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失灵现象。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手段来恢复经济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分配和经济调节中出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
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价格和数量无法达到最优水平。
2.外部性:市场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不完全内部化,使得市场价格无法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和效益。
3.公共物品:某些商品具有公共性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4.不对称信息:市场主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上存在的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完全。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面对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手段,旨在修复市场失灵并恢复经济秩序。
政府干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可以通过限制垄断、提供公共物品、纠正外部性等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障市场公平和有效。
2.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干预能够协调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
3.调整收入分配:市场自身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实现收入再分配,缓解社会不平等。
4.提供公正法治环境:政府干预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法律法规,保障市场交易的公正和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和正常运行。
三、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措施政府干预市场方式和措施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实施。
1.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设定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限制市场价格波动,维护市场稳定。
2.市场准入:政府可以通过准入门槛、行业监管等手段,限制市场进入者,维护市场公平和竞争秩序。
3.财政支出: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进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公共经济学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经济学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政府干预则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手段介入市场,以修正市场失灵问题。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的类型以及政府干预的原理和方法。
一、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市场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有效的经济运作。
常见的市场失灵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除买方和卖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指的是交易中的利益会外溢至其他人,负的外部性则是指交易造成的损害会波及到其他人。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完全反映交易的社会成本或收益,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失灵。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排他性特点,即一个人的使用不会降低其他人的使用效益,并且无法排除某些人的使用。
这种特性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因为供应商难以从中获取利润,从而无法覆盖其成本。
3.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一家或少数几家供应商掌握市场垄断权力,由此产生了市场垄断现象。
垄断者可以操纵价格和产量,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同时还会对消费者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4.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交易过程中出现信息的不对称。
这种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二、政府干预的原理和方法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修正市场,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干预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市场机制,修正市场失灵问题,以达到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最优平衡。
政府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税收与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对于负的外部性,可以征收污染排放税或者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来迫使企业减少污染。
对于正的外部性,政府可以提供补贴以鼓励相关活动的发展。
2.公共物品提供: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解决市场无法提供的问题。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的问题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的问题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失灵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因素所引发的。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从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的角度探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问题。
一、外部性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中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非自愿性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的正外部性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负向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工业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市场失灵。
这是因为市场无法正确衡量外部性所带来的影响,个体行为只考虑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其他人的利益。
例如,工厂的污染排放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市场机制无法将这一影响纳入考虑,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针对外部性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的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
例如,政府可以实施环境法规,对污染企业进行罚款或强制停产;也可以通过征收排污费用来内部化外部成本,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二、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消费的机会。
公共物品具有不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不竞争性使得私人企业难以提供公共物品,因为私人企业难以从中获利;非排他性使得无法排除任何人享受公共物品的好处。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机制无法充分提供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
私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通常不会主动提供公共物品。
这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补贴提供者或鼓励公众参与等方式来纠正市场失灵。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公园、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以提供人们共同享受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奖励来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主导的经济体制,其基本原则是通过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来分配资源并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市场机制并非完美无缺,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公平受损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成为修正市场失灵的手段。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失灵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和表现。
1. 外部性当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外部效应时,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第三方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好处,而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第三方受到市场交易的不利影响。
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分配与社会利益脱节。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排斥非付费使用者,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分配资源,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3. 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下,存在垄断、寡头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情况。
这些市场结构因为缺乏充分竞争,导致价格水平高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 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意味着某一方在交易中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能力,从而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调。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面对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手段,以修正资源分配的偏差并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1. 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立法和监管等手段,来修正市场外部性问题。
例如,对于污染排放,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环境税来内部化外部成本,以纠正市场失灵,并鼓励企业减少污染。
2. 提供公共物品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主要机构,通过公共支出来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这样可以弥补市场无法有效供给公共物品的缺陷。
3. 打击垄断和促进竞争政府在垄断和寡头垄断行业进行监管,鼓励竞争,并通过反垄断法规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这样可以推动资源在市场中更有效地配置。
4. 提供信息和监管政府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级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中级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通过买卖双方之间的自愿交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这时政府的干预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或者分配不公。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中,卖方和买方之间存在信息的非对称,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另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易,从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外部性。
外部性指某个经济决策对无关方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由于市场无法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偏差。
第三,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无法排斥其他人的使用。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市场失灵。
第四,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会使得企业具有市场控制权,它们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面对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的干预势在必行。
政府的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政府可以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市场行为,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例如,加强对企业宣传广告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的欺骗行为。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的影响,从而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污染税,以内部化外部性的影响。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支出来提供公共物品,从而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第四,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手段来保护市场的竞争环境,防止市场垄断行为的出现。
例如,制定反垄断法律,对市场垄断企业进行监管和约束。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的行为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官员可能会滥用职权。
公共品供给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品供给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公共品供给的质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公共品是指由政府提供并且整个社会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的服务。
如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领域都属于公共品。
然而,在市场化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公共品供给面临了失灵的风险,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公共品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可分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类。
非排他性指的是一个人受益不减少其他人的受益,如清洁空气、自然景观等;非竞争性指的是一个人的受益并不影响其他人的受益,如公共道路等。
由于公共品本身特性的决定,社会上对公共品的消费往往存在自由驰骋的倾向,即一旦公共品提供者没有得到适当的表彰,这种行为就会造成免费齐看的局面。
这也就是公共品的市场失灵。
公共品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信息不对称。
由于公共品的特殊性质,公共品总是涉及到一定的政策和技术,往往涉及到较高的技术含量。
消费者往往不能准确了解公共品的真正价值,而公共品的提供者往往不会真正关心消费者的需求。
这样就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
二、外部性。
公共品往往是涉及到一个住址区域,而不是个人消费行为。
因此,公共品的消费行为或公共品的提供行为往往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这就是公共品的外部性。
而外部性是市场机制难以调整的因素,因为价格只与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关,而与其它人的利益关系不会体现在价格上。
三、不完全竞争。
公共品市场往往存在一种垄断或准垄断的情况。
一般而言,市场中,公共品供应商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便导致了一种垄断或准垄断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品的价格就难以形成市场定价,供需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无法被消化。
针对公共品市场失灵的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进行干预。
政府的干预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可以是直接生产和供应,也可以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对市场进行调节,在保证公共品供给的同时保护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干预。
具体来说:一、政府应该在重要公共品供给方面扩大公共管理的范围,例如医疗服务、教育、文化事业等。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经济体制,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配置。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正外部性指的是交易对于第三方产生积极影响,如教育、环境保护等;负外部性指的是交易对于第三方产生消极影响,如污染、噪音等。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斥其他人的使用,并且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提供。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政府提供和干预。
3. 市场势力市场势力包括垄断和寡头垄断。
垄断市场存在售价高、产量低、创新不足等问题,而寡头垄断市场则可能导致价格协议、限制竞争等不正当行为。
这些市场势力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4. 不完全信息市场交易双方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相对缺乏信息。
这种不完全信息会导致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干预的方式政府干预是为了修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干预:1. 税收与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纠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可以征收污染税或者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内部化污染成本;对于正外部性,政府可以提供补贴或者设立奖励机制来鼓励相关活动。
2. 监管与法律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限制市场势力的滥用。
对于垄断市场,政府可以实施反垄断法律,打击垄断行为;对于寡头垄断市场,政府可以加强监管,防止价格协议和限制竞争的行为。
3. 信息公开与透明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和透明来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
政府可以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公开相关信息,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政府还可以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是一个自私的机器,其运转的基本原则是供需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和市场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的机制被视为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市场并不总是完美的,它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失灵。
而这时候,政府的干预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一方面,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
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往往充斥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富有资源和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弱势群体则被边缘化。
比如,在扶贫领域,市场无法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就可以通过制定扶贫政策、提供低保等方式来解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还可能导致环境问题。
市场往往只关注市场价值和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环境和长期效益。
比如,化工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对污染企业的处罚等方式来保护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此外,市场失灵还会导致垄断行为的出现。
在市场竞争不足的情况下,少数企业或个人会垄断市场,从而导致市场资源分配不平衡,价格高企。
这时候政府可以通过管制垄断行为、加强反垄断执法等方式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竞争。
然而,政府干预也并非是万能的。
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往往会引发诸多问题。
一方面,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政府的介入可能会扭曲市场供需关系,干涉自由竞争,从而削弱市场的优势。
另一方面,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如果政府的干预不透明、缺乏监督,就会出现腐败和违法行为。
因此,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政府应该在市场失灵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进行干预,同时要确保干预的适度和有效性。
政府的干预应该立足于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而非满足个别群体或权力的需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这个平衡点并不容易。
政府需要具备科学决策能力和公正执行能力。
政府的干预应该建立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断和一刀切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管理的好处!
公共物品
• 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 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可以 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 问题:衡量利益通常是困难的 •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
会收益的研究
• 成本-收益分析是不精确的,因此提供有效率的公共物品的 难度要远远大于提供有效率的私人物品的难度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 国防 • 基础研究创造的知识 • 反贫困
公共资源
• 与公共物品一样,公共资源也没有排他性
– 不能阻止搭便车者的使用 – 企业没有激励提供这种物品 – 政府的角色:确定它们的供给
• 公共资源的附加问题:消费中的竞争性
– 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 – 政府的角色:确保它们不被过度使用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生活中 最美好的
东西 都是免费的
• 大自然提供的物品:河流、山川、湖泊、海洋… • 政府提供的物品:游览胜地、公园、节庆游行… • 人们不用花钱就可以选择享受这些物品
• 免费物品向经济分析提出了特殊的挑战。 • 本章考察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所引起的问题。 • 经济学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
或者,有人表示:即使是按正常时段出海, 入夜之后才回港,但是,因为是航海老手,所以 港里港外哪里有礁石,早就一清二楚,闭上眼睛 就能把船开回港里,当然也就用不上灯塔!
好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勉强)同 意,都好(也许决定是自由乐捐)!
可是,由谁来收钱呢?在这个没有乡公所和村里 长的村落里,谁来负责挨家挨户地收钱保管呢?
结论
由于公有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使得人们忽视负外部性,导致了公有资 源的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 收的办法及产权明晰的办法来解决。
防止公共资源过度消费的政策选择
• 管制资源的使用 • 征收矫正性税收,使外部性内在化
– 例如:打猎与捕鱼的许可证,对拥挤的国家公 园收门票
• 拍卖使用资源的许可证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了公有资源的问题:“许多 人公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得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 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
• 解决办法:
–镇政府通过对羊征税的办法,将外部性内在化的办法 来控制羊群数量。
–镇政府采取数量控制的方法,通过拍卖养羊许可证的 办法来控制数量。
–采用私人产权的方法,即政府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 家庭用栅栏把自己的土地圈起来。
2. 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例 子包括烟火表演、国防和基础知识的创造。由于不 能对使用公共物品的人收费,所以在私人提供这种 物品时,就存在搭便车的激励。因此,政府提供公 共物品,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做出供给量的决 策。
3. 公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例子包括公有的 草地、清洁的空气和拥挤的道路。由于不能向使用 公有资源的人收费,他们往往会过度地使用公有资 源。因此,政府努力限制公有资源的使用。
竞争性 rivalry: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就会减 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图1:四种类型的物品
排是 他 性
?否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 又有竞争性
• 冰淇淋蛋卷 • 衣服 • 拥挤的收费道路
自然垄断 有排他性,
• 消防
但无竞争性
• 有线电视
•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有资源
有竞争性, 但无排他性
可是,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应该出 钱吗?
可是,即使素食主义者自己不吃鱼,他的妻子儿女还是 会吃鱼啊。所以还是该按全村人口平均分摊。
可是,如果这个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个独身主义者,没 有妻子儿女,怎么办?
还是以船只数为准比较好;船只数明确可循,不会有争 议!
可是,如果有人反对:虽然家里有两艘船, 却只有在白天出海捕鱼,傍晚之前就回到港里。 所以,根本用不上灯塔,为什么要分摊?
好吧,如果有人自告奋勇,或有人众望所归、勉 为其难地出面为大家服务,总算可以把问题解决了!
可是,即使当初大家说好各自负担多少,如果有 人事后赖皮,或有意无意地拖延时日,就是不付钱, 怎么办?大家是不是愿意赋予这个“公仆”某些像纠举 、惩罚等的“公权力”呢?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几乎每年环保主义者都会上街游行,谴责国际捕 鱼业对许多大型海洋哺乳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据 我所知,从来没有人上街杭议,号召大家拯救小鸡。这 是为什么呢?简单来说,鸡从来没当过濒危物种。
•不同类型的物品 •公共物品
搭便车问题
•公共资源
公有地悲剧
•产权的重要性
经济学里的灯塔
在一个靠海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 的人都是靠出海捕鱼维生。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 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
如果这些村民都觉得该盖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 指引迷津;如果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高度、材料、维 护也都毫无异议,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钱找 出来,分摊盖灯塔的费用?
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 为什么野牛几乎绝种了,而黄牛(一种类似的动物)永远不可 能绝种?
• 【参考答案】:野牛是公有资源,并被过度消费。黄牛是 私人物品,并以社会有效的价格和数量生产并销售。
四、结论:产权的重要性
• 当产权没能很好地被确立(某些有价值的物 品没有让拥有合法权力的所有者来支配它),市 场就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
公有资源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使用减少了其他人享用
公有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在中世纪的英国,大部分的小镇都靠养羊为生。开始的时候, 没有一个家庭拥有私人土地,镇周围的草场是公有土地,允许所有 的居民自由地放牧。由于土地很大,所有家庭之间的羊群放牧都能 满足,此时的公有资源没有竞争性。所有的家庭都很幸福。
放牧的激励
35
假设某小镇选定了一天要举办烟花表演,放 烟花的成本是1000美元。小镇有500个居民,每 位居民对观看烟花的评价是10美元,这样5000美 元的收益是大于1000美元的成本的,所以举办烟 花节是有效率的。
若由私人企业来举办烟花表演,在销售 门票时就会遇到麻烦,因为放烟花很难在封 闭的场所内进行。而在露天举行,又有很多 搭便车者。
1. 清洁的空气和水 2. 拥挤的道路 3. 鱼类、鲸鱼和替他野生动物
案例研究: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 北美洲的野牛、非洲的大象面临灭绝。 • 谁会保护我?
为什么黄牛 没有绝种?
私人产权和 利润动机
案例研究: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 当欧洲人第一次到北美洲时,野牛6000万头 • 到1900年保护动物前,400头左右 • 非洲大象 • 黄牛? • 大象是公有资源,黄牛是私人物品 • 保护大象:出售象牙违法、只能捕杀作为自 己财产的大象
• 当一个物品没有被标价,私人市场就不能保证该物品能 在合适的数量下进行生产和消费。
•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就应该矫正市场失灵,提高经 济福利。
不同类型的物品
在考虑经济中的各种物品时,根据两个特点 来对物品分类:
排他性 excludability:一个人消费一种物品 时就阻止了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 市场机制提高了部份居民的收入,却破坏了 整个地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
主动学习 2
公共资源的政策选择
• 小镇上的人们(或者他们的政府)能为防止这种悲剧做点 什么?
• 尝试想出两种或三种办法
34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 对土地的使用征收一种矫正性税收,使“外部性内部化” • 管制公地的使用(“命令与控制”的方法) • 拍卖使用土地的权利 • 把土地分成小块,并出售给家庭;每个家庭将会有不过度
• 当产权缺失导致了市场失灵,政府就应 该解决这个问题。
①确定产权(明确X资源产权,X排污权,X树木砍伐权) ②管制 (对森林过度砍伐管制,限制砍伐数量、规定砍伐
许可 ) ③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物品 (如国防)
案例研究:
“你有一封垃圾邮件!”
• 一些企业使用垃圾邮件来
推广它们的产品
• 垃圾邮件没有排他性: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物种濒临灭 绝,有的却没有?
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
–经济中的大多数物品都是在市场中 得以配置的。但有部分物品不是这 样。
“生活中最好的东西是免费的…” –免费物品向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挑战
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
• 当物品可以免费获得时,通常以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就 难以发挥作用了。
不同类型的物品
• 本章主要考察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 对两者而言,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价格 • 由于这些外部性,关于消费和生产的私人决策会引起无效
率的资源配置 • 公共政策可以潜在地增进经济的福利
公共物品的供给
•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人们一般都不愿 主动为公共物品付费,总想让别人生产然后免费享用。在 经济学中,这种问题称为免费搭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这种人称为免费搭车者(free rider)。
– 例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频谱拍卖
• 如果资源是土地,将土地分为小块,并出售给个人,使之 成为私人物品
公地悲剧的例子
• 我国西北有一种野生食用澡类叫发菜,黑色 ,细如发丝,像乱糟糟的头发,故名“发菜 。发菜高蛋白低脂肪,名字又吉利,且产量 极低,所以价格很高。
• 为了增加收入,当地农民用特制的工具到草 地上采集发菜来卖,由于滥采发菜,土地上 的草根都被破坏了,结果导致草原沙漠化, 沙尘暴一年比一年严重。
考虑到私人企业举办烟花表演存在的外部 性,私人企业一般会做出不举办烟花表演的 决定。
解决烟花表演的办法就是:由政府向每位 居民征收2美元的税收,然后用1000美元税收 雇佣私人企业来举办烟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