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线路板常见维修方法
变频器维修方法

变频器维修方法变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传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操作不当,变频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变频器维修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当变频器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变频器的外部线路和连接器是否松动或者损坏,需要确保连接牢固。
其次,检查变频器的散热器是否被堵塞,导致散热不良。
另外,还需要检查变频器内部的电路板和元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者烧坏现象。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确定变频器故障的原因,为后续的维修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的故障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
如果是由于外部线路松动或者损坏导致的故障,我们需要重新连接线路或者更换损坏的连接器。
如果是散热器堵塞导致的故障,我们需要清洁散热器,并确保散热通畅。
对于电路板和元件的损坏,我们需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常规的维修方法。
比如,当变频器出现过载保护时,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负载,或者增加散热措施,以解决过载问题。
当变频器出现短路故障时,我们需要检查输出端子是否短路,及时排除短路故障。
当变频器出现缺相故障时,我们需要检查输入端子的供电情况,确保三相电源正常供电。
最后,维修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进行,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同时,还需要对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今后的维修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综上所述,变频器的维修工作需要我们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希望以上介绍的变频器维修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变频器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变频器维修技巧 -回复

变频器维修技巧-回复变频器(inverter)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子设备。
它主要用于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错误操作,变频器可能会出现故障。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变频器维修的技巧,帮助您快速解决变频器故障。
1. 故障检查及排除首先,当变频器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进行故障检查。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排除:- 检查电源:确保变频器的电源供应正常,检查是否有断电或电压异常的问题。
- 检查连接线路:仔细检查所有连接线路,包括电源线、控制线、驱动线等,确保它们没有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 检查电机:如果变频器连接的是电动机,可以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例如是否存在异响或发热等问题。
- 检查参数设置:有时候,变频器可能由于参数设置问题而出现故障,这时我们需要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 检查状态指示灯变频器通常配备有状态指示灯,通过观察指示灯的状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故障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状态指示灯及其含义:- 电源指示灯:如果电源指示灯不亮,可能是电源供应有问题,需要检查电源线路。
- 运行指示灯:如果运行指示灯不亮,可能是控制信号问题,需要检查控制线路。
- 故障指示灯:如果故障指示灯亮起,需要根据变频器的说明书查询故障代码,并进行相应的排除。
3. 软件重启或复位有时候,变频器的故障可能是由于软件问题引起的。
此时,我们可以尝试进行软件重启或复位来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关闭变频器电源,等待片刻后再重新通电。
- 如果仍然有问题,可以尝试进行软件复位。
按照变频器的说明书找到复位开关,并进行操作。
4. 更换损坏的元件如果经过以上步骤仍然无法解决变频器的故障,可能是某些元件已经损坏,需要进行更换。
在更换元件前,我们需要确认故障是由哪个元件引起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排除:-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找到故障的元件。
- 根据故障的症状,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元件类型,例如电容、电感、二极管等。
变频器常用维修方法与步骤

变频器常用维修方法与步骤
变频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由于使用频繁,变频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以下是变频
器常用的维修方法和步骤。
1.停电:首先,确保变频器和相应设备处于停电状态,以确保维修安全。
2.检查供电: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常。
检查电源线路、开关断路器和
保险丝,确保电源供应稳定。
3.观察显示屏:变频器通常配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故障代码和工作状态。
观察显示屏,检查是否有任何故障代码出现。
4.检查电缆连接:检查变频器的电缆连接是否稳固,没有松动的连接。
检查各个连接是否干净,无腐蚀和断裂。
5.检查散热系统: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系统的正常
运作对于变频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检查散热器是否干净,并确保风扇正
常工作。
6.检查电机:检查变频器控制的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电机是否有
异常声音、异味或过热的迹象。
7.重启变频器:如果显示屏上有故障代码出现,尝试重新启动变频器。
有时,故障代码只是因为暂时的问题而出现,重新启动变频器可能会清除
故障。
8.检查编程参数:如果变频器的显示屏上没有故障代码,但设备仍然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编程参数设置错误。
检查编程参数,确保各项参数设置正确。
10.维修报告:在完成维修后,应对维修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发生的故障、采取的措施和维修结果,以备将来参考。
变频器维修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变频器维修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在变频器修理时我们需要依据变频器的故障来推断,一般发生的故障和损坏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一种是在运行中频繁消失的自动停机现象,并伴随着肯定的故障显示代码,其处理措施可依据随机说明书上供应的指导方法,进行处理和解决。
这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变频器运行参数设定不合适,或外部工况、条件不满意变频器使用要求所产生的一种爱护动作现象。
另一类是由于使用环境恶劣,高温、导电粉尘引起的短路、潮湿引起的绝缘降低或击穿等突发故障(严峻时,会消失打火、爆炸等特别现象)。
这类故障发生后,一般会使变频器无任何显示,其处理方法是先对变频器解体检查,重点查找损坏件,依据故障发生区,进行清理、测量、更换,然后全面测试,再恢复系统,空载试运行,观看触发回路输出侧的波形,当6组波形大小、相位差相等后,再加载运行,达到解决故障的目的。
1. 修理变频器整流块损坏变频器整流桥的损坏也是变频器的常见故障之一,早期生产的变频器整流块均以二极管整流为主,目前部分整流块采纳晶闸管的整流方式(调压调频型变频器)。
中、大功率一般变频器整流模块一般为三相全波整流,担当着变频器全部输出电能的整流,易过热,也易击穿,其损坏后一般会消失变频器不能送电、保险熔断等现象,三相输入或输出端呈低阻值(正常时其阻值达到兆欧以上)或短路。
在更换整流块时,要求其在与散热片接触面上匀称地涂上一层传热性能良好的硅导热膏,再紧固螺丝。
假如没有同型号整流块时,可用同容量的其它类型的整流块替代,其固定螺丝孔,必需重新钻孔、攻丝,再安装、接线。
2. 变频器充电电阻易损坏修理导致变频器充电电阻损坏缘由一般是:如主回路接触器吸合不好时,造成通流时间过长而烧坏;或充电电流太大而烧坏电阻;或由于重载启动时,主回路通电和RUN信号同时接通,使充电电阻既要通过充电电流,同时又要通过负载逆变电流,故易被烧坏。
其损坏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烧毁、外壳变黑、炸裂等损坏痕迹。
也可依据万用表测量其电阻(不同容量的机器,其阻值不同,可参考同一种机型的阻值大小确定)推断。
变频器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那在我们日常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几例:一.对于变频器来说,它们都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电压范围,当电压超过这个范围时,就很可能会造成损坏。
这种就是过压类故障,常见的有两类:1. 输入交流过电压:这种是指输入输入交流电源的电压超过正常值,一般发生在节假日线路负载较轻,电压升高或者线路出现故障。
例如,遇到星期一刚上班,变频器故障指示报警,断开电源,过一会再送电启动即可正常。
2. 发电状态时的过电压: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高,主要是电动机的实际转速比同步转速还高,而使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或者是中频炉工作于向电网回馈能量时,而变频器又没有安装制动单元引起的。
以下情况可引起这一故障。
(1)当变频器拖动大惯性负载时,其减速时间设置较小,在减速过程中,变频器输出频率减小的速度快,而负载靠本身阻力减速较慢,使得负载拖动电动机的转速比变频器输出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还要高,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而变频器没有能量回馈功能,因而变频器直流回路电压升高,超过其保护值,出现故障。
.(2)中频炉或中频设备在向电网回馈能量时也会使输入电压过高而出现故障。
(3)多个电动机拖动同一负载时,也可能出现这一故障.主要是由于没有负荷分配所引起的,即多台电动机速度不同步.以两台电动机拖动同负载为例,当一台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大于另台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时,则转速较高的电动机相当于原动机,转速低的电动机则处于发电状态,易引起故障,处理此类故障可加负荷分配器,也可修改变频器参数.二.过载故障包括变频过载和电机过载。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变频器(变频电器)是一种能够对电源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
然而,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
首先,变频器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如下:1.电源故障:电源问题是变频器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电源电压过低或过高可能导致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电源供应是否稳定,修复电源问题或更换电源设备。
2.过载故障:过载是指变频器承受的负载超出其额定能力。
过载可能是由于外部负载过重或电机本身出现问题引起的。
解决过载故障的办法包括减少负载、更换电机或调整变频器的参数以提供更大的输出能力。
3.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电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电路元件损坏或线路连接问题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电路元件,更换损坏的元件或重新连接线路。
4.卡死故障:变频器的传动部分可能会由于过载或不良运行而卡住。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传动部分,清理或更换损坏的零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5.温度过高故障: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温度过高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散热设备不良或负载过重引起的。
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增加散热设备、降低环境温度或减少负载。
6.通讯故障:变频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时可能会出现通讯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通讯线路连接不良、通讯协议不匹配或故障设备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通讯线路、更换不匹配的设备或重新设置通讯参数。
7.保护故障:保护功能是变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护其免受过载、短路和过热等问题的影响。
如果保护功能触发,需要进行故障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包括电源故障、过载、控制电路故障、卡死、温度过高、通讯故障和保护故障。
解决这些故障的方法包括修复电源问题、减少负载、更换损坏的元件、清理传动部分、增加散热设备、检查通讯线路和重新设置保护参数等。
变频器维修技术之开关电源电路图及维修技巧

开关电源的检修思路和检修方法开关电源简化电路图变频器的开关电源电路完全可以简化为上图电路模型,电路中的关键要素都包含在内了。
而任何复杂的开关电源,剔除枝蔓后,也会剩下上图这样的主干。
其实在检修中,要具备对复杂电路的化简的能力,要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电路伸展中,拈出这几条主要的脉络。
要向解牛的庖丁学习,训练自己的眼前不存在什么整体的开关电源电路,只有各部分脉络和脉络的走向振荡回路、稳压回路、保护回路和负载回路等。
看一下电路中有几路脉络。
1、振荡回路:开关变压器的主绕组N1、Q1的漏--源极、R4为电源工作电流的通路;R1提供了启动电流;自供电绕组N2、D1、C1形成振荡芯片的供电电压。
这三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是电源能够振荡起来的先决条件。
当然,PC1的4脚外接定时元件R2、C2和PC1芯片本身,也构成了振荡回路的一部分。
2、稳压回路:N3、D3、C4等的+5V电源,R7—R10、PC3、R5、R6等元件构成了稳压控制回路。
当然,PC1芯片和1、2脚外围元件R3、C3,也是稳压回路的一部分。
3、保护回路:PC1芯片本身和3脚外围元件R4构成过流保护回路;N1绕组上并联的D2、R6、C4元件构成了IGBT的保护电路;实质上稳压回路的电压反馈信号稳压信号,也可看作是一路电压保护信号。
但保护电路的内容并不仅是局限于保护电路本身,保护电路的起控往往是由于负载电路的异常所引起。
4、负载回路:N3、N4次级绕组及后续电路,均为负载回路。
负载回路的异常,会牵涉到保护回路和稳压回路,使两个回路做出相应的保护和调整动作。
振荡芯片本身参与和构成了前三个回路,芯片损坏,三个回路都会一齐罢工。
对三个或四个回路的检修,是在芯片本身正常的前提下进行的。
另外,要像下象棋一样,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路来进行故障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停振故障,也许并非由振荡回路元件损坏所引起,有可能是稳压回路故障或负载回路异常,导致了芯片内部保护电路起控,而停止了PWM脉冲的输出。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和维修方法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和维修方法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但是,由于使用寿命、环境因素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变频器会出现各种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变频器故障处理和维修方法。
1.变频器无法启动这可能是由于供电不足、过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或电源电压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
首先,检查供电线路、电源插头和变频器的接线是否正确。
然后,检查是否存在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如果是这样,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最后,检查变频器的连接电机是否有过负荷的情况,如果是,需要减少负载或更换适当的电机。
2.变频器故障显示变频器在故障状态下会显示相应的错误代码或故障信息。
首先,将变频器切换到手动模式,然后按照操作手册中的相应故障诊断流程进行故障检查。
常见的故障包括过载、过热、过电流、过压、欠压等。
根据故障代码或信息,检查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3.变频器电机运行不稳定电机运行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变频器输出频率不稳定、电路板故障、电机结构问题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检查变频器输出频率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则需要检查变频器的输出电路和电路板是否正常。
然后,检查电机的转子是否平衡,轴承是否磨损,风扇是否正常等。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4.变频器噪音过大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这可能是由于电机结构松动、轴承磨损、风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检查变频器和电机的安装是否牢固,紧固螺栓和连接件是否松动。
然后,检查电机的轴承是否磨损,如果是,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最后,检查电机的风扇是否干净,如果有积尘或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5.变频器发热过高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但如果发热过高,可能是由于散热不良、空气流通不畅、功率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检查变频器周围的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行,清理杂物和灰尘,保证空气流通畅。
然后,检查变频器的散热片是否有过热或局部热点,并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线路板常见维修方法往往变频器的故障只有一点,而对于维修者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故障点,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尽量减少无用的拆卸,尤其是要尽量减少使用烙铁的次数。
除了经验,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维修者由表及里,由繁到简,快速的缩小检测范围,最终查出故障并适当处理而修复。
首先谈谈故障的检查方法报警参数检查法:所有的变频器都以不同的方式给出故障指示,对于维修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变频器会针对电压、电流、温度、通讯等故障给出相应的报错信息,而且大部分采用微处理器或DSP处理器的变频器会有专门的参数保存3次以上的报警记录。
(例1)某变频器有故障,无法运行并且LED显示“UV”(under voltage的缩写),说明书中该报警为直流母线欠压。
因为该型号变频器的控制回路电源不是从直流母线取的,而是从交流输入端通过变压器单独整流出的控制电源。
所以判断该报警应该是真实的。
所以从电源入手检查,输入电源电压正确,滤波电容电压为0伏。
由于充电电阻的短路接触器没动作,所以与整流桥无关。
故障范围缩小到充电电阻,断电后用万用表检测发现是充电电阻断了。
更换电阻马上就修好了。
(例2)有一台三垦IF 11Kw的变频器用了3年多后,偶尔上电时显示“AL5”(alarm 5 的缩写),说明书中说CPU被干扰。
经过多次观察发现是在充电电阻短路接触器动作时出现的。
怀疑是接触器造成的干扰,在控制脚加上阻容滤波后果然故障不再发生了。
(例3)一台富士E9系列3.7千瓦变频器,在现场运行中突然出现OC3(恒速中过流)报警停机,断电后重新上电运行出现OC1(加速中过流)报警停机。
我先拆掉U、V、W到电机的导线,用万用表测量U、V、W之间电阻无穷大,空载运行,变频器没有报警,输出电压正常。
可以初步断定变频器没有问题。
原来是电机电缆的中部有个接头,用木版盖在地坑的分线槽中,绝缘胶布老化,工厂打扫卫生进水,造成输出短路。
(例4)三肯SVF303,显示“5”,说明书中“5”表示直流过压。
电压值是由直流母线取样后(530V左右的直流)通过分压后再由光耦进行隔离,当电压超过一定阀值时,光耦动作,给处理器一个高电平。
过压报警,我们可以看一下电阻是否变值,光耦是否有短路现象等。
由以上的事例当中不难看出,变频器的报警提示对处理问题有多么重要,提示你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向。
类比检查法:此法可以是自身相同回路的类比,也可以是故障板与已知好板的类比。
这可以帮助维修者快速缩小检查范围。
(例1)三垦MF15千瓦变频器损坏,送回来修理,用户说不清具体情况。
首先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端R、S、T,除R、T之间有一定的阻值以外其他端子相互之间电阻无穷大,输入端子R,S,T分别对整流桥的正极或负极之间是二极管特性。
为什么R、T之间与其他两组不一样哪?原来R、T断子内部有控制电源变压器,所以有一定的阻值。
以上可以看出输入部分没问题。
同样用万用表去检查U、V、W之间阻值,三相平衡。
接下去检查输出各相对直流正负极的二极管特性时发现U对正极正反都不通,怀疑U相IGBT有问题,拆下来检查果然是IGBT坏了。
驱动电路中上桥臂控制电路三组特性一致,下桥臂控制电路三组特性一致,采用对比方法检查发现Q1损坏。
更换后,触发脚阻值各组一致,上电确认PWM波形正确。
重新组装,上电测试修复。
(例2)有一台变频器,现象是面板显示正常,数字设定频率及运转正常,但是端子控制失灵。
用万用表检查端子无10V电压。
从开关电源入手,各组电源都正常,看来问题出在连接导线上。
但是没有图纸的前提下在32根扁平电缆中找到10V真要花点时间,刚好有一台完好的22KW的在,所以就先记下22KW连接扁平电缆的各脚对地电压,然后再对比37KW 的各脚对地电压,很快找到差异。
原来插槽的管脚虚焊,变频器用一段时间后氧化的作用使之彻底不导通了,重新焊好而修复。
(例3)有一毛纺厂的梳毛机设备,选用西门子440变频器,两台5.5KW一台7.5KW实现同步运转。
其中一台5.5KW的运行两年后经常出现F0011或A0511停机。
这两个报警都表示电机过载,脱开电机皮带用手盘动电机及设备,没有异常沉重的现象,将两台5.5KW拖动的电机互换,发现还是原来的变频器报警,则确定是变频器出了问题。
类比法,不仅可以用在检查机器内部回路,也可以用于现场问题的判别。
备板置换检查法:利用备用的电路板或同型号的电路板确认故障,缩小检查范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若是控制板出问题常常只有更换别无他法,因为大多数用户几乎不会得到原理图及布置图,从而很难作到芯片级维修。
电源板及驱动板等控制板以外的电路板是可以修理的,其他章节会进一步介绍。
这里主要介绍控制板的置换。
(例1)三垦MF15KW变频器确认控制板损坏,手头没有15KW的主控板,于是将一台主回路报废的MF2.2KW的主控板换上,但是必须要进行参数设定。
首先打开参数90,写入“7831”,确认后,变频器显示“PASS”,再确认,写入“28”(28代表15KW),再把参数恢复出厂值(参数36写入1),这样控制板就换完了。
下面介绍几个品牌控制板容量的改写方法仅供参考品牌及型号密码参数密码容量参数三垦MF 无 7831 90 =(2.2KW 23, 3.7KW-24, 7.5KW-26 …15KW-28 ,22KW-30 ,30KW-31 45KW-33 ,75KW-35, 110KW-37…)三垦 IH CD900=1 365 CD202 极数功率富士 G9 P9 无 Stop Prog Reset 同时按 C05 0=G9 1=P9 C07 电压等级C08=(5.5KW—10,15KW—13,18.5KW—14… 30KW--16, 45KW—17,55KW—18…西门子MDV 复合参数密码 P12=196.5 P13=41.2 P99=1P850 15KW=12 18.5KW=13 22KW=14隔离检查法:有些故障常常难于判断发生在那个区域,采取隔离的办法就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较快地找出故障原因。
(例1)维修一台英泰变频器,现象是上电后无显示,并伴有嘀--嘀的声音。
凭经验可断定开关电源过载,反馈保护起作用关断开关电源输出,并且再次起振再次关断而产生的嘀—嘀声。
首先去掉控制面板,上电发现依然如故,再逐个断开各组电源的二极管,最后发现风扇用的15V有问题。
可是风扇并没有运转信号,不应该是风扇本身问题,看来是风扇前端的问题。
最后发现15V的滤波电容特性不对,拆掉滤波电容测量,果然是老化了。
换上新的电容就修复了。
直观检查法:就是发挥人的手、眼、耳、鼻的感知器官来寻找出故障原因。
这种方法常用并且首先使用。
“先外再内”的维修原则要求维修人员在遇到故障时应该先采用望、闻、问、摸的方法,由外向内逐一进行检查。
有些故障采用这种直观法可以迅速找到原因,否则会浪费不少时间,甚至无从下手。
利用视觉可以线路元件的连接是否松动,断线接触器触电是否烧蚀,压力是否时常,发热元件是否过热变色,电解电容是否膨胀变形,耐压元件是否有明显的击穿点。
上电后闻一闻是否有焦糊的味道,用手摸发热元件是否烫手。
很重要的是还要问,问用户故障发生的过程,有助于分析问题的原因,便于直接命中要害。
有时问问同行也是个捷径。
(例1)一台三垦IP 55KW变频器在保修期内损坏,上电无显示。
打开机器盖子,仔细的观察各个部分,发现充电电阻烧坏,接触器线圈烧断而且外壳焦糊。
经过追问,原来用户电源电压低,变频器常常因为欠压停机,就专门给变频器配了一个升压器。
但是用户并没有注意到在夜间电压会恢复正常,结果首先烧坏接触器然后烧坏充电电阻。
由于整流桥和电解电容耐压相对较高而幸免于难。
更换损坏器件修复。
升降温检查法:此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故障非常见效。
人为地给一些温度特性较差的元件加温或降温,产生“病症”或消除“病症来查找故障原因(例1)有一台英泰变频器故障。
用户反映该变频器经常参数初始化停机,一般重新设定参数后20分钟到30分钟故障重现。
首先我认为该故障应该与温度有关,因为运行到这个时间后变频器温度会升高的。
我用热风焊台加热热敏电阻,当加热到风扇启动的温度时,观察到控制面板的LED忽然掉电然后又亮起来接下来忽明忽暗的闪动,拿走热风30秒后控制板的LED不再闪动,而是正常的显示。
采用隔离法拔掉所有的风扇插头,再次加温实验,故障消除。
检查到风扇全部短路。
看来是温度到了以后,控制板给出风扇运转信号,结果短路的风扇造成开关电源过载关闭输出,控制板迅速失电而参数存储错误,造成参数复位。
换掉风扇,问题解决。
破坏检查法:就是采取某种手段,取消内部保护措施,模拟故障条件破坏有问题的器件。
令故障的器件或区域凸现出来。
首先声明这种方法要有十分的把握来控制事态的发展,也就是维修者心理要明了最严重的破坏程度是什么状态,能否接受最严重的进一步损坏,并且有控制手段,避免更严重的破坏。
(例1)修理变频器当中,遇到一个开关电源故障的变频器,他的保护回路动作,可以断定变压器输出端有短路支路,可是静态无法测量出故障点。
我们利用破坏法来找到静态无故障的器件。
首先断开保护回路的反馈信号,令其失去保护功能,然后接通直流电源,要求利用调压器从0v慢慢升高直流电压,观察相关器件。
发现有烟冒出,立刻关掉电源,同时利用电阻短路直流滤波电容迅速放电。
冒烟的是风扇电源的整流二极管,原来风扇已经短路性损坏了,而该风扇的控制开关信号一直为开状态(器件短路造成高电平开状态),只要开关电源输出正常电压,风扇就短路风扇电源,造成开关电源保护。
而在静态测量时,又测不到风扇的短路状态。
敲击检查法:变频器是由各种电路板和模块用接插件组成,各个电路板都很多焊点,任何虚焊和接触不良都会出现故障。
用绝缘的橡胶棒敲击有可疑的不良部位,如果变频器的故障消失或再现则很可能问题就出在那里。
(例1)某厂的变频器正常运行了3年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忽然停机,而且没有任何故障信息显示,启动后会时转时停。
仔细观察,没有发现任何异样,静态测量也没发现问题。
上电后,敲击变频器的壳体,发现运行信号会随着敲击有变化。
经检查发现外部端子FR接线端螺钉松动,而且运行信号线端没有压接U型端子,直接连接在端子上,接线处压到了导线的线皮,导致螺钉由于震动松动后,控制线导线与端子虚连。
压接U型端子,重新拧紧螺钉故障排除。
刷洗检查法:很多特殊的故障,时有时无,若隐若现,令人无法判断和处理。
这时就可以用清水或酒精清洗电路板,同时用软毛刷刷去电路板上的灰尘,锈迹,尤其注意焊点密集的地方,过孔和与0伏铜层接近的电路也要清洗干净,然后用热风吹干。
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有助于观察法的应用。
(例1)某变频器故障是无显示,经过初步检测,整流部分及逆变部分完好,所以通电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