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中广告文案翻译初探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探讨

· 71 ·语言研究【摘 要】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由于文化差异与语言习惯的不同,表达上需要更加注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对品牌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强化经济文化属性,完善跨文化交际广告翻译,本章首先对跨文化交际做简单概述,接着探究跨文化交际广告翻译方法,再次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到启示给出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广告翻译 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探讨何冰心一、跨文化交际概述(一)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语言科学,有综合性,在特定交际背景下,本民族语言与非本民族语言通过有效翻译使用某种相同语言进行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够实现任何语言背景下有差异人群之间的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涵盖的内容第一,不同的文化背景。
有跨文化需求一定发生在不同的国家或种族之间,尤其指中国与欧美等国家,文化不同导致的需求;第二,使用某类同样的语言。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交流方式的限制,为了沟通,需要使用某类相同的语言,如中国人与英国人交际,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英语是英国人的母语,二者选其一都是不需要中间翻译环节的。
第三,语言交流。
通过媒介语言交际,文章主要研究广告翻译语言。
二、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方法(一)基于跨文化交际广告翻译中的归化翻译有频度、带译文色彩的翻译源文的方法即为归化翻译,这里我们理解为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全新的表达方法,将语言本土化,归化方法能够使广告在表达其源义的同时更地道更生动,更容易被当地人接受。
众所周知,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受众接受广告,影响受众产生购买欲,因此广告翻译应结合本土环境与语言风格,例如百事可乐,英文为“Pepsi Cola ”,百事可乐更符合中国人对传统吉祥寓意的追求,更乐于接受。
再如白象大骨面,如果直译英文为“White elephant ”,在英文中这个短语有“大而无用”之意,这样翻译会影响产品销售,因此,在英语世界里,我们见到的白象大骨面被翻译成“silver elephant ”,可见归化方法,更迎合当地消费受众心理,是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广告翻译方法。
实用文档其他之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营销策略初探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营销策略初探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也进一步走向全球化。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在进行着交流和渗透。
因此,跨文化广告在广告总数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
对于跨文化广告良好的应用,能达到提升本国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的目的。
但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观看者信息接收错误的情况。
为了使跨文化广告得以发展,在相应的广告创立的过程中,要使用合理的策略,从而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营销策略初探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各个国家都会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应不断地将各国文化进行融合,在广告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各国对其理解的程度。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若其他国家对于该文化理解的程度不够,就会产生误解。
而一旦存在误解,就会使其对产品的认同度下降,甚至产生对生产国的文化的误解。
本文结合当前跨文化广告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跨文化广告误读的原因及影响文化认同在各国交流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果彼此间没有达到文化认同,那幺就可能会存在着文化误读的情况。
若在长时间内,对某国的文化都存在着误读现象,那幺文化身份就会成国家间交流的障碍,不利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
下面主要分析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一)文化偏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文化误读之会不会产生,取决于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是理解还是误解。
成见与偏见,在不同文化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会使得人们对另一文化甚是反感,只看得到对方的缺点,却不能客观地进行评价。
种族中心主义也会使人们产生文化的优越感,而俯视其他文化。
例如,由于美国对于自身种族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越感,使其对于中国的经济产生了相应的不认同。
在此过程中,中国只看到了美国的优越感,长期发展下去,也会对美国产生偏见。
由此可见,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广告,会使文化间的认同度降低、矛盾性增大,不利于对广告所传播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及解读。
跨文化背景中的广告英语翻译

跨文化背景中的广告英语翻译跨文化背景中的广告英语翻译一、根本概念1.广告英语。
广告英语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广告英语好比企业的一个窗口,企业通过这个窗口,将自己的品牌产品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给客户。
好的广告英语往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促进了销售量,更让企业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化的印象。
2.翻译。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正是有了翻译这门工具,世界各国说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互相交流、互相理解。
二、广告英语翻译的特点1.一词多义的差异。
由于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文广告应当如何创作,将广告随意找个懂外语的人来翻译,而不是交给专业广告公司进展筹划,因此译文质量难免不高。
局部广告主对外文一知半解,外行指导内行,使译文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例如,上海市某家修脚店的招牌,其英文可谓错误百出,语法不通不说,最严重的错误在于选词错误。
pare的意思是削去,pareff是指削去多余的局部,如较长的脚趾甲等,假如后面加上了feet,那么就是把人的脚砍掉了。
2.语意想象的差异。
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导致人们对于同一词语或者同一广告语的理解出现偏向。
例如,蒙牛公司广告语:littlehappinessatters就不是很好,因为它具有负面的含义。
只为点滴幸福蒙牛的汉语广告语很好,以幸福为题眼,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而点滴可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牛奶,符合蒙牛企业的特性。
但是英文广告语是极大的败笔,little在不严谨考虑的情况下也答应以符合一小局部中国人的理解,然而在真正的英语中,它不仅不能表达出孝少量、点滴的含义,反而使整个意思完全背离。
三、广告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广告英语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翻译者应尽量挖掘产品在译语文化上的共同特性,使译文更符合本国习惯,易于读者承受。
翻译时要在把握功能对等的原那么下,注意一些根本的技巧和方法。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广告翻译

2018年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2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3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策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5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6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7 浅析《觉醒》中艾德娜自杀的必然性8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9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乌托邦主题10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11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12 论《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象征意象以及悲剧结局13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4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15 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16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17 奉献与救赎:浅谈欧.亨利小说的宗教精神18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19 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20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开题报告+论)21 论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小人物生存模式22 文艺复兴及浪漫主义时期希腊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23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语歧义24 英语旅游广告的文体分析2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26 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7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28 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重读29 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30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31 从《推手》看中美文化差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32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33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34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35 双语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36 《蝇王》中的象征37 物欲与爱情的搏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恋观对现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启示习策略的实证研究38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3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40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41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42 浅析《雨中猫》中的猫和雨的象征意义43 英文歌词翻译策略探析44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45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46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47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48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49 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50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51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52 对英语政治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53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54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55 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56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57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58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59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60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61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62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63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64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65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66 性别与语言风格67 中西酒文化比较68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69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70 On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ies of Tess and Jenni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Jennie Gerhardt71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72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73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74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75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76 Ezra Pound’s Attempt to Find a Savior in His Poetry Writing77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78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7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80 英汉动物习语的对比研究81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82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83 别样的美丽——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无处不在的哥特式风格84 浅析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85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86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87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88 认知语境在语言交际理解中的作用89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90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91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92 欧·亨利作品中人生的真正意义93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94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95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96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97 关于中国文化教学的文献综述98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99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100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浅谈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翻译

套译 法就 是借 用译人语 中某 些惯 用结构 来进行
所谓直 译 ,“ 就 是在转达原 文意思 的时候 ,使 译 文 的表达 形式 和句法 结构尽 量 同原文一 致 ,能 完全 对 等 的 就 完 全对 等 ,不 能 完全 对 等 的也 要 大 致 对 等。 ” 如 三星公 司广告 语:C h a l l e n g e t h e L i mi t s . ( 挑
英语广 告 ( a d v e r t i s e me n t )一 词 源于拉 丁 语
“ Yo u ” , 以针对 个人 的 口吻对 消费者进行说 服 , 使 人 感 到受到尊 重 ,从而产生 购买欲望 。在 广告翻译 中 ,
a d v e r t e r e ,意为 “ 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
吉祥如意 ;“ 碧”意味 “ 清澈透明” 。
作 者简介 :曹月 ( 1 9 9 2 一) ,女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 院翻译系 2 0 1 1 级学生。
・
1 31・
。 C A R E E R H O R I
二 、英语广告的翻译 策略
1 . 直译
职 业 时 空
3 . 套译
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在世界经济 日益发 达 的 今天 ,广告 作为 一种 传播 信息 的方 式 ,既是 两
种 语言 间 的交流 ,又 是两种 文化 间 的交流 。广 告英 语 翻译 实质 上是一 种跨 文化 交 际活动 ,广 告英 语翻 译 是融语 言 翻译和 文化 翻译 为一 体的 。本 文拟 通过 剖析 那些跨 文化 背景下具 有典型 I 生的翻译广告个 案 , 对 其进 行赏 析 ,并结 合广告 翻译 实例 提 出合理 翻译 英 文广 告 的方法 。
《2024年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范文

《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商业广告作为商业文化交流的媒介,越来越重视其跨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和效果。
因此,从文化交往的视角下,研究中文商业广告的英译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首先探讨中文商业广告的特色及文化内涵,再对英译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商业广告翻译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
二、中文商业广告的文化特色与内涵中文商业广告语言富有韵律感,使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入人心的广告语更是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广告不仅传递产品信息,还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例如,“家和万事兴”这一广告语,既体现了中国家庭观念的重要性,也隐含了产品能带来繁荣和幸福的寓意。
三、文化交往视角下的中文商业广告英译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业广告翻译成英文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这就要求翻译者既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又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经验。
(一)翻译策略1. 直译与意译:直译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广告的韵味和文化内涵,而意译则能更好地适应英文的表达习惯。
两者各有优劣,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2. 文化因素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通过添加注释或改译等方法消除文化冲突,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理解。
(二)翻译方法1. 调整语言表达: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的不同,有时需要对原广告的语言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2. 保持语义一致性: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译文的语义与原文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四、实例分析以某中文商业广告为例:“百事可乐,乐享生活。
”这句话在翻译成英文时,不仅要传达出“百事可乐”这一品牌的特点,还要体现出“乐享生活”的意境。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Pepsi brings joy to your life.”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广告的意境,又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广告特征及其翻译策略_施秀川

Value Engineering1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的特征1.1特征一:逻辑思维vs直觉思维思维方式支配着人类文化行为,所以思维方式影响着文化。
人类思维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一般而言,西方广告对事物的反映比较客观,强调逻辑推理,较少有直露而强烈的对产品的说明或褒扬,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去推理。
而中国汽车广告往往不惜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各种情景体现它的特征和优势。
一般采取一一详细列举的形式。
这样的广告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也符合中国受众的文化习惯,在“传情达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
1.2特征二: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经历了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洗礼的西方社会,以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论为基本特征的西方文化。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每个人的人格结构都包含三个方面:内在自我,人际自我与社会自我。
西方人的人格构成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其成熟的人格体现为独立性和主体性。
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以人际自我为核心,其成熟的人格以他人意识与群体意识为特征。
也就是很在意周围人和环境对自己的想法和影响。
个人主义在西方广告界几乎成了西方广告的核心主题,无论什么商品,什么创意表现都有可能最终把主题指向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由的崇尚,对个人尊严,价值,幸福的追求。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的重群体,重人性修养和精神追求,强调天人和谐的基本精神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广告,你会发现中国的广告注重打民族牌,通过对爱国爱乡的民族感情的渲染,唤起最为广泛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
1.3特征三:张扬vs含蓄在大小时尚杂志的那些华丽的大片和视频广告中,你不难发现具有视觉冲击感很强的图片,而这些图片往往来自国外,究其原因,我们会看出西方的广告平面或者视觉效果都很张扬,在那里你是找不到谦卑退让的。
这就是西方广告的特征。
中国版封面则含蓄得多。
2010年3月号正本封面是中国现在很火的一对明星林志玲和郑元畅,这个封面没有了冲击的颜色,没有了挑逗的动作,没有了不羁的标语,更多的是通过优美含蓄的语言或肢体来引发美好的联想。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广告已经成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英汉广告语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征,这不仅反映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为翻译工作提出了挑战。
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拥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这直接影响了广告语的表达方式和传达效果。
深入研究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有效的翻译策略,不仅有利于加深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探讨翻译策略,为跨文化广告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进而探讨有效的翻译策略。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为跨文化传播和翻译工作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促进英汉广告语的跨文化传播,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展。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告语的传播效果和有效性,实现文化差异和翻译问题的最佳化解。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为广告创意的设计和传播提供有效的参考。
研究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广告翻译的策略,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误解和传播失效的情况。
本研究对于提升广告传播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探索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内容结束】2. 正文2.1 英汉广告语文化差异现象分析1. 文化内涵差异:英汉文化源远流长,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差异在广告语中往往会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元素, 承载着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 对此小文案进行直译符合“ 寻找 人类情感共 鸣点” 这一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再看第二则广告的小 文案 , 况则 有所不同。该文案 中“ 、 、 、 等均为 中国文 化 情 风 月 雪 云”
所特 有的意象 , 广告原文运用 了中国人所 喜欢 和常用 的四字成 语 , 广告语读来 朗朗上 口; 并化用“ 叶怀 中, 竹 吟风弄月 , 躲离 了万丈红
了直译法 , 第二则广告在 翻译过 程中进 行 了意译 。原 因很简单 : 在
关键词
广告文案
跨文化传播
翻译技 巧
20 年 “ 0 8 奥运 ” 这一时代背景下 , 一则广告小文案主要使用了“ 第 举
杯” 这一 意象来表达普天 同庆 的意蕴 , 举杯” 而“ 是东 、 西方文化共有
跨文化广告传播具有如下两大特点 :1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背 () 景里的人群中的传播 ; ) ( 特别强调信息编码与解码过程 中的文化差 2 异, 这是成功运作跨文化传播的关键 。① 广告跨文化传播最明显 的障 碍就是语言文字隔阂。 了解和熟悉 目 标受众的语言文字, 适应其语言 文字习惯及特色 , 是广告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 0 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 , 从价值观念差异、 文化背景差异 、 大众审
翻译 : lt nu fat rsn arebe n p r t e nomet Gut osespeet gea lads eli ejy n o s u av
Ho c udW eit os t h e c f fm ̄ ? w o l erss a totep aeu i at l
部分之一 , 它不仅要遵循社会 文化范式 , 迎合大众审利性本质。 在公司对外宣传广告的翻译 中, 应特别 留意 , 避免 因为价值观念的差异而让译文读者 产生反感 。
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重塑了社会 文化和审美心理 。 作为一种跨文化劳动 , 翻译要 求译者深诸两 种文化的差异 , 然
摘
一
要
语言文字隔 阂是广告跨 文化传播 中最 明显的障碍之
翻 译 :lgn nin t rv e e c a it n o us Eea tij g e poi s p t bti r o J a Ho l d a o i h a o f sl J j n oe p v e ot t shr ryut cm oer- i i gH t r i s p ecamop eef o o p s na lo d a i o o o
语言文字 一
跨 文化 传 播 中广 告 文 案翻 译 初 探
阮 琦
603 ) 10 1 ( 西南 交通 大学 艺术与传播 学院传播 学 系 四川 ・ 都 成
中图分类号: 0 9 H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7 — 8 4 2 0 2 — 5 - 1 1 2 7 9 ( 0 9)0 2 9 0 6
2 文 化 背景 差 异 对 广 告 翻 译 的 影 响
文化习俗在短时间内难 以改 变, 其差异性直接影响了 目标受众
对于广告的接受度 、 认可度 。
后作 出适当的文化转换 。惟 其如此, 译文才能具有与原文同等的吸
引力 、 惑力。 诱
以成都锦江宾馆 2 0 年 电梯灯箱广告为例 ,下面为笔者创作 08 的两则中、 英文广告文案 : ( ) 主文案 ) 1( 饕餮盛宴 , 惬意的极致 尊享 ( 小文案 ) 锦江逢盛世 , 焉能不举杯?
尘” 的古 诗词 , 给中国消费者以亲切感 和熟悉 感。但若将此 意象 直
接翻译过来 , 不仅显得 眵嗦, 而且会让外 国读者不知所云 : 由于文化
1价值观念 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不 同国家 、 区的价值 观念存 在差异甚至 背道而驰 。 地 广告从业
背景差异 。 中国受众能从 中读 出锦江宾馆 的诗情 画意 , 而外 国受众 却不能。因此在翻译实践 中, 笔者省略了“ 、 、 、 等具体意 风 月 雪 云”
已有明显 改变 )因此中 国人更强调公 司感 恩、 , 回馈社会 的角 色 , 而
外国 目 标受 众的实 际需求 , 从而有可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
3 大 众 审 美 心 理 与广 告 翻 译
在广告文案 的翻译过程中 , 大众审美心理直接影 响了译语的词
语选择等诸多方面 。所谓审美心理是指一种综合 的文化意识 , 涵盖 政治 、 教观念 , 宗 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 大众 审美 心理就更是如 此。 作为一种面 向大众的宣传手段 , 广告本身即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
象, 只对大意进行 了转述 , 符合英 语直 白、 言之有物 的特点 , 满足 了
人员 , 尤其是广告文案 工作 者应充分了解 目 标受 众的价值观念 , 并 将其运用于广告文案的翻译实践 , 尽可能避免 因价值观念差异引起 的误译 , 从而保证广告跨文化传播活动 的顺利进行。 例如 , 国强调集体主义 、 中 奉献精 神、 而美 国强调 个人奋斗 、 财 富积累。在美 国人看来 , 通过创办公 司获取丰厚利润是“ 美国梦” 的 实现 ; 中国历来就有“ 而 商人重利轻离别 ” 之说( 虽然 目 前舆 论导向
ma t o ty n i p er . c
。
适应 目 受众语言文字 >惯及特色的广告文案, 标 - - j 是广 告跨文化
传播成功 的基础和保证。本文运用个 案分析法 , 从价值观 念差异、 文化背景差异 、 大众 审美心理等角度探索广告跨文化传播 的文案翻
译策略。
对 比以上两则广告 的小文案 翻译 , 不难发现 , 一则广告运用 第
综上所述 , 在广告 的跨文化传 播活动 中, 只有充分考虑价值 观
念差异、 化背景差异 、 文 大众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 文化翻 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