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

合集下载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听到市场失灵这个词汇。

那么,什么是市场失灵呢?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本身的机制存在缺陷或者是外部环境的干扰,使得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在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是一种异常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引发严重的经济问题。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很多,比如产生外部性、公共品缺乏、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会导致市场机制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公共政策出现了。

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或者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全社会利益、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共政策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个有效工具。

公共政策不同于市场机制,它具有主动性、综合性,更加直接的干预社会经济。

公共政策对于市场失灵的解决有很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公共政策的具体作用:一、矫正市场失灵公共政策可以针对市场失灵的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针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税费政策,通过制定环境税、污染费用等措施,来促进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减少产权损失。

同时,为了解决市场存在的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现象,政府可以采取监管、扶持、补贴等方式,逐步建设市场各方平等的竞争环境。

二、维护公共利益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可以直接维护全社会的利益。

比如,国家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不单纯是为了创造货币收益,而更注重于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政府还可以采取利益补偿的形式,通过弥补公共商品失灵带来的影响,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引导市场发展公共政策也可以通过激励、引导等方式,对市场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比如,针对能源和环保问题,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新能源技术研发、推广、示范、扶持等措施,推动市场的变革和发展,对经济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效果十分明显。

四、提升市场效率公共政策通过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市场的效率和运作质量。

第6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6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2)公共管制 比如自来水和电力公司中,这种解决方式是常见 的。政府不允许它们任意收取高价格,而是对它们的 定价进行限制。 尽管在许多场合政府扮演着反垄断的脚色,但并 非总是如此。专利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许多国 家的专利法允许专利持有者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获 得垄断地位,作为对公开其发明内容的一种交换。 支持专利制度的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专利是对发明的重要激励; 第二,专利可以刺激企业的投资,因为专利制度 提高了竞争对手的模仿成本; 第三,专利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因为申请专利就 必须公开发明的主要内容;

五、市场行为---信用中介机构 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心是如何得到私人 信息。私人信息是付出代价才能得到。 在现实中又存在虚假信息。 这时就需要专门从事这种收集信息、

分析信号的机构。
第二节

政府干预
一、政府干预的理由
第一,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



第二,恶性竞争和垄断的存在。
第三,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1)纯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如:国防、外交

(2)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不完全排他性
和竞争性的产品。

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煤
气、天然气


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2、公共物品的典型案例
(1)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commons :



3、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 政府对垄断的限制主要运用以下两种公共 政策: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以及管制垄断企
业的行为。

(1)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是通过反垄断法实现的。反垄 断法使得政府可以用各种方法保护竞争。它们 允许政府阻止大企业合并以形成垄断地位。

公共政策与市场失灵的纠正

公共政策与市场失灵的纠正

公共政策与市场失灵的纠正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机制。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自身的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市场无法实现公正和有效的资源分配。

公共政策的出现旨在纠正市场失灵,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与市场失灵的关系,以及纠正市场失灵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有多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交易中,卖方和买方往往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交易中的某一方获得不正当优势,从而扭曲市场的竞争机制,进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和低效。

其次,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者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机制无法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或收益,私人行为往往无法引导到社会最优结果,使资源配置失衡。

最后,公共产品的存在也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和定价。

这意味着私人提供的数量无法满足社会的总需求,导致资源分配失调。

二、公共政策的作用公共政策的出现旨在纠正市场失灵,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机制,调整资源分配,改善市场失灵的情况。

公共政策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政策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纠正市场失灵。

政府可以直接提供或补贴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2. 规范市场行为:通过制定法律、监管手段等方式,公共政策可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市场中的欺诈、不当垄断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3. 资源再分配:公共政策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调整资源分配,减轻贫富差距,降低社会不平等。

4. 纠正外部性:公共政策可以通过征收污染税、设立环境保护标准等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考虑外部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式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市场失灵的类型和背景。

第六讲 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

第六讲 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

(4)可以出售的许可证 这是指公司可向政府购买(或由政府授予)许可证,允许 它们排放一定量的污染物。政府所发放的许可证,其数量以 达到在命令和控制方法下的污染水平为限。不过,政府也允 许公司出售它们的许可证。因此,如果一家公司将其污染水 平减少一半,那么就可以交一部分许可证卖给其他想要扩大 产量(排放的污染物因此而增加)的公司。
三、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这样的一种特殊商品,它们是正外部性的极端 情况。
公共物品是这样的物品,增加一个人享用的成本很小或没 有成本,而要排除任何人享用都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额外一个人享受这 种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和非排他性(排除一个人享受这种物 品的成本异常高)。 正因为纯公共物品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每个人都有“搭 便车”的趋向,而使公共物品在商品市场中的供给严重不足。 这样,政府在解决公共物品所产生的问题方面有重要的优势。 它们有强制公民为公共物品付费的权力。当然,在没有政府干 预和情况下,对公共物品也会有一定水平的购买,但是,如果 通过征税的方式强制公民增加公共物品的付费,社会就会变得 更好。
(4)寻租
既然垄断能够给厂商带来超额利润,那么它就会有很强的 激励来谋求长时期的垄断地位。通过寻求或维持在行业内的垄 断地位来保持垄断利润的活动被称为寻租。 寻租活动中所耗费的资源是一种纯粹的浪费,从社会角度 看,实际资源被用于赢得有利的规则,而不是用于生产商品和 服务。所以,在各国寻租活动都是被禁止的,但是却很难真正 地杜绝它们。
关于外部性的例子很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比较著名的 有关于《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当然大多数外部性都是局部 性的,如某工厂污染了河流、小溪和湖泊,以至于无法饮用, 甚至引起附近居民某种疾病的泛滥。
2、针对环境问题的政策 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 负外部性与污染或其他环境问题有 关,那么政府可能采取什么政策来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呢?从实 践上来看,下列四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1)重新分配产权 这个观点是由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罗纳德· 科斯 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所主张的。科斯定理是指,一旦产权设计 得当,市场可以在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

经济学中的公共政策

经济学中的公共政策

经济学中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各项行动和决策,其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并展示几个不同领域下的具体案例。

一、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市场在分配资源和解决经济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市场也存在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公共物品等问题,这时政府需要介入以修正市场。

一个典型案例是环境保护政策。

市场经济下,企业往往不承担环境成本,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政府需通过征税或立法,限制排放并鼓励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

以教育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提供普及教育的机会,并通过鼓励技术进步和培养创新人才来提高整体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旨在减轻个人和家庭面临的风险,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医疗保健和养老金等措施来实现社会保障目标。

对于贫困人口,政府还可以通过现金转移和就业培训等方式提供直接帮助,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四、税收与公共政策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公共政策的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考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个方面。

政府应通过降低税收负担、完善税收体系和打击逃税行为来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应征收适度的进步税以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五、国际贸易与公共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实现经济开放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协定和国际投资保护来调整对外贸易的格局。

例如,减少关税可以降低国内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福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促进跨国投资和技术转移,推动经济增长。

六、金融市场与公共政策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市场作为一种自由交换和资源配置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许多失灵和不足之处。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达到社会最优化结果的情况。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公共政策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公共政策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1. 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不足,垄断和寡头垄断现象严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定价权被少数市场主体掌握,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2. 外部性:市场行为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未能通过市场机制内部加以纳入。

正面外部性如教育和健康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负面外部性如环境污染对环境的损害,市场无法为这些外部性机制提供合适的激励措施。

3. 不对称信息:市场参与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买方和卖方信息不对等,导致市场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4. 公共产品:市场无法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产品的供给和分配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实施。

二、市场失灵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进行干预和调节,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公正与稳定。

市场失灵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监管:政府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的正常运作。

2. 税收政策: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弥补资源配置的偏差,调节市场行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统一。

3. 纠正外部性:在存在外部性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提供环境补贴等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考虑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4. 支持公共产品供给: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保证社会公共福利需求的满足。

例如,提供公共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级经济师】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中级经济师】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中级经济师】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二)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①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②信息是完全的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④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资源的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无法实现。

2.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三)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1.垄断与市场失灵①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③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2.政府对垄断的干预①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②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四)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1.外部性与市场失灵2.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资源配置自由、效率最大化。

然而,它并非没有缺陷,市场失灵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这时,公共政策的引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以解决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市场资源的分配未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其中最典型的市场失灵形式之一是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

举栗而言,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外部性,工厂排放污染物可能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可以通过征税、补贴以及规制等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以环境污染为例,政府可以实施排污税,对工厂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征收,并将这笔收入用于环境保护工作。

这样一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被迫考虑到环境成本,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另一种常见的市场失灵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在市场交易中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导致一方受到不公正的利益损失。

例如,汽车二手市场上,卖方可能对车辆的隐患不透明,而买方由于信息不足难以判断车辆的真实价值。

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制定消费者保护政策,要求卖方提供真实的车辆信息和检测报告,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

此外,市场失灵还表现为垄断和寡头扼制竞争等现象。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家,他们能够操纵价格和供应量。

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可以通过反垄断法来维护公平竞争。

政府要加强监管,防止垄断现象的发生,维护市场的竞争性,保护消费者权益。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仅需要基于市场失灵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权衡。

一个好的公共政策应该能够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并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

此外,公众的参与和透明度也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以制定出更加符合社会期望的政策。

然而,公共政策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本章的第一部分,我们要阐明的主要观点: (1)原则上,自由市场行为能够导致有效率的结果。但 是在实践中,市场进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所必需的制度安排 并没有得到满足。 (2)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有效配 置资源所必需的制度安排在任一种经济中的存在。
(3)如果以上两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市场经济将不能 有效率地配臵资源,也就是说,市场失灵将是市场经济的一 个必然现象。
就经济效率水平而言,市场经济将倾向于消费尽量少的具有 有益外部效果的商品。相反,它总是倾向于消费足够多的具有有 害外部效果的商品。 外部性既可能以公共物品形式出现,也可能以私人物品的形 式出现。因此,外部性可分为公共物品型的和私人物品型的(第 三分类尺度)。公共物品型的外部性包括了所有类型的空气和水 污染问题,所有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都是公共物品型的。 在设计和采取措施以减少与市场失灵相关的种种问题的过程 中,环境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性质给我们造成了不同寻常的困难。
三、外部性
当某一个体的生产或消费决策无意识地影响到其他个体的效 用或生产可能性,并且产生影响的一方又不对被影响方进行补偿 时,便产生了所谓的外部效果,或简称外部性。
在前面讨论资源的有效配臵时,我们所作的有关生产及效用 函数的假设排除了外部性的存在。我们假设个人的效用仅仅取决 于他(她)所消费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同样,生产产品的数量 也仅仅取决于生产者所采用的两种投入的数量。 但在实践中,某些个体的消费或生产行为确实会影响另一些 消费者的效用或生产者的产出,并且这种影响是不予补偿的。
第一部分 市场失灵
◇环境资源与市场存在 ◇环境资源和市场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产权、公共产权资源和环境资源
◇不完全信息、风险,不确定性及不可逆性
◇政府政策、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市场在资源的静态配置和代际配置时有 效率的条件。本章我们还将多次用到这些条件。
消费效率:
UX UX PX UY UY P Y
PX P K XK
P Y
PL YL
该公式表明,在最大利润平均化过程中,每种商品的生产 价格等于其个别边际成本。 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使用到这种新的均衡条件。
公式PXXK=PK和PYYL=PL说明了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生产Y 商品的投入需求,此时该厂商不用为外部性污染支付费用。这 样就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臵就意味着没有潜在的净利益存 在,但是在这个例子中却存在潜在的净利益,因为个体的竞争 行为没有实现总体或共同利润的最大化。 接下来分析一下劳动投入发生细微变化时,利润会有什么 变化。公式PYYL=PL表明生产Y商品的利润没有变化,因为劳动 成本的增量(PL)与劳动增量的边际产出(PYYL)相抵消了。 但是,生产X商品厂商的利润降低了;劳动消耗L的增加也 提高了有害物质M的排放量。
无处不在的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暗示了静态效率条件的失败, 而市场不完备情况下出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也表明对资源进行有 效率地代际配臵是极不可能的。
许多环境资源的市场并不存在,这在很多时候反映了这些环 境资源本身是公共物品这样一个事实。
二、环境资源和市场
在存在环境资源的市场的地方,这些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竞 争的。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我们知道,垄断和不完全 竞争的市场结构会导致效率的损失。
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每个厂商都独自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 化,那么这个过程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个别厂商的利益最大化就使得在X商品生产中选择资本投入 K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Y商品生产中选择劳动投入L来实现利润 最大化。
两个厂商的投入选择满足下列一阶条件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的必要条件:
X PX X K PK 0 K
Y U X MPK MPLY X X UY MPK MPL
PK PL PX MCX MPK MPL
X
X
代际效率条件: ri=r,i=1,…,M δ=r
我们在前面还阐述了一系列旨在保证市场进行资源有效配臵 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
第二部分,我们介绍成本-效益分析这一广泛应用于投资 项目的社会评价技术。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现象,那么项目评价 就可以让私人机构参照市场价格来进行,这至少在效率上是可 行的。但是,在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如在评价有环境影响的 工程项目时),对项目的有效率的筛选需要一个公共机构来进 行项目评价,这个公共机构将在评价中纠正市场失灵的影响。
SLX EMPLX PMPLY EMPLY Y Y PMPKX EMPKX PMPK +EMPK

因此,当存在外部性时,私人效益最大化行为将无法实现资 源的有效配臵。从个体利益出发,厂商就会只考虑私人边际产出。 利益最大化将导致两种商品生产的私人边际产出率相等。
(1)存在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市场。 (2)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 (3)没有外部性存在。 (4)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私人物品,没有公共物品。 (5)产权明确。 (6)交易者具有完全信息。 (7)所有厂商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所有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
(8)长期平均成本非递减。
(9)交易成本为零。 (10)所有相关函数满足凸性条件。
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在一个有外部性存在的经济中,前面讨论的效率条件将不再 有效。只有我们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之后,它才有 效。那么,外部性的存在是怎样改变效率条件的呢?
MPLX MPLY 我们首先考虑我们曾列出的生产效率条件: X Y MPK MPK
我们先定义一些新符号: PMPL,是劳动的私人边际产出,EMPL是劳动的外部边际产 出,SMPL是劳动的社会边际产出。同理可知资本的边际含义。 上述三种边际产出有下列关系:PMPL+EMPL=SMPL 上式的含义非常简单:当一个厂商增加雇佣一个单位的劳动 时,该单位劳动对该厂商的边际产出是PMPL。如果增加的这一 个单位的劳动对其他厂商有外部影响,称这种外部影响为EMPL。 总的、净的或者说是社会边际产出就是上述二者之和。 存在外部影响时经济的生产效率条件就可以写为: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
◆引言 ◆第一部分 市场失灵 ◇环境资源与市场存在 ◇环境资源和市场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产权、公共产权资源和环境资源 ◇不完全信息、风险,不确定性及不可逆性 ◇政府政策、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第二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
引 言
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但一旦 这些条件不能满足,便会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 在现实经济中,没有人会认为市场效率的这些条件都能得 到满足,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公共政策时主要就是以纠正市场失 灵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出发点的。 在分析旨在促使收人和财富的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种 种措施时,经济学家也考虑到了与公共政策有关的最优化问题。 第一部分,我们围绕与环境资源有关的公共政策,一般性 地讨论了市场失灵的根源。后面我们将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特定 的分析对象并阐明由此而产生的政策影响。
其中,M=M(L) 假设 ∂X/∂K>0,∂X/∂M<0 且 dY/dL>0 生产Y商品的投入由Y商品生产者决定,但是生产X商品的投 入一部分由X商品的生产者决定,同时也受其他商品生产者投入 选择的制约。
两个厂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X=PXX-PKK =PXX(K,M)-PKK Π Y=PYY-PLL=PYY(L)-PLL
1、外部性的分类
下表给出了对外部效果可能表现出的形式的一个简单的分类。
这些效果可能是由消费或生产行为造成的,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 能是有害的。这两方面的分类得到了外部性的四种形式。
对他人的影响 有益的 有害的 消费 注射疫苗防止传染性疾病 公园里广播造成的噪音污染 生产 靠近养蜂场使花易于授粉 化学工厂泄露污水进入水系流
(4)尽管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臵资源,但是公共部门 的干预可以通过有选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变市场行为,从而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一、环境资源与市场存在
许多环境资源根本就无法通过市场行为进行交换,或它赖以 交换的市场在某些方面是不完备的。 例如,地球上的空气,大部分的水资源以及荒野地区就没有 市场存在。在没有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市场对污染也无能为力。 有些环境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但其市场通常是不完 备的。几乎所有的矿藏是私人所有的,一旦开采利用便成为市场 商品。但是,尽管这些资源的现实市场确实存在,但是通常而言 其商品或服务的完备的未来市场并不存在。 可以设想用不同于市场的另外一种组织形式来实现对资源的 有效配臵,但在实践中这种替代的组织形式并不存在。
X Y PMPL PMPL P 这个比率等于投入品的价格之比:PMP X PMP Y PL K K K
如果不能抵消外部影响,私人边际产出率的社会化将导致与 社会边际产出率平均化不同的资源配臵。因为后者是效率的必要 条件,所以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的市场行为是无效的。
假如厂商之间采取互不合作的行为(独自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产出就比相互合作(联合利益最大化)要低。
Ayres和Kneese(1969)在经济分析的物质平衡方法这个领域 的开创性工作表明:外部效果远非零星小雨和无足轻重,它是现 代经济所固有的现象。在工业经济中,负外部性是不可避免而且 无处不在的,并且它和环境资源的使用有内在的联系。 Ayres和Kneese认为:通过无规制的市场行为是不可能将这些 外部性内部化的。因此,在缺乏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无效率的结 果将是必然的。
A B
生产效率:
MPL MPL PL MPK MPK PX
X Y
联合生产效率:
Y U X MPK MPLY PX MC X X X UY MPK MPL
Y PY YL PL 0 L
其中,XK=∂X/∂K,且YL=∂Y/∂L。
公式经整理可得利润最大化条件:PXXK=PK PYYL=PL 其中,左边是投入的边际产出价值,右边是边际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