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师 查漏补缺《初中化学一二两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清单一、化学研究的内容1.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科学。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国化学家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三、化学学习的特点3.化学学习中的关注对象及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化学学习中⎩⎪⎨⎪⎧关注 关注 关注 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规则4.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___。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要__________,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内。
(二)药品的取用5.(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__。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____夹取。
(2)如图D1-1中A所示,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里。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________放,试剂瓶的标签应____________。
如图B所示,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量出体积。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处保持________。
如图C所示,取用少量的液体时还可以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________。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教学建议

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较系统学习的化学物质,主要内容有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制法,其中包含的概念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本单元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学习及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一、复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空气的成分,了解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来源。
认识空气是一种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空气的环保意识;2.通过复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一步认识定量研究的重要意义。
通过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回顾和进一步理解气体物理性质研究的一般范畴;3.进一步巩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和原理。
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4.认识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5.能够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二、复习重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及结论;2.氧气的化学性质;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三、复习难点1.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知识结构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 氧气 物理性质成分 氧化反应 稀有气体制法 污染的危害空气 重要性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氧化碳 与单质反应 氮气 其他气体和杂质与化合物反应 用途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污染与防治 污染物 污染源纯净物 混合物五、复习建议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的相关知识,虽说难度不是很大,但进入复习阶段时,由于学习过的时间较长,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已遗忘,所以在复习时,不能因较简单就草草而过,而要在唤起学生记忆的同时,教给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的方法。
(一)实验引路,拓展思维空气是学生所熟知的物质,在学习中,学生对于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也有了基本了解,在复习有关空气的组成等相关知识时,除了让学生回顾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含量之外,还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实验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入手,进行拓展延伸。
初中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要点汇总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大特点P4(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a.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b.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c.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d.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尽可能实现零排放。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最明亮、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外焰)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能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是相同的,但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量筒。
化学初中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化学初中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一、知识概要
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2.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周期性定律
3. 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原子组成,分子由不同原子共同连接而成
4. 化学式和化合价:原子用符号表示,根据价电子确定原子化合价
5.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6.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双原子反应
二、重点难点
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定律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3. 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应用
三、复习重点
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排列规律和周期性定律
2.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3. 能够根据化学式和化合价求解相关问题
四、教学建议
1. 建议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建议教师利用实验、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巩固知识
3. 建议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
1. 复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 复习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应用
4. 带领学生做相关练习题,强化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2. 要求学生总结并归纳本单元知识点
七、自主学习
1.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
1. 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中应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后应及时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第1,2单元知识点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3)检验产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检验产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氧气(O2),较多CO2和H2O 。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及量筒内。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1)先(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仪器--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②不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
最新初中化学1-12单元知识点复习汇总(精华版)

初中化学 1-12 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 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化学研究的是物质,既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包括自然界中不存在人们发明的新 物质。
中国人民在原始社会就会制造陶器、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 ----- 又叫环境友好化学 (只有有的 化合反应才 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的理念 )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 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4、蜡烛燃烧实验 (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 火焰:焰心、内焰 (最明亮 )、外焰 (温度最高 )(2) 比较各火焰层温度:把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 检验产物生成的 H 2O 的检验: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出现。
(或说有无色液滴出现。
)生成的 CO 2 的检验: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注意:像甲烷、酒精等含有 C 、 H 或 C 、H 、O 元素的物质只要是充分燃烧都会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 如果燃烧不充分则会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如果氧气严重不足还可以生成黑色的炭。
)(4) 熄灭后:有白烟 (为石蜡蒸气 ),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 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
将塑料 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石 灰 水 在 空 气 中 无 明 显 现 象;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 变浑浊。
初中化学_溶液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溶液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与准备设计】学生:根据预习学案完成相关内容的回顾复习;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节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设计学生的课堂导学学案与课堂达标检测习题;制作多媒体课件;【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三定性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问题思考学习任务三:定性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板书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并启发学生思考回顾总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定性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到定量表示溶质的溶解性,让学生找到影响固体气体溶解性的因素,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溶解限度及其影响因素,认识溶解度曲线;了解结晶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加深对溶解度及其应用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链接中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有着比较频繁的考查,在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完成学案问题的解答。
独立完成链接中考的习题解答,并交流答案与中考考查相联系,体验知识的应用考查。
考归纳总结复习的意义在于对知识不断的积累串联和内涵的挖掘,本部分知识的内在关联,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进行知识的构建。
与老师一起对知识进行关联的链接,让用框图的形式形成网络,有利于对知识的归纳,提升。
学习溶液的意义及其用途学习任务四:学习溶液的意义及其用途溶液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思考下列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化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论联系实际。
与老师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从教材的作用到学习方法,实验操作要求,定量实系为_____________ _。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延伸课后作业:1.完善本单元的思维导图2.完成学案问题的巩固独立完成对课堂知识的考查与完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附:学后检测题1.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的液体;⑥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步入化学殿堂(查漏补缺+专题专练)课件

12/8/2021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考点(kǎo diǎn)4 常用仪器与安全规则
1.常用仪器 巧记口诀:试管坩埚蒸发皿,直接加热不用问;烧杯烧瓶锥 形瓶,石棉网下酒精灯;量筒水槽集气瓶(qìpínɡ),不可受热记心中。
12/8/2021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第1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第1课时┃步入化学(huàxué)殿堂
第1第课1课时时 步步入入化化学学殿殿堂堂
12/8/2021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神奇(shénqí)的化学变化
定义
判断 依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宏观:是否生成了不同于原物质的其他物质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____灯__帽___盖灭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注意] 酒精灯使用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 酒精;用一个(yī ɡè)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yī ɡè)酒精灯;用嘴吹 灭酒精灯火焰,否则会引燃灯内酒精而着火。
12/8/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第1课时(kèshí)┃ 归类示例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考点(kǎo diǎn)5 药品的取用
(1)①
三 —“一不”:不能 用手 接触药品
不 原
—“二不”:不要
则 —“三不”:不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品尝 药品的味道
(pǐncháng)
②
去闻药品的气味
节约原则固液体体::只1要m盖L满~试管2 底mL