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展示应注意的事项
课堂展示应注意六点

课堂展示应注意六点
1、展位:展示组成员分散在展区两边侧面向全体同学,将展区成果显现出来。
2、展姿:学生站姿挺拔,昂扬自信,目光坚定,面带微笑。
肢体语言大方自然。
3、书写:横平竖直,清楚工整。
书写内容布局合理。
4、声音: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语调激昂,抑扬顿挫。
5、语言:语言精练规范,不拖泥带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例如“雄鹰一组”的展示:
“接下来由我们‘雄鹰一组’来展示,首先由我来展示第一道题目……”
“这道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我个人认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
“……”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认为,这道题目可以这样来理解……”
“从这道题的题干中可以看出……(已知条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规律或方法),我认为应该这样分析……”
“我个人的观点是……(我认为……)”
“我来总结一下我们小组的观点……
“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们XX组的一致意见是……,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
“我们小组展示完毕,请其它小组进行点评,质疑或补充。
”
6、要求展示组的同学必须拿教鞭指向展示内容,面向大家展示;补充或质疑的同学可以口头展示,若有需要必须走上展区,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黑板上纠错或补充(仅写关键字);展示组还可以与其他各小组进行编题检测互动,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巩固强化的目的,同时生成新的题目,培养学生课上做一道题,课下能做一类题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教案中的课堂展示技巧

教学教案中的课堂展示技巧课堂展示是教学教案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展示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教师演示教师演示是一种常见的课堂展示技巧,通过教师亲自示范和演示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使用这种技巧时,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清晰展示步骤: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演示所需的材料,并且清晰地展示每个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
2. 注重讲解关键点: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重点讲解一些关键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3.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或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是一种让学生自己进行展示的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使用学生展示技巧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分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专长或兴趣将他们分成小组,并指派他们展示不同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提供指导和反馈: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并在展示结束后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
3. 多元评价方式:除了口头展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或其他形式展示,如PPT、作品展览等,以提升展示的效果。
三、教学工具展示教学工具是课堂展示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工具:1. 幻灯片演示: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演示软件,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实物展示:教师可以携带实物或样品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感受,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3. 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使用教育软件、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互动展示互动展示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互动展示技巧:1. 提问与回答: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学生课堂展示几点要求

学生课堂展示几点要求一、大胆、大方、大声1、只要有个人的见解,要勇于展示自我,以在同学间表现自己为荣。
不怕出错,就怕不说。
2、起立迅速,目视前方(视情况而定面向书本、黑板、边板、或本组同学、全班同学),手抬书本,做到“不弯腰、不低头、不乱看”。
答完自行坐下,上板动作迅速,讲解时不挡住同学视线,用手作必要指示,大部分时间面向同学。
3、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发音干脆响亮,做到”不含混、不吞吐、不拉音”。
和平时生活谈话语调一致。
二、交流1、在未明确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则为组(即小小组)交流,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号同学向身旁本大组内另一组小号同学请教或交流(各组1、2号座安排在中间相临位置,方便交流时各负责各组交流的效果,其他号应按单、双号分列组内,即单号为一个组、双号为一个组)。
2、要合理利用白板与后黑板,展示者须注意其他组员的反应,有补充、异议的及时指出。
3、声音不宜于过大,以本组组员听请为止,4、桌面上只可有本科书本。
5、必须用普通话,组长要监督到位,马上制止。
6、发现不说普通话,每人次扣小组5分。
三、主动回答1、当被提问同学3秒后仍未开始回答,要主动替他完成这个问题。
2、当被提问同学答案错误或不完整、不科学并且停止回答时要主动地进行纠正和补充、完善。
3、当有新思路、新方法时,要积极说出与大家共享。
4、起立时要有相应过渡语:I can;老师、我来回答;老师,我有补充;我有新方法等,不必大喊,以老师听到为宜。
5、听到或看到有多人主动回答时,发现同时有大于自己号的同学,要主动坐下,把机会让给大号。
6、本节已经主动回答过,不准再自行起立,但要举手,等待老师给自己机会。
五、书写1、练习本上书写、上板书写要工整、清晰,力求快捷,注意直腰挺胸。
2、上板书写字的大小为5厘米见方左右,注意字距与行距、一行字的平直。
3、确保上板不耽误时间。
4、每组展示完要及时擦板。
六、不仅小组交流讨论时,个人回答时如须书写、画图等,也要利用附近最方便的边板(白板和后黑板)。
学生课堂展示的具体要求

学生课堂展示的具体要求1、大展时的体态动作要求要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从容不迫、落落大方、潇洒自信。
不能松松垮垮,随随便便,弓背弯腰。
不能娇柔做作,扭捏作态,怪模怪样。
不能缺乏谨慎,匆匆忙忙,大步流星。
不能过于迟缓,拖拖拉拉,委靡不振。
2、大展时站姿的要求站在台上,要像青松一样挺立,不能掉肩斜背;可一脚略前,一脚稍后,或呈稍息式,但绝不可扭曲身子;两脚不可靠得太拢,也不宜跨得太开;展示中可以有所变换。
总的要求是:站姿应自然、大方、不拘谨、不呆板,身子要正,无论动与不动,都应当像一尊优美的雕像,体现出一种体态美。
3、站立的姿势要领(1)站要直。
站在台上时要保持两肩相平,上身和两脚与地面要基本垂直。
(2)立要稳。
展示者的重心,应放在自己脚上,而不应该依靠讲台之类的支撑物。
要保持稳固的站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脚并行,分开20厘米左右,这种姿势一般用在短时展示中;一种是一脚稍前,一脚稍后,重心主要压在后脚上,也就是介于立正和稍息之间的姿势。
(3)面向同学。
板书或讲题时,不能面向黑板,背对同学,身体要侧立,随时与同学保持交流。
4、站立时两手的姿势A、双手自然垂下放在身体两侧。
B、两手合拢放在腹部。
C、一手拿教鞭,一手垂下。
D、两手拿书,书放胸前,书不遮脸。
E、两手虚按在讲桌边。
5、大展时的声音要求及语言结构声音:清晰、宏亮、达远、流畅,有变化,有感情,优美动人。
节奏:语调有变化,讲话的快慢强弱必须合乎思想感情的起伏。
文科语言结构:破冰语、陈述语、交流语、结束语理科语言结构:陈述语、交流语、结束语例:交流语:展示的同学:下面哪位同学(小组)可以补充,谁有不同的意见,哪位同学有更好的见解等等。
(听课的同学:我补充一下×××同学的答案等等)(数学:我们组的思路是——或我们组是这样分析的:根据××公式或定义,这道题应该——这样解答,等等。
)。
掌握有效的课堂展示技巧

掌握有效的课堂展示技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因此,作为教师,掌握有效的课堂展示技巧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课堂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课堂展示技巧,帮助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展示工具在课堂展示中,选择合适的展示工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展示工具,如幻灯片、视频、实物演示等。
通过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二、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在制作展示材料时,教师应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展示内容。
此外,应避免使用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以免造成学生的困惑。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课堂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和动画等,使展示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四、设计互动环节在课堂展示中,设计互动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展示中来。
通过互动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进行课堂展示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展示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的掌握度。
同时,教师还需合理安排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
六、关注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反馈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改进展示方式和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七、培养教师的展示技巧除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展示技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教师应培养自己的展示技巧,如声音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展示效果。
总结在现代教育中,掌握有效的课堂展示技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展示工具、注重信息清晰度和可读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环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关注学生的反馈以及培养教师的展示技巧,教师可以打造一个生动有趣且高效的课堂展示环境。
课堂展示环节应注重的四方面

课堂展示环节应注重的四方面
展示点拨环节到底该怎样运作,才能真正地让课堂有效?
一、确保展示内容的典型性。
我们展示的问题,应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即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且是学生在预习阶段暴露出来的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分歧点。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学案问题时,要紧扣课标,吃透文本,精心设计出一些有张力、有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来。
二、追求展示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展示环节,是学生张扬个性、飞扬思维、享受成功、分享成果的过程,学生的个性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展示欲望不同,我们不应该将其形式固化在一个“讲”字上,应大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课堂展示活动,根据展示的内容,可表演、可朗读、可辩论、可开记者招待会、可摆思维擂台……充满智慧和生命灵性的课堂,才能永葆活力,也才能真正实现优质高效。
三、把握好展示的量度。
追求课堂的大容量,也不是多多益善。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展示不完就下课了的情况?只有一个答案——展示的量度没有把握好。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一个答案——围绕一个重点,设计学案问题,在突出“一个重点”的前提下,适当兼顾其它次重点、非重点问题。
面面俱到,等于不到。
重点问题解决了,你就会发现,其它问题也已经迎刃而解了。
四、掌控好点拨的时机。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必须确立一种观念——那就是努力闭上自己的嘴!只要是学生通过互助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张嘴。
那么,教师应在什么时候点拨?点在关键处,点在卡壳时,点在思维盲区。
在此,教师还必须区分好两个概念:“点拨”不等于“讲解”,“点拨”是一种因势利导,意在启发、引导;“讲解”是直接告诉,讲在万不得已时。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教师的课堂展示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善于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
有效的课堂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习成效的提高。
本文将介绍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以提供给教师们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准备充分成功的课堂展示离不开充分的准备。
在进行课堂展示前,教师应该熟悉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教材或教具,并确保其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此外,教师还应该提前检查教学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就绪。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堂展示时,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所教授的知识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三、注重引导和互动有效的课堂展示需要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和互动。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具多媒体教具是教师进行课堂展示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呈现讲解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动画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五、灵活运用案例和实例在进行课堂展示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和实例来说明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展示结束后,教师应该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问答、思维导图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困惑,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现代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的课堂展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成为了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准备、呈现和反思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准备准备工作是课堂展示的关键,有了一个充分准备、详细规划的课堂展示方案,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和内容。
在准备阶段,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需求。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学科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需求相符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2.设定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该在准备过程中明确课堂展示的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如果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选择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
3.搜集教学资源。
教师在准备阶段需要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资源,包括教材、PPT、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也可以自己进行创编,制作教学课件或者设计教学活动。
二、呈现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的呈现方式和形式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时应注意的几点:1.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引言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鼓励学生互动。
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反思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后,应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以下是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1.回顾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分析所取得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展示应注意的事项
展示应成为一种课堂文化。
我们的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学生展示文化。
1、悉心营造学生展示的氛围,平时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展示。
班主任在教室布置中用标语等方式激励学生展示,为学生悉心营造一个尊重、民主、和谐、活泼的绿色课堂氛围。
2、教师在各种课中要把怎样引导学生展示作为重要的一个思考内容。
3、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只进行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而且要鼓励学生行为展示。
4、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技巧。
5、教师要努力把展示做成一种顺势而为的活动,而不是节外生枝的特意安排。
6、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展示的时间,精心选择展示的内容。
7、教师要以大教育的概念为自己的学生设计一个符合实际的展示标准,让学生知道要求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锻炼、提高自己。
让学生知道自己展示的不仅是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同时还要展示自己的行为习惯,声音是否洪亮等内容。
8、展示一定要跟上评价,否则就很容易打折。
9、教师要坚持把展示当成一种文化来培植和构建,把展示当成一种能力去培养,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把展示当成自己打造新课堂的核心理念之一。
学生展示的不仅体现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多方位的展示能力。
10、学生的展示不仅体现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多方位的展示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一个最微小的方面。
典型问题:
在新课改下,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心灵放飞,个性张扬,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但是在初始阶段往往会出现学生活而乱的场景:学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说我也说,你争我也争的无序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呢?
(1)抓好“第一例”
一次我在某小学参观,一位女教师正在上语文课,我和他们学校的校长刚步入教室时,学生正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之间学生激情饱满,口若悬河,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同学们的展示一结束,对展示的如何进行评价,大家的热情不减,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可是,却不像刚才一样有序了,乱成一锅粥,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这时,语文教师也一反刚才的人面桃花,满脸含笑,脸上是阴云密布,声音是声嘶力竭: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一个一个的讲……学生照讲不误,教师的大声命令,被学生的争吵声所湮灭……课下我与这位教师交流,说起此事,谈了自己的想法。
抓好“第一例”。
上述场景中,学生的强烈表现欲望,已经远远大于了要听教师的命令,也许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要说的话语,所以争着回答,全然不顾教师的“最高指示”。
这时,教师要冷静处理,要抓好第一例。
也就是说,教师要找出第二个或第三个发言的同学,或者说只要找出不是第一个发言的学生即可,或者随意找出发言的一名学生。
教师要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进行调控,要问这名学生:你是不是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如果不是,你发言的目的是不是想让大家听清楚?你既然不是第一个发言的,同学们还能听清楚吗?既然听不清楚你该怎么办?我想,这位同学一定会知道礼让了。
看似是给这名学生讲的,实际上是说给大家听的,通过这件事,大家就知道了倾听的重要性,这远比教师生硬的告之学生: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教师遇到问题时,要少些指示和命令,多些方法和策略。
(2)限制法
对于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同学,如果发言次数过多就可以比较婉转
地告诉这些同学:能不能把发言的机会让给没有发言的同学。
(3)评价法
对于同一个问题,尤其是难度不大的问题,优等生回答,可以不加分,中等生回答,可以加5分,潜能生回答,可以加20分等,从而保证课堂的有序有效性。
(诚然,优秀学生可以回答其中的规律,本质等,这时,可以多加分数,以保障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当然,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很多措施,只要大家重视了,就一定有更有效的办法。
总之,课堂展示不仅仅是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它在更大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心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多彩课堂,欢乐生动,更多意义上是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班级、爱上学校,爱上学习,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