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多形性红斑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中医辩证多形红斑
*导读: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
多形红斑以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多发于肢端,重者口舌糜烂为特点。
本病病因病机为心脾久郁湿热,复感风邪,以致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或心脾素虚,复感风寒,以致营卫失和,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风湿热型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利水以降火,甘草清热解毒,石膏泻热,蝉衣祛风,萆渗湿,大黄通腑泻热。
虚寒型以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加桂枝通心阳,赤芍、当归、川芎、防己和营祛瘀,除湿通络。
笔者体会风湿热型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且复发少;虚寒型病程长,疗效较差,受气候影响大,复发率较高。
第1 页。
中医皮肤科多形性红斑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多形性红斑多形性红斑是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病变。
本病类似中医之“猫眼疮”、“雁疮"、“寒疮”。
由外感风寒,营血凝滞,或血分有热,外感风湿搏结而成。
病灶感染、服某些药物或食鱼、虾、蟹等发物皆可诱发。
有自限性,3~4周后消退。
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易复发。
【诊断】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或丘疹,以后可有风团或水疱,可互相融合。
红斑颜色鲜红,中心呈暗红至紫红,周围隆起红色环,同时中心部常发生重叠水疱,而形成重叠的环状。
2 .皮疹好发于指缘、手掌、足背,其次是前臂、小腿伸侧、面部及颈侧等处。
常对称发生。
重者累及口腔黏膜及生殖器部,破溃后糜烂。
3 .多见于青壮年,妇女较多;春秋两季容易发病。
4 .自觉灼热、疼痛,如有风疹块时可感瘙痒。
5 .发病急骤,个别严重病例有发热、咽痛、头痛、关节痛。
6 .重症型即为斯一姜氏综合征,其特征是发病突然,伴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皮损广泛,以大疱较为明显,并有口腔、生殖器等严重黏膜损害,同时有肺、肝、肾、心血管等脏器受累。
7 .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型患肢皮肤发凉,斑多呈暗红色,类似冻疮,每于气候寒冷时发作或加重,气候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舌质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和营散寒。
方药举例: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桂枝、赤芍、川茸、羌活各IOg,细辛3g,甘草5g,生姜2片,红枣4枚。
8 .风热型,不分季节和气候冷热,斑色鲜红,灼热,水疱较多,常伴有发热、咽痛、口干、关节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方药举例: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牛劳子、当归、生地黄、赤芍、苦参各10g,蝉蜕、川木通各5g,大青叶15g。
加减:咽痛、口干,加玄参、桔梗、甘草各IOgo关节痛加秦无、防己各IOgo高热加生石膏30g,知母、黄苓各15g。
二、局部治疗1.风寒型用桂枝、当归、艾叶各10g,红花5g,煎汤浸泡或热敷。
并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刺激。
2 .风热型未破用解毒搽剂,已破者用青黛散麻油调涂。
多形红斑的科普知识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5. 多形红斑 的预防措施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减少药物滥用:遵医嘱正确使用药 物,尽量避免滥用药物,减少引发 药物性多形红斑的风险。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保持手部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性多 形红斑的发生。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防护措施:在强阳光下外出时 ,要使用防晒霜、遮阳帽等防 护措施,以降低物理性多形红 斑的风险。
4. 多形红斑 的治疗方法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 以应用外用药、口服药物或注 射药物来缓解症状。
避免过敏源:如果多形红斑是 由药物或其他过敏原引起的, 避免接触这些物质十分重要。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休息和保护皮肤:休息好、避 免紫外线暴晒,保持良好的皮 肤清洁和保湿是有益的。
3. 引发多形 红斑的常见因
素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因素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 药物等会引发药物性多形红斑。 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会引 发传染性多形红斑。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因素
光线:日光、紫外线等光线刺 激会引发物理性多形红斑。 疫苗接种:疫苗过敏反应可能 导致多形红斑。
1. 什么是多形红斑?
原因:多形红斑多数情况下是 由药物过敏、感染、光敏感等 引起的。
2. 多形红斑 的分类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物理多形红斑:由服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传染性多形红斑:由感染病菌 (如病毒、细菌)引起的免疫 反应。 特发性多形红斑:原因不明, 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多形红斑的科 普知识
目录 1. 什么是多形红斑? 2. 多形红斑的分类 3. 引发多形红斑的常见 因素 4. 多形红斑的治疗方法 5. 多形红斑的预防措施
多形红斑的诊断与

病例一:多形红斑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多形红斑的预后至关重要,需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
详细描述
病例一中的患者因出现皮肤红斑、水疱和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并确诊为多形红 斑。医生建议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和防止病情恶 化。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03 多形红斑的治疗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
抗组胺药
用于控制炎症和减轻症 状,但长期使用需谨慎,
避免产生副作用。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
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用于缓解瘙痒和红肿等
症状。
免疫抑制剂
在严重或长期病例中, 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免 疫抑制剂来调节免疫系
统。
物理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紫外线疗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来减轻症状,但 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激光治疗
特定波长的激光可以减轻炎症和 疼痛,但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案。
高频电疗
通过电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 炎症消退和缓解疼痛。
生活方式调整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多形红斑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刺激和摩擦。
避免诱发因素
黏膜损害
多形红斑可累及口腔、眼 部、生殖器等黏膜部位, 出现疼痛、溃疡等症状。
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头 痛、关节痛、肌肉疼痛等 症状。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典型的水肿 性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损害,以 及黏膜损害和全身症状,可作出初步 诊断。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多形红斑的方法

/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多形红斑的方法
怎么有效鉴别是否患有多形红斑
一、鉴别
本病之轻型应与药物性口炎、接触性口炎相鉴别;本病之重型-
Stevens-Johnson syndrome需与Behcet syndrome相鉴别。
列表如下:
三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多形渗出性红斑药物过敏性口炎接触性口炎病因变应原或药物所致遇变应原遇变应原发病情况急性突发遇变应原后有短暂潜伏期接触致敏物有潜伏期口内粘膜任何部位可出现充血、水疱、糜烂、渗出、渗血,涎中带有血迹任何部位可充血、水疱、糜烂与致敏物接触部位:充血、水肿、水疱、糜烂唇红部因暴露于空气,糜烂、渗血而结血痂结黄褐痂结黄褐痂皮肤靶样红斑固定药疹或荨麻疹斑贴试验阳性眼部结膜炎等无或有结膜炎等未接触致敏原的部位不受累阴部充血、糜烂无或有充血、糜烂同上两种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斯-约综合征白塞病病因不明,变应原不明,免疫异常或感染等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发疱、糜烂、渗出、渗血反复出现溃疡诊断多形渗出性红斑复发性口疮皮肤靶样红斑针刺反应阳性,或有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等眼部结膜炎等可有眼部各层次炎症阴部充血、糜烂溃疡或糜烂各器官病损出现的间隔期短时间内并发,或略有先后间隔期长,数月、数年或间隔更长,因而容易疏忽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xhb/jb/。
多形红斑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多 形 红 斑 的 诊 断 03 多 形 红 斑 的 治 疗 原 则 04 多 形 红 斑 的 药 物 治 疗 05 多 形 红 斑 的 光 疗 和 手 术 06 多 形 红 斑 的 日 常 护 理 和 注 意 事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多形红斑的药物治疗
外用药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用于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 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多形红斑。 抗真菌药:如咪康唑、克霉唑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多形红斑。
维生素D衍生物:如钙泊三醇、骨化三醇等,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多形红斑。
质
保持饮食清 淡,避免过
饱过饥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 惯,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 质,如肥皂、洗涤
剂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和烟酒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勤洗澡、勤换
衣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紧
张等负面情绪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心理调适
饮食调理: 多吃富含 维生素C和 维生素E的 食物,如 新鲜水果、 蔬菜、坚 果等,有 助于皮肤 健康。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保持 充足的睡 眠,避免 熬夜,减 少压力, 保持心情 愉快。
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
避免油腻食 物
避免海鲜类 食物
避免饮酒和 吸烟
多吃蔬菜水 果,补充维 生素和矿物
保持皮肤 清洁:每 天用温和 的洗面奶 清洁皮肤, 避免使用 刺激性较 强的清洁 产品。
皮肤科多形红斑的诊疗护理

皮肤科多形红斑的诊疗护理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炎症性皮肤病。
因皮损为多形性而得名,如红斑、丘疹、水疱和大疱等,可两种以上损害同时并存,有时还累及黏膜,主觉痒或烧灼感。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复杂,药物、慢性感染病灶、食物及物理因素(如寒冷、日光、放射线等)均可引起本病,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也可出现多形红斑样皮损。
既往认为多形红斑是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的ni型变态反响,近期研究那么认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响在多形红斑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类型及表现】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黏膜损害,易复发。
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女性,春秋季易发病,病程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常急性起病,可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前驱病症。
皮疹呈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斑丘疹、水疱、大疱、紫瘢和风团。
根据皮损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三型。
1.红斑-丘疹型最常见,病情较轻。
皮疹好发于面颈部和四肢远端伸侧,口腔、眼部黏膜较少受累。
皮疹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初起直径为0. 5〜1 cm,色鲜红,境界清,逐渐向周围扩大;典型皮损为暗红斑或风团样皮疹,中央呈青紫色或紫瘢,形如同心圆状靶形损害(target lesion)或虹膜样损害(iris lesion),伴有瘙痒或轻度疼痛。
皮损2〜4周可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2.水疱-大疤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开展而来,常常伴有全身病症。
除四肢远端外,可向心性扩散至全身,口、眼及外生殖器黏膜亦可受累。
渗出较严重时,皮疹可开展为浆液性水疱、大疱或血疱,周围绕以暗红色晕。
3.重症型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发病急骤,全身病症严重,皮损表现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疹,中央有靶形斑点或瘀斑,迅速扩大、融合,泛发全身,随后出现水疱、大疱或血疱,尼氏征阳性。
可累及多部位黏膜,如口鼻黏膜可发生糜烂,伴有明显疼痛;眼结膜充血、渗出,严重者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全眼炎,甚至失明;外阴、肛门黏膜可出现红肿糜烂;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受累可导致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等。
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又名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急性非感染性的粘膜皮肤病。
可能由于皮肤小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也可能是因某些器官或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红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等引起,月经、妊娠、寒冷等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春秋季节多见,发病急骤,前驱症状。
皮肤红斑与虹膜状红斑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类型。
少数为大疱型多形红斑。
一般只有灼热和瘙痒等不适感,依其临床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斑疹-丘疹型,水疱及大疱型,重症型三种。
少数比较严重的患者伴有鼻腔,生殖器、肛门的损害以及虹膜睫状体炎与脉络膜炎。
这种类型,临床上也称为重型多形红斑或斯-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又由于损害涉及多处外胚层组织,故也称"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病".唇、颊、舌口腔粘膜损害: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疼痛剧烈,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唇红部损害较口腔内侧粘膜更为明显。
肿胀、糜烂、血痂、脓痂。
应该明确,"多形红斑"的临床诊断依据必须有皮肤损害。
(二)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起病急骤,病程短暂,有局限性,复发,口腔粘膜为大面积充血、红斑、糜烂,唇红糜烂伴血痂。
皮肤损害多为红斑,虹膜状红斑、且多见于手掌与足底,这是比较有意义的诊断依据。
重症常伴有多窍性损害,全身反应明显。
由于损害的多形变异,临床上应与药疹、白塞综合征与天疱疮、类天疱疮相鉴别。
(三)治疗1.分析和追溯发生变态反应的可疑因素,并尽速予以纠正。
2.抗组胺药物适用于已停止服用可疑药物或食物的轻型病例。
可选用扑尔敏4mg,一日3次;吡咯醇胺2mg,口服每日2次,或2mg肌洼,每日2次;或息斯敏、安其敏等。
3.肾上腺素或异丙基肾上腺素可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阻止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第1型变态反应。
但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患者禁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诊断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又称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种原因较复杂的白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以多形性皮疹,具有靶形或虹膜样红斑为其特征。
多形红斑也容易与一些疾病相混淆,且伴有并发症出现,因此大家要注意鉴别区分,并预防和和治疗并发症。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急性突发,病因不明,有时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2、局部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口腔粘膜充血(或有水疱)、糜烂、渗液、渗血(自发或激发性),以致唇红部常有紫色血痂,当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血痂层层加厚,状如紫茧;口内粘膜的病损可注意到涎液中含血迹现象;皮肤为靶样红斑;若系重型病例,除口腔、皮肤表现外尚合并有眼或阴部等处的损害。
【鉴别】
本病有自限性;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头痛不适、口干咽痛、倦怠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关节酸痛及体温升高。
一般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
1、多形红斑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
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对皮肤血管内皮的攻击形为,导致皮肤血管炎症的发生,出现血管内红细胞外渗,组织水肿,从而在皮肤粘膜上出现红斑。
多形红斑的病因并不明确,目前怀疑与感染,过敏性药物的刺激有关,因此治疗时主要是去除病因,如防止感染,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等,如与冻疮相混淆而采用冻疮的治疗方法达不到治疗效果。
2、药疹(多形红斑型)有服药史,停药经适当处理即可消退。
与季节无关,也无一定好发部位。
3、红斑狼疮常出现多形红斑皮损,且好发青年女性,易误诊。
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为颜面蝶形红斑,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全身症状,白细胞减少,血液发现红斑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狼疮带试验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等。
4、冻疮多见冬季,入春消退,好发四肢末端暴露部位,不见于黏膜。
无靶形红斑,自觉瘙痒,退热加重。
此外,多形红斑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有时还可全并细菌感染,出现肺炎或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多形红斑患者要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提示,患有多形红斑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用药要遵医嘱,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原文链接:/piyan/2014/0806/18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