
①让学生独立算出例1中算式的结果。
②指名汇报。
(教师操作课件在算式后面呈现结果)(2)议一议。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独立观察。
②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1:同一行的两个算式的和相等。
学生2:这两个加法算式加数一样,只是加数的位置不一样。
学生3:我发现在这些加法算式中,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和不变。
……追问:谁能够用一句话把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概括一下呢?(任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说明: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其实聪明的小松鼠就是掌握了这一规律,才算得这么快。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师:如果我们用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怎样表示?①学生独立思考,把表示方法写在答题纸上。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点拨。
②指名上前展示,并说说理由。
(a+b=b+a。
因为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这两个数相加,加数的位置交换,但它们的和不变,因此这样表示。
)教师小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

=300+109 =409
=287-100 =187
395+99
加法交换律
A-B-C = A-(B+C)
加多了, 减出去。
练习
425 89
258
420 500
263
40 420 536
368-273+27 =95+27 =122
不对
不对
520-198 =520-200+2 =320+2 =322
139+38+61 =139+61+38 =200+38 =238
加法交换律。
317-125-75 =317-(125+75) =317-200 =117
A-B-C= 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127+98 =127+100-2 =227-2 =225
加多了,
答:肖阿姨家养兔231只。
98+95+134+105 =432 (件) 答:四年级4个班共捐物品432件。
134-105 =29 (件) 答:3班比4班多捐物品29件。
5432-2345 =3087
3+0+8+7 =18
8703-3087 =5616
5+6+1+6 =18
8732-2378=6354
不对
303+273 =300+273+3
=573+3 =576
463 37 396 896 200 1 484
100 2 414
168+67+133 =168+(67+133)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的意义及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相互关系,减法的意义及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
由于《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做过多的强化。
只是在目标中提出了“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互逆关系”。
所以,教科书在这里也没有安排过多的内容,只是以熊猫宝宝一家为题材,结合学生的讨论把这几方面的知识一并进行学习,然后安排1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和运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为学习求等式中的未知数x及解方程作一定的准备,同时把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图上看,根据3个对话框中的信息,可以列出3个算式,即18+17 = 35,35-17 = 18,35-18 = 17。
从这个问题情境和引出的问题看,它已经包含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减法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为下一步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感性材料。
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探索加减法的关系。
因此,在通过上面的问题情境引出18+17=35,35-17=18,35-18=17这3个算式后,教科书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自主发现并归纳出加减法中的这些关系。
从图上分析,对话框中的内容,正体现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减法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
这是用对话框呈现这些知识,有3种意图:一是表明是学生在探索中的一种自我感受和理解;二是体现了让学生经历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接灌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三是体现了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加法运算律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对运算定律的探索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运用运算定律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教学加法交换律。
为了让学生产生探索加法运算律的需要,让学生能主动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科书首先通过一幅具有童话色彩的主题图来创设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17 = 1818 +加数()(35 - 18 = 17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2)330-()=150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自学检测】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57-30=27 ()+()=();()-()=()2、括号里填几?()-25=34 330-()=150 ()+23=58 56+()=120【巩固练习】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120-()=80 ( )+ 180=300 ( )-24=68()-2000=6000 ()+420=600 ()+452=1000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拓展练习】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30+20=()+30 650+120=()+650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所以:387+425=()+() 525+()=137+()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
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所以:137+28+72 =137+( + )275+133+67=275+( + )【自学检测】1、填空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295+132+68=295+( + ) 375+548+125=375+( )+548 【巩固练习】1、在( )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 96+35=35+( ) 204+57=( )+24 ( )+68=68+102 (45+36)+64=45+(□+□)?? ?? ?560+(140+70)=(560+□)+70?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为什么?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38 + 76 + 24??????????? (88 +45)+ 12??????????? 38 + (76 + 24)?????? ??? 45 + (88 + 12)运用了加法();运用了加法()。
3、判断。
(1)109+(38+162)=109+38+62 ()(2)470-25+75=470-(25+75)()(3)74+39+26=39+(74+26)()(4)?○+(△+☆)=○+△+☆???? (??? )(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拓展练习】1、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l+2+3+4+5+…+99+100=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填空:720+280=()+720 250+()=378+()147+275+53=147+()+275 89+136+()=89+(+ 64)495+232+168=495+(+)【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1页例3,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算法一:算法二:113+96+87 113+96+87=209+87 =113+87+96=()(元) =200+96=()(元)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它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自学检测】1、105+77+95=105+95+77==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2、439+233+67=439+(233+67)==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3、 139+38+61=38+(139+61)==这是根据()律和( )进行简便计算的。
【巩固练习】1、下面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7+41+19 616+45+55 108+213+92 154+77+223 276+37+23 89+26+411 589+26+274 450+34+66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135+39+65+11 5+137+45+63+50【拓展练习】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二)》导学案【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连线:87+22+78 498+(125+75)(79+83)+17 87+(22+78)498+125+75 (134+136)+162134+162+136 79+(83+17)【设问导读】自学课本P33页例4,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比较算法:算法一:算法二:250-58-42 250-(58+42)=192-42 =250-100=()(套) =()(套)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总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有时候会比较简便。
【自学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
350-175-25 3600-1100-900 175-38-623600-1800-1200 350-160-140 368-189-111【巩固练习】1、下面的算式都能简便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76+84+16 79+145+21 470-155-45768-258-42 282+53+37+18 365-157-43 212-36-57 148-79-21 82+673+18【拓展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482-159+18怎样计算比较简便?146-87+54呢?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填空:98=100-() 101=100+() 197=200-() 203=200+()小结:接近整百的数,可以写成整百数加几或整百数减几。
【设问导读】1、自学课本P34页例5,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867+98=867+100-2 这里把加98看做加( ),多加了(),所以要()。
=967-2=965(元)2、试一试:怎样减便计算475-97 ?475-97= 475-()+()这里要把减97看做减(),多减了(),所以要()==3、总结,理清简算的步骤:(1)先观察,找()的数;(2)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化成();(3)计算时数字还原,多加几就要(),多减几就要();(4)算出最后结果。
【自学检测】1、先用竖式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比一比哪种方法你更喜欢。
228+103 228+103 456-99 456-99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98 302-98 396+102 511-1033、我记住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少加就()。
减法的简便计算:多减就(),少减就()。
【巩固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
45699 297-105 32097 233-101怎样简便怎样算。
398+617 325-97 475-202197+68 159+103 535+149350-290-10 43+75+57 2567一355思考:为什么最后两题不能用本课的简便方法算?【拓展练习】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199+99+9 1999-199一99一9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学习目标】1、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知识的掌握。
【设问导读】1、回忆、看书整理本单元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加法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96=100减法的关系:被减数-()=差 3000-1000=()减数()=被减数()-600=1700()-差=减数 34万-()=14万减法是( )的逆运算。
加法运算律有()和(),用运算律可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26+76=()+()加法结合律:a+b+c=a+(b+c)如: 386+129+171=386+( + )减法的性质: a-b-c=a-(b+c)如:386-129-171=386-( +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如: 299+657=300+657-()少加就()如: 354+204=354+200+()减法的简便算法:多减就()如: 520-198=520-200+()少减就()如: 672-303=672-300-()【自学检测】1、420()=750 1400-()=800 ()-160=3402、根据6351-1536=481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