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环保要求与管理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环保要求与管理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环保要求与管理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国纷纷加强了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与管理。

本文将探讨建设项目规划中的环保要求与管理,以期提高人们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二、环保要求的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主要依据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建设项目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求项目方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三、环保要求的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规划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评价结果将作为项目批准和实施的依据,以确保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和合规性。

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建设项目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例如,在设计阶段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在施工阶段应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在运营阶段应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减少废物排放。

3. 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建设项目规划中必须考虑水、土壤和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设计阶段应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避免水污染;在施工阶段应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土壤扬尘和土壤侵蚀;在运营阶段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废气排放。

4. 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项目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

例如,在设计阶段应保留或恢复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绿地和植被;在施工阶段应保护动植物栖息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在运营阶段应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态问题。

四、环保管理的措施1. 环保管理组织建设项目规划中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组织,负责项目的环保工作。

该组织应有专业的环保人员,负责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环境监测等工作,确保项目的环保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2. 环保技术措施建设项目规划中应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

可持续发展原理
持续发展原则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环境规划中 ,应遵循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 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即各国、各地区都有平等的发展权; 代际公平则指世代人之间的公平,即 后代人享有与前代人相同的发展机会 和资源。在环境规划中,应遵循公平 性原则,保障每个人和每个地区都有 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分配。
《环境规划与管理》 ppt课件
•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 环境规划基本原理 • 环境管理基本理论 • 环境规划技术与方法 • 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目录
0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人类活动与自然 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和控 制的一系列活动。
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推广垃圾资源化 利用。
农村土壤污染防治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源保护
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村供水安全。
农村生态恢复
加强生态恢复和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 量。
国际环境管理案例分析
国际环境政策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政策和实践,分析其优缺点。
04
环境规划技术与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总结词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 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技术。
详细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一 项重要技术,旨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项目实施后的 环境状况进行预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环 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为

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二次公告一前言、规划名称及概况1.1 前言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04年,2006年2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06]22号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合肥庐阳工业园区等省级开发区的批复》中同意设立望江经济开发区,现有开发区面积1.2平方公里,开发区西侧紧靠县城老城区,东侧为望东大桥(济广高速),距高速出入口500米,南部为桥港经济开发区。

区内共引进工业项目89家,协议固定资产投入116亿元,现有66家企业建成投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家。

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创业)基地、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创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纺织工业园被列为省“861”行动计划和30个产业集群之一,同时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5月开发区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报告》),安徽省环保厅于2007年8月16日组织专家对该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9月20日以环评函[2007]879号文对望江县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

2010 年1 月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园区发展迅速,待落户企业众多,为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皖发[2010]2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皖发[2010]3号)、《安徽省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升级暂行办法》(皖政办秘[2012]68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开发区扩区暂行办法》(皖政办[2010]39号)和《安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望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扩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根据安徽省国土厅关于对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扩区面积的复函,本次在现有开发区用地1.2km2的基础上,扩开发区用地北至东环路,南至蓝天路,西至长河路和幸福路,东至长青路,扩区面积10.26km2,扩区后开发区总面积为11.46km2。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环境资源B.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增加污染排放量D.扩大城市规模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盲目开发B.可持续发展C.资源浪费D.环境破坏3.以下哪项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实施?A.政府监管缺失B.企业盲目追求利润C.公众参与和监督D.环境法律法规的缺失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评价环境友好性B.分析环境问题C.规划环境改善方案D.监督环境施工过程5.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3R”原则是指什么?A.减少、重复、复制B.减少、回收、重复C.减少、回收、重复利用D.减少、获取、再利用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环境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4.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5.如何提高公众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请提出具体建议。

三、综合题某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开展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请你作为规划师,针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如何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以缓解热岛效应?2.市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计划并监督执行?3.市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率低,如何设计垃圾处理设施并制定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率的政策和措施?请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与原则环境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城市、乡村、区域等特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强调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确保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长期得到控制和减少。

综合性原则要求在环境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性原则要求环境规划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遵循科学规律,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与性原则要求在环境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对新建项目、政策或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预测和评估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基本流程包括问题识别、调查与分析、评价与预测、决策支持和监测与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和专业判断,通过对项目的环境特征、敏感性和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其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定量评价则基于科学数据和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预测,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三、生态城市的概念与构建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制度和政策体系,确保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的一致性。

其次,要推进城市用地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建设城市绿地和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破坏。

单位绿地管理制度

单位绿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绿地的管理,提高绿地使用效益,美化环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职工活动区绿地、办公区绿地等。

第三条绿地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优先,科学规划;2.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3. 统一管理,责任到人;4.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绿地规划与建设第四条单位绿地规划应纳入单位总体发展规划,并与城市绿化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绿地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及地方绿化标准;2. 采用本地适生植物,注重生态多样性;3. 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4. 注重景观效果,体现单位特色。

第六条绿地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章绿地养护与管理第七条绿地养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时、适量、适法;2. 人工养护与自然养护相结合;3. 绿化与保洁相结合;4. 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第八条绿地养护内容包括:1. 植物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2. 绿地保洁、绿化设施维护;3. 绿地灌溉、排水;4. 绿地防火、防盗。

第九条绿地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绿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绿地养护档案,记录绿地养护情况。

第四章绿地使用与保护第十一条单位绿地属公共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地用途。

第十二条单位职工应爱护绿地,不得在绿地内乱扔垃圾、损坏绿化设施。

第十三条单位举办活动需使用绿地时,应提前向绿化管理部门申请,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单位绿地内的植物、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破坏。

第五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五条单位领导对本单位绿地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十六条绿地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 负责绿地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2. 负责绿地的日常巡查、维护;3. 负责绿地的安全保卫工作;4. 负责绿地的宣传教育工作。

建筑规划知识:如何进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

建筑规划知识:如何进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

建筑规划知识:如何进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我们需要进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

一、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保护城市环境的计划,其目的是制定全面的战略,以确保城市环境的长期保护和持续改进。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污染控制——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限制等。

2.水质保护——城市的水质保护非常重要,因为城市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都依赖于它。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调查监测、加强治理、建立水源保护区等。

3.噪音控制——城市噪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噪声监测、限制噪声来源、建造隔音墙等。

4.固体废弃物管理——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加强垃圾分类、建造垃圾处理设施等。

5.生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城市绿地、保护自然野生动物、控制采矿等。

二、城市环境保护管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是城市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城市环境保护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制定——城市环境保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如环境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和规定等,以确保城市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执行。

2.监督和检查——为了确保城市环境保护计划的有效执行,建立监督和检查机构,定期对城市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对污染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以确保城市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执行。

3.技术改进——城市环境保护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和改进。

榆林市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榆林市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2023年度:榆林市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第一章总则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规法”)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榆林市城市规划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3 本规范通过对城市规划各环节的规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营造美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第二章规划编制2.1 城市总体规划2.1.1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和引领性文档,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需求,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新城区、城市拓展区、特色发展区等;2)城市发展战略:明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3)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4)城市绿化体系:包括城市公园、绿地、绿化带等;5)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包括既有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

2.1.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听证等方式进行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

2.2 区域规划2.2.1 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实施保障,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内自然、人文、经济特点,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区域发展定位:明确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2)区域空间结构:包括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发展极、支撑点等;3)区域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4)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5)区域耕地保护和利用:包括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2.2 编制区域规划应当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听证等方式进行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

第三章规划审批3.1 规划前置条件3.1.1 建设规划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程序审批。

3.1.2 建设规划前,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区域规划要求,做到科学可行、规划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林业科技 2OO6年第1期 总162期 SHANDONG FORF_SI ̄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OO6.No.1 文章编号:1002—2724(2006)01—0088—03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史作亚 ,王洪涛 ,徐继东 (1.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250002;2.山东农业大学园林系) 

摘要:城市绿地规划是实现城市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绿地规划的结合,使城市的规 划过程,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实施过程,能科学、全面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向前发展。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和建i ̄;Jg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Urban pla珊ing aim environmmtaiimaaet锺 袋哪e毗 Sift Zuoya,et a1. Ah曲哺ct:Urban Harming is and effective instrument,which can keep 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to developing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 plan,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can become more scientific,and can have less mistakd. Key words:u pla ng;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pubic particip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o3年9月1日开 始正式实施。将环境评价的范围由单纯的评价建设项目扩 收稿日期:2OO5—07—05 4济南园林的花木之美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培,不仅为了绿化,且都具有画意。 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翠竹一丛,乃模 拟枯木竹石图。像千佛山唐槐亭边的唐槐、大明湖历下亭的 古柳,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 了,一园景色顿减。 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一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 土长的树木存活率高,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在泉城 济南,柳树更是传统品种,她枝叶的美,修长而纤弱,她倒垂 扶地,柔情万千,随风起舞,远观则又烟蒙蒙,雾蒙蒙,犹如薄 纱清笼,细雨弥漫,入诗、入画、入园。试看大明湖畔,趵突泉 边,到处柔丝细缕,牵风引波,楚楚动人。荷花作为济南的市 花,被宋代周敦颐赞誉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质。济 南园林的湖面常大片栽植荷花,以收到“风吹荷叶十里香”, “亭亭翠盖拥群仙”的效果。南丰祠、藕香榭、小沧浪亭等处 为赏荷佳处,其中轩廊回缭,满庭皆水,种植各种荷花,如诗 云“翠盖临波,朱房含露,流风冉冉,芳气竞谷”,“出水涟漪, 香远益清,不染偏奇”。大明湖每当盛夏时节,碧叶盖湖,红 花映日,令人流连忘返,给济南园林增添无限风韵。 在城市中,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和 谐,而且市街上叫卖吆喝,人车来往,声浪翻涌,这种种噪音、 尾气对人的生命机体是有害的,回归自然已是不可逆转的城 市生活的必然追求,园林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绿地是其 文明程度的重要象征,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 而城市园林绿地的数量、质量和文化氛围是评价城市环境优 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 

5济南的民居景观 浇南的四合院在全国的民居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88 · 

融南怀北,多为结构严谨的四合院,内部大院套小院,门廊相 通。济南的四合院集南北之大成,既有北京四合院的刚毅, 也有江南四合院的柔和。如曲水亭街处民居大部分临泉而 建,枕泉而筑,引泉而入;江南的四合院也有水,但却没有济 南这样的敞亮开朗。其中较有特色的万竹院建筑:以砖石结 构的建筑为主,兼带花园,其院也带泉、池、桥、亭及花木布 置,诸如玉兰、海棠,种植于门旁、墙角和廊外隙地,有南方庭 院的风致,如此建筑,是济南多少年绝无仅有的一处兼有南 北园林之雅的大院。这些散发着不同时代气息的老房子就 像一位不言语的历史老人,见证了济南历史古城的变迁,见 证了济南的辉煌。 

6济南园林的人文景观 文化心理积淀是一种“集体表现”。古往今来,泉城吸引 着不少文人墨客和观光者。杜甫、李白、高适、苏轼、曾巩、李 清照等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都曾光顾过济南,并留下了许多吟 咏泉水的诗句和人文景观。 “后七子”李攀龙,“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人称七律为三 百年绝调,有起衰之功;“湖上有名,问燕子龙钟,不堪回首! 公真是铁,惟景皮方血,差许同心”的铁铉;“鞭打芦花”的德 行出色、洁生自爱的孔子弟子闵子骞;赵孟博学多才,其(鹊 华秋色图>为艺术上最有代表性的传世之作,其诗“云雾润蒸 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为名词佳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易安居士李清照,诗词文赋俱富,词尤独树一帜,抒 发词人少女时游览大明湖所留下的美好记忆;“三椽茅屋,两 道小桥;几株垂杨,一湾流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描绘出 曲水亭一带的流水、小桥、亭榭和溪边的迷人景色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林业科技 史作亚等: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2006年第1期 大到评价由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城市总体 规划和专项规划。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由单 个的建设项目评估向全局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向拓展。 在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界,借助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无 疑能够提高时代的科学性,减小规划的环境危害风险,保证 城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如何按照“环境影响评 价”法的规定,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中,具体 地科学地执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程序,是实施该项 法律的关键,也是规划界目前需要考虑和思索的重要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二章第七条和第八条明确规定 了“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开发利用规 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编写与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或者环境影 响评价书”。由此可见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城市绿 地规划和建设领域的一个严格的法定程序。对于这一个法 定程序的执行和实施,构成了新的历史时期下规划程序和规 划内容变革的新颖命题。如何科学地在城市绿地规划和建 设领域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在实践上,我国目前仍缺乏大量 的实践探索,在理论上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探讨(李明光等, 2003;吉正元等,2001)。 l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的 原则 1.1与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决定了 它与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一致性、统一性和时间上的交叉 性,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应作为城市绿地规 划和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制订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及其 他规划的同时以及完成后,由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城市绿 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1.2战略性原则 在对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 注重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对城市自身环境和城 市周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需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高度上 评价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 功能布局的发展变化的有序性和合理性。还要按照对环境 隐患和环境危害进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对城市建设的具体项 目,提高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步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意见、以及污染防治的替代预案。 1.3整体性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涉及到城 市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包括一系列的自然要素、工程要素、 城市人文要素等等。加之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和规划建设 开发类型复杂,在进行环境现状分析和评价时,必须采用整 体性综合叠加的分析方法,从城市整体上评价规划实施以 后,对城市自身生态环境和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 1.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健康城市居 住生活空间。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不 仅要从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城市绿地规划 和建设实施过程和实施以后。城市自身生态环境和其周边 环境的发展演化。还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起一种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保障 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5公众参与的原则 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为保障城市居民和社会团体的环 境利益,在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过通告.协商和直 接参与等多种渠道吸纳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意见。在规划的 实施过程中,为保障规划的严格实施,需要公众和社会团体 的监督。 

2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并没有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做出具体的列举。只是指出“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 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对 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在理论上包含了城市生态要素中的所 有环境因子,它们应当包括: (1)城市地形地貌;(2)土地资源状况;(3)城市气候;(4) 动物和植物群落;(5)城市水资源状况;(6)城市文化遗产; (7)休闲娱乐开放空间;(8)城市景观风貌;(9)城市垃圾和废 弃物;(10)空气和噪声等自然生态要素。 但在不同地域的城市、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城市绿地规划和 建设和城市专项规划中,针对不同生态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的 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 行)》(瑚2)的规定,在城市绿地和景观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 主要内容为:动物和植物群落、城市文化遗产、休闲娱乐开放空 间、城市景观风貌、空气和噪声等自然生态要素。 

3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时间不长,在我国的城 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尚未建立起一 个成熟的程序框架体系,理论上的探讨文献相对较少,只有 借鉴以往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建立其独立的评 价体系。借鉴欧洲国家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归纳的一般程 序和步骤为(Moennecke,M.2001;V.Harren,Ch.,2OOO): (1)论证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和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的必要性;(2)确定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区域的发展目标和 环境发展目标;(3)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描述规划区域的 生态环境条件、环境要素和各种规划方案;(4)对整个城市绿 地规划和建设和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各种规划 方案的环境影响,并与环境目标作为比较对照,提出相应的 建议,编制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评价报告;(5)对环境 评价报告和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接受 环境权威部门、公众、社会团体的质询;(6)政府职能部门根 据环境评价报告的结果,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城市绿地 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决策;(7)建立持续性的环境影响监测机 制,监测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和城市专项规划在实施过程 中、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保证规划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避免 消极的环境影响后果。 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流程依据 Bunge and n,1988修改,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