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四节养蚕经验交流会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养蚕》 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养蚕》 教案

第二单元养蚕课题:1、我们来养蚕授课时数:一课时备课时间:2011年 2月 16 日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知识与技能: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干毛笔、纸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2、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三、观察蚕卵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4、汇报: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6、师生讨论解决办法。

四、观察蚁蚕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蚕豆宝宝长大了教案反思

蚕豆宝宝长大了教案反思

蚕豆宝宝长大了教案反思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提问关于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蚂蚁蚕。

3、能用文字和图片描述蚕卵和蚂蚁蚕。

4、可定量测出蚕长并记录。

科学知识 1、了解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可以孵化幼虫,把刚刚孵化出来的小蚕叫做蚂蚁蚕。

情绪、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了解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关注生活,贴近生活,珍惜生活。

教学重点是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高难度蚕业教学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法、观察法、会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蚕卵、蚂蚁和蚕、放大镜、羽毛、图片1课时的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备注1、新课介绍1、老师拿出一块丝绸说: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由什么制成的?(丝)丝从何而来?(蚕吐)2.问:你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和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的一课1.师生对话(1)、提问:养蚕方面你最想了解什么?(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分享着宝贵的生命。

那么蚕宝宝出生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怎样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吃、住、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考虑食人族宝宝)教学过程感言(3)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醒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提醒蚕卵也是活的,要小心处理) (2)、启发学生用各种感官观察蚕卵,并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描述蚕卵。

(3) 谈话:记录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将成为蚕宝宝的第一本日记。

3、认识蚂蚁蚕(1),问:刚孵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2),见本书第19页)你认为此时的蚕长什么样?你知道此时的蚕叫什么吗?(3)、分组观察蚂蚁蚕(或看蚂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4)、用语言描述蚂蚁蚕。

(5)养蚕的同学介绍蚂蚁蚕的趣事。

三、总结1、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蚕的生长过程?启发学生通过肖像、照片、视频、文字记录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成长。

2、讲座:鼓励学生为蚕宝宝写日记。

课题2、2为蚕宝宝写日记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4.养蚕经验交流会

4.养蚕经验交流会

4.养蚕经验交流会【教学目标】1.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知道蚕蛾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获得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和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关系。

【教学重点】蚕一生的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教师朗诵李商隐《无题》2.谈话:这首诗中有描写关于蚕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生:表达了蚕和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蚕。

二、教学过程:1.观看蚕宝宝视频,产生探究欲。

师:视频已经看完了,现在请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养蚕成果。

科学家一组:我们是科学家一组成员,现在来汇报我们的成果。

头戴模具分别介绍蚕卵、蚁蚕、蚕蛹、蚕蛾。

科学家二组:我们是科学家二组成员,现在以手抄报形式汇报蚕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三组:我们是科学家三组同学,我们以照片形式汇报蚕的各阶段。

科学家四组:我们是科学家四组同学,现在以手抄报形式展示蚕的变态过程。

科学家五组:我们是科学家五组同学,我们以视频形式展示蚕的变化过程。

2.小组之间互评,评出表现最优秀小组。

师:老师手里有一张喜报,大家觉得哪一组同学表现的最突出,老师就把喜报送给哪一组。

生:交流讨论,各组评出认为最优秀的一组。

师:为优秀小组颁发喜报。

3.师:(出示课件)请用图画形式画出蚕的一生并能阐述变化过程。

生:展示自己画的图片并讲述蚕的一生。

师:(板书)请同学在黑板上贴出蚕的变态过程。

4.师:讲解变态含义。

引导像蚕这样经过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蝴蝶等。

出示蚕蛾和蝴蝶区别图片,请同学认真观察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像蚕蛾和蝴蝶这样的昆虫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生:蚂蚁搬家要下雨,蜜蜂采蜜为人类提供蜂蜜……6.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蚕可以做药材,我知道了蚕一生的变态过程,我学会了画蚕的一生,我知道了蚕蛾和蝴蝶的区别……【板书设计】4.养蚕经验交流会。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本。

明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对课本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分析全书的结构。

生命世界: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第2单元《养蚕》: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物质世界:第3单元《物体的运动》: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第4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研究事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显性化:第5单元调查与预测过程与技能训练:在各单元学习中均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渗透在各单元的教学活动之中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单元总体说明本单元围人体运动系统中——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和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构建而成。

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由四课组成1、骨骼: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功能。

2、关节:在第一课认识骨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体骨与骨的连接——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知道常见的关节的类型和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3、肌肉: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

结合前两课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使人体运动起来的,让学生对人体的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骨骼、肌肉的保健:在前三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运动、营养、安全对骨骼、肌肉的保健,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

第二单元养蚕单元总体说明《养蚕》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领域里有关“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的一生”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

在去年,孩子们种植了大豆,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

这学期的养蚕活动,重在观看教学碟“养”,让学生在观看中经历养蚕的过程中,了解动物(昆虫)生长的完整周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观看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四年级科学下册 养蚕经验交流会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养蚕经验交流会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养蚕4. 养蚕经验交流会构思这个交流会的构思起源与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南山卓雅小学举行了养蚕经验交流会。

我当时眼睛一亮,因为正是卓雅小学的张和平校长介绍我们买蚕种事项,他们的蚕已经结茧啦!而且他们还有始有终地搞了一个交流活动,真棒啊。

那么我们可以也搞一次交流吗?我们能否成功呢?我立刻起身到戴老师那里,和他商量了一下。

我们一拍即和。

经过与叶校长的沟通,我们决定4月27日举行。

这个构思生成的那一天是4月20日。

设想我和三年级的几个孩子们交流了一下:假如有一个养蚕经验交流,你们愿意参加吗?他们眼睛发亮,大声欢呼:愿意!老师,让我上去交流。

他们还没有明白交流的含义,其实当时,我心里也还没有谱呢。

但孩子们有兴趣,我立刻开始构思这次主题活动的过程:1.老师介绍养蚕活动的策划、订蚕、接蚕、养蚕、栽桑树、收获蚕茧……整个养蚕的过程。

(5分钟)2.学生养蚕活动照片播放。

(5分钟)3.蚕蛾录像片播放。

(10分钟)4.学生养蚕经验交流:选出养蚕能手来。

(15分钟)5.养蚕知识竞赛(分班级,必答题、选答题):选出养蚕知识竞赛最佳班级、优秀班级。

(15分钟)6.学生养蚕能手奖状发放(10个小能手)、竞赛优秀班级(4个班级)。

7.校长总结。

谁来主持呢?我自己吧。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活动的设想和几个朋友沟通了一下,他们建议让学生来主持,毕竟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不怕他们出错”、“锻炼他们”。

我刚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在我办公室里的几个四年级学生,他们立刻举手,要当主持人,足足有3、4个。

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让三年级的孩子来。

我找来了三年级的两个学生,让他们回去试着写一下主持词。

他们高兴地答应了。

准备这几天,我和学生一样的兴奋。

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几个孩子跑到六楼来,询问养蚕交流会的事儿,我应接不暇啊。

但我很开心。

在交谈中,四(1)班的孩子建议:老师,我们可以排一个短剧,就来演“蚕的一生”!这也是复习啊,又有意思!他们的建议说得我眼睛发亮。

养蚕活动方案范文养蚕系列实践活动方案

养蚕活动方案范文养蚕系列实践活动方案

养蚕活动方案范文养蚕系列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养蚕,了解蚕的一生,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

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能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

因此,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

二、活动内容安排:(一)我们来养蚕,知识准备期(1周时间)活动一:开展“蚕宝宝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

学生走进网络、走进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调查其悠久历史,认识了解种桑、养蚕、抽丝、纺织的工具及工艺流程,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三年级准备主题:蚕宝宝的一生四年级准备主题:养蚕知识大揭秘五年级准备主题:养蚕与丝绸之路活动二:“我为蚕宝宝安家”评选活动要求:一至五年级均可参加。

各中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小队5,6人。

各小队制作养蚕箱,并在班内展示,评出两个班级蚕宝宝的最佳“*窝”,参加校级*窝的终极pk。

校级pk时间:4月9日中午。

地点:小广场。

评选方式: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投票选出最佳*窝。

(二)给蚕宝宝记日记,亲历实践期(3周时间)活动一:认养蚕宝宝大队部举行一次蚕宝宝认养主题升旗仪式。

每班30颗左右蚕卵。

各班按照每人一条的比例进行小队蚕宝宝的认养。

活动二、喂养蚕宝宝要求: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

一二年级完成养蚕观察记录表,并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养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至五年级同学以日记、照片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的见闻、感受,完成观察《蚕宝宝日记》一组(一组是指从活动开始启动到蚕结茧止)。

活动三:蚕宝宝选美大赛要求:各班的合作小组均可参赛。

每个小组可选1至3条蚕宝宝参赛,并给每一枚蚕宝宝取名,填写《参赛登记表》,交大队部参赛。

注:参赛的蚕宝宝必须是我校学生为主饲养。

科学四年级下第二单元备课

科学四年级下第二单元备课

潮泉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教案课题B4.2.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

3.会喂养蚁蚕。

教材分析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板书课题:我们来养蚕二、探究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二次备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任务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课题B4.2.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课教师学科_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教学课题: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老师
教学时间
第四周
教学目标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限时作业
1.像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做()
2.还有哪些动物和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3.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为什么说蚕浑身都是宝?
关于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可在课前组织学生用读书、上网上等方法查询。
提示学生不要把所有的蚕丝都抽掉,要留下一部分进行观察。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交流总结
提醒学生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是六七天,这时茧内的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
教后反思:
本课从蚕与蚕及蚕丝的关系中展开教学内容,其中既包括经济文化层面的认识与了解,也包括实践层面的抽丝和量丝长度的活动,使学生在抽丝活动中体会出中国悠久的抽丝工艺以及桑蚕文化。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系统总结
谈本节的收获
四、拓展: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一、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二、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