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过程中自我决定程度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英语学习内在动机激发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对动机的分类 自我 决 定 理 论 (efd t miai er,D 由 Dei R a 两 位 sl ee nt nt oy S T) - r o h c 和 yn
、
行 为的原因越 受控 , 他们的幸福感会越低 、 绩效越差 ; 相反 , 当个 体行为 的原因是 自主 , 们的幸福感水平就会越高 、 他 绩效也会越好 。即受控 动 机 对个 体的积极 发展有显著 的负向预测作用 , 自主动机 对个体 的积 而 极 发展具有显著 的正 向预测作用 。 南于 自我决定动 机理论在教 育界和心理学 界的广泛影 响 , 外语研 究 者们 开始利用这一理论研究外语学习动机 。D ul r n o g s o 强调 了内 aB w 在动机在第二语 言学习 中的重要性 , - 他认为 , 传统 的中小 学着重培 养 学 生的外在 学 习动 机 , 使学生 过分关 注教育 过程 中物 质和金 钱的奖 “ 励, 而不是培养学生对知识 和经验的 内在渴望 ” 事实上 ,倾 向于培 养 , “ 学 生内在学 习动机 的学校使学 生处在积极 的 、 肯定 的环 境 当巾……结 果 是学生互相关爱 , 关系融洽 , 尊重知识 。 N,sC m n 和 P 1 t ” J e et e e e研 e。 1i 究 发现 , 同调节和内在动机的程度越高 , 认 学习者 的自主学 习能力就越 强, 动机强度 的变化与语言学习成绩有关 。 S T认为 , 日常生 活中个 体的外在动机可 以内化 , D 在 但无论 内在动 机还是外在动机 的内化都不 是 自然产生 的, 其中外界社会 情境 因素发 挥着重要 作用 。S T 出了人类 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 D提 自主性 (u n 一 at o o n )关 系(ea d es 和能力 (o eec ) 即希望在行 为中感到 自由 y、 rlt ns ) e cmptn e , 和不受 压制 , 希望通过 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 , 甚至是和这 些人物发 生联 系, 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 , 并 并且这些基本 的心理需求跨 情境 、 跨文化地广泛存在 。这三种先天 的心理需求是促 进个体 天生的成长和整合倾 向发挥最佳功能的核心 。内在动机 和外在 动机的内化也更 有可能发生在能够满足个体这些心理需求的社会情境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答案】 B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答案】 A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
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答案】 A4、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A.学生评定B.教学总结C.档案收集D.毕业设计【答案】 D5、“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为()。
A.巴格莱B.赫钦斯C.马利丹D.涂尔干【答案】 B6、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A.中级人地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答案】 D7、高校与有关部门合作或单独成立的联合体,如科技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等,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
A.专业性C.实体性D.广阔性【答案】 C8、以下不属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是()。
A.一定的招生权B.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权力C.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权D.教学、科研和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事配备权【答案】 D9、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A.过程管理B.班组管理C.导师制D.百分制【答案】 C10、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11、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活动的主体相同B.所获知识的层次相同C.知识获得的环境相同D.目的的统一性【答案】 D12、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
A.学年制B.学分制C.学年学分制D.计划学分制【答案】 B13、高等教育内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水平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
A.教育层次结构B.教育科类结构C.教育形式结构D.教育能级结构【答案】 A14、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预测试题19(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A.能级结构B.学科专业结构C.教材结构D.队伍结构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它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其中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2.我国现行高校领导机制是()。
A.校长分工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教授委员会负责制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
A.研究型教育B.发展个性教育C.全面发展教育D.职业性专业教育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4.专业设置的基础是()。
A.知识B.人才C.学科D.社会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学科是专业设置的基础,专业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要与学科的形成、发展、变化相适应。
5.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确认答案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7.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个体性与群体性。
A.承继性B.创造性C.一贯性D.稳定性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专业基础课程D.实验实训课程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以下弊端()。
2023-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

2023-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2.在国民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忽视中国国情从而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度是()A.会考制B.督导制C.大学区制D.戊辰学制3.人在婴儿时,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生物体,依靠后天的学校教育逐渐的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教育具有()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教育的个人谋生功能D.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4.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D.创办太学5.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是()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6.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7.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8.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9.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10.“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
人类的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动机

人类的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到大量的理论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个体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影响和驱动个体在学习中付出努力和持续参与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发展、评估与测量以及教与学的实践应用等。
学习理论研究了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以及学习的结果。
认知发展研究了个体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和发展。
情感与社会发展研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对学习的影响。
评估与测量研究了评估个体学习成果的方法和工具。
教与学的实践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有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模型。
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内在需求和外在激励。
内在需求包括自主性、能力感和关系需求,而外在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等。
这些内在需求和外在激励对个体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 目标设定:个体的学习动机与其设定的目标密切相关。
具体、挑战性和可测量的目标能够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评估会影响其学习动机。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行为。
3. 价值观念:个体对学习内容的认可程度和对学习价值的评估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
4. 反馈信息:个体通过反馈信息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积极的反馈信息能够加强学习动机。
5. 社会支持:来自家庭、同伴和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1. 设定清晰可行的目标:为个体设定具体、挑战性和可行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2. 提供积极的反馈与奖励:给予个体积极的反馈,强化学习动机和行为。
高校教资题库---判断

判断1.我国最早的学位制度可以追溯至古代的进士制度。
(√)2.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为欧洲“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从事科研活动一般程序为科研准备阶段和科学实施阶段。
(×)5.我国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前提是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6.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7.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具有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开看问题的特点。
(√)8.遗传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影响儿童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营养、睡眠和适宜的运动。
(√)9.智力发展水平与学业成绩高相关说明,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他不聪明。
(×)10.不管是什么程度的焦虑,对学习都具有损害作用。
(×)1.大学教师的任务是教好书上好课,关爱大学生是辅导员的事情。
(√)2.高校教师爱生的意义只包括: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学习;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品德的成长。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所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课时的1/3(√)4.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5.“十九大”首次把勇于自我革命写入党代会报告,“二十大”把自我革命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6.《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
(×)7.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除了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之外,还要和大势结合在一起,才有保障和可能。
(√)8.钱伟长,为国而学,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天航空、军事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称为中国近代的“力学之父”和“应用数学之父”。
(√)9.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
(√)10.在线教学中的直播教学(√)1.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来确定。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2、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引领社会【答案】 A3、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活动的主体相同B.所获知识的层次相同C.知识获得的环境相同D.目的的统一性【答案】 D4、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育,此学制是()。
A.《大学规程》B.《壬子癸丑学制》C.《大学组织法》D.《修正大学令》【答案】 B5、()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D.形式结构【答案】 B6、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7、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
A.学年制B.学分制C.学年学分制D.计划学分制【答案】 B8、专业人员要依靠专业组织制定的伦理约束其行为,是因为()。
A.专业的服务性B.专业的高深性C.专业的伦理性D.专业的教育性【答案】 C9、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生产劳动B.参观考察C.智力扶贫D.社会调查【答案】 A10、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组织超越以往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过分强调,越来越重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
这种倾向指的是()。
A.课程内容综合化B.课程实施多样化C.课程方向人文化D.课程性质职业化【答案】 D11、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A12、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过程中自我决定程度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黄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36)[摘要]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的自我决定和教学行为正相关,自我决定程度越高,其行为就显现为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程度越低,其行为就显现为被动决定行为。
文章通过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研究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决定程度及其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自我决定;教学行为[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44(2009)01-0067-04一、研究背景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来实现,因此近几年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构建教学行为的过程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Burns1993;W oods1996)。
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形成这些教学行为的过程和原因也各有不同。
过去很多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都是运用具有认知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动机理论来解释,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M arionW illia m s&R obe rt L.Burden在P sychology for Languag e T eachers中提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理论。
但是这样的研究视角范围不够大,因为外语教学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属于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应用心理语言学,研究过程势必要考虑到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
正因为动机是可塑的,可以改变的,但同时又是不可直接被观察到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心理学研究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方法来观察这一特殊的心理活动。
近几年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浪潮,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的时候与过去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是力求尽可能地采取科学精确性的态度。
比较多地采取量化研究的方法,使其研究更具科学性。
其中自我决定理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理论的核心就是量化研究动机理论,它认为自我决定与内在动机正相关,反之是外在动机或无动机。
自我决定程度越高,其行为就显现为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程度越低,其行为就显现为被动决定行为。
二、理论综述自我决定理论(Self-De ter m i nati on T heo ry,S DT)是由Ed w ard L.D ec i和R i chard M.R yan等人提出的。
SDT以个体的内在动机(i ntr i nsic mo ti vation)概念为出发点,把这个概念看作原型的自我组织状态(self organ ized state),在这种状态中,个体努力迎接环境的挑战,仅仅是为了从这种努力中体会一种满意感。
D eci和R yan等人认为个体的那种行为是自动的自我整合,并且个体因此能充分地接近他的认知资源和创造性资源。
内在动机同流畅性(flo w)概念(Csi kszen t m i haly,i1997)和马斯洛描述的/高峰体验0(peak experiences)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为当人们被内在动机驱动时,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将会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并可能会忘掉时间和自我。
而且,他们认为内在动机表达并且代表了个体的内部/机体成长过程0(o rganis m i c g row t h pro cess),因为在个体长期扩展其兴趣和履行其承诺的生活中,那种状态最有可能出现。
SDT认为,当三种先天的心理需要)))自主性(au t on-omy)、关系(relatedness)和能力(competence)得到满足时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发生。
S DT假定所有人都有基本的需要,希望在行为中感到自由和不受压制,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甚至是和这些人物发生联系,并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D eci&R yan,1991)。
当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这些体验时,内在动机更有可能发生,同时相应地,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提升了获得这三类体验的可能性。
SDT认为人们遇到的人际关系和组织背景对心理需要的满足有重要的影响,不能维持人们自主性、能力和关系需要的背景可能会抑制他们表达内在动机的能力和事实上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能力。
SDT的这些思想同经典人本主义者的设想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他们也关心人的心理需要、成长、幸福感和实现的各种自然属性;而同主流(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则有些相背,后者很少关心人的先天心理需要(D ec,i1992)。
三、研究描述=收稿日期>2008-09-24=作者简介>黄晨(1967)),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一)研究设计研究分四个步骤:11随机抽取25位外语教师作自我决定以及内在动机量表分析,然后根据量表结果抽取分别属于自我决定高、中、低的六位教师汇报自己的教学动机,从中分析自我决定和动机之间的关系;21作问卷调查,教师在课堂以外的自我职业发展的情况;31进行课堂观察,反映教师的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41统计,归类,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样本25位被调查外语教师背景资料如表1:表1(三)数据分析和发现11自我决定和内在动机的测量(1)自我决定测量采用Dec i 和R yan 编制的SDS (T he Self-D eterm i nati on Scale)量表。
此表分两个分量表: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
每个分量表由五个条目组成,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除以分量表目数就是分量表的因子分。
算出每一位教师分量表的平均值,再算出每一位教师的总量表的均值,结果如表2。
2.5以下表示自我决定的程度较低;2.5~4表示自我决定程度中等;4以上表示自我决定程度较高。
表2分量表2.5以下2.5~44以上自我意识28%936%1456%自主选择832%1040%728%自我决定28%1664%728%(2)内在动机测量也采用D ec i 和Ryan 编制的I M I(In -tr i nsi c M o tivati on Inventory )量表。
该量表分5个分量表:兴趣、自我满足、努力、压力、自主选择。
每个分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除以分量表目数就是分量表的因子分。
算出每一位教师分量表的平均值,再算出每一位教师的总量表的均值,结果如表3。
由于采用的是七级量表,所以3.5以下表示内在动机较低;3.5~5表示内在动机中等;5以上内在动机较高。
表3分量表3.5以下3.5~55以上兴趣520%624%1456%自我满足28%1560%832%努力14%1352%1144%压力1456%1040%14%自主选择520%1560%520%内在动机416%1352%832%21访谈挑选了6位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动机进行描述,如表4。
他们的自我决定的平均值分别处于高、中、低三个层次。
6位教师的SDS 平均值分别为:A (4.4),B (4.3),C (3.4),D (3.1),E(2.1),F (2.4),同时他们的I M I 平均值分别为A (5.3),B(4.4),C(4.4),D (3.7),E(2.2),F(3.1)。
表4教师教学动机描述A 1.对教学工作非常有兴趣,把它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21和学生相处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种愉悦感,这是别的职业所没有的。
3.生存的需要当然也要考虑,但绝不占主要地位。
B1.和学生相处有一种使自己变得年青的感觉。
2.教学对我个人的发展有帮助。
3.教学生知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C1.教学对我个人的发展有帮助。
2.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3.教师工作的自由性和稳定性对我有很大吸引力。
D1.教学工作使我变得更成熟。
2.教学工作满足我生存的需要。
3.学校对科研的要求对我有压力。
E 1.生存的需要。
2.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受人尊敬,有满足感。
3.学生四级考试的合格率对我有很大压力。
F 1.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是喜欢的,在初始阶段也投入了较大的工作的热情。
2.时间推移,这种热情渐渐消失。
3.现在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不讨厌,也不喜欢。
31教学行为调查(1)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外语教师课堂以外自身职业发展的调查表。
选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表示,结果见表5。
第1项的平均值有4.04,可见大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视的,比较多的业余时间也都花在备课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4项和第5项都是关于教学反馈的,由这两题的平均值来看教师们更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而比较忽略自我的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察,而这恰是所有职业发展的基石。
第7、8、9三项的平均数都超过了3,说明部分教师已经有一些自主的个人的职业发展的行为,但我们发现这些行为都只是个人独立进行的,至少是以个人性质开始的,这可能和外界大环境对广大教师科研和论文的要求有关。
第2、3、6、10项是和群体职业发展有关的活动,平均值都没有达到3,说明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缺乏一种团体积极向上的氛围。
第1期2009年1月 黄 晨: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过程中自我决定程度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N o 11Jan 12009表5内容平均值1我每天都有固定的备课时间4.04 2我常常会抽时间去听同事的课2.38 3听完课后一般会交流意见,共同探讨2.884我常常会和学生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改善我的教学方法4.755我会记教学日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2.25 6我坚持每天都看英文报刊、杂志或小说。
2.677我会主动地去了解一些最新的有关语言教学的理论3.298我会定期看一些相关的专业期刊上的论文3.419我会尝试写一些学术论文,对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做一个总结3.1210我会积极地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研讨班和教学研究会议2.91 (2)课堂观察。
被调查者的典型的课堂教学行为如表6。
表6教师典型的课堂教学行为A 1.讲授词汇掌握技巧,如记词干,然后根据前后缀的规律来帮助记忆。
2.组织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同桌讨论,在活动前提供参考的词汇、句型等。
3.上课充满激情,完全能控制课堂节奏,师生互动充分。
B 1.解释教师认为是难点和重点的词句,其余的让学生自学。
2.在讲解字、词、句时,结合四、六级考试的考点进行扩展。
3.专门挑出教师认为是四级作文中可套用的词汇和句型,建议学生背熟,并再三强调四级作文的评分标准。
C 1.听写上节课所学新词。
2.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讲解课文中的难句、长句,一般采用先用英语解释,再用中文复述一遍的方法;有时也用先学生翻译,然后再做更正的方法。
3.让学生做汉译英练习,并分析错误。
D 1.让一位学生上台做report,每堂课轮换一位,讲完后学生可向这位同学提问。
2.就课文主题进行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