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实验2-水质分析 水温、pH和电导率的测定03.04

合集下载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和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水质分析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性质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揭示水质的综合特征和污染状况。

水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方面。

实验步骤:1.采集水样,在实验前,需准备好采样瓶和采样器具,到水源地点采集水样,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测定水样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pH值、浊度等指标的测定。

3.测定水样的化学成分,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的测定。

4.测定水样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叶绿素等指标的测定。

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将实验测定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水质的优劣和污染程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所采集的水样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的浓度均超出了相关标准限值,说明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含量也较高,说明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水质分析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所采集的水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污染,主要表现为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超标。

2.水样中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3.水质的总体状况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实验建议:针对水质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污染。

2.加强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质的净化和过滤效果。

3.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总结:水质分析实验是对水质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质的基本特征和污染情况,并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做出一定的贡献。

水样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整理版]

水样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整理版]

实验三水样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1 实验目的(1)明确水体物理指标对水质评价的意义;(2)掌握pH值和电导率指标的测定方法。

2 pH值测定2.1 方法原理使用电位计法测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形成原电池。

25℃方法原理时每相差一个pH单位(即氢离子活度相差10倍),工作电池产生59.1mv的电位差,以pH值直接读出。

2.2 试剂和材料用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标准溶液A:称取经105℃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0.01g溶于水去离子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pH值在20℃为4.00。

标准溶液B:称取在105℃干燥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90+0.003g 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0+0.003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在20℃为6.88。

标准溶液C:称取硼酸钠(Na2B4O7•10H2O)3.800+0.004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pH值在20℃为9.23。

2.3 仪器pH计:刻度为0.1pH单位,并具有温度补偿装置。

pH复合电极2.4 分析步骤(1)pH计及电极的使用按说明书进行。

(2)pH计校正。

a. 电极的玻璃球在水中浸泡8h后,用滤纸揩干。

b. 用标准溶液A冲洗电极3次后,将电极浸入标准溶液A中,摇动溶液,待读数稳定1min后,调整pH计的指针,使其位于该标准溶液在测量温度pH值处(见表一)。

c. 分别用标准溶液B和C按上面方法校正pH计。

(3)量取足量实验室样品,作为试料盛入烧杯。

(4)用水和试料先后冲洗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试料中,摇动溶液,待读数稳定1min 后,读出pH值。

(5)分析结果的表述以测定温度下的PH值表示,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表一温度对标准溶液pH值的影响3 电导率测定3.1 方法原理电导率是距离1CM和截面积1CM2两个电极之间所测的电阻的倒数,由电导率仪直接读数。

水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水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水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质的好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需要测定一系列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水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的意义,以提高对水质问题的认识。

2.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水质参数的方法;- 掌握使用实验仪器的技巧;-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水质。

3. 实验仪器和试剂3.1 仪器- pH计- 溶解氧仪- 浊度计3.2 试剂- pH标准缓冲液- 溶解氧标准溶液- 水样4. 实验步骤4.1 pH值的测定1. 校准pH计:使用pH标准缓冲液,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

2. 取不同水样,并使用pH计测定其pH值。

3. 记录测得的pH值。

4.2 溶解氧的测定1. 校准溶解氧仪:使用溶解氧标准溶液,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

2. 将溶解氧仪的电极浸入水样中,等待一段时间使测量稳定。

3. 读取溶解氧仪的显示结果,并记录其数值。

4.3 浊度的测定1. 校准浊度计: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

2. 取不同水样,用浊度计进行测定。

3. 记录测得的浊度数值。

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pH值的分析根据测得的pH值,判断水样的酸碱性,pH值越低表示越酸,越高表示越碱。

5.2 溶解氧的分析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对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测得的溶解氧数值,评估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5.3 浊度的分析浊度是水中杂质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的清洁程度。

根据测得的浊度数值,评估水质的清洁程度。

高浊度的水质可能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6. 结论通过测定水样的pH值、溶解氧和浊度等参数,我们可以获得对水质状况的初步了解。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水质的好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的改善或治理。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质参数的测定方法,并提高对水质的认识。

7.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不仅学习了测定水质参数的方法和使用实验仪器的技巧,还对水质的测定结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水质检测方法范文

水质检测方法范文

水质检测方法范文水质检测方法是评估水体中各种物质和微生物含量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水的适用性,包括饮用水的安全性、水体污染的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1.温度检测:使用温度计或红外线热像仪可以测量水体的温度。

温度对水体中的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懒散度测量:通过测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来评估水的懒散度,懒散度越低,水体越富含氧气。

3.电导率检测:电导率是测量水体中的电解质浓度的重要参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纯度。

电导率高可能表明水体受到污染。

二、化学方法1.pH值检测:pH值是描述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

使用pH试纸或电子pH计可以测量水的酸碱性。

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水体中的耗氧量和生物活动。

使用溶解氧仪、溶解氧电极或溶解氧试剂可以测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3.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测:这些参数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氮污染程度。

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或毒害水生生物。

4.总磷和总氮检测: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高浓度的总磷和总氮会导致水体发生蓝藻水华、死亡区和缺氧。

5.重金属检测:包括汞、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检测。

重金属的高浓度会对水体和食物链中的生物产生毒害。

三、生物学方法1.叶绿素-a测定:叶绿素-a是评估水体中藻类和植物生物量的指标,可以对水体中的营养状况和水华风险进行评估。

2.生物监测:使用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或鱼类等生物指标来评估水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这些生物会对水体中的污染和毒性做出反应。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评估水体的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水质pH及电导率的测定

水质pH及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分析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由于溶液的电导并不是某一个离子的特性度但由于溶液的电导并不是某一个离子的特性溶液的电导是存在于溶液中所有各种离子单独电导溶液的电导是存在于溶液中所有各种离子单独电导的总和只能测量离子的总量而不能鉴别和测定的总和只能测量离子的总量而不能鉴别和测定某离子及其含量因此其选择性很差
2、玻璃电极法 (1)测定原理 玻璃电极法是利用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 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被测水样组成工作电池, 再用pH计测量工作电动势,由pH计直接读取pH值。 其特点:玻璃电极法测pH准确、快速,受水体色度、 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等因素的 干扰少。 (2)仪器 a、酸度计或离子计。b、玻璃电极(2支,其电 极响应斜率须有一定差别),饱和甘汞电极。
将铂黑电导电极插入电导池中,加入待测的KCl溶 液,以溶液淹没电极为宜调节电极位置。置电导池于 25°C恒温水槽中,将电极导线接到电导仪上。待恒 温水槽的温度显示屏显示的温度差几度达到25°C时, 将电导仪的开关扳至“ON”及“校正”位置,调节校 正旋钮使电指针指在满标度。待达到25°C时,将开 关扳至“测量”档,进行测量。测量时,可调节量程 选择开关各档,使指针落在表盘内。测量完毕后,将 开关扳至“OFF”档。
三实验方法 1、比色法 (1)测定原理 比色法是利用pH试纸简单的粗略测定方法。常用的 pH试纸有两种,一种是广泛pH试纸,可以测定的pH范 围为1~14;另一种是精密pH试纸,可以比较精确的测 定一定范围的pH值。 (2)测定步骤 ①取一条试纸剪成4~5块,放在干净干燥的玻璃板 上, ②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沾少许待测水样于pH试纸 上, ③片刻后,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卡对照,确 定水样的pH值。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DDS-11型电导仪,电导电极(光亮电极和铂黑 电极),电磁搅拌器,搅拌子,恒温水槽。 2.试剂:0.02mol/L KCl溶液,离子交换水,自来水。 四、实验步骤 1.电导池常数的测定 (1)将电导仪接上电源,开机预热。装上电导电极, 用蒸馏水冲洗几次,并用滤纸吸去水珠。 (2)将洗净的电导池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再用 0.02mol/L KCl溶液润洗3次。

保护水资源实验报告(3篇)

保护水资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2. 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法。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水质检测工具:pH试纸、浊度计、溶解氧仪等。

2. 水资源保护宣传资料。

3. 水样采集器。

4. 实验记录表格。

四、实验步骤1. 了解水资源现状: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危害。

2. 水质检测:在实验地点采集水样,使用水质检测工具对水样进行pH值、浊度、溶解氧等指标的检测。

3. 水资源保护方法:学习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法,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污水处理等。

4. 宣传水资源保护: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宣传文章,向周围人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 实验总结: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检测结果:实验地点的水质检测结果如下:- pH值:6.8- 浊度:10NTU- 溶解氧:5.0mg/L根据检测结果,该地点水质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悬浮物。

2. 水资源保护方法:- 节约用水: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节约用水:- 关闭水龙头,减少不必要的流水。

- 使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洗衣机等。

- 合理安排用水时间,避免长时间流水。

- 防止水污染: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防止水污染:-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农业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 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水质分析综合实验

水质分析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水质评价综合实验I.前言水是生物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人类生活离不开水。

在工业生产中,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主要用作溶剂、洗涤剂、冷却剂、辅助材料等。

水的质量的好坏,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必须经过分析检验。

通常对于水质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悬浮物、pH值、电导率、硬度、COD、Fe、Cl-、PO43-等。

II.实验原理1.水的电导率及pH值的测定电导率与水样中溶解的盐份成正比,电导率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水的纯度。

选用标准pH值缓冲溶液进行两点校正,然后测定,可直接测量水的pH值。

2. 水的总硬度及钙含量的测定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钙盐和镁盐的量。

硬度的表示方法是钙镁离子的总量折合成钙离子的量常用CaCO3(mg/L)或CaCO3(m mol/L)表示。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

3.水样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COD常用KMnO4指数表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KMnO4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水中部分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均可消耗KMnO4。

因此,KMnO4指数常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III.实验用品仪器:电导率仪、pHS-3b pH计、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药品及材料:电导率校正液100μS/cm 缓冲液、Na2HPO4(A.R)、KH2PO4(A.R)、H2SO4(3mol/L)、EDTA(0.01mol/L)、NH3-NH4Cl缓冲溶液(pH=10)、三乙醇胺(1:2)、NaOH(c.p)、NaF(c.p)、铬黑T指示剂、钙指示剂、KMnO4(0.01mol/L)、Na2C2O4(固体)。

IV.实验步骤1. 水的电导率的测量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

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的烧杯中,校正电导池常数。

返回测量模式。

水质电导率测定标准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测定实验方案

水质电导率测定标准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测定实验方案

水质电导率测定标准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测定实验方案氢离子浓度指数(PH):6.0至8.5酸碱指示剂滴定法试剂1. pH=4.00(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10.21g在105℃烘干2h的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2. pH=6.88(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3.40g在105℃烘干2h的KH2PO4和3.55g在105℃烘干2h的Na2HPO4,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 pH=9.22(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 3.81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注意事项:①配制标准缓冲溶液均需用新煮沸数分钟并冷却后的水(电导率应低于2μS/cm)。

②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随温度变化而稍有差异。

仪器温度计,小烧杯,复合电极,酸度计。

铁(mg/L)0.3火焰原子吸收法仪器与试剂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铁元素空心阴极灯。

3.空气压缩机。

4.瓶装乙炔气体。

5.(1+1)盐酸溶液。

6.浓硝酸7.铁标推溶液(储备液),1.000mgmL-1:准确称取高纯金属铁粉1.000g,用30mL盐酸(1+1)溶解后,加2~3mL浓硝酸进行氧化,用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

8.铁标准溶液(工作液),100μgmL-1:取上述铁标准溶液(储备被),用盐酸溶液(ω=0.05)稀释10倍,摇匀。

内容与步骤1.试样的处理(平行三份)准确称取o.2g试样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盐酸5mL,微热溶解,移入50 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6个洁净的50mL容量瓶,各加入1+1盐酸5mL,再分别加入0.0,2.0,5.0,10.0,15.0,20.0mL铁标准溶液〔工作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测。

3.仪器准备在教师指导下,按仪器的操作程序将仪器各个工作参数调到下列测定条件,预热20min:分析线:271.9nm 灯电流:8mA狭缝宽度:0.1mm 燃器高度:5mm空气压力:1.4kg/cm2 乙炔流量: 1.1L/min空气流量:5L/min 乙炔压力:0.5kg/cm24.测定标准系列溶液及试样镕液的吸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率的测定
• 传导电流的能力,电阻的倒数 • R电阻,L电极间距,A截面积, 电阻率,Q电导池常数 • 水溶液的电导率定义为长1m,截面积1m2的水溶液的电导, 单位S/m(西门子/米),表示水中电离性物质的总量。电 导率的大小同溶于水中物质的浓度、活度和温度有关。 • 新煮沸蒸馏水 0.5-2 S/cm • 天然水 50-1500 S/cm • 海水 40000 S/cm • 电导率与水溶液的组成有关,电导也可用于弱电解质电离 常数的测定
缓冲溶液的配制
• 商品缓冲标准液或商品缓冲液配制药粉 • 根据弱电解质组合进行配制 • 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取在115℃±5℃干燥2~3h的邻苯二甲 酸氢钾10.12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25℃ 时pH为 4.008 • 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钾,称取在115℃士5℃干燥2~3 h 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33 g与磷酸二氢钾3. 387 g,加水溶解 并稀释至1000 ml,25℃ 时pH为6.865 • 提供两个档的pH标准缓冲液,4.01和7.00,对pH计进行两 点校准
• 在天然海水正常的pH范围内,其酸-碱缓冲容量的95%都是 由CO2-碳酸盐体系所贡献,在几千年以内的短时间尺度上, 海水的pH主要受控于该体系; • 海水中总CO2浓度的短期变化主要有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 和代谢作用引起
材料
1. 2. 3. 4. 5. 6. 各种型号的pH计、酸度计或离子活度计 复合pH电极(玻璃电极,干汞电极) 磁力搅拌器(样品混合均匀,加速电极平衡) 50 mL烧杯,最好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玻璃烧 杯也可以) 容量瓶、玻璃棒等(准确定量,标准液配制) 套装标准缓冲溶液
浓度增大,尽管离子浓度增大 了,但溶液的粘度也有增加,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随之增多, 离子迁移阻力增大,导致电导 率的增速下降,最后导致其增 速与浓度不成等比例变化
实验报告格式
• • • • • • 实验名称、日期、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一句话) 基本原理(简单说明,一段话) 实验方法、步骤(根据实际操作撰写) 实验记录及数据结果(列表,作图,适当文字说明) 实验讨论与心得体会(实验结果的环境意义,操作过程的 理解程度,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 不要照抄讲义,下次课时上交上次课的实验报告
L R Q A
标准液配制
• KCl标准溶液,储备液0.100 mol/L(注意有效数字位数) • 逐级稀释为0.01,0.005,0.001,0.0005,0.0001 mol/L • 用0.01 mol/L标液冲洗电导池3次,注满电导池,25oC水浴 15min • 测定标准液的电阻RKCl,重复测试直至电阻测量值的级差 稳定在2%以内,取平均值 • 25oC时,0.01 mol/L KCl溶液的电导率为1413 S/cm,测定 电阻为RKCl,则电导池常数Q=1/*RKCl=1413*RKCl • 用样品冲洗电导池,再用样品注满电导池,测电导率 • 1/ =Q/Rsample=1413*RKCl/Rsample
pH值测量的注意事项
• 一般野外测试,先用广泛pH试纸,初步测定其大致的范围, 以确定标准缓冲液的种类,并且力求待测水样的pH值落在 两标准溶液之间 • 用缓冲溶液校准仪器时,测量值与标定值的差异控制在 0.02pH单位内 •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首先取决于标准缓冲液pH值的准确度 (正确的配制和保存方法) • 测量电极在使用前后需要纯水冲洗干净 • 测量pH值最好在现场进行,否则,需要把样品在0-4 ℃下 保存,并于6 h内完成测定 • 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 一但发现有浑浊、发霉 或沉淀等现象时,不得继续使用
胶州湾及青岛近海海水pH值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 测定海水pH 主要有电极电位法和分光光度法。但电极电位法 的一些固有缺点使其在海水碳酸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限 制。如电极电位法存在电极漂移,不适用于准确观测pH 的精 细变化,若利用pH 准确定量描述碳酸盐体系,pH 测定的准 确度越高越好,而电极电位法的准确度一般为±0.02,显然无 法满足要求; • 电极电位法需要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正,比较繁琐,同时标准 溶液的配置及保存也存在问题;海水盐度高且含胶体、悬浮物、 粗细颗粒等物质会对pH 电极产生污染腐蚀,对电极信号的测 定存在干扰;同时,海水许多的参数如碱度、总无机碳、CO 2逸度是建立在精确pH 值基础上的,这就需要高效精确测定 海水的pH 值。而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高效,并 且无需校正,已成为海洋学研究尤其是海水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体系研究中测定pH 的标准方法。 • 样品采集:水样用250ml聚乙烯瓶装至溢满,上岸后立即到实验 室测定
为什么电导率不随浓度等比例变化?
浓度 电导 电导/浓度 0.0001 14.94 149400 0.0005 73.9 147800 0.001 147 147000 0.005 717.8 143560 0.01 1413 141300
152000 150000 148000 146000 144000 142000 140000 138000 136000 1 2 3 4 5
水样采集
• 水温现场测定后,用桶采集表层水,带回实验室进行pH和 电导测定 • 水样静置10min后,确定是否仍是混浊(泥土或藻类)? 要去除可能的悬浮干扰物 • 在进行电导率测定时,还要同时测定水样温度(水银温度 计),用于测定值的温度校准
pH值测定
• 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围内; • 天然饮用水的pH 值要求在6.5-8.5之间,如pH异常,说明 受到污染; • 工业用水的pH值必须保持在7.0-8.5之间,以防止金属设备 和管道被腐蚀 • pH计、酸度计、离子活度计都可测定pH值,测量方法不 受水样色度、混浊度和氧化还原性物质的影响;如果用比 色法,则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干扰 • pH=-lg[H+],可测量弱酸的电离常数,电离度
渤海夏季海水pH 值年际时空变化
• 收集渤海断面1978~2010 年历年8 月海水pH 值、 海水温度和大连站8 月降水量观测资料,结果表明 渤海夏季海水pH 值年际变化范围为7.86~8.30,尚 在适宜水生物生长的范围; • 渤海夏季水温5a左右年际周期变化是影响夏季海 水pH值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 历年8月降水量(酸雨)和月均黄河口径流量年际周 期变化是影响夏季海水pH 值年际变化的次要因素.
滤膜称重
• 玻璃纤维滤膜,450C灼烧 4h以上,去除杂质 • 恒温(室温15-30C)恒湿(RH50 5%)环境平衡24h后称 重 • 电子天平,感量0.01mg,间隔1h以上重复称重3次,取2次 读数接近的值进行平均,要求两次之差小于0.04mg • 记录: • PM100-PM10的滤膜为最上层,编号为Q75-*** • PM10-PM5的滤膜为第二层,编号为Q75-*** • PM5-PM2.5的滤膜为第三层,编号为Q75-*** • PM2.5的滤膜为最下层,编号为:Q88-***
(1)显微镜法
定向直径dF,也称菲雷特(Feret 直径):为各颗粒 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 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 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 线段长度 投影面积直径d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 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 利用藻类批量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pH 和不同固定pH对三种淡水蓝藻和三种淡水 绿藻生长的影响. • 结果表明:藻类对水体pH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可以通过自身增殖活动改变水体的pH,因而 不同初始pH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加 了pH缓冲剂固定初始pH后,藻类的生长反应 很明显,适宜的pH范围各不相同。
水质分析 水温、pH和电导率的测定
吴水平 2014.3
水温的重要性
• 不同鱼类适应生长的水温不同 • 水温影响着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和反应速 率(赤潮、水华) • 水温对水的密度、黏度、蒸汽压等也都有 直接的影响
2008.2.27 澎湖寒潮导致死鱼
• 福建省近岸海域水温周日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气温有关, 最大日较差4.82℃,发生在夏季表层。 • 最高水温一般在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的时段(10~16时), 最低水温在22时至次日06时,极值出现时间随水深增加而 滞后。在5米层以下,水温呈双峰的周日变化。
水体pH测定的意义
•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 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 • 结果表明,在 pH8.0~pH9.5的范围内,pH8.5 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 • 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 蓝藻中湖泊鞘 丝藻对 pH适应范围最广,皮状席藻偏好 pH8.5以上的环境; pH8.5的水体固碳能力最 强,酸碱度稳定性最高,人为改变 pH会使藻 类生长受到抑制。
粒径直径的三种方法
a-定向直径
b-定向面积等分直径
c-投影面积直径
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
(2)筛分法
筛分直径:颗粒能够通 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 以1英寸(25.4mm)宽 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 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一般来说,目数×孔径 (微米数)=15000
目数
4 8 孔径 mm 5 2.5
• 一般池塘在放养前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改善淤泥通气状况,使其呈弱碱性; • 养殖生产期间,施加生石灰,保持池塘水 质呈弱碱性,并带动有机质沉淀。 • 清晨如pH值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 水来提高pH值,使用数量和方法同前。 • 盐碱地池塘,清晨如发现pH>9以上,必须 及时加注淡水。通常要求pH值不能超过9.5。
温度校准
• 当温度不是25 oC时,需要进行校准 • 温度下降,溶液的粘度增加,离子迁移阻力增大,电导降 低 • Ks = Kt / [1 + b (t - 25)] • Ks是25oC时的电导率; • Kt是测定温度下的电导率; • b是各种离子电导率的温度系数的平均值,通常可取为 0.022; • t是测定时的温度(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